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月17日電(宮銘、吳宗良)試驗就是實戰,崗位就是戰位。為將好用、管用、耐用、實用的武器裝備送到每名官兵手中,在茫茫科爾沁草原上的陸軍駐吉某試驗訓練區,有一群衝鋒在試驗一線的精度射手,他們披星戴月,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試驗場,將自己的足跡留在每一個環境模擬試驗室,他們被稱為「為槍械頒發『準生證』的人」。顧康偉就是其中的一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來看看精度射手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一、清晨5時30分起床,宿舍外寒風刺骨,氣溫驟降到-26℃,顧康偉頂著寒風,到槍庫領槍領彈,開啟「射手的一天」。
起床整理內務,天色還沒亮,「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
「出徵」前整理好著裝,準備奔赴試驗現場。
每一次的「領槍」絕非小事,都要做到謹慎、細緻。
打開裝彈箱,彈箱內的子彈就像自己的「老朋友」。
二、上午7時,高溫環境模擬試驗室內,45.2℃的高溫令人窒息,120分貝的槍聲衝擊耳膜,在這樣的環境下顧康偉連續進行了6個波次的射擊,防護服裡的他早已汗流浹背。
高溫環境模擬試驗室內,溫度顯示器上的讀數已高達45.2℃。
高溫環境模擬試驗室內,正在進行射擊的顧康偉早已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從面頰滴下。
三、中午11時55分,因試驗任務安排緊,顧康偉來不及午休,匆忙地吃了加班餐後,便開始為下午的試驗做準備。
兩場試驗間隙,顧康偉匆忙吃過加班餐,快速「充電」後準備再赴「戰場」。
四、下午2時,揚塵試驗開始,試驗室內迅速颳起了「沙塵暴」,比麵粉還細的沙塵瞬間充斥在試驗室內,試驗結束後,顧康偉臉上、嘴上、身上滿是塵埃。
揚塵環境模擬試驗室內,防護面罩上布滿灰塵,能見度不足1米。
揚塵試驗結束後,顧康偉從沙塵中走出。
摘掉防護面罩,顧康偉的面頰、頭髮上滿是細小的灰塵,就連雙眼、雙耳也進入了灰塵。
五、晚上7時50分,梳理試驗記錄,歸還槍枝、彈藥。
歸還子彈、清點數量,做到試驗閉環。
試驗結束後,褪下防護服,顧康偉便與戰友一起查看、整理試驗記錄。
六、晚上8時50分,結束忙碌的一天,顧康偉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嘴裡哼唱著《送你一枚小彈殼》,那是他還是新兵時候班長教的,一晃8年過去,每次試驗結束,顧康偉總會哼唱著這首歌,一天的疲憊都煙消雲散……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試驗結束已是夜晚,雖然忙碌一天,顧康偉卻感到收穫滿滿。
或許正如歌詞中所寫的一樣:「你問我什麼是戰士的本色,我送你一枚小彈殼,它在戰鬥中驚天動地,卻在勝利後保持沉默,戰士的本色就是這樣,無私奉獻報效祖國,戰士的生活就是這樣,無私奉獻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