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又聽到了一名兄弟犧牲的消息。朋友圈裡的滿滿熱鬧與人間煙火,大抵這位兄弟是再也無法見到了。
在研討了三天案例之後,還出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我想起了一些盤外話。在許多的案例裡,人沒了的因素,是迷失和空呼氣量不足。在此我不說有沒有檢查到位等人的因素,我只是講一講,我們的裝備,諸如空呼一類,到底有多少的可靠度。
第一點,我們會不會保養。這一點可能會被懷疑,但是我要說:不怎麼會。許多的器材,我們只是擦一擦,試一試,到底裝備可靠度多少,我們並不清楚,就算是拿著說明書來,也是了解表面。裝備什麼是保養好了,什麼是保養到位了,哪有幾個人清楚?
第二點,我們會不會使用。許多器材裝備,並非是它壞了,而是我們真的不會用,用不好。比如我們的空呼,「戴上」和「戴好」,我們是不是只停留在了戴上了的階段。
第三點,也是我想講的重要的一點,即便是我們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保養好了,使用好了,器材裝備,是否值得我們信賴,是否能信賴。講一個我真實碰到的案例。出警在火場上,冷庫火災,一名消防員背著空呼進去沒有多遠,結果突然把面罩拉下衝了出來。原來是供氣閥接口脫離了,他一口氣沒上來,趕緊衝出來了。等他出來之後,對這具空呼我們又測試了一下,短時間內並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使用一段時間,有外力拉扯到了,才會出現。這種問題,我們普通的日常檢查,能檢查出來?我們隊許多空呼,充氣設定30 MPa,充滿裝上,空呼壓力表示顯示25MPa,所以,我們的壓力表,能不能信賴?我們消防員的戰鬥服,經歷無數次的火場和無數次洗滌,到底還有多少防護效果,能不能信賴?我們的頭燈,顯示充滿電結果放兩天電就沒了,值不值信賴?我們的安全繩,老化硬化,到底能不能用作高空救援,能不能支持我們的消防員,值不值信賴?
我不知道。
消防員是要上火場的,然而我不知道消防員的裝備的可靠度,我不知道。
在火場上我的心裡是沒有底的。
我在想,有沒有這樣的第三方,能不能請第三方的評估機構,對我們消防員所有配備的裝備、器材進行定期的評估,評價其可靠度,評估其設計功能與現有功能,真正把我們裝備還有多少保護作用,還有多少效用。
消防員的裝備,如果沒有人去評估,沒有人去檢測,廠家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也不會有人知曉。
除了那些犧牲在火場與救援一線的消防員知曉,但他們卻不會再有發言控訴的權利。
或許這件事會動很多人的奶酪,但我覺得,這,是一件應該做必須做的事。
人在做,天在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