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衝鋒鎗為何如此知名?看看它的設計者說過什麼吧!

2021-02-07 王銘葦

記得小時候看前蘇聯的戰爭電影,經常看到這種帶轉盤的衝鋒鎗,非常羨慕和喜歡。近年來,電腦遊戲的普及,真正的讓我也過了一把槍癮,在涉及前蘇聯衛國戰爭內容的幾部大型遊戲,如《使命召喚》、《榮譽勳章》等作品中,得以領略這款世界名槍的風採,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71發超大的裝彈量,打起來出奇過癮的波波沙。


一戰中,缺乏近戰速射武器的俄軍遭受了極大的傷亡。戰爭結束以後,俄國陷入內戰(1918年到1922年),紅軍和白軍在地跨歐亞的蘇聯廣闊的土地上拼死廝殺。紅軍一度幾乎崩潰,沒有什麼精力從事新式武器的研究。

內戰結束4年內後的1926年,蘇聯紅軍裝備委員會才把衝鋒鎗的研究計劃初步制定下來。蘇聯方面對待衝鋒鎗的反應其實很慢,一戰結束以後俄國隨即陷入內戰,無力從事新式武器的研究。內戰結束後1926年,蘇聯紅軍裝備委員會才把衝鋒鎗的研究計劃初步制定下來。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波波沙之父」——斯帕金。


斯帕金1897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他有一句非常喜愛的話,即「要使某些事情變得非常複雜是非常簡單的,但要使它變得簡單將非常複雜。」至1940年,製造工藝在精密加工、鑄造、熱處理和冷淬等方面的快速進步使傳統的生產方法得以廢棄,運用一些新的生產工藝,斯帕金於1940年9月設計出一種新型衝鋒鎗。經過2個月的試驗,斯帕金設計的武器最終獲勝。

1940年12月21日,前蘇聯國防委員會正式採用斯帕金衝鋒鎗,命名為「PPSh41」。著名的PPSh41衝鋒鎗的誕生距前蘇聯衛國戰爭的開始僅僅只有6個月。


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蘇聯與芬蘭爆發了短暫激烈的邊境衝突,蘇聯最終以慘勝告終。戰後一個蘇聯將軍說:我們佔領的芬蘭土地,剛剛夠掩埋我們戰士的屍體。戰爭中,蘇軍發現了一種他們以前未見過的武器,與他們剛剛退役但在戰爭期間仍有部分使用的PPD極為相似,這就是芬蘭的索米M1931衝鋒鎗。

根據蘇聯軍官的回憶,蘇聯人整排整連部隊的衝鋒往往被二三個芬蘭衝鋒鎗手就打得精光。蘇芬戰爭中蘇軍拙劣的表現,也讓希特勒下定進攻蘇聯的決心。


1941年6月22日,強大的德軍裝甲兵團以「閃擊戰」向蘇聯發起突然進攻,剛經歷「DQX」的蘇軍倉促應戰,潰敗千裡,損失了大量兵員和各種武器,包括軍火倉庫的儲備。此時德軍已裝備MP38/40衝鋒鎗,近戰中蘇軍再次吃到缺乏衝鋒鎗的苦頭。

因此,蘇軍一團糟的前線急需大量武器尤其是衝鋒鎗。關鍵時刻,波波沙衝鋒鎗「最簡單的結構、最經濟的工藝、最優良的火力」的優勢充分顯示出來,蘇聯有廣袤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各個槍械兵工廠迅速以主要精力投入波波沙衝鋒鎗的生產。


製造1支波波沙只需7.3個工時,新手也能很快上手,戰爭使蘇聯大部分青壯年男子上了前線,大量蘇聯婦女、老人進入兵工廠,成為波波沙的生產者。新槍以最高月產超過10萬支的速度裝備蘇軍,快速彌補了蘇軍輕武器短缺的問題。

