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是一個戰鬥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艦,兩艘防空巡洋艦,4~6艘防空反潛驅逐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CV是航空母艦的英文縮寫,全稱是Carrier Vessels 。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以其艦載機編隊,奪取海戰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為中心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
1911年1月18日,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飛機在由「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上降落,預示了航空母艦時代的到來。最初的航空母艦都是由巡洋艦裝上木質飛行甲板改裝而成。1918年改裝的英國「阿爾戈斯」號航空母艦已經擁有像現代航空母艦一樣的甲板。英國在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思想方面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1921年他們就開始擁有3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像傾斜式飛行甲板、蒸汽動力飛機彈射器、飛機降落指揮系統,還有現代飛機的垂直/短距起落技術都是英國人首創的。
航空母艦並不是海軍的主要作戰武器。那時的海戰還是其他戰艦唱主角,航空母艦隻不過是待在它們一邊的飛機平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航空母艦立刻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理由很簡單,當時普通戰艦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裡,而航空母艦的飛機活動範圍已經可以達到480公裡。從此以後,在航空母艦戰鬥群中,普通戰艦隻能待在航空母艦的一邊,充當火力支援的角色。
美國一共建造和改裝了100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和日本航空母艦艦隊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較量,如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菲律賓海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海上軍事力量。在攻佔日本佔領的許多海島的戰鬥中,航空母艦為登陸部隊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航空母艦是一支強大的具有高度機動性的國防和軍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航空母艦一直在發揮著它的威力。1951年韓戰爆發,航空母艦是美國最早投入戰爭的軍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越南戰爭,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航空母艦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把航空母艦作為海軍的主力,活動於各大洋上。航空母艦既可以用來參加戰鬥,也可用來顯示力量,向對方施加軍事與政治的壓力。
1.對陸地和海上目標進行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空中打擊。
2.為海上其他船隻和設施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
3.協同進行反潛作戰。
1.第一艘是1985年購自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該航母是英國製造,現在已報廢拆除。
2.第二艘是1998年購自韓國的「明斯克」號,該航母是前蘇聯製造,現在停放在深圳沙頭角供人參觀。
3.第三艘是2000年購自烏克蘭的「基輔」號,前蘇聯製造,威力巨大,現停放在天津國際遊樂港,供人參觀。
4.第四艘是1998年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寧艦」前身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是從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改建而成。它在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時期開始建造,滿載排水量6萬7千噸,全長306米,但只建造了三分之二,烏克蘭無力繼續建造決定拍賣.1998年,作價2000萬美元賣給澳門一家公司,幾經波折,才到達大連造船廠,併到2005年才開始大規模整修。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號首次進行航海試驗,在其後一年間,陸續進行了多次海試,之後正式交付給海軍。
2012年9月,中國政府公布改造後的航空母艦被命名為「遼寧」。
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正式入列。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是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國產航母。其結構類似「遼寧艦」,屬於大型滑躍起飛常規動力航母,型號為001A。001A型航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採用滑躍起飛設計。
2017年4月25日,在為航母塗上底漆後,逐步撤除腳手架,完成後船塢注水,2017年4月23日,首艘國產航母已穿上海軍艦艇的統一「正裝」——標準的海軍灰色,2017年0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中國的001A航母已經下水服役,同時這也意味著之前的遼寧艦不再是孤零零的航母,而眾多的軍迷朋友們也期盼著中國能有更多的航母可以開始下水服役,也期盼著中國在軍事方面有更穩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