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稱解除「美臺關係」中自我限制 專家:對臺採取怎樣措施由...

2021-02-07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 徐可越 楊升】 當地時間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解除『美臺關係』中的自我限制」, 擔任歐巴馬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管的埃文·梅代羅斯將此決定描述為「最重要的公關噱頭」。中方專家認為,中方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中方一定是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針鋒相對的回應。大陸對臺灣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很多,至於什麼時候採取,採取什麼是由大陸自行決定,當前這個關鍵時間點內應以外交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

歐巴馬時期官員:最重要的公關噱頭會激怒北京

當地時間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說,「我今天宣布取消所有這些自我限制。行政機構部門應該認為國務院之前根據國務卿授權發布的『對臺關係』的『接觸指南』是無效和作廢的。此外,授權或聲稱管理行政部門通過美國在臺協會以外的任何實體與臺灣進行接觸的『外交事務指南』或『外交事務手冊』的任何和所有章節也因此作廢。根據「臺灣關係法」的規定,行政部門的『對臺關係』要通過非營利的美國在臺協會處理。」

臺灣「中央社」引熟悉『美臺關係』的『外交人士』的話表示,這是近年來美國對「美臺關係」往來準則「最大範圍的調整」。臺「總統府」發言人回應稱,這項聲明充分反映臺美「堅實的夥伴關係」,未來也會以相同態度,在既有的堅實基礎上,持續爭取美國跨黨派合作,深化「臺美合作夥伴關係」。

擔任歐巴馬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管的埃文·梅代羅斯將此決定描述為「最重要的公關噱頭」,並認為此舉會激怒北京,損害與臺灣的關係。「如果蓬佩奧感覺如此強烈,為什麼一年前不這麼做,自己處理後果?」 「在(拜登)就職前兩周,他什麼也沒做,只是把臺灣問題政治化——這對臺灣不利。」

在美國政權交接不到兩周的時間內,美國川普政府頻打「臺灣牌」,在最後時刻將中美關係中的涉臺議題炒到前所未有的熱度。7日上午,美國和臺灣民進黨當局通過視頻進行政治軍事對話;9日,蓬佩奧宣布解除「美臺關係」中的自我限制;13日至15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率團訪問臺灣。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認為,蓬佩奧希望利用擔任國務卿最後幾天時間內在中美關係之間製造巨大的噪音,從而讓其能夠在未來政治仕途中把中國問題作為最大的資本,為自己增值。

拜登政府未來可能採取怎樣的態度?

多位專家都表示,美國此舉非常卑劣,一方面進一步惡化中美關係,給拜登政府緩和中美關係設置障礙;另一方面慫恿臺灣民進黨當局策應美國做出損害兩岸關係的事情。於20日接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如何對待蓬佩奧的最新聲明,將成為蓬佩奧此舉對中美關係造成何種影響的重要衡量指標。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蓬佩奧的聲明意味著未來美國未來在處理「美臺關係」操作上會有所變化,影響非常大。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表示,蓬佩奧此舉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同時,在不同的背景下也有非常大的實質意義。「主要看兩個因素,一方面是在美國政權交接這10天時間內美國是否會進一步採取動作,另一方面看未來拜登政府對此政策如何執行。」

宋國友表示,美國一旦解除「美臺關係」中的自我限制,就意味著不再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相關條款,可以對臺灣進行高層級官員訪問,一旦進入實操階段就直接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利益。拜登上臺後,可以繼續或推翻、取消川普政府及美國國務院所推出的政策,所以「美臺關係」發展目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拜登上臺後如何從中美利益角度來處理「美臺關係」還需要觀察。

《金融時報》報導,拜登過渡委員會的一名官員對此表示,在競選活動中拜登明確表示將致力於1979年制定的「臺灣關係法」並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位官員表示,「一旦上任,他將繼續支持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這符合臺灣人民的願望和最大利益。」「他一直表示,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必須保持強勁、有原則的支持。」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表示,從拜登團隊的回應來看,拜登團隊對華政策涉臺議題具有非常強的可預期性,穩定性,具有回歸40多年來美對華政策涉臺議題以往共識的特點。因此可以判斷拜登政府上臺後,對華政策尤其是涉臺議題會很謹慎。但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團隊提及「臺灣關係法」,一個中國政策,卻沒有提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也反映出拜登未來對涉臺議題中有所偏向的行事風格。「不排除拜登政府可能會在某些議題上耍花招,比如如何界定 『一個中國』。」

李海東認為,蓬佩奧試圖將臺灣議題框定為拜登政府上任後優先處理議題,但實際上,拜登上臺後優先處理的是美國國內問題,而臺灣問題屬於非常靠後的議題,這是兩者最大的分歧。

