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勝利,但是蘇聯在這個問題上卻陷入了盲目崇拜的怪圈。特別是在史達林個人崇拜巔峰的那幾年,為了適應造神運動,蘇聯對十月革命進行了很多篡改,以營造領袖的光輝形象。以下這三件事可能就與我們固有的認知大不相同!
十月革命宣傳中的列寧與身後的史達林
No. 1 火車站的列寧
二月革命勝利後,列寧乘坐著專列火車,攜帶著大量的黃金返回蘇聯,剛到芬蘭邊界,列寧就受到布爾什維克代表團的熱烈歡迎,而這一幅感人的畫卷也成為後來蘇聯宣傳十月革命的重要題材。到了史達林時期,更是以列寧與史達林兩位傑出領袖興高採烈的會見為主要內容,並創作了近百幅油畫。但是事情的真相是怎樣呢?
當時史達林並不在迎接的人群中。二月革命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史達林對列寧是失望的,他無私的為革命奉獻,但卻被列寧毫無憐憫的犧牲,無數次這樣的情況後,革命卻毫無進展,年近40的他有些心灰意冷,對列寧的信任也逐漸降低。二月革命給史達林打了雞血,他認為革命成功了,當時掌控了《真理報》的他發表了很多與列寧意識相違背的文章,並且和加米涅夫走的很近。
一次,列寧給了史達林他們兩篇文章,但他與加米涅夫商議後只發表了一篇。顯然這種違背領袖意識的做法將會受到嚴厲的批評。所以圓滑的史達林,在當時隱藏了自己,他選擇讓加米涅夫一個人去當出氣筒,自己則繼續待在首都的編輯部裡。事情的發展也果如史達林所料,那一天的火車站裡,沒有太多的熱烈氣氛,反而是列寧對加米涅夫的痛罵!
宣傳中歡迎列寧的場景
No. 2 編輯部裡面的史達林
十月革命當天,史達林並不在斯莫爾尼宮,而是待在《真理報》的編輯部裡。顯然這也和後來的很多宣傳是大相逕庭的。
了解俄國革命的人其實都知道,與列寧、託洛茨基相比,史達林是真正的實幹派,年輕的他不善於演講,也不會鼓動人心,但正如他給自己起的名字一樣,他有鋼鐵的意志。此外,史達林也有狐狸一般的狡猾。
在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史達林始終都讓自己處於一個可進可退的位置,他喜歡在人面前鼓吹「和平革命」,儘管他本身就是很多流血的製造者。而他一方面作為列寧的代理人,讓自己永不會被革命遺忘,另一方面又永遠使自己躲在陰影裡,不顯山不露水,即便革命失敗,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十月革命也是如此,他待在編輯部,執行的是一項只有列寧、託洛茨基等少數人知道的秘密任務(下一點會解釋),而不出現在斯莫爾尼宮,也讓他可以在革命失敗的情況下也保自身無虞。
十月革命史達林不在現場
No. 3 斯莫爾尼宮裡的託洛茨基
沒錯,讀到這裡您或許已經猜到了,十月革命那天,除了史達林,列寧也不在現場。所以,在斯莫爾尼宮這個前敵指揮所裡,坐鎮的是託洛茨基,因此,這也讓託洛茨基這個曾經的孟什維克(少數派)成為了後來可與列寧並列的偉大革命者,至少他本人是這麼認為的。
那麼列寧為何不在斯莫爾尼宮呢?顯然,當年的史達林如果還是只小狐狸,那列寧可絕對是千年九尾狐了。他不會讓自己置身於險地,而他也很害怕肉體的摧殘,因此他絕對不能讓自己被捕。此外,當時的革命者們也認同這一點,為了防止失敗,他們在斯莫爾尼宮以外的很多地方也都設了臨時指揮所,同樣,他們的偉大領袖列寧同志也必須被保護起來,只要領袖在,革命就永遠不會失敗!
因此,實際上列寧是在一個小「窩棚」裡面,發表著他的思想,並由編輯部裡的史達林傳達給斯莫爾尼宮,這也是我們前文所提到的史達林的秘密任務!
在十月革命的第二天,也就是俄歷的10月26日(公曆11月8日),列寧得知革命形勢大好,前途一片光明時,他便在凌晨喬裝趕到了斯莫爾尼宮,而史達林也隨後趕到,但領袖的模樣卻不偉岸,據託洛茨基的回憶「我跟列寧坐在一起,他戴著一副很大的眼鏡,下巴上系了條手帕,像是牙疼病人,樣子相當怪。」
列寧在窩棚裡指揮十月革命
蘇聯解體後,原蘇共成員都哪裡去了?大部分都失業困頓終生
中國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個蘇聯?
當年蘇聯潛艇隱身性能突然大增,美國為何憤怒地懲罰日本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