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聯合國大使將防臺,稱臺灣為「自由中國」什麼意思?

2021-02-13 有用有料有趣

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訪臺,並在聲明中指出,臺灣展現出「一個自由中國」所能達成的成就,引發熱議。「自由中國」在臺灣不是新名詞,冷戰時期蔣中正政府即高舉「自由中國」旗幟。

13日將訪臺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在推特分享一張背景擺放一隻臺灣黑熊布偶的照片。(翻攝自克拉芙特推特)


美國駐聯合國使團聲明

蓬佩奧用「一個自由中國」稱臺灣,難道不知這詞彙是民進黨不想提起的過去嗎?國民政府遷臺後由行政院創辦的首份英文期刊就是《自由中國評論月刊》(Free China Review),代表面向國際的喉舌。2000年因應民進黨意識形態需求,首度更名《臺北評論》(Taipei Review),2003年易名《臺灣評論》(Taiwan Review)至今。

臺英文宣傳刊物「自由中國評論」(Free China Review)創辦於民國40年4月,半世紀後更名「臺北評論」,扁政府任內2003年再改名「臺灣評論」至今。(摘自ebay)

1945年抗戰結束後,內戰爆發,中國也一分為二。

因兩岸奉行制度不同,國際上開始用「自由中國」稱呼"中華民國",如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廣播公司記者在訪問蔣中正時,就問到「自由中國只靠聯合國海軍和空軍(沒地面部隊)的助力,是否能在大陸上擊敗敵人?」國際上則稱對岸是「紅色中國」。

而臺方更一再以「自由中國」自稱,如1954年10月27日蔣中正對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表示,「我們不僅為自由中國而戰,同時亦係為自由世界而戰」。1958年2月10日蔣中正接見日本記者訪華團曾談到「今後自由中國在工業發展方面,有待於日本協力之處頗多」。

試想,如果今天是國民黨提出這詞彙,綠營還不撿到槍狂轟濫炸一番?怎麼換成蓬佩奧講出來,就靜默不語?蔡政府應向美國提抗議,否則就是臺灣意識退縮,對不起"臺獨"支持者。」

而蓬佩奧的「說法」,確實已讓蔡英文的態度成各界關注焦點。由媒體人朱凱翔創立的臉書粉絲專頁「不演了新聞臺」認為美國戳到民進黨痛處,民進黨處境尷尬又兩難,卻礙於對方是「美國爸爸」而遲遲不敢發聲,與平日張牙舞抓形象成極大反差。

網友也熱議、紛紛留言表示:「民進黨你最少也得說句話,到底是要譴責對川粉開槍的警察,還是要挺攻入國會的暴民?怎麼變孬了」、「民進黨突然變啞巴了!」「不敢得罪川神只好禁音裝死中」、「狗怎麼敢,怎麼能對主人狂吠呢?」「綠粉專好安靜,真棒」、「文青稿還沒有人替她寫好」、「我記得當時香港警察被罵超兇,現在怎麼都沒有人譴責美國警察?」

前美臺北辦事處長:「奇怪且時機很糟」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楊蘇棣。(本報資料照片)

美駐聯合國大使凱莉·克拉芙特(Kelly Craft)1月13日至15日訪臺。對此,美國在臺協會(AIT)前臺北辦事處長楊蘇棣相當不以為然,他告訴美國之音,這決定表面看來很好,「但在一個跛腳政府下臺最後數天,派高層訪客赴臺簡直奇怪,且時機很糟。」

在川普下臺前12天、現任首長一個個請辭之際,派駐聯大使訪臺,楊蘇棣表示「奇怪且時機很糟」,他認為應與臺灣低調合作,建立具建設性和積極關係。

網路民意調查一邊倒

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13日將訪問臺灣3天,最新民調竟一面倒。

《Yahoo奇摩》今(8日)起就做了一項網路民意調查,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你覺得對兩岸關係有沒有影響?」為題,詢問廣大網友看法,投票時間為1月8日至13日,截至8日晚間6時為止,共有3千3百多名網友投票,投「更為緊張」的比例佔70.7%,投「沒影響」比例有15.8%,投「轉趨和緩」的比例也佔了11.3%,「不知道/沒意見者」2.2%,比例差距懸殊。

美國駐聯大使13日將來臺,Yahoo網路投票。(圖/翻攝自YAHOO投票網站)

相關閱讀:

大陸對臺「和統」還是「武統」

《亞洲周刊》稱蔡英文"民選獨裁"

