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的發展歷程,你知道多少?

2021-03-02 中國網中國國情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是一個戰鬥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艦,兩艘防空巡洋艦,4~6艘防空反潛驅逐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CV是航空母艦的英文縮寫,全稱是Carrier Vessels 。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以其艦載機編隊,奪取海戰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為中心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  

1911年1月18日,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飛機在由「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上降落,預示了航空母艦時代的到來。最初的航空母艦都是由巡洋艦裝上木質飛行甲板改裝而成。1918年改裝的英國「阿爾戈斯」號航空母艦已經擁有像現代航空母艦一樣的甲板。英國在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思想方面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1921年他們就開始擁有3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像傾斜式飛行甲板、蒸汽動力飛機彈射器、飛機降落指揮系統,還有現代飛機的垂直/短距起落技術都是英國人首創的。

航空母艦並不是海軍的主要作戰武器。那時的海戰還是其他戰艦唱主角,航空母艦隻不過是待在它們一邊的飛機平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航空母艦立刻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理由很簡單,當時普通戰艦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裡,而航空母艦的飛機活動範圍已經可以達到480公裡。從此以後,在航空母艦戰鬥群中,普通戰艦隻能待在航空母艦的一邊,充當火力支援的角色。


美國一共建造和改裝了100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和日本航空母艦艦隊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較量,如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菲律賓海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海上軍事力量。在攻佔日本佔領的許多海島的戰鬥中,航空母艦為登陸部隊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航空母艦是一支強大的具有高度機動性的國防和軍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航空母艦一直在發揮著它的威力。1951年韓戰爆發,航空母艦是美國最早投入戰爭的軍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越南戰爭,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航空母艦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把航空母艦作為海軍的主力,活動於各大洋上。航空母艦既可以用來參加戰鬥,也可用來顯示力量,向對方施加軍事與政治的壓力。

1.對陸地和海上目標進行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空中打擊。

2.為海上其他船隻和設施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

3.協同進行反潛作戰。

現代航空母艦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供普通噴氣式飛機使用的大型航空母艦,一種是供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使用的輕型航空母艦。

在1928年底,時任國民黨海軍署長陳紹寬,就在呈文中首次提出了要建造航空母艦,1930年,海軍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艦、裝甲巡洋艦、潛水艇的六年改造計劃,但因當時內戰不斷,財政困難,此計劃被擱淺。

1.第一艘是1985年購自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該航母是英國製造,現在已報廢拆除。

2.第二艘是1998年購自韓國的「明斯克」號,該航母是前蘇聯製造,現在停放在深圳沙頭角供人參觀。

3.第三艘是2000年購自烏克蘭的「基輔」號,前蘇聯製造,威力巨大,現停放在天津國際遊樂港,供人參觀。

 

4.第四艘是1998年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寧艦」前身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是從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改建而成。它在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時期開始建造,滿載排水量6萬7千噸,全長306米,但只建造了三分之二,烏克蘭無力繼續建造決定拍賣.1998年,作價2000萬美元賣給澳門一家公司,幾經波折,才到達大連造船廠,併到2005年才開始大規模整修。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號首次進行航海試驗,在其後一年間,陸續進行了多次海試,之後正式交付給海軍。

2012年9月,中國政府公布改造後的航空母艦被命名為「遼寧」。

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正式入列。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是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國產航母。其結構類似「遼寧艦」,屬於大型滑躍起飛常規動力航母,型號為001A。001A型航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採用滑躍起飛設計。


2017年4月25日,在為航母塗上底漆後,逐步撤除腳手架,完成後船塢注水,2017年4月23日,首艘國產航母已穿上海軍艦艇的統一「正裝」——標準的海軍灰色,2017年0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中國的001A航母已經下水服役,同時這也意味著之前的遼寧艦不再是孤零零的航母,而眾多的軍迷朋友們也期盼著中國能有更多的航母可以開始下水服役,也期盼著中國在軍事方面有更穩定的地位。

