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文/吳心韜
來源:新華網
外媒報導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對蘇格蘭獨立後的英國前景深表憂慮,並命令下屬每天上報最新動態。
儘管目前斷定蘇格蘭獨立已成定局還為時過早,但是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政治局勢,英國各界都感覺到蘇格蘭獨立這隻「黑天鵝」已經越來越近。蘇格蘭獨立背後的經濟帳也不再僅是經濟學家的談資,而是英國首相紅色箱子裡的沉重負擔了。
蘇格蘭531萬人口約佔英國總人口的8.34%,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9,2%。
一旦公投中多數選民贊成,蘇格蘭將於2016年3月24日獨立。若蘇格蘭獨立,蘇格蘭和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分別為2.48萬億和2344億美元。
英國經濟總量的全球排名將從目前的第六名滑落至第七名,而蘇格蘭將成為全球第43大經濟體。
財政方面,即使脫離英國,蘇格蘭肯定避免不了要承擔部分公共債務,而且政府還將面臨巨額財政赤字。
數據顯示,2015至2016財年,蘇格蘭將承擔英國1.7萬億英鎊公共債務當中的1430億英鎊(約合2300億美元),相當於蘇格蘭經濟總量的86%。
在2012至2013財年,蘇格蘭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規模為140億英鎊(約合225億美元),約佔其經濟總量的11%,財政赤字率甚至高於同期的希臘和西班牙。
儘管如此,蘇格蘭獨立派仍有他們的算盤,英國北海的油氣資源、金融與保險業和威士忌酒都是蘇格蘭引以為傲的獨立資本。他們認為,蘇格蘭獨立後將發展得更好。
數據顯示,2012年蘇格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額約為180億英鎊(約合290億美元),但如果計入途經英格蘭的資源出口,蘇格蘭地方政府預計,蘇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額有望擴大至866億英鎊(約合1394億美元),成為如挪威那樣的海洋油罐和經濟富國。
此外,蘇格蘭有眾多知名的金融企業,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標準人壽保險集團和安本資產管理公司等,但上述公司目前均反對獨立,很大程度上因為缺乏底氣。
在經歷過去數十年的金融行業融合發展後,上述金融品牌業務早已向外擴張,多數企業的業務重心已遷至倫敦金融城,而獨立對他們的衝擊將複雜而深遠。
其中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是,像蘇皇銀行這樣的銀行未來還能否得到英國央行的政策支持,現有的金融監管規則對他們是否適用。更為尷尬的是,蘇皇銀行還是英國財政部控股的銀行。
上述還只是靜態數據,如果將蘇格蘭人口老齡化趨勢、北海油田產能預期、蘇格蘭法定貨幣的取捨和博弈、以及英國與蘇格蘭將分別和歐盟、聯合國、北約甚至是國際奧委會等組織進行各種談判等動態因素算進去的話,獨立背後的經濟帳將更加錯綜複雜。
高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若公投結果支持獨立,給英國和蘇格蘭經濟造成的短期後果可能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