波波沙衝鋒鎗使用的是7.62毫米手槍彈,該槍的優點就是射速極快,在近距離的威力極大。同時,該槍的彈容量大,高達71發的彈容量具有很強的火力持續性,因此波波沙衝鋒鎗綜合性能遠比德軍的MP40衝鋒鎗強,而且裝備量遠比德軍的MP40多。


二戰中很多德軍士兵甚至撿起了蘇軍的波波沙衝鋒鎗,德軍甚至給一些波波沙衝鋒鎗進行了改膛工作,用於使用自己的彈藥。

也是因為在蘇德戰場上,波波沙衝鋒鎗完虐納粹的MP40,因而促進了世界第一款突擊步槍的誕生——德國STG44突擊步槍。

到20世紀40年代末該槍停產時為止,該系列已生產了約600萬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最大的衝鋒鎗。二戰結束後,大批波波沙被作為外援送給友好國家,中國、朝鮮、越南、民德、芬蘭、蒙古、波蘭等國均有裝備。


截止目前,仍作為正式裝備的國家……只有越南。


刀叔連續三年每天吐血原創,支持刀叔,請關注與轉發

微信搜索:刀墓手札工作室 ID:daomushouzha

相關焦點

  • 人民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
    德軍士兵寧願使用它,也不使用自己裝備的MP38/40衝鋒鎗。它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有著人民衝鋒鎗之稱的波波沙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採用氣體反衝式槍栓,開膛待機,配有可進行連發、單發轉化的快慢機。其使用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是蘇聯標準手槍和衝鋒鎗使用的彈藥。波波沙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構造簡單,工藝簡單,因而造價低廉,便於大批量生產,快速裝備部隊。波波沙的大部分零件都是用鋼板經過簡單的衝壓後完成, 同時大量使用焊接及鉚接的技術,製造速度非常快。
  • 波波沙衝鋒鎗的興起與隕落
    由於戰時需要,蘇聯研製出許多作戰性能良好的武器,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波波沙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又叫人民衝鋒鎗或是PPSh-41,它與英國研製的司登衝鋒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採用大量衝壓部件,便於蘇聯大規模生產。1941年,PPSh-41裝備到部隊。截止到20世紀40年代末,該槍已經生產約600萬支,是二戰產量最大的衝鋒鎗。
  • 【衝鋒鎗】它不叫波波沙,他的名字叫做波波斯!
    衝鋒鎗是近戰利器。而一種衝鋒鎗造價竟然低到8美元,恐怕也是不可思議了。如此低價卻能獲得火力兇猛的槍械,或許只有戰鬥民族的設計師才能想得出。
  • 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
    :之      洲        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又名:人民衝鋒鎗或人民轉輪槍,是由前蘇聯著名武器設計師格裡戈裡-斯帕金於1940年設計並於次年正式裝備蘇聯陸軍部隊。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該系列槍枝已生產約600萬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最大的一款衝鋒鎗。       波波沙衝鋒鎗的彈匣可以裝71發子彈,比德國產的MP40衝鋒鎗的彈匣多裝了39發子彈(德國的MP40的彈匣可裝填32發子彈),而且,MP40在裝填彈藥的時候,還要使用特殊的裝置才行。
  • 二戰蘇軍波波沙衝鋒鎗
