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旗艦之爭-SONY EX1000(EXK)、XBA-Z5耳機對比測評

2022-01-01 選耳機


為什麼我老是測評SONY?因為我就是一朵純潔的騷尼腦殘粉。

這次測評的耳機,可以追溯到2010年。那一年,上海開了世博會,彩旗飄揚、鑼鼓喧天,于謙老師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郭老師帶著全天橋人民吶喊——抽菸!喝酒!燙頭!我站在地鐵站淚流滿面,疾馳而過的地鐵裹挾來一絲絲喧囂又寂寞的風,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上,我也想大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愛耳機,我愛騷尼!這一年,SONY推出了入耳式耳機旗艦MDR-EX1000。

作為旗艦,它採用的16mm液晶振膜直徑大大超越一般動圈耳塞,同時其偏向監聽風格(聲音還原度好,不添加音染。就像做菜時不添加味精等調味品,忠實表現食材原本風味)的高素質也一直為廣大耳機愛好者津津樂道。由於科技的發展,AKG於2011年底率先推出了同時搭載動鐵和動圈單元(就是大家熟知的喇叭的結構)的旗艦耳塞K3003。

說到這兒,許多小夥伴兒一定又開始懵圈兒了,其實動鐵單元就是音圈繞在一個位於永磁場的中央被稱為「平衡銜鐵」的精密鐵片上,這塊鐵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帶動振膜發聲。動鐵單元特點是體積小、響應速度快和解析力高,不足是聲音延展性比不上動圈,聲音聽起來沒有動圈自然,而動圈單元就是大家熟知的喇叭結構。現在,你的認知裡是不是除了懵圈兒,還多了兩個圈兒了呢?

由於結合了動鐵和動圈各自特點,K3003擁有較高的素質,受到大家的追捧,SONY於是趁熱打鐵,於2013年發布了旗下首款旗艦級的圈鐵耳塞XBA-H3。不過作為一款旗艦級產品H3的素質實在無法令大家滿意。2014年SONY終於推出了一款得到大家認可的旗艦級入耳耳塞XBA-Z5。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愛好者在EX1000和Z5之間搖擺不定。Z5是否能順利接過EX1000手中的大旗?本文將為您揭曉。

首先是EX1000開箱

 

正面是SONY高端系列慣用的黑色盒子,和同時期發布的Z1000類似。盒子右下角專門標註了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SONY一般只有旗艦級產品才是日本製造,其它大多是馬來西亞製造)。背面介紹了產品技術特點和附帶配件。

打開盒子可以看到一片黑色半透明塑料片,一種高級感撲面而來,揭開後,耳塞本體鑲嵌在絨質材料上,下面是附帶的矽膠套,包裝疏密有致,說明書和其它配件放在底層。這種嚴絲合縫的緊湊感,讓身患強迫症的我忍不住豎起了大拇哥。


從左到右分別是收納盒、0.6m耳機線、耳機本體(附帶線材為1.2m)、矽膠套。值得一提的是還專門附帶一本介紹耳機技術特點的小冊子。

1.2m線插頭採用L型,0.6m線採用直插。兩根線都是7N(>99.99999%)無氧銅(比Z5厚道)。

便攜包為皮質硬殼,雖然這種造型和打開方式都讓人浮想聯翩,略顯尷尬,但紅絲絨的內襯除了有效保護耳機之外,更是足顯大法悶騷的內心,對得起那一聲聲飄揚在風中的「騷尼」。


標配的矽膠套如同色卡般,竟然多達10對,十分厚道!各種尺寸足以滿足不同耳道用戶,不同尺寸用不同顏色區分,擺放在一起十分悅目。右邊三對是裡面加了海綿的降噪矽膠套。我的強迫症就是在這兒治好的,相信許多病友看到這裡,也一定感受到了如沐春風的愉悅。

耳機外殼是鎂合金製造,背面印著型號和產地


SONY LOGO是凸印的,耳機採用可換線設計並帶有螺口但線材接口是其特有的,並不能和其它品牌線材通用。為防止誤插,線材左右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和耳機接口顏色相對應。