美臺籤署科技合作協定 標誌官方進一步深化合作

川普最後的瘋狂卸任前操弄臺灣牌7大奇招

美海軍少將訪臺 川普下臺前仍擺抗華態勢

美鷹派鼓譟與臺灣建交,川普說不定會鋌而走險。

「八一七公報」38周年,回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美軍在臺灣附近秘密部署新艦隊?專家爆內幕

蓬佩奧訪談稱臺灣非中國的一部分,外交部猛批

美國若在臺灣駐軍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李慶平:美國打臺灣牌這三件事不能做

歷史上的三次臺海危機,美國的角色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公開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關注微信「我愛著藍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轉載和合作聯繫QQ:2659723980

          

看完文章記得順手給我們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外媒: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為何突然取消訪問臺灣?
    緊張的臺灣海峽上空,太陽☀️也露出了半邊的笑臉。人們緊繃的神經,開始放鬆下來。所有關心中美關係的人士,禁不住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對於中國🇨🇳來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突然訪問臺灣,這是極其嚴重的外交事件。它無異於美國🇺🇸正式、公開承認臺灣的獨立。它所帶來的後果,只有兩個,要麼是中美斷交;要麼是中美直接爆發戰爭。
  • 臺「駐美代表」自封「大使」
    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曝將社交媒體上的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網友熱議。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有網友諷刺蕭美琴「只會自嗨」,還有網友質疑:「這個人是要將臺灣推向戰爭邊緣,以獲取個人最大利益才高興?」蕭美琴個人推特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
  • 取消美臺關係限制+駐聯合國大使訪臺+美臺軍政會議:蓬佩奧掀核彈安全罩被拜登瞬間阻止
    蓬佩奧繼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臺後,再次拋出震撼彈,發布聲明解除國務院對臺關係的自我設限,全面提升「美臺關係」。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承認的稱謂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來臺灣幹什麼?民進黨有苦說不出!
    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美國發生川普粉絲衝擊國會的前一天,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於近期訪臺川普這屆政府的任期也就剩下最後十天左右的時間,即將離任的克拉夫特此刻卻要到訪臺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此舉當然對兩岸關係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嚴正指出,反對任何形式「美臺」官方往來,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破壞中美關係的言行。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利益,美方必將為其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 臺駐美代表自封「駐美大使」,舔著臉的自嗨令人不齒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發現把自己推特上的身份改成了「臺灣駐美大使」,引起軒然大波。
  • CIA一次針對中國的行動,4名特工無人生還丨美宣布安理會恢復對伊制裁非法無效丨「臺駐美大使」夢想破滅了
    >臺駐美代表自封「駐美大使」,招網友不滿後「致歉」美媒:2008年在一次針對中國的行動中,4名CIA特工無人生還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雅虎新聞網」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2008年針對中國的一起秘密行動。
  • 美陸軍期刊建議:若兩岸開戰,美國可派4個師「駐臺協防」
    8月14日,YouTube出現一個來自臺灣的視頻,以「突發事件:美臺復交,退出聯合國,創建」民主國家聯盟」為題,全面轉述白宮官員透露的信息並進行說明,其中最震撼的是民主國家聯盟中,中華民國代表中國進入五個常任理事國席位。這段視頻宣稱,11月以前,美臺領導人將實現互訪並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視頻主持人說,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戰略,這就是典型的川普特色,美國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中國駐美大使就美艦闖南海舌戰CNN主播
    2015年10月2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阿曼普欄目採訪,就美國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闡明中方嚴正立場。採訪實錄如下:  阿曼普:美國國務院稱,無論南海發生什麼,都不應該損害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你是否同意這不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影響?  崔天凱:美方派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相關島礁鄰近海域的行為顯然是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是試圖使地區局勢軍事化和緊張升級的行為。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 事件丨臺灣重返聯合國?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同臺灣官員舉行歷史性會晤 耿爽:嚴正交涉
    中國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與臺灣駐紐約辦事處負責人之間的歷史性會晤提出抗議。美國方面不顧中國方面的反對,加大了對臺灣的支持。克拉夫特周三(9月16日)與臺北駐紐約經濟文化代表處主任、臺灣駐紐約聯合國事務特別工作組負責人李光江(音譯)共進午餐。這是美國駐聯合國特使與臺灣高級官員之間的首次此類會晤,雙方討論了加強臺灣參與聯合國事務的方式。克拉夫特對美聯社說:「顯然,我們真的在推動他們重返聯合國,或者在聯合國衛生大會中發揮作用。」「如果美國不站起來對抗中國,那麼在臺灣問題上,還有誰會站起來?不僅是臺灣,還有香港和其他地方。」