    德軍的MP40衝鋒鎗1941年12月,蘇聯槍械設計師喬治·斯帕金開發的著名的波波沙衝鋒鎗正式投產裝備蘇聯軍隊,它堅固可靠每分鐘射速超過900發,被士兵稱為「子彈噴射器」,在戰場上表現遠遠優於德國MP40衝鋒鎗,
  • 二戰六大衝鋒鎗排名:波波沙第一當之無愧,百式衝鋒鎗太寒酸!
    二戰衝鋒鎗種類不少,談談主流吧,別跟我提什麼芬蘭蘇米,要是按那工藝造,瑞士人能造的更好。太阿、龍泉都是寶劍,一個兵能發一把嗎?沒意義。主流衝鋒鎗就那麼幾種,製造國家無外乎英美德俄,來吧,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一把槍,應該怎樣評價它,不要糾結在射程、殺傷力、攜彈量、射速。。。。。等等。下面,我來評下這些槍,當然,有不同看法你可以反駁。
  • 如何摧毀一把78年前的波波沙?-PPSh41衝鋒鎗射擊熔毀實驗丨火器
    PPSh-41衝鋒鎗(又譯為:波波沙衝鋒鎗,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 ),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格裡戈利·斯帕金於1941年設計完成,目的是為取代結構複雜的PPD系列衝鋒鎗。由於PPSh-41採用了大量衝壓部件,所以十分便於大規模量產。
  • 「二戰最強衝鋒鎗」波波沙,威力究竟有多強大
    但單以武器論,噠噠噠冒紅火的波波沙衝鋒鎗(PPSh-41衝鋒鎗)的出場率無疑是最高的,那不同於栓動步槍的彈鼓,更將辨別她的難度降低了一整個檔次。另外,蘇軍又是二戰中使用衝鋒鎗規模最廣泛的國家,而這又拔高了波波沙的歷史地位,將其稱為二戰最著名的衝鋒鎗也不為過。但似乎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認為,「波波沙衝鋒鎗無非是索米的廉價仿製品!」「MP40天下無敵,德國的科學力是天下第一!」
  • 抗美援朝時期,為何蘇聯不願供給AK-47,而是一大批波波沙衝鋒鎗
    衝鋒鎗不是什麼戰略大殺器,最新式的Mig15比斯戰鬥機都給了,沒必要在輕武器上捨不得,即使蘇聯內部有保密新武器的想法也不是主要原因。說到蛋殼都要搜集、保密,那是實驗階段的時候。中間威力突擊步槍這個概念當時已經不是什麼新東西了。Stg44早就為世界所知,AK一旦列裝後也是很難保密的,而且理論上作為一款新槍,能有機會實戰檢驗也不是什麼壞事。戰場是最好的試驗場。
  • 波波沙丨這衝鋒鎗憑什麼能獨得寵愛?
    ,比如英國的司登衝鋒鎗,德國的MP40,以及,蘇聯的波波沙。同志,伏特加(噸噸噸),同志,波波沙(噠噠噠)!這就是很多人眼中的蘇聯紅軍。 波波沙可以說是二戰最優秀的武器之一,在東線戰場,經常能看到這麼一個畫面:蘇德打得你死我活,但是可能手裡的武器都是波波沙衝鋒鎗。
  •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史達林格勒反敗為勝有很多原因,其中武器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衝鋒鎗的差距尤其如此。蘇聯裝備的波波沙衝鋒鎗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完勝了德軍的MP40衝鋒鎗。德軍的MP40衝鋒鎗原本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出色的衝鋒鎗,它結構簡單,精度優良,後坐力也很小,一開始和波波沙在戰鬥時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德國軍隊將蘇軍打的節節敗退。
  • ppsh41波波沙衝鋒鎗