相關焦點

  • 中國航空母艦發展綜述
    最初福特號甚至打算連推進系統也採用電力推進,即以反應堆發出的電力驅動由電動馬達帶動的推進器,然而由於供10萬噸級艦艇使用的電力推進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因此仍將以蒸汽渦輪直接驅動四軸螺旋槳推進,推進功率將達到104兆瓦。
  • 中國要建造多少艘航空母艦?這回央視給了答案
    關注中國航母動態的人都知道,目前我國擁有兩艘航空母艦,一艘是已經入役用於訓練的遼寧艦,一艘是於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2019年12月17
  • 3D列印發展歷程【上篇】
    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發展已有30多年,發展速度非常之快,也逐漸在改變我們生產生活的方式,給予了我們更多的革新和創新的可能性,3D
  • 美日歐三大流派航空母艦的誕生和發展
    ,這一點與日美兩國有顯著不同,要知道山本五十六和威廉·哈爾西這些都是海軍出身但迅速成長為堅定的海軍航空派,這才有了日美兩國海航在二戰中的大放異彩。早期日本航母的探索,三層甲板的「加賀」號彩照,但是日本航母的死穴是雙層封閉式機庫帶來的隱患其他歐洲國家在發展海軍航空兵時就更被動了,德國和法國首先是相互消耗的陸權國家,只有在陸地上安全有保障時才有精力發展海軍。
  • 張召忠開講 中國為什麼不發展直升機航空母艦?
    日本有日向伊勢出雲加賀四艘直升機航空母艦,造價也都不貴,為何中國不發展直升機航母呢?
  • 中國首艘航母下水,但是你知道航母百公裡耗油多少和加滿油需要多少...
    打開APP 中國首艘航母下水,但是你知道航母百公裡耗油多少和加滿油需要多少錢嗎? 發表於 2017-05-31 14:56:33   遼寧號作為中國第一艘現役航空母艦,承擔著科學實驗、積累航母編隊作戰經驗的重要任務。
  • 美國戰略轟炸機發展歷程
    B-17後來發展出了多個改型,包括B-17B、B-17C、B-17D、B-17E、B-17F(量產3405架)、B-17G(量產8680架),B-17系列戰略轟炸機共生產了12731架。1961年6月,北美航空公司將A-5「治安官」(Vigilante)交付美國海軍服役,可以在「福萊斯特」級(Forrestal-class)航空母艦上起降,採用了兩臺GE公司J79-GE-8加力渦噴發動機,單臺發動機推力為48kN。A-5採用了自動調節的發動機進氣口和噴嘴、單片式垂直尾翼、特別的全動式水平尾翼,還引入了前緣鼓風技術以適應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降落。
  • 巔峰航母:航空母艦攻略,教你天梯兩開花
    關於航母玩法之前在貼吧精品貼裡有一篇關於航母的天梯攻略,雖然文中有太多的「不解釋」引起下面不少看官的吐槽,但我個人認為那位玩家還是寫得不錯的,但是前段時間不知道是刪除還是怎麼,找不到了,現在又看見不少人開貼問關於航母的一些事,所以我打算寫一篇,希望能夠對巔峰的其他朋友帶來一些幫助。(本篇偏向針對新手,如果你是老手那麼我下面說的事估計你都知道,請輕噴..)
  • 銀翼十字軍歷程
    銀翼十字軍歷程2019年1月5日,銀翼十字軍在
  • 你知道有多少種謝爾曼嗎?
    當聽到這個名字時,想必會有以下幾種情況浮現在你的腦海中,二次元會想到: 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款「經典」坦克的發展歷程:M4謝爾曼坦克前身源於美國軍需委員會OCM的第12876號會議記錄,原因是美軍已經受夠了華而不實的輪履兩用坦克,要求開發一種裝甲更為厚實火力也更為強大的坦克
  • 「兩彈一星」發展歷程及其經驗啟示
    對這些經驗進行總結梳理,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共和國重大科技工程的發展歷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對新時代的科技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歷程 (一)「兩彈一星」事業的起步 新中國成立之初,世界上幾個大國進入了「原子時代」。
  • 【長知識】國外無人戰鬥機發展歷程和趨勢
    系統地闡述了美國、以色列以及其它國家無人戰鬥機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無人戰鬥機自身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為了減小人的生命代價,很多機構已經將操縱員從駕駛座上去除了,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s,縮寫為UAV)及其發展也越來越被重視。
