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武器裝備

2021-02-07 皓然正氣定乾坤

有些人,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喜歡吹二戰日本陸軍裝備多好多好?我並不這樣覺得,我認為二戰日本陸軍的裝備最高水準無非是歐美國家二戰前期的水平。當然了,日本陸軍的戰鬥力確實非常強,而整個二戰排名第5。



下面我先來給各位介紹一下二戰日軍的武器裝備:

第一,步槍;基本上,經常看影視劇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單兵武器基本上是明治38式友坂步槍俗稱38大蓋,口徑是6.5毫米,這把槍的標尺射程是2000米,有效射程是348米。當然了,日軍的士官包括騎兵配備的是大正44式卡賓槍;像精銳部隊的步槍則是97式步槍,這把槍是38式截短型號;精度不低於38式,當時太平洋的日軍經常裝備這一款步槍。還有就是口徑為7.7毫米的99式步槍,這把槍的出現是為了彌補38式步槍的威力不足;當然了日軍的狙擊手經常使用的是97式和99式步槍的狙擊型。當然了,至於為什麼日軍拼刺之前退子彈,是因為一旦白刃戰的時候一旦開槍38式步槍的穿透力強,容易傷到自己人。通常,日軍步槍上面掛旗子的都是日軍分隊的小組長。
第二,輕機槍。輕機槍方面,日軍裝備最廣泛的是大正11年式輕機槍;也叫做歪把子輕機槍。這把槍的日軍採用5發彈夾和30發彈鬥供彈,但是日軍秉著輕機槍也拼刺刀的原則;因此這把槍的重量是20多斤,但是這把槍的精度特別高;有時候被日軍改裝為狙擊槍使用。其次就是仿製或者說由繳獲中國的捷克式輕機槍修改而來的96式輕機槍和99式輕機槍。雖然修改了,屬於盜版;但是精度依然非常高。
第三,重機槍。日軍的大正三年式重機槍是仿製法國的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高射機槍也是仿製法國的;只不過這款重機槍的口徑是6.5毫米,高射機槍是13.2毫米。當然了,由於大正三年式重機槍的威力不足;因此有了92式重機槍外號雞脖子,55公斤屬於氣冷式重機槍;採用30發彈板供彈,射速雖然不高;但是精度高,氣冷式設計也非常適合在中國的情況。
第四,火焰噴射器;日本裝備的火焰噴射器為百式火焰器。有效射程25米,在南洋一帶大規模使用。
第五,毒氣彈和細菌彈。毒氣彈裡面經常是光氣也就是氯氣,和芥子氣。細菌彈裡面。鼠疫病菌居多。
第六,反坦克步槍;97式反坦克步槍,口徑20毫米。
第七,手槍;南部14式手槍。雖然這款手槍和德國的魯格P08非常像,但是可靠性不行,故障非常高。還有就是日軍的1式將佐手槍。
第八,其他單兵武器裝備,例如日軍裝備的百式衝鋒鎗,但是經常裝備日軍的特種部隊或者空降部隊。30式刺刀,30式鋼盔和90式鋼盔以及防毒面具和磁性炸藥。91式手雷也就是我們說的需要磕一下的香瓜手雷。
第九,小口徑火炮。小口徑火炮雖然值得是口徑20毫米到75毫米。但是,日軍的小口徑火炮裡面,最有名的就是類似於超輕型迫擊炮的擲彈筒,尤其是89式和94式擲彈筒,口徑50毫米;是日軍的小隊級單位的支援火力。94式速射炮也叫94式反坦克炮;雖然是仿製的PAK35/36反坦克炮,但是不願意使用被帽反坦克炮彈;口徑37毫米。還有就是1式高速47毫米反坦克炮,是根據諾門坎繳獲的蘇軍45毫米反坦克炮改進過來的。日軍的98式20毫米高射機關炮以及二式雙管20毫米高射機關炮。
第十,中口徑火炮。通常口徑在75毫米到100毫米之間都可以叫為中口徑火炮。這裡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日軍的口徑為70毫米92式步兵炮,通常作為日軍的大隊級支援武器。此外還有日軍的仿製克虜伯M1903野炮的明治38式野炮,以及後面可以打穿謝爾曼坦克的90式野炮;都是75毫米口徑。此外日軍的41式山炮和94式山炮也是75毫米的。此外還有日軍的97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94式90毫米輕型迫擊炮。日軍的75毫米高射炮為88式,但是無法對付新型的高速飛機。還有繳獲國軍的博福斯75高炮和山炮以及88高炮。
第十一,大口徑重炮;通常口徑大於100毫米的就作重炮。日軍裝備的105毫米重炮裡面,最有名的是91式105毫米榴彈炮,150毫米榴彈炮則分為日軍的明治38式,大正4式和96式等都屬於,此外日軍還有89式150毫米野戰加農炮。大正45式重加農炮也是150毫米,此外還有96式240毫米重型榴彈炮以及280毫米岸炮。以及2式120毫米迫擊炮和96式150毫米迫擊炮。
第十二,主力運輸車輛;日軍配備的摩託車為97式陸王或者叫獸王摩託車,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日軍三輪摩託車。93式軍官用車,95式戰地機動車。94式卡車和醫療車,1式裝甲卡車。
第十三,船隻;日本陸軍為了登陸戰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橡皮艇,也有大發登陸艇,武裝魚雷船和炮艇。
第十四,裝甲車;其實,日軍一直都管裝甲車和坦克叫戰車。日軍裝備最廣泛的是91式裝甲車和宣傳車,93式裝甲車進城用於偵察;一式半履帶裝甲運兵卡車和95式特種裝甲車。

