對於臺灣人民,我們應當始終把他們與島內政治人物區別來看,本著兩岸同為中國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人本的關懷,給他們時間,調整認識;給他們空間,增進了解;給他們善意,日久見人心。
面對即將亮相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如何認識判斷其兩岸政策性質,是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一個戰略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對臺政策,涉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態勢。以往,我們多是拿「放大鏡」看臺灣民眾的善意,因而始終對做臺灣人民工作、爭取島內民心寄希望;拿「顯微鏡」看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臺獨」分裂元素,與民進黨政權之間沒有政治互信、沒有合作基礎。實際上,人們多認為,民進黨甚至缺乏交往所需要的基本誠信,「民進黨不可信」,也是國際社會、臺灣內部的廣泛共識。
我們對島內政黨、當局兩岸政策的性質判斷,主要用是否有利維持一個中國現狀、推進國家統一進程這個標尺來衡量,重在看本質、看導向、看包藏在核心深處的終極目標;著眼全局、著眼長遠影響,而不是滿足於是眼前利益、炒短線,更不會為了自我安慰給「阿Q精神」尋找支撐點。
「臺獨」上臺,面對現實一時不敢張牙舞爪推進其圖謀,用「溫和理性」的光鮮外衣暗渡陳倉是其必然選擇。迄今來看,「臺獨」不撞得頭破血流不會善罷甘休,同時一有機會和需求絕對會私下偽裝,露出本來面目。那些人在小酒館裡互相傾訴的,才是真實的想法。
因此,對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頑固堅持「臺獨黨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我們必須用「顯微鏡」分析,看其包藏的禍心何在,來不得半點天真、幼稚。陳水扁不是承諾過「四不一沒有」嗎?最終自食其言。這些年來,有很多人宣揚這樣一種觀點,即陳水扁當年是有善意的,假如給陳水扁機會,用溫暖的「陽光」給陳水扁「脫衣卸妝」,兩岸關係將是另一種局面。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認識。
對於陳水扁這樣一個極端「臺獨」分子、對於「臺獨」上臺興高採烈那樣一種社會氛圍,如果大陸方面採取所謂善意、容忍、退讓的態度,只能導致長遠惡果,即會使更多的人誤認為大陸為了發展將容忍「臺獨」、為了不得罪島內民眾將遷就「臺獨」、民進黨有辦法矇混過關、大陸不會為反「臺獨」而戰等等。
陳水扁不會承認「九二共識」,更不會變成統派,不會做臺灣的「尼克森」,也與「諾貝爾和平獎」無緣,這是他的政治格局、歷史眼光、周圍環境決定的。歷史證明,對於帶有敵我性質的矛盾,犯右的錯誤長遠危害大。有時我們寧可「左」一些、看得重一些、處置果斷一些,短期可能會引起一些誤會和不良影響,但長遠基本利多。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對於臺灣人民,我們應當始終把他們與島內政治人物區別來看,本著兩岸同為中國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人本的關懷,給他們時間,調整認識;給他們空間,增進了解;給他們善意,日久見人心。同時也要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教育民眾,使其切身體會到「臺獨」的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祖國和平統一的正面意義為何及其必然性所在。共產黨向來與人民站在一起,為人民的利益服務。這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更何況,現在兩岸實力對比消長到如此程度,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來看,我們更沒有必要遷就「臺獨」了。蔡英文和民進黨此次挾著高民意支持上臺執政,這是島內的小環境;但是,大環境卻是她依託的物質條件、外部環境已經不能與陳水扁時代同日而語。
大陸沒有必要拿顯微鏡看民進黨和蔡英文的「善意」,而是會緊緊盯住其直接或間接涉及兩岸關係的各項政策主張、決策部署、動作舉措,看其目的為何、以誰為敵、欺騙性何在、後果如何。當然,對於其真誠、實在、明白的善意,大陸方面也絕不會視而不見,一定會有正面回應。特別是當有利的條件氛圍形成時,不排除還會拿「放大鏡」看其善意,端看民進黨和蔡英文如何調整轉型。
民進黨和蔡英文要取信於大陸、取信於國際、取信於島內,應當放棄五個幻想:一是以為靠「模糊核心」、「模稜兩可」的兩岸政策,可以同時罩住大陸方面和「急獨」勢力南轅北轍的對立需求;二是以為美國實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日本追隨美國與中國大陸交惡,可以利用來平衡來自大陸的壓力;三是以為大陸十分在意島內民意,不敢得罪島內民眾,出於爭取民心的需要不得不對獲得多數支持的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投鼠忌器;四是以為大陸為了和平崛起不會輕易惡化兩岸關係、不會「兵戎相見」,可以伺機試探一下大陸的新底線;五是自信自己的謀略手段高明,可以成功與大陸討價還價、以時間換空間是可行之道。
民進黨應該接受上次執政的教訓,利用其再次執政的有利條件,實現五個轉變:一是由謀略欺騙型政黨向光明理性型政黨轉變,登高望遠,從長計議;二是由靠「急獨」、深綠勢力維持基本盤到向理性選民靠攏,擺脫「急獨」大佬、極端勢力的束縛;三是由通過世界走向大陸向通過大陸走向世界的思路調整,以大陸為腹地求生存求發展才是臺灣的王道;四是由害怕大陸發展轉而把大陸的發展當做整個臺灣的機遇,就像臺商一樣,求得二次騰飛,重奪「亞洲四小龍」領頭羊地位;五是由拿臺灣民意說事上升到順應兩岸中國人的整體民意思考處理問題,即勇敢地站在中華民族的道義制高點上,進一步也是海闊天空。
一個政黨的群眾基礎極端色彩越濃,其政策主張便越極端、越有局限性,始終在角落裡窸窸窣窣,不會有大出息。蔡英文領導下的新民進黨當局,應當成為給民進黨總結成功經驗的當局,最好不要成為給民進黨製造新的慘痛教訓的一屆。果真如此,到了那個時候,兩岸互相用放大鏡看對方的善意,兩岸關係必將一帆風順、長治久安。
作者:鄭劍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