耳機是垂直插入耳道,線材掛耳部分有一定可塑性,不過耳機佩戴並不舒適而且隔音效果一般。妹子表示,從耳後繞一圈這種設計,雖然看起來帥氣,但卻洋溢著一種罩杯過大的空虛感,隨時都會掉下來。

下面是Z5的開箱:

盒子採用SONY近年慣用的白色包裝,盒子背面介紹了技術特點:兩個動鐵單元+一個16mm鍍鋁液晶振膜動圈單元。

翻開盒子直接看到耳機,造型簡潔,比EX1000少了點高級感,右上角銘牌是耳機編號。


附帶的配件為一條2m長的雙3.5mm插頭平衡線、一個收納包、六對矽膠套、一個線夾、一個繞線器(我們的繞線器弄丟了,圖中未展示)



矽膠套總共7對(耳機本體上面裝了一對),右邊3對是裡面填充了記憶海綿的降噪矽膠套(EX1000附帶的裡面填充的是普通海綿)。矽膠套用塑膠袋進行包裝,和EX1000的10對盒裝矽膠套比起來無論包裝還是數量上都略遜一籌。

便攜包為皮質,方形,好像外婆買菜時常帶的那個錢包,親切,淳樸,接地氣!耳機裝在裡面,一定和鋼鏰兒一樣會歡樂地跳躍!


Z5同樣採用可換線設計,線材採用的MMCX接口和舒爾、威士頓等品牌耳機相同,增加了線材的通用性。耳掛部分為矽膠材質比較柔軟且具有一定可塑性,比EX1000上的可塑性和舒適性有所提高。為了防止插錯,線材左右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和耳機接口顏色相對應。


附帶的平衡線採用雙3.5mm插口,可以搭配SONY自家的解碼耳放一體機PHA-3使用。

Z5外殼同樣採用鎂合金製造,SONY LOGO採用刻印。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工藝問題,沒用多久我們手上這條Z5 LOGO的白漆就已經有點掉漆。


佩戴方面同樣是垂直插入耳道,由於耳掛部分可塑性更強Z5佩戴比EX1000稍微舒適些,隔音效果也比EX1000略好。不過總的來說EX1000和Z5的佩戴舒適度都不好,這種垂直插入式佩戴也被廣大愛好者稱為耳朵裡插了個U盤。妹子強烈表示,還從未見過耳朵那麼大的地球人。

下面是外觀方面的對比:

Z5由於三單元設計整體都比EX1000略大,厚度方面更是厚了快一倍。EX1000外殼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搭配起來更顯精緻,Z5外殼整體採用磨砂工藝做工方面沒有EX1000細緻。個人覺得Z5外形太過臃腫,沒有EX1000那種精緻的感覺。

 

終於說到音質……

前端:iPhone SE、ZX100、ZX100+PHA3、HM901S

耳機:SONY EX1000、XBA-Z5(Z5採用原配單端線連接)

音頻格式:iPhone:AAC 256kps、ZX100/HM901S:FLAC。

試聽曲目包括流行男聲、女聲、搖滾樂、小編制弦樂、大編制交響樂基本涵蓋日常大部分音樂類型,可以測試耳機和播放器對於高頻(聲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頻(聲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聲)、人聲、解析(對聲音的還原能力,相當於圖像的解析度)、聲場(聲音的空間感)和定位、分離度(不同聲音混雜程度,分離度越高表現水平越好,反之則越差)等主要性質。


iPhone SE:

EX1000:iPhone SE直推就是蒼白而寡淡,低頻質感一般,量較少,男聲偏年輕,就是趙忠祥讀出了韓喬生的感覺,而女聲有毛刺,聲音不順滑,樂器略混分離度一般。適合聽比較柔和的流行樂和小編制弦樂。

Z5:解析和高頻都比EX1000略差,聲場也更小一些,但人聲更順滑,沒那麼單薄, 低頻質感一般但量感正好,表現良好。 

 

ZX100:

EX1000:解析有一定提升,人聲更厚實些,還是略有毛刺,表現一般,聲場更開闊表現良好,低頻量感增加了許多,分離度也更好。小提琴聲音很高亢,弦樂表現良好。  

Z5:聲場開闊了,人聲更加細膩,分離度也有提升。但小提琴聲音略偏暗,弦樂表現一般。低頻量感增加很多,流行和搖滾的表現都良好。 


ZX100+PHA3:

EX1000:人聲表現有改善,但聲音還是略單薄, 低頻質感良好,量感一般。弦樂表現優秀,通過聲音仿佛感受到摩擦琴弦。由於聲音略偏薄,氣勢不足,交響表現一般。

Z5:人聲十分順滑,表現優秀,低頻質感量感都不錯,表現優秀。弦樂由於聲音還是略偏暗,表現一般。

Z5+平衡線:解析有一定增加,縱向聲場打開了一大截,分離度也提高很多,聲音相比EX1000也不再偏暗。流行、搖滾、弦樂、交響樂都有很好的表現。建議打算入PHA系列搭配Z5的朋友可以直接上PHA3,搭配平衡線後Z5有很大提升。

HM901S:

EX1000:解析、高頻、人聲都比搭配PHA3時更好,聲音更明亮,人聲更細膩。低頻量比之前略少,小提琴的高音能飆的很高,有種直衝雲霄的感覺,弦樂表現優秀。

Z5:人聲比EX1000更順滑,低頻量感和質感都不錯,表現良好。小提琴略微有點暗但各樂器聲音層次清晰,分離度優秀。

 

總結:包裝和配件方面EX1000比Z5更用心更厚道。聲音方面Z5和EX1000相比,整體略偏暖偏暗,但人聲比EX1000更順滑好聽,分離度和低頻表現也更好。除了弦樂的表現沒EX1000好,其它類型的音樂Z5的表現都更好。當Z5換上平衡線連接PHA3之後整體表現更是有很大提升,況且Z5還可以購買官方推出的升級版平衡線進行升級,聲音方面對比EX1000可以說是已經全面超越。不過現在EX1000相比Z5售價要低一些,而其清冷高亢的聲音還是很有特色的,況且Z5還需要搭配PHA3平衡輸出才能發揮最大功力,單端線輸出的話可以說和EX1000不相上下。

 

測評器材京東售價:

SONY ZX100:3499元

SONY PHA-3:4999元

HIFIMAN 901S:8999元

SONY EX1000 :2399元

SONY XBA-Z5:3499元

 

 