第十五,自行火炮;日軍當時也裝備了部分坦克殲擊車也屬於自行火炮範圍。日軍當時裝備了1式自行火炮,三式自行火炮均為自行火炮口徑75毫米。而日軍裝備的1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4式自行150毫米榴彈炮。五式一型和五式二型坦克殲擊車。
第十六,坦克;日軍的坦克為94式超輕型坦克,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豆戰車;97和95式輕型戰車;但是,這幾款只相當於西方的裝甲車水平。4式輕型坦克,97式和89式中型坦克以及1式中型坦克和三式中型坦克;這些只相當於西方的輕型坦克水準。而達到西方標準的中型坦克只有日軍的5式和4式中型坦克.
第十七,飛機;因為二戰時期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因此日軍當時的航空部隊屬於陸軍和海軍管的航空部隊。通常,海航經常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交火。而陸航配備的飛機,我們在這裡介紹一下,其中三式偵察或者是指揮機,中島97式戰鬥機,三菱A6M零式戰鬥機;川西紫電戰鬥機,愛知D3A99式轟炸機和攻擊機;三菱G3M96式陸攻,中島一式戰鬥轟炸機以及百式運輸機和貨運機和96式宣傳機和一式陸攻。
第十八,其他後勤車輛;拖拉機,日軍都配備了98式拖拉機和95式13噸拖拉機,牽引車是98式6噸半履帶牽引車還有98式裝甲彈藥輸送車。日軍的燃料卡車為94式燃料車和94式補給卡車,還有搶修裝甲車輛的95式搶修車和97式坦克搶修車。
不過,幫助日軍生產這些武器裝備的公司第一當屬日本的三菱公司,尤其是飛機和坦克。就是現在三菱公司也幫助日本生產坦克。其次分別是川崎公司、五十鈴公司、龜田兵工廠等等。
當然了,當時包括現在;日本乃至歐美的軍工企業都是軍民兩用的。三菱公司和五十鈴也生產不少民用車輛;這裡面我就不說了。
不過,大家可以通過我的這篇文章來對比之前我發的介紹KMT部隊的武器裝備,我們可以發現KMT的武器裝備;並不像某些人所說完全並且絕對落後於日軍。有些武器裝備還是比日軍先進的。所以說,武器裝備落後不能成為某些人口中失敗的理由吧。大家覺得呢?

最後,小編懇請大家做一件事,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慢慢的收不到推送!如果你還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請將皓然正氣定乾坤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拜託了!


