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鬥高手+空戰理論家——以色列 「非著名」飛行員雅克•內沃

2022-01-10 空軍之翼

  本文的主人公雅克•內沃是以色列空軍早期的一名飛行員。他身兼理論家與實戰高手於一身,在兩場中東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前一場是擊落數架敵機的空戰英雄,後一場則是躲在幕後的戰爭策劃者。他對以色列空軍空戰理論所作的貢獻,會讓人聯想到美國的戰鬥機「黑手黨」約翰•伯伊德等人。雖然今天的空軍戰略戰術理論已遠非當年可比,那些曾為此作出努力的人們也會被漸漸遺忘,但藍天戰士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是永無止境的。

空戰戰術理論家

  雅科夫(雅克)•內沃(Ya'acov 『Yak』 Nevo),1932年出生於巴勒斯坦北部城鎮阿富拉(今屬以色列)的一個普通猶太農民家庭。從幼時的生活經歷來看,他似乎從來沒有過飛行的夢想。內沃中學畢業後,恰逢以色列獨立不久,亟需新鮮血液加入軍隊。他立志從軍,先去陸軍報名,徵兵官卻建議試試空軍,從此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命運。1951年12月,內沃從空軍飛行學校第五期畢業,獲得飛行勳章。此時正值以色列空軍的主力裝備從活塞戰鬥機向噴氣戰鬥機轉型的關鍵時期,鋒芒已露的內沃被選中加入到以色列的第一支噴氣戰機部隊——第117中隊,學習駕駛英國格羅斯特「流星」戰機,成為當時國內能駕馭噴氣戰機的少數尖子飛行員之一。

  1950年代的以色列空軍仍處於草創階段,飛行員訓練不足、戰鬥經驗匱乏,至於學習先進國家空軍的空戰戰術,那更是難上加難——當時美國、蘇聯和歐洲各國明裡暗裡都不希望以色列擁有強大的空中力量,更不會接受以色列空軍的培訓請求。以色列飛行員只能自行摸索,「在戰鬥中學會戰鬥」。在這種土壤裡,內沃迷上了對噴氣戰機機動戰術的研究。他本來就是個十分好學、酷愛讀書的人,天生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他曾把研究空戰的過程比作是探索黑暗曲折的隧道:「一旦走進一條隧道,那就是我的整個世界,我不能容忍隧道裡有一寸地方沒有走到。」

  在「第一噴氣機」中隊駕駛流星不久,他就對能量曲線(energy curves)、優化盤旋(optimum turns)這些名詞產生了興趣,並經常利用訓練的機會試驗空中機動戰術。在日常生活中,內沃給人的印象是性格內向、淡泊冷靜,只有在空中飛行時他才會變得激情煥發、咄咄逼人。他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天賦,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戰機機動的立體場景,然後用筆寫下基本環節,而普通飛行員一般只會用手比劃來形容飛行經過。

  有一次,內沃聽到某個飛行員同伴吹噓說能用流星拉出一個不符合飛行手冊規定的「外側盤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在某次飛行訓練時偷偷試驗了這套動作。幾秒鐘之內向心力壓迫血液湧向大腦,他的耳膜和眼珠都像是要掉出來,腦袋似乎要爆裂。內沃趕在失去知覺前退出機動,但沒有完全放棄。他後來試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摸索出合適的盤旋速度,得以順利完成這個絕對瘋狂的機動動作。內沃認為,這套動作雖然沒有戰術價值,但完成動作本身就是價值。由此可見他的冒險精神要遠遠超過一般的戰鬥機飛行員。


雅克·內沃

西奈空戰

  1956年4月,以色列從法國引進了更先進的後掠翼戰鬥機「神秘」(Mystère IV)。雅克•內沃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神秘飛行員,軍銜為中尉,並調入101「第一戰鬥機」中隊,執行一線制空任務。他開始研究神秘戰機的格鬥戰術,創造出「雅克翻滾」(Yak Roll)、「讓他通過」(Let Him Pass)等狗鬥機動動作,尤其是後者,非常具有實戰價值,用於被敵機咬住尾部時迅速擺脫——當被敵機追擊時,首先關閉發動機、打開減速板,讓對手來不及反應而衝到前面,己方戰機則大幅度橫滾到敵機後方。這個動作本來是用於逃避敵機的咬尾,但內沃將其改造成了進攻性動作。他認為噴氣戰鬥機的空戰格鬥不會耗時很長,雙方分秒間定生死,與其在漫長的盤旋追逐中尋找開火機會,不如引誘對手自動靠近,此時對手會自以為位置有利而放鬆警惕,反而容易落入圈套。這套動作與中國傳統評書中經常出奇制勝的「回馬槍」異曲同工,但在真正的空戰中相當冒險,減速的戰機也有可能成為活靶子,因此內沃的理論也引起了一些爭議。不過即將爆發的第二次中東戰爭(也稱西奈戰爭)給了內沃將理論運用於實踐的舞臺。