相關焦點

  • "鏖戰"——圈鐵大戰:SONY Z5+飛朵A83+達音科DN200J+福徠斯FLC8S
    xba-z5、dunu dn2000j、flc flc8s、fidue a83————————————————————————————sony xba-z5(天貓售價打包升級線3499)一圈兩鐵設計,鎂鋁合金腔體。
  • 大法的召喚—SONY MDR-Z1000耳機測評
    SONY在耳機方面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像被稱為動圈之王的R10耳機,運用生物振膜的E888耳塞等。2010年十月,SONY發布了運用液晶振膜的旗艦動圈耳塞EX1000和耳機Z1000。試聽EX1000一段時間後,液晶振膜的高解析和細膩的高頻令我印象深刻。2014年,索尼又發布了新的頭戴式旗艦耳機Z7,上一代旗艦耳機Z1000也依然在售,並調低了價格。
  • 這款解碼耳放是要推翻自家旗艦?
    作為自家的旗艦產品的AM3A耳放模塊,大部分的表現都不如Q1 MarkII,是AM3A的恥辱還是Q1MarkII的厚道,對比聽一下真的很難嗎?」出於好奇的想法,我還是從代理的商家拿到這個解碼,看看有沒有滅自家旗艦威風的能力 ,本文僅代表本人的體驗和聽感。
  • 拜亞動力 T1[第二代]頭戴式耳機測評報告 對比HD800與K812
    非常感謝網友提供送測樣機,我們對耳機進行簡單煲機200小時左右。測試音源,我們選用享聲A280耳機輸出和線路輸出,HoloAudio猛獁象耳放高阻抗輸出,Chord的Mojo。對比耳機選用AKG K812、森海塞爾HD800[使用猛獁象平衡輸出].由於條件有限,沒有為T1二代找到平衡耳機線。測試主要基於A280耳機輸出,下文會專門談到它和Mojo以及猛獁象耳放下的不同。
  • 30款真無線耳機終極對比測評加強版
    為了探究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真無線耳機的表現到底如何,我斥資兩萬多元做了這期真無線耳機終極對比測評。依舊會有抽獎,並且同時抽獎送3款耳機,詳情見下文。索尼WF-1000XM3 頻響曲線小米和華為的測試數據請看:小米藍牙耳機Air/華為FreeBuds悅享版真無線耳機音質對比測評千元以內入耳式耳機終極對決至於蘋果AirPods2代、小米藍牙耳機Air2代哦對了,補一個索尼WF-1000XM3和AKG N5005對比的曲線。
  • 我給索尼的10年前的旗艦EX1000換了根平衡線,感覺它還能再戰10年
    ,SONY的MDR-EX1000,曾經的「動圈之王」,它的聲音水潤,纖細,鋒芒畢露。但在這個動輒十幾單元的時代,EX1000的光環已經早已經退去,動態、解析等各種硬指標上,已經打不過更高級的入耳旗艦了。都說EX1000的原線好,索尼非常良心的給了無氧銅7N-OFC線材,所以基本不用折騰什麼升級線,真要買遠超這條素質的升級線,恐怕線材比EX1000更貴都說不定,因此這麼多年我也沒有折騰升級線。
  • 有待提高-威士頓 UMPRO 50入耳耳機測評
    本次測評耳機由微信用戶「holo」提供,選耳機工作室表示由衷感謝!
  • 旗艦巔峰之爭 三星S6/iPhone 6P對比評測
    隨著三星GALAXY S6即將上市,倆大旗艦機的巔峰之戰可謂是一觸即發。旗艦巔峰之爭 三星S6/iPhone 6P對比評測  對於考慮三星GALAXY S6或是蘋果iPhone 6 Plus的用戶來講,價格似乎不再是擇機最重要的因素,而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則為「體驗」。
  • qdc新舊旗艦對比測評
    突然想起來很早之前筆者也曾經是雙子座用戶,於是非常想對比一下qdc的新老旗艦耳塞。雖然雙子座早就已經出手不知去向,不過還是從朋友那裡借來了一條,遂有了本篇隨筆。#外觀,配件對比#由於qdc全家(除海王星和1LE)都可以定製外觀,即使是購買公模依然可以定製腔體和耳機面板,所以單純的對比外觀並沒有什麼意義。
  • ——HIFIMAN HE1000 平板耳機
    《新音響》雜誌10月刊 P118-P121文/賴英智 去年12月底,國內高保真音頻器材類巨頭HIFIMAN召開新品發布會,介紹了新一代旗艦耳機HE1000及旗艦耳塞RE1000。 HIFIMAN的老闆邊仿博士對新推出的HE1000信心滿滿,他說在做了廣泛的試聽對比之後堅信,這隻耳機的音質是不可比擬的,這隻耳機將有希望衝擊新世紀耳機音質的巔峰。
  • 【科普帖】專業耳機品牌知多少?