  • 聽王大珩院士講中國光學的發展歷程
    現代光學和光學工程已發展為以光學為主的,並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製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學科。回顧我國光學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進而自主開發,以至取得一些成績,能在國際光學界佔有一席之地,是與黨的正確領導和各方面的支持分不開的,是與新中國青年一代共同努力奮發圖強分不開的。
  • 空間站任務實施前,看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如果時光倒流回二十年前,你是否能想像到「空間站」、「載人飛船」這些遙遠且陌生的詞彙已經成為了現實?現在,讓我們一起乘著時光機,回顧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吧!1分鐘回顧載人航天工程(視頻來源:中國新聞網)1992年9月21日,中央審議批准開展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研製,並明確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
  • 需要發射多少枚東風飛彈,才能擊沉一艘美國的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作為戰略性武器裝備,事軍事大國的實力體現,而美國作為軍事強國,其擁有的航空母艦數量是遠超其他國家的,達到了驚人的11艘。講到這裡大家就會問了,中國需要發射多少枚東風飛彈,才能擊沉一艘美國的航空母艦呢?針對這個問題,美國專家曾做過模擬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僅需四枚飛彈命中就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
  • 崛起中的中國航空母艦
    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5月,他率團訪問美國,參觀了「小鷹」號航空母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科技人員首次踏上航空母艦。參觀結束後,航空母艦的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給大家留下了極深的印象。1985年12月,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以後15年海軍裝備的發展設想,其中包括要啟動航母的論證。最後,劉華清做了總結:中國的航母總是要造的。
  • 關於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歷程及其現代化計劃的研究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及其現代化計劃[J]. 導航定位學報, 2021, 9(5): 20-24.(CHEN Peng.Thedevelopment history and modernization plan of GLONASS[J].
  • 你知道你與美國海豹突擊隊之間有多少距離嗎?
    ☝今天,你健了嗎?問:你知道你與美國海豹突擊隊之間有多少距離嗎?答:一條TRX訓練帶。哈哈,原諒小健今天做了回標題黨~我們常看到的TRX是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全身性阻力訓練)的縮寫,健身界似乎更喜歡稱其為「懸掛訓練系統」,藉由懸吊繩將身體部分懸吊來進行鍛鍊。
  • Airsoft發展歷程,BB槍有哪些品牌,各品牌的特點?
    Airsoft發展歷程,BB槍有哪些品牌,各品牌的特點?轉發個人經驗,不喜勿噴       東京丸井Tokyo Marui算是老牌Airsoft廠子了。因為內部零件容易壞,所以你不得不自己買零件換/修,在內部全面升級成鋼之後性能還是不錯的, 唯一不足就是後坐力很怪(好像一個磚頭上門包個枕頭在捶打你的肩膀) (m4, 416c)KSC/KWA 好像是一個公司?
  • 【兵器鑑賞】義大利加富爾號航空母艦
    加富爾號與加裡波第號航空母艦編隊      由於義大利海軍的要求十分嚴苛,廠商與軍方歷經漫長而艱辛的討論折中,新航空母艦的基本設計耗費近兩年才得以完成。2000年11月22日,義大利海軍與芬坎提尼(Fincantieri)公司籤下三個合約,包括艦體建造、組裝、戰鬥系統整合等,總值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