相關焦點

  • 《八佰》背後 | 聚焦二戰日本帝國陸軍單兵武器裝備
    中日雙方軍隊傷亡比率為7:1,除了當時兩國之間經濟、軍事實力懸殊,部隊官兵軍事素養差距較大外,二戰日本陸軍單兵武器裝備之獨特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那麼,當時日軍陸軍作戰部隊的武器裝備到底都有哪些呢? 即使在現代軍事戰爭中,陸軍也是一個國家軍事部隊的基本兵種,而對二戰日本軍隊而言,其陸軍的步兵更是基本中的基礎兵種,被稱為「軍的主兵」,在中國戰場及至東南亞、太平洋戰場,也承擔著最多的軍事任務。裝備二戰日本陸軍步兵的單兵武器,包括有手槍、步槍、狙擊式步槍、衝鋒鎗、輕機槍、重機槍、反坦克槍、擲彈筒、迫擊炮、手榴彈、地雷。
  • 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船舶兵:為侵華首創、最終被原子彈團滅
    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一段時期裡,解放軍的海軍比較薄弱,打海戰總有陸軍的身影,所以總喜歡戲稱「別人是海軍陸戰隊,我們是陸軍海戰隊」。但實際上,陸軍海戰隊不是解放軍的首創,二戰時期的舊日本軍就有。而且跟解放軍的陸軍海戰隊是臨時應急不同,舊日軍的陸軍海戰隊還是具有編制的,這就是舊日本陸軍「船舶兵」。
  • 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陸軍為何會彼此敵視?
    但通過日本在二戰中的具體表現來看,似乎「南進論」佔得了上風。日本軍隊不是沒有嘗試過北進,但是在張鼓峰、諾門坎遭到了蘇聯軍隊的當頭棒喝,而彼時日軍又逐漸地佔領了中國東部不少經濟發達地區。帝國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曾在軍事會議之中公然表達了對陸軍將領的不滿,面對著那些喋喋不休的陸軍將領,他推開椅子拂袖而去了,有的海軍將領甚至將陸軍稱之為「馬糞」,寧願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乞丐也不會嫁給陸軍的人。
  • 盤點二戰法國陸軍的武器裝備,當年被稱為「歐洲第一陸軍」
    雖然法國陸軍有著精良的武器裝備,輕重坦克型號全面,但依舊沉迷於一戰期間的陣地戰思維,當時的作戰理念已經落後,裝甲的應用和戰術更是不如德國,結果被德軍的閃擊戰擊敗,投降後大量的武器裝備都落入德軍手中,並且被重新利用起來。那麼本期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當年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陸軍,在二戰期間所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有哪些。
  •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不論在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士兵每一天每一小時的活動,都要涉及醫療部門。醫務人員的職責之一就是負責讓士兵生活在有益於健康的環境中,他們可以建議各級指揮官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健康,預防和控制疾病。在和平時期,他們在固定醫院履行職責,主要在所屬的軍防區內部從事醫療工作。在戰爭時期,流動醫療單位在靠近戰場的地區處理後撤的傷員,隨後送往急救站和流動醫院進行治療,然後將傷員運到後方總醫院。
  • 二戰日本陸軍之「貨車山炮」
  • 二戰德國陸軍制式標準單兵武器裝備!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德國陸軍在戰爭中的一切戰術都是圍繞其機槍組所展開的。也反映出其單兵武器對二戰德軍的戰術起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配合德軍的「閃電戰」術和戰爭的要求,德國開始研發了如MP38/40衝鋒鎗、Stg44突擊步槍(蘇聯AK-47的始祖)、而MG34/40和反坦克武器「鐵拳」、「戰車噩夢」更是超過了盟國的最高水平,給其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 二戰時期,為何德國和義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看完總算明白了
    ,為何德國和義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看完總算明白了  也不見得,日本軍工也有很多亮點的地方,只不過相對來說,日本裝備更適合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而德國裝備更適合歐洲戰場。    當然,把日本軍隊調到歐洲戰場,就剩下吃土的份了。  日本陸軍裝備在歐洲人眼裡就是垃圾  沒錯,我說的就是三八大蓋+歪把子+92式重機槍,全部都是垃圾槍械。  前幾天大家竟然蜂擁而來,得出一個驚天的結論,德國的98K步槍不如日本的三八大蓋,小編當時就震驚了,在一個答主領銜下,其他答主紛紛跟風,三八大蓋竟然成為一款神槍。
  • 日本投降,七十萬關東軍的武器裝備去哪兒了?
    摘要:日本關東軍是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認戰鬥力最強,武器裝備最好的一支部隊。那麼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七十萬關東軍的武器裝備都去哪裡了?1904年日俄戰爭後,根據《樸次茅斯條約》,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切特權都落到了日本手裡。
  • 二戰時期,一個最普通的法國陸軍步兵班,擁有怎樣的武器陣容?