神秘85是內沃第二次擊落敵機時的座駕

  以色列獲得第一架神秘戰機之後僅僅半年,中東地區再次燃起戰火。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國防軍傘兵營奔襲埃及西奈半島的米特拉山口,打響了西奈戰爭的第一槍。雅克•內沃等飛行員在中隊長本尼•佩雷德(後來的第八任空軍司令)率領下投入戰鬥,執行空中偵察、空戰攔截、戰場遮斷、近距支援等各種任務。

  0月31日,也就是戰爭的第三天早上,內沃率僚機到西奈半島進行戰鬥巡邏,在阿里什附近正面遭遇埃及米格-15。雙方在遠距離上相互開炮,但都沒有命中。內沃將距離縮小到不足200米,進入他最擅長的狗鬥局面,抓住機會射出一串炮彈,擊中米格-15的機翼,將機翼打出一大塊碎片,但敵機沒有立即失去控制,而是拖著黑煙繼續前行。內沃追上去在100米距離上按下機炮按鈕,不料這次機炮卻沒了動靜,只能眼睜睜看著米格沿著海岸線向塞得港方向逃去。由於以色列戰機是「客場」作戰,此時燃油已經告急,內沃等人無可奈何地掉頭返航。

  回到基地的內沃收到了一個讓人驚喜的消息——以色列地面部隊在巴達維爾(Bardavil)洩湖附近看到一架米格-15迫降後墜毀在灘涂上。以軍情報部門根據內沃的報告和米格機翼的傷勢斷定,這就是被內沃擊傷的那架敵機,他由此收穫了第一個擊墜紀錄。後來以色列將這架大體完整的米格-15運回國內,稍加修復後作為戰利品展出。


內沃擊傷的米格-15,後被以色列俘獲

  內沃的好運還在繼續。當天午後1時25分,他率雙機編隊再次到阿里什空域巡弋,先是與三架米格進行了數分鐘追逐,但雙方都毫髮無傷。在返程路上他們再度遭遇米格戰機,內沃追擊到約200米距離時開炮並一擊而中,米格機當即進入尾旋,墜毀於地中海的浪濤之中。埃及飛行員雖然及時彈射,然而降落傘並沒有張開。內沃事後報告說他擊落了1架米格-17,因為他聽說埃及的米格-15沒有安裝彈射座椅,但情報部門認定那架被擊落的敵機就是米格-15。


空中掠過的埃及米格-17

  101中隊的飛行員駕駛神秘戰機在這場戰爭中共擊落7架敵機,其中內沃貢獻2個戰果。西奈戰爭的空戰是中東地區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噴氣戰機空戰,法國第一代後掠翼飛機表現出優秀的戰鬥力和多用途性能,而以色列飛行員則證明了他們的求勝決心和空戰技能。

  戰後,內沃根據戰爭中獲得的經驗,繼續發展他的空戰格鬥理論。他對傳統的「長機主攻、僚機掩護」編隊作戰模式提出了質疑,這位特立獨行的槍手甚至宣揚說單槍匹馬取勝才有價值。他編寫了以色列的第一本空戰格鬥手冊,被上級採用並在內部發行,這使得他成為當之無愧的空戰理論家。他當時的上司、日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擔任空軍司令的莫提(莫德凱)•荷德稱他為「狗鬥的浪漫詩人」。荷德曾回憶道:

  「我沒耐心讀完整本書,於是就要雅克展示一下他的理論。我們分別駕駛一架超神秘飛上了天。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幾乎把我逼進了尾旋。落地後我說如果你能這麼對我,那你還真有兩下子。」
內沃沒有放過在實戰中擊落敵機的機會。這個時期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形勢總體比較平靜,但雙方空軍之間的偵察、試探和小衝突時有發生。1958年12月20日,內沃在攔截入侵的埃及米格-17時,第三次贏得空戰勝利,這也是他作為一線戰鬥機飛行員的最後一個擊墜紀錄。