不過,另外兩位學者態度並不樂觀,朱松嶺認為,當下不能對拜登政府寄太多希望,現在美國國內無論是政府,兩黨,民間都對華有不滿情緒,拜登上臺後一攬子推翻川普時期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蓬佩奧此舉是懸利劍在頭,拜登政府恐難修復不斷被衝擊底線的中美關係,如果此舉被川普批准,無疑是覆水難收。拜登上臺後,也可能會把「取消限制」擱置,更傾向於在意識形態領域強化臺灣的政治樣板。

不排除川普政府仍會有「最後瘋狂」 專家建議中國應對以外交為主、軍事為輔

目前美國正面臨政權交接,還有10天的時間,拜登將正式上任。對於在未來10天的時間內川普是否會有更瘋狂的動作來來衝擊破壞中美關係,進一步挑戰中方底線,宋國友認為要高度關注,不排除川普會有「最後的瘋狂」。

刁大明表示,蓬佩奧此舉是將美臺交往機制化,因此在川普政府最後的時間裡還有可能繼續打「臺灣牌」,更高級別官員訪臺的可能性存在。

無論如何,於13日訪臺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成為蓬佩奧宣布廢除「美臺關係」中自我限制後的第一個事例,宋國友認為這種極具對抗性,衝突性的舉措,極大挑戰了中方底線,損害中方利益,中方會進行應對。宋國友認為,中方一定是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針鋒相對的回應, 採取相應手段,比如對美相關官員進行相應制裁等嚴厲措施,也藉此對拜登政府表明中方底線,防止拜登政府採取進一步惡化中美關係的措施。

李海東認為,大陸對臺灣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很多,至於什麼時候採取,採取什麼是由大陸自行決定,不會跟著美國起舞,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應對。「當前這個關鍵時間點內應會以外交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比如在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之際,以及在訪臺期間有極為惡劣的挑釁性發聲,我們在給予嚴厲警告同時,應不排除會進行軍事演習,以及派遣軍機巡航臺灣上空等舉措,這是我們領空的一部分,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做。」