    二戰那會兒,法國陸軍的武器比較雜,步兵班裡可以見到三種制式步槍。第一種是貝蒂埃M1916步槍,8mm口徑,一戰法軍制式武器,到了二戰還沒退下來,繼續沿用。第三種是MAS36步槍,嚴格意義上這才是二戰法軍制式武器,M1907/15 M34步槍只能算過度,但法國人在馬其諾防線上投入太多錢了,以至於沒有足夠的軍費更新武器,所以直到法國被德國打敗,MAS36的產量也才25萬支,根本不足以取代舊武器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裝備半自動步槍?|輕兵器問答
    NO .1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裝備半自動步槍?不是日本不願意裝備,而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裝備。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有就過半自動步槍的設計。比如被稱為「日本白朗寧」的南部麒次郎就設計過半自動步槍。
  • 納粹武器庫:二戰中的德國陸軍武器局
    、彈藥、裝備生產和研發的管理部門,其存在可以追溯到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8月成立之初,這一部門叫作帝國武器局,1922年5月5日時改為陸軍武器局。二戰時期的武器局大樓 位於柏林夏洛騰堡耶本街1號在戰時與軍備部合作非常緊密,軍備部的一些下屬機構乾脆就設在了武器局中。二戰時期的武器局組織結構非常複雜,其職權覆蓋軍工生產的方方面面(除了建築、食品和被服這幾樣管不著),但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七大職能體系:·開發與測試分局:負責向軍工企業「提需求」並對產品進行測試,編制《技術驗收規則》(Technische Lieferbedingungen,TLs)供驗收分局使用。
  • 裝備 為世界大戰而生!美刊盤點冷戰時期五大致命武器
    在冷戰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確實擔心西方陣營和蘇聯陣營之間隨時會爆發戰爭。這種擔憂促使雙方快速研發武器以在冷戰突然變成熱戰時握有優勢。結果,雙方在從步兵輕武器到核武器等多個領域同時展開了軍備競賽。雙方迅速推出了新的裝備和武器。到20世紀50年代,大多數空軍已用噴氣式飛機替換了螺旋槳飛機。裝甲車、潛艇和飛彈的戰鬥力大幅提升。
  • 二戰時期日本的奇葩衝鋒鎗:看完照片,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時期,日本的步槍吃盡了甜頭,出現了很多神槍手。日本人普遍認為單發栓動步槍是未來步兵作戰的主力武器。這時也有人曾提議過剛剛面世的火力猛烈的衝鋒鎗,但日本高層認為,百發百中的單發步槍要比百發一中的衝鋒鎗好用的多,因此衝鋒鎗被日軍長期否決。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
  • 二戰日本陸軍(2)
    同年9月9日,日本陸海空軍及其輔助部隊向中國投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受降。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宣告了法西斯軸心國的徹底覆滅,標誌著中國全民族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 二戰日本陸軍士兵都吃些啥?受歡迎的與受惡評的,日本陸軍食品
    例如日本有一本《救荒書》,這本書中記錄了各種各樣的在糧食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情況下的應急果腹辦法,例如吃草根,啃樹皮,製作一些易於長時間保存的應急口糧等等。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隊都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軍隊提供最好的夥食,德國的香腸,美國的巧克力,蘇聯那能當做武器使用的大列巴麵包都是都是赫赫有名的軍用食品,而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日本陸軍的夥食。
  • 二戰時 曾經少量裝備日本軍隊 難得一見的二式衝鋒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妄圖爭霸世界的法西斯陣營裡,如果要是論起武器裝備的孰優孰劣來,島國出身的日本也許就是其中最墊底的一個吧,不論是幾乎可以制霸歐洲工業強國德國還是文藝範十足的義大利,日本的出品的武器一向以高故障、難操作而被世人詬病。
  • 二戰日本最獨特、經典的步兵輕型武器:擲彈筒
    日軍步兵裝備有兩種擲彈筒,一種是十年式擲彈筒,另一種是較為普遍的八九式重擲彈筒,口徑同為50毫米。戰爭期間,中國國共兩黨軍隊都曾對其進行仿製,並有所改進,它們和被中國軍民繳獲的日制擲彈筒一起,成為打擊日軍的有力武器,並一直使用到解放戰爭結束。
  • 二戰時期各國的代表衝鋒鎗,大家認識其中幾種?
    PPSh41衝鋒鎗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衝鋒鎗 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鎗。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託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直到40年代末,共生產了600多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