  • 蔡英文竟改稱「駐美代表」為「大使」
    「九二共識」都不提,但卻向美國頻頻示好,昨天(23日)甚至將「駐美代表」直接改稱「駐美大使」。不叫「駐美代表」,竟改口「駐美大使」 據香港中評社5月24日報導,臺灣「駐美代表」沈呂巡被要求6月初去職,「總統府」一直到23日下午都不願證實,晚間發布「總統令」:「駐美國大使沈呂巡已準退職,應予免職。特任高碩泰為駐美國大使。」值得注意的是,因臺美無「邦交」,過去都稱為「駐美代表」的官銜,新政府竟已改為「大使」。
  • 取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問臺灣行程是拜登團隊的「撥亂反正」嗎?
    在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問臺灣即將成行的最後一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宣布,為確保總統權力過渡交接順利,本周所有官員出訪活動行程全部取消
  • 蓬佩奧稱解除「美臺關係」中自我限制 專家:對臺採取怎樣措施由...
    臺「總統府」發言人回應稱,這項聲明充分反映臺美「堅實的夥伴關係」,未來也會以相同態度,在既有的堅實基礎上,持續爭取美國跨黨派合作,深化「臺美合作夥伴關係」。擔任歐巴馬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管的埃文·梅代羅斯將此決定描述為「最重要的公關噱頭」,並認為此舉會激怒北京,損害與臺灣的關係。
  • 華春瑩亮明堅定立場後,美大使突然宣布取消訪臺,蔡當局措手不及
    儘管我國外交部多次表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高官往來,但美國卻一再拿警告當耳旁風,就在本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放出風聲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將在不久後訪問臺灣。對此在7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亮明堅定立場: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利益。美方如果執意妄為的話,必將為其錯誤言行、錯誤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在收到警告後,美國國務院急忙改口。據環球網1月13日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當地時間12日宣布,國務院取消本周所有外訪行程,包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的「訪臺」計劃。
  • 「臺灣駐美代表"蹭拜登就職典禮背後的故事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出席了此次典禮,還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參加典禮的視頻,她說,「民主與自由是我們的共同價值,經濟繁榮與區域穩定是我們的共同利益。在堅定的基礎上,期待未來繼續深化臺美關係!」 蕭美琴這麼興衝衝地「炫耀」,也因為這張入場券實在來之不易,民進黨當局煞費苦心地「積極爭取」。
  • 「駐美代表處」改「臺北」為「臺灣」?蘇貞昌:臺灣受到世界重視
    78位美國眾議員今天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以「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美臺強健關係」為由,呼籲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並支持雙邊洽籤自由貿易協定。       對此,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表示感謝,聲稱這顯見臺灣不只在美國、在世界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視。  蘇貞昌稱,在蔡英文領導下,這些年「美臺關係」大有進展,臺灣在美國受到各界、各黨派強力的支持,美國國會一再通過「友臺法案」,而且越來越可看到,臺灣不只在美國,在世界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視。
  • 臺灣可以在美國有「大使」?大陸和美國:啪啪!
    >日前,臺灣地區新領導人任命高碩泰為新任臺方駐美代表,並稱其為「大使」。對於這一稱呼,大陸和美國一眼就看穿了。  現任臺灣當局「駐美代表」沈呂巡在蔡英文上任後第一天就被要求於最遲6月5日去職,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一直到23日下午都不願證實,當日晚間則發布「總統令」稱:「『駐美國大使』沈呂巡已準退職,應予免職。特任高碩泰為『駐美國大使』。」
  • 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 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78名美國眾議員日前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煽動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下簡稱「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對此,臺當局外事部門先是承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但不到一天時間又急忙改口,聲稱「無確切推動時程」。
  • 中國駐美公使:美艦抵達高雄日,就是我軍「武統」時!
    然而,今天(9日)上午,《美國之音》卻發表一篇題為「專家:川普操作模式或對臺灣有利」的報導,稱美國專家表示,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操作模式或許對臺灣有利。《美國之音》報導的標題截圖該報導稱,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昨天舉行了一場「美臺關係座談會」,在會上,美國幾個「臺美專家」就川普先前與蔡英文通電話和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行事風格
  • 訪臺取消,老美慫了,統一又要延期?未必!
    前幾天還信誓旦旦的極盡挖坑之能事,到處給中國和灣灣埋雷。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老美突然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計劃取消!針對蓬佩奧在川普政府任期只有10天之際,對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又一次瘋狂的挖坑和埋雷,環球時報10日刊發社評稱,如果美方膽敢讓蓬佩奧在任期結束前夕訪臺,北京的反應將是排山倒海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