相關焦點

  • 取消美臺關係限制+駐聯合國大使訪臺+美臺軍政會議:蓬佩奧掀核彈安全罩被拜登瞬間阻止
    蓬佩奧繼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臺後,再次拋出震撼彈,發布聲明解除國務院對臺關係的自我設限,全面提升「美臺關係」。
  • 美國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 專家:蔡當局處理不當或引發臺海衝突
    中國臺灣網引用臺媒報導稱,當地時間9日,蓬佩奧在推文中宣稱,「今天,我將取消我們自己施加的對(美國)行政機構與來自臺灣的同行之間進行交往的所有限制。」蓬佩奧聲稱,美國政府行政部門與臺灣的溝通將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
  • 軍事 | 蓬佩奧聲稱要拆除美臺官方接觸限制,別忘了美核高官的立馬辭職!
    1月9日,他竟然發推稱,「我將取消我們自己施加的對(美國)行政機構與來自臺灣的同行之間進行交往的所有限制」。這話說白了,就是要拆除美臺官方接觸的限制。如今,在川普任期將滿,1月6日美國國會被川普的「勤王軍」攻入的情況下,蓬佩奧又出來放煙幕,號稱要拆除美臺官方接觸限制。在笑飲看來,這就不僅僅是為了遏制中國了。
  • 美國官員訪臺?昨天還在敲鑼打鼓,今天就取消了
    路透社報導截圖蓬佩奧宣稱,「我高興地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即將訪問臺灣」,他還公然宣稱臺灣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和一個繁榮、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而就在宣布克拉夫特即將訪臺的消息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又宣布取消美臺官員交往限制。
  • 蓬佩奧「最後瘋狂送秋波」,蔡英文當局為什麼還保守了?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任期只剩10天,卻在最後關頭接連消費臺灣。不過對於美國取消美臺往來限制,蔡英文當局的回應卻趨向保守。島內直言,美國政府的「臨去秋波」對臺灣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川普和蓬佩奧(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聲稱,國務院已將行之有年的美臺官員交往限制廢除,「以讓臺灣官員今後能以更平等、尊嚴的地位與美國交往。
  • 美臺建交?「人類公敵」蓬胖這是要掀中美邦交的桌子啊
    蓬胖在這條推文中宣稱:今天,我將取消我們自己施加的對(美國)行政機構與來自臺灣的同行之間進行交往的所有限制。美國官方與臺灣的溝通將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  此舉簡直就是準備掀中美邦交的桌子啊! 蓬胖7日就曾通過美國務院發表聲明,宣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的消息,不排除就是他在試探反應。 川普上臺以來美臺互動可以說不斷加強,在高官訪臺,經濟聯繫,軍事往來三個方面都在不斷突破。
  • 訪臺取消
    美方在中美建交公報當中就此作出了明確的承諾,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此前報導臺灣尷尬接待美高官「畢業旅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來狂炒美臺關係,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天把臺灣議題炒到「最高熱度」。13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
  • 美反監聽草木皆兵隨馬蒂斯訪華官員記者回國前被令丟棄手機電腦;蓬佩奧說朝鮮行取得進展朝卻對美方要求表遺憾;收緊非關稅措施等系列手段
    除了手機,《紐約時報》等美媒記者帶到中國的筆記本電腦都被要求丟棄在中國,或者交給其在分支機構的同事,還有人專門準備了兩臺電腦,一臺供在中國期間使用,另一臺在中國以外使用。對於美國的這些防間諜手法,中國媒體與網民紛紛形容這是「腦洞大開」。官媒《環球時報》稱,西方記者對「中國間諜技術」的想像力讓人哭笑不得。
  • 美駐聯合國大使將防臺,稱臺灣為「自由中國」什麼意思?
    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訪臺,並在聲明中指出,臺灣展現出「一個自由中國」所能達成的成就
  • 社評:臺當局串通蓬佩奧欲製造「特規拜隨」
    川普政府在過去四年粗魯的對臺政策讓蔡英文當局一直很亢奮,他們的配合主動並且超前。他們一度對川普將連任深信不疑,並且對此「押寶」。除了在選舉期間極力討好川普團隊,蔡當局還採取行動呼應川普的需求,被質疑已經「介入美國選舉」。
  • 蓬佩奧稱美將停止官方與臺灣的接觸限制;袁國勇團隊破解新冠病毒攻擊肺部機制
    今日導讀:眾議院民主黨人將於當地時間周一推出彈劾川普立法條款;蓬佩奧稱美將停止官方與臺灣的接觸限制;彭斯將出席拜登就職典禮;袁國勇團隊破解新冠病毒攻擊肺部機制.    本港天氣:天文臺預測本港地區今日天氣寒冷及非常乾燥。
  • 中國屢稱美國對臺軍售「違反」美中聯合公報,公報中到底說了啥?
    8月17日,中國駐美大使館在其推特上發文,「提醒」美國38年前的當天美中兩國「籤署了八一七公報」,美國對中國做出「逐漸減少對臺軍售」的承諾,「那些承諾仍然在我們的耳中迴響。」根據這兩個最新解密的電報,以及去年8月由時任白宮國安顧問博爾頓解密的裡根總統關於對臺軍售立場的備忘錄,有專家說,歷史事實反映出,在中國耳中「迴響」的,並不是美國在1982年8月17日做出的承諾,而是中國自己想像的美國承諾。 前美國國會研究處亞太安全事務專家簡淑賢著有多篇關於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沿革、對臺軍售政策、歷任政府對臺海兩岸重要政策、官方聲明及立場的研究報告。
  • 蓬佩奧將訪臺?「十月驚奇」的最後懸疑......
    自上月迄今這一話題不斷被提起、關注,這幾天蓬佩奧正在展開南亞、東南亞之行,之後的落點是否臺北,這是「十月驚奇」的最後懸疑。繼10月21日對臺軍售後,美國26日再度宣布對臺軍售。一周之內兩度售武,完全無視大陸的警告和制裁。美國與臺灣自1979年1月1日起中斷所謂「外交關係」,2018年2月28日,美國國會通過實施「臺灣旅行法」,為美臺高官互訪開了方便之門。
  • 美臺若踩這三條紅線 武統或就在明天
    中美的臺海地緣政治角力陡然升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將取消美國對臺關係裡的交流限制,環球網批評此舉是「最後的瘋狂」。
  • 曾稱「臺灣不做美國龜兒子」
    ;9日再拋震撼彈,進一步宣稱要解除美國對臺關係中,所有「美臺交往限制」,形同友臺措施「清倉大甩賣」。然而,輿論認為,儘管蓬佩奧幾乎把川普任內的友臺措施做到極限,但形式效應依然大於實質,美臺交流依然無法逃開「中美建交三公報」的約束。也許是害怕惹怒拜登,民進黨當局對此態度稍顯低調。雖然臺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第一時間推文感謝,但蔡英文辦公室僅表示「謹慎負責維持對外關係平衡」的立場。還有不到十天,川普政府即將結束任期,一干人等必須打包走人。
  • 訪臺取消,老美慫了,統一又要延期?未必!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老美突然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計劃取消!1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宣布,解除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意思就是說蓬佩奧和川普都可以出訪臺灣!針對蓬佩奧在川普政府任期只有10天之際,對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又一次瘋狂的挖坑和埋雷,環球時報10日刊發社評稱,如果美方膽敢讓蓬佩奧在任期結束前夕訪臺,北京的反應將是排山倒海式的。
  • 蓬佩奧最後的外交政策「閃電戰」給拜登「埋雷」!
    不過,越是臨近「告別」,蓬佩奧仿佛越要上演「最後的瘋狂」。不到72小時內,他取消美臺交往限制,宣布將葉門胡塞武裝列為「恐怖組織」,將古巴列為「支恐國家」……最新消息是,他還可能於周二宣布將伊朗與「基地」組織關聯起來。分析人士認為,一來,蓬佩奧有個人野心,想在國務院留下烙印,為未來仕途撈取資本;二來,對外示強迎合美國右傾化思潮,給拜登政策轉向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