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些年,我國由於基礎工業和科研力量嚴重不足,軍事科技含量低、武器裝備簡陋。國際軍貿、外銷武器,基本只能靠性價比來吸引用戶。在冷戰時期,我國對外出口的武器裝備絕對主力,是所謂的遊擊戰三大神器,分別是40毫米口徑火箭筒,63式107毫米火箭炮以及56式衝鋒鎗,除此之外就是59、69式坦克等等。
這些武器裝備大多適合第三世界國家,適應較低技術水平的軍事對抗,而真正應對現代化戰爭時,發揮作用不理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發生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當時伊拉克陸軍也裝備了不少我國出口的69式坦克,以及大量炮兵裝備,不過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被殺的"血流成河"。
然而這種情況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得到了改觀,我國當時成功把自行研製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賣給了中東著名的土豪國家科威特。出口成功之後,沙烏地阿拉伯也買了不少這款自行火炮。隨後我國的外貿武器裝備科技含量,就一路走高,並且漸入佳境。如今在中東地區賣的最好的中國武器,包括各種察打一體無人機、通訊指揮、電子戰系統、反坦克飛彈等等,雖然單價都不算低,但是相當受歡迎,甚至被視作"硬通貨"。
根據印度《歐亞時報》網站的最新報導,日前中東地區最大的國防展覽會阿布達比防務展在阿聯開幕,而中國已經成為這次防務展上最主要的展覽商之一。這讓印媒徹底酸了。此次防務展上中國展示了大量先進的戰機、反坦克飛彈以及裝甲車等一系列武器,吸引了大批外國客戶。
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紅箭12反坦克飛彈,SR-5多管火箭炮系統,CM-501GA多用途戰術打擊飛彈系統,L-15高級教練機,WS-43巡飛彈,「彩虹」系列無人機和「翼龍」系列無人機等等。
紅箭-12反坦克飛彈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這款飛彈號稱「中國標槍」,其最大的亮點是具備攻頂的功能。飛彈與發射器脫離之後,會首先飛到距離目標100到200米的上空,然後再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衝下來,直接攻擊坦克,裝甲車輛防護最為薄弱的頂部。要知道雖然如今各國的主戰坦克都在不斷加強正面首上裝甲的厚度,但是底部防禦薄弱是根本無法解決的,而且坦克炮塔頂部還裝備有大量精密的光電設備,極有可能遭到毀滅性打擊。
而紅箭-12反坦克飛彈練的就是這種「從天而降」的掌法。該飛彈的總重量達到了22公斤,飛彈是因為140毫米,使用串聯錐形戰鬥部,最高可以擊穿110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
而「翼龍」無人機作為另外一款最受關注的裝備,戰鬥力同樣相當強悍。這款無人機由著名的成都飛機設計局研製,最大起飛重量為4.2噸,在大功率渦槳-9A發動機的加持之下,這款無人機最高可以飛到每小時370公裡的最大時速。
該無人機還擁有6個外部掛架,最大外掛重量達到了480公斤。該無人機甚至直接幫助沙烏地阿拉伯完成了對胡塞武裝戰機的逆轉,其發射的飛彈將胡塞武裝的大量坦克裝甲車輛還原成了零件狀態。
如今中國的外貿版武器不僅僅只是靠性價比徵服用戶了,更多的還是戰鬥力和性能。舉個例子來說,我國已經出口給了巴基斯坦和泰國大量的VT-4主戰坦克,這款主戰坦克在2016年的時候就賣到了高達580萬美元的單價,這一數字已經趕得上某些西方先進主戰坦克的出口單價,但是泰國一次性依然訂購了上百輛,並且裝備陸軍之後多次對其誇讚不已。未來中國外貿武器的市場只會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