被擊落的埃及米格-15殘骸

「超神秘」中隊長

  1957年,蘇聯分別向埃及和敘利亞提供了80架和60架米格-17,而更先進的米格-19也指日可待,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日益激烈。以色列獲得的情報顯示,米格-17的性能優於神秘IV。於是,神秘IV的最新版——超神秘(Super Mystère B2)被以軍列入主力戰機升級換代的首選榜單。這種飛機外形非常類似美國F-100超佩刀,它是歐洲國家研製的第一種能在水平飛行時突破音速的量產型戰機,也是達索公司的最後一種機頭進氣的戰機。


內沃(右一)在法國受訓期間的合影

  以色列空軍對超神秘寄予了厚望,畢竟這是他們第一種裝有發動機加力裝置的戰機,但由於空軍經費預算有限,以色列只買得起36架,用於裝備第105「蠍子」中隊。1958年9月,內沃等一批種子飛行員被派到法國學習駕駛超神秘。幾乎與此同時,內沃被任命為「蠍子」中隊的少校中隊長。同年12月超神秘戰機陸續交付,內沃走馬上任,推動中隊迅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並於次年3月起承擔快速反應戰備任務。


第105「蠍子」中隊徽標


蠍子中隊的超神秘

  作為當時空軍中首屈一指的制空型作戰部隊,「蠍子」中隊的主要工作是攔截敵方飛機入侵、保衛本國領空。當時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1950年代末期,以色列的雷達經常會監測到本國和地中海18000米以上的高空出現一種不明飛行物,以色列人將其命名為「儒勒•凡爾納」(大概是因為這位著名的法國科幻小說家曾預言過飛機的出現。)升限12000米的神秘戰機對其無能為力。「蠍子」中隊裝備超神秘之後,終於有機會讓飛行員爬升到高空去一睹神秘飛行物的真容。但搞笑的是,即使飛行員目擊了不明飛行物,他們還是不認得!幸好這種不明飛行物沒有明顯敵意。1960年2月,以色列官方終於認定,所謂的「儒勒•凡爾納」其實是美國「蛟龍夫人」——U-2偵察機。


蠍子中隊超神秘側視圖與中隊徽標

閃擊戰策劃者

  1960年代,雅克•內沃晉升為中校,離開了戰鬥機中隊指揮官的崗位,擔任空軍作戰部(又稱空軍一部,AIR/1)部長。時任空軍司令埃澤爾•魏茲曼指定內沃研究針對阿拉伯敵國的閃擊戰計劃。這項任務異常繁雜艱巨,但十分符合內沃喜歡苦思冥想、周密研究的個性。內沃此時的空戰理論又有了新發展,他認為空軍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捍衛領空,更要幫助地面部隊奪取勝利;勝利的關鍵是制空權,對爭奪制空權而言,通過空戰一架一架地擊落敵機效率太低,將敵機在起飛前摧毀才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以色列空軍戰機的數量和性能都難以和阿拉伯國家匹敵,不能容忍通過拼消耗贏得勝利,但可以通過雷霆一擊的突襲,最大限度地消解敵國的空中優勢。內沃斷定,必須先發制人將敵機消滅在地面上!


1962年參加幻影III飛行訓練時的內沃(右一)

  內沃找來另一名飛行員拉菲•塞夫隆做搭檔,在情報部門的幫助下,共同研究制定了詳細的閃擊戰方案。這套方案十分精確細緻,包括各部門人員和戰機的調配、攻擊武器的選擇和使用、飛行航線與空中導航等等,更重要的是突襲時機的選擇——利用阿拉伯國家空軍的輪班空檔,對敵軍基地同步發起突襲,這就要求起飛時間、到達目標時間都要達到「米秒不差」的精確。

  這套標明為「絕密」的方案於1965年底正式制定完成,並印發給空軍有關單位。以色列人悄悄地開始了空襲演練,並於一年後將其付諸實施。1967年6月5日清晨7:45時,正當埃及、敘利亞等國空軍基地正在交接班、飛行員毫無防範地享用早餐之時,以色列戰機投下的炸彈已經呼嘯而來。以軍的大規模空襲一舉消滅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的戰機451架,取得了絕對的制空權,保證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的巨大勝利。這就是堪稱現代空軍閃擊戰教科書的「焦點行動」。「美國空軍之父」、空軍理論家威廉•米切爾少將在他的名著《空中國防論》中曾指出:「如果交戰雙方中的一方失去了他們的航空兵,擁有航空兵的另一方將在兩周內成為勝利者」。以色列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掌握了制空權,贏得戰爭六天足矣。


