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兩岸關係經歷頗多起伏變化,從年初遭到民進黨抹黑、抵制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到被蔡英文頻頻利用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再加上美國不斷提升與臺灣的關係,大陸官方定調這一年的兩岸關係「嚴峻複雜」。臨近歲末,大陸重磅推出「惠臺26條」措施,可從中一窺在當前兩岸關係背景下,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第一,大陸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不變。惠臺26條措施中,有13條涉及為臺企提供同等待遇,還有13條覆蓋面更廣,直接針對普通的臺灣民眾。大到為海外臺灣同胞提供領事保護、為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小到臺胞可使用共享單車、網約車等交通運輸新業態、為臺胞提供大陸行動電話的資費優惠等,這13條措施可謂面面俱到,每一條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也能為每一位具體的臺胞個體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電話的資費優惠,這事看起來雖小,但產生的心理效應卻不小。在網際網路時代,來大陸的臺胞第一件事往往就是買電話卡、手機上網,一面要給臺灣的家人報平安,一面也是適應大陸生活所必須——大陸琳琅滿目的手機APP能帶來愉快、便捷的生活體驗。一旦學會了用手機點外賣、網購、看視頻,臺胞就可以快速、無縫地融入大陸的生活,體驗在大陸生活的方便、快捷,對大陸的認可度也會直線上升。
筆者近年在採訪中,多次聽到臺胞希望更便利地使用大陸移動通訊服務的呼聲。本次在惠臺措施中推出「試點在福建對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使用大陸行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相信是大陸方面悉心聽取了多位臺胞意見並論證可行性後出臺的措施。
第二,大陸與臺灣人民分享發展紅利的政策不變。在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中,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大陸5G建設頗引人注目。這一條也恰好可以體現大陸與臺灣人民分享發展紅利的誠意和用心。中國5G技術的發展全世界有目共睹,甚至招致美國的打壓。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大陸信息通信市場規模龐大,5G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將為臺灣相關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巨大商機。」
大陸毫不吝嗇地將剛剛出現的熱點產業、處於技術前沿、盈利前景好的「藍海」與臺企分享,正是把臺灣同胞當做自家人的一片誠心。
惠臺31條出臺近兩年,民進黨當局從未停止其進行抹黑,大陸無視這些小動作,保持戰略定力,直道而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臺灣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現實需求出發,繼續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為臺灣同胞來大陸學習、生活、工作、創新創業提供同等待遇,惠臺26條的出爐,則更加表明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無論兩岸關係如何風雲變幻,大陸一如既往地尊重、關愛、團結和依靠臺灣同胞,身體力行地增進相互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實現心靈契合。
來源:中評社 記者 張爽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