    曾經推出過超級昂貴的EDITION 7限量版動圈耳機。目前最高型號為ED9,其次為2009年新推出的ED8和PRO900。2010年末,新旗艦ED10上市。ULTRASONE耳機有獨到的工藝技術和聲音,屬於有特色的HI-FI產品。全部在德國生產。
  • 內功深厚的播放器,凱音N5ii對比索尼zx300a,以及藍牙音質對比
    另外,en700pro是3.5mm插頭原裝單端線,用來測試對比兩者的3.5mm常規耳機口,而達音科dk3001的線為包裝盒內附贈的2.5mm 6n occ平衡線。zx200a應付不好的大頭戴耳機,在凱音N5 ii這會有更好的,且是令人滿足的效果。這意味著擁有了凱音N5 II,基本上你可以去推大部分不那麼難搞的頭戴或是上市面上在產的差不多所有小耳塞。更厲害的是N5 II的音色,或許是目前4000元以內國產機型中最好的,反正我是屢次有購買的衝動。另外,雖說N5 II硬素質不如飛傲家的倆旗艦播放器X7和X7M2,但它卻更好聽,夠神的。
  • 新旗艦-樂圖 墨菊(PAW GOLD TOUCH)播放器測評
    墨菊作為樂圖的新旗艦播放器,價格自然要比老旗艦金菊花更高,官方定價為18000元。樂圖的產品聲音表現一向不錯,墨菊的出現照常勾起了很多人(包括我們)的好奇心,這次專門找廠家借到一臺,可以真正耳聽為實了。可選配色墨菊僅此一種配色。由於廠家並未提供外包裝及配件,本次測評便略過外包裝部分,配件包括如下物件:1、保護皮套一個。
  • 這才是正主 拜亞全新次旗艦AMIRON評測
    這款產品被拜亞官方定位為T90的升級版本,由此也為拜亞的次旗艦之爭劃上了句號。為什麼這麼說?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還對拜亞此前對DT1990 PRO的定位還有印象,將其稱為「新款次旗艦耳機」。這個定位其實是頗有些爭議,作為監聽耳機條線的Pro系列,DT1990 Pro顯然應該是監聽系列的現役旗艦,稱其為新款次旗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 SONY DISCMAN 索尼CD隨身聽圖鑑(二)
    D-J5091年的旗艦機型,非常薄,只比CD盒厚一點點。14.8mm的厚度凝聚了索尼的創新能力,一個新開發的光頭,一個更薄的無刷電機,高度集成的電路以及不錯的音質表現。IVO-V10 Intelligent Discman這應該不算是Discman,它其實是Playstation的前身,是sony初次涉足CD格式的遊戲機,遊戲光碟採用
  • 【活動】本周末第二屆旗艦耳機沙龍的七大看點
    周末兩天在體驗中心裡要聽什麼?怎麼聽?我們先拋磚引玉,給大家提出一些參考,歡迎繼續討論——看點一:六大音源華山論劍數字還是模擬?靜電本次「旗艦耳機沙龍」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收集了幾乎市面上各主流HiFi耳機品牌中的所有現役旗艦型號,其中既包括了HD800,T1 90th紀念版,LCD-3,SR-009等獲得了發燒友一致認可的經典型號,更有HE1000,SE-MASTER1,MHP1000,AB-1266等兩萬俱樂部中的新銳產品,其中日本Pioneer先鋒推出的動圈旗艦SE-MASTER1應為國內發燒聚會中首次亮相
  • 華強北耳機深度解析之二代絡達1562M超長續航
    絡達官網並沒有對最新旗艦晶片1562有任何的書面介紹,我們可以參考去年絡達旗艦晶片155X的硬體配置(155X也就是索尼旗艦真無線耳機降噪豆採用的晶片,按照慣例來說1562系列硬體配置、性能、功耗肯定優於155X系列的)
  • UM pro 30 Westone現役UM系列旗艦與次旗艦的對比
    動鐵耳塞有單元堆加愈演愈烈之勢。之前經過在網上了解,我入手了Westone UM pro 30這款高中低頻各一個動鐵單元並具有三分頻的耳塞。這次在耳機巡迴吧申請了Westone UM pro 50這款Westone現役UM系列旗艦型號的耳塞試聽,與現役的次旗艦進行對比。再次對耳機巡迴吧為燒友們提供的平臺表示感謝!照例奉上iPhone 5s+美圖秀秀渣圖。
  • 看一眼就好 盤點今年亮相的旗艦耳機
    旗艦頻發 神器換代提到旗艦耳機,初次接觸的人一定會被他們各種高大上的價格下一大跳
  • 【對比】索尼Z5&Z5 Premium差距在哪裡?
    :做到最好索尼最近兩代的旗艦機種都在命名部分引起不少爭議。作為索尼 Z 系列旗艦之最,Z5 Premium 當然承襲其全方形平衡(OmniBalance)的設計語言,但在手機的配色和用料上,卻大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