展現神秘IV擊落米格-15場景的繪畫

  六日戰爭之後,內沃回到了一線部隊,相繼擔任哈佐爾、奧弗兩個空軍基地的司令長官,先後經歷了消耗戰、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

  1970年代後半期,隨著阿以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逐漸降低,昔日的戰鬥明星光環迅速暗淡,同時也是因為內沃的個性不適應和平年代的軍隊環境,他後來的仕途發展並不順利,逐漸被邊緣化,他的突出貢獻也慢慢被遺忘。從軍隊退役後,內沃投入商界,搞過建築業和木雕行業,但這位戰術理論家兼空戰高手並不擅長遨遊商海,這讓他的晚年相當落寞。1980年代末,雅克•內沃因空難事故意外去世,當年的風雲人物就此謝幕。

相關焦點

  • 殲10「狗鬥」視頻罕見公布!為什麼飛行員全程飆英語?
    「狗鬥」主要用於戰機的近距離格鬥,此時作戰雙方距離很近並且伴隨較大的機動動作,誰掌握先機,誰就蠃得勝利!
  • 中國戰機「狗鬥」視頻首曝光!美媒:展現空戰「激情與趣味」
    美媒稱,中國空軍最近首次公布了一段戰鬥機進行「狗鬥」(即近距離空中格鬥)的視頻,最有意思的一點是證實了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在進行這類作戰任務時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 《狗鬥還要多久》
    狗鬥, 來源於英文Dogfight 正式譯為近距離格鬥或纏鬥。
  • 空戰結果公布,梟龍在狗鬥中戰勝「颱風」,印度是否因此而抓狂?
    空戰結果公布,JF-17 bolck3(梟龍Ⅲ)在空戰演習中擊敗了EF-2000「颱風」( Eurofighter Typhoon)!看到這樣的消息第一反應是,不太可能吧?但是, JF-17在狗鬥中戰勝「颱風」,這就相當有難度了。
  • 美軍機逼近廣東海岸,解放軍公布戰機「狗鬥」視頻,飛行員全程英語
    稍後,中國空軍罕見公布了早期殲10"狗鬥"滅敵的激烈演習視頻,視頻中飛行員全程用英語戰術對話的畫面,迅速炸裂網絡。 ▲空軍飛行員"狗鬥"視頻"狗鬥"一詞,來源於英文Dogfight ,興起於一戰和二戰時期,表示戰鬥機用機炮近距離的格鬥或纏鬥,類似於兩隻狗嬉戲打鬧互相追逐撕咬對方的尾巴,誰掌握了先機,誰就蠃得了勝利,所以被形象的直譯為狗鬥。
  • 飛行員報告:F-35A不能狗鬥
    感謝雙垂尾Luna的技術支持  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是「F-35A不能狗鬥」報告,這是引用事件始作俑者war-is-boring博客的文章標題
  • 美軍機逼近廣東海岸,解放軍公布戰機"狗鬥"視頻,飛行員全程英語
    稍後,中國空軍罕見公布了早期殲10"狗鬥"滅敵的激烈演習視頻,視頻中飛行員全程用英語戰術對話的畫面,迅速炸裂網絡。▲空軍飛行員"狗鬥"視頻"狗鬥"一詞,來源於英文Dogfight ,興起於一戰和二戰時期,表示戰鬥機用機炮近距離的格鬥或纏鬥,類似於兩隻狗嬉戲打鬧互相追逐撕咬對方的尾巴,誰掌握了先機,誰就蠃得了勝利,所以被形象的直譯為狗鬥。
  • 我軍公開殲10狗鬥視頻!為何作為中國空軍飛行員,卻全程說英語?
    就在前兩天,解放軍空軍公布了一段非常讓人熱血沸騰的視頻畫面,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我軍飛行員正在駕駛殲10戰鬥機進行一次很典型的空中格鬥演習,這一戰鬥方式也被軍迷們戲稱為「狗鬥」。▲空軍飛行員"狗鬥"視頻截圖儘管目前各國空軍三代以上的先進戰鬥機都在重點發展超視距空戰,但是空中近距離格鬥仍然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戰鬥方式。
  • 飛行員報告:「F-35A不能狗鬥」報告的中文版
    作者:Armstrong  感謝雙垂尾Luna的技術支持  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是「F-35A不能狗鬥
  • 雅克家族簡史
    甚至有的發動機本身就容易出現溫度過高,著名的「梅塞施密特」牌熱水器就是這個道理,因而會開Bf109的飛行員都會毒奶一口:永不過熱109。從這個側面也可以展示蘇聯飛機簡單,耐用的設計特色。       但幾千架簡單的飛機也無法有效針對先進的戰鬥機,日後的衛國戰爭就說明了這一點:戰爭打響的第一天,蘇聯前線機場及飛機幾乎消耗殆盡,此後的戰爭中,伊15與伊16便逐漸退出了空戰的舞臺。
  • 狗鬥和機炮真的沒用了嗎?設計師可不這麼想
    這張圖是未來空戰研討會的PPT,說到底也就是個科普講座,這個「未來」也沒有說到底是多久以後的未來,基於目前實用化武器裝備的討論還是雷射技術量子雷達成熟之後的討論?實在不能稱得上嚴謹。這年頭是個軍事節目都想搞個大新聞,整天這個無用那個無用的,有些個節目憑藉下面這張圖,就一口咬定狗鬥無用,機炮無用。
  • F22與殲20之間的空戰怎麼打,還有無狗鬥?美國人或洩露了答案
    F22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掌中寶,隨時都有士兵嚴格看管美國人帶來了隱身戰鬥機潮流,全世界空軍就分化成了3波,第一波就是「砍手黨」買買買,美國的盟友大多如此,英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挪威,丹麥,日本,韓國,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等國都是美國的忠實粉絲,即使美國推出了機動能力降檔的F35,大家還是排隊購買。
  • 【軍迷天地】20世紀最著名空戰系列之六-貝卡谷地空戰
    【軍迷天地】20世紀最著名空戰系列之六-貝卡谷地空戰  新時貝卡谷地空戰代的揭幕之戰——貝卡谷地空戰
  • 一戰中的戰鬥機:從彬彬有禮,到互扔磚頭,再到近距「狗鬥」
    一戰中的戰鬥機:從彬彬有禮,到互扔磚頭,再到近距「狗鬥」一戰開始於1914年,距離第一架有動力飛機在1903年誕生,僅僅只有11年的時間,這導致在一戰前期而飛行員和戰機對於空中對抗的發展,逐漸改變了這一認識:
  • JF-17梟龍在狗鬥中戰勝「颱風」戰機,印度是否會因此而抓狂?
    但是, JF-17在狗鬥中戰勝「颱風」,這就相當有難度了。因此,對JF-17block3狗鬥中挫敗EF-2000這樣的消息,確實要打一個問號。當然了,若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考證消息的真實性,也能找到支持的論據。
  • 雅克-3戰鬥機家族 空軍之翼
    總共有41架雅克-3被用作奪取制空權的任務,幾乎一半的飛行員都在第一時間投入了戰鬥,但是在此之前他們已經進行了良好的換裝訓練,此外在與蘇軍繳獲的Bf 109G4進行的模擬空戰中,雅克-3在7000米高度以下表現出了良好的性能優勢。
  • 米-24V直升機狗鬥戰勝F-15戰鬥機:因為超機動還是傻?
    這些F-15C是美軍第122戰鬥機中隊的,此時已經配備了先進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頭盔瞄準具和AIM-9X空空飛彈,飛行員雖然有參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經驗,但是沒有和直升機打過空戰。
  • 奇蹟的開始 ——以色列空軍的第一次空戰勝利
    自從建立以來,年輕的以色列飛行員們一直憑藉著自身的實力與數倍於己的強敵對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戰例。就在69年前,1948年6月3日,以色列空軍傳奇歷程正式開始:第101中隊的中隊長莫迪·阿隆駕駛著以色列空軍唯一的戰鬥機,取得了首次空戰勝利!
  • 二戰後最大規模空戰中,蘇制米格-23戰鬥機真的不堪一擊嗎?
    在之後的飛行訓練中,敘利亞飛行員對這種全新的飛機可謂愛恨交加。一方面,得益於更為強勁的渦噴發動機和可變後掠翼設計,米格-23包括速度、高度、火力在內的的幾項核心指標都相當強悍;但另一方面,正是複雜的可變後掠翼設計導致其機體重量過大,從而犧牲了敏捷性。
  • 狗鬥之魂——二戰轟炸機的空戰擊殺
    ,我們總會笑稱一些飛行員「飛著轟炸機,卻有一顆戰鬥機飛行員的心」。駕駛這些龐然大物參加驚險刺激的空戰並不是對心臟有益的行為,但是總有些人有著超乎常人的勇氣和區別於一般飛行員的嫻熟技術,畢竟轟炸機可無法在空中自如地輾轉騰挪。今天要講述的歷史來自二戰前線的陣營兩側,還有德國飛行員在不列顛「陸戰」的有趣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