    PPSh41式7.62mm衝鋒鎗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衝鋒鎗 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鎗。其中許多人希望廢除衝鋒鎗而傾向於保留已老化的M1891型Mosin(Moisin是北美一種錯誤的拼寫,始於上世紀初,延用至今)使用彈匣供彈的步槍。可與芬蘭的冬季戰爭改變了所有這些看法,蘇聯步兵遭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俄羅斯承認此戰損兵近80萬)。在那場戰爭中,芬蘭M1931式索米衝鋒鎗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如此高的傷亡,蘇聯高層深感危機。1939年12月,史達林籤署命令要求加快新式衝鋒鎗的研製。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評二戰芬蘭索米衝鋒鎗
    冬季戰爭期間芬蘭軍隊的一支安裝了兩腳架和前握把的索米,看上去就像一挺輕機槍。,但差別都不大:單發:索米R50=7cm,R100=17.4cm;波波沙R50=7cm,R100=17.2cm連發:索米R50=11.5cm,R100=36.3cm;波波沙R50=15.7cm,R100=37.4cm此外,1943年11月芬蘭方面將繳獲的蘇聯PPS-43改為9毫米口徑後同樣與索米進行了對比實驗。
  • 二戰武器:蘇軍「波波沙」
    她或許比第一代衝鋒鎗簡單許多,但依舊是一款需要潤滑的武器。就像AK一樣,她不是什麼神奇的自潔機器,沒有足夠的保養依舊會卡彈,炸膛。一把沒被保養過的波波沙還不如一桿繳獲的MP40——至少德國人在1941年的冬天后對保養武器還是很上心的。
  • 阿爾巴尼亞M52/57傘兵槍,很像波波沙,實際卻是半自動步槍
    在後來,咱們在面對美帝的戰場上,也是大量裝備了這款衝鋒鎗。對於我軍以及蘇軍來說,這款槍可謂是戰功赫赫。其獨特的外形,超快的射速,讓很多人到現在都津津樂道。今天呢,咱們來看一下這把槍,就是下面這款。看上去是不是很像波波沙衝鋒鎗?但你再看地上的彈匣,是不就有點奇怪了?那分明是發射7.62*39mmM43彈的彈匣啊。
  • 它結束了「萬國牌」,71發彈鼓不用,卻使用35發彈匣的50式衝鋒鎗
    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我國在1950年就開始仿製蘇聯的「波波沙-41」型衝鋒鎗,這款槍也可以說是二戰當中蘇聯軍隊非常著名的槍械。 志願軍手中的「波波沙」 並且在這個時候,蘇聯方面也是相對性的援助了我軍一定量的波波沙-41型衝鋒鎗,而在戰場上使用之後,我國士兵對這款衝鋒鎗的持續性火力射擊也較為滿意。
  • 暴打德軍的波波沙衝鋒鎗其實源自這款大殺特殺蘇聯紅軍的芬蘭貨?
    談起波波沙衝鋒鎗,很多人對於這款射速極快,擁有超大彈鼓的蘇式衝鋒鎗恐怕都印象深刻。
  • 有湯姆森,MP40,波波沙三種衝鋒鎗:假如抗戰你選哪一種上戰場?
    有網友問:湯姆森、MP-40、波波沙這三種衝鋒鎗如果你要打仗,會選擇哪一種?
  • 二戰蘇軍「波波沙!」(二戰輕武器第一彈)
    (波波沙可安裝35發彈匣或71發彈鼓)PPSh-41,又稱「波波沙(巴巴莎)」(Папаша)和「飽嗝槍」(Burp Gun)是一種蘇聯在二戰期間製造的衝鋒鎗。其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相對於製作精良的德國MP40,波波沙的「傻大黑粗」更加容易生產)蘇聯開發PPSh-41的部分原因是在蘇芬戰爭之中,芬蘭部隊的索米衝鋒鎗給裝備有莫辛-納甘步槍與少量PPD-40衝鋒鎗的蘇聯紅軍造成了巨大傷亡,同時蘇軍也意識到衝鋒鎗的價值。
  • 拉仇恨的波波沙 蘇軍的彈雨 大名鼎鼎
    波波莎是一支出色的衝鋒鎗,是彈雨製造者。它還有個名字:人民衝鋒鎗。波波莎是二戰中後期重要的蘇制武器,為蘇軍西線大反攻立下了不朽功勳。在二戰結束時,各型號波波沙共生產超過600萬支。截至到1941年11月,「波波沙」才生產不超過1000支,但由於前線士兵的好評反饋,「波波沙」開始大規模量產,之後的2年時間內,「波波沙」的產量一日比一日高,1942年3月甚至能夠一天生產3000支PPSh-41。蘇聯甚至在1942年向伊朗秘密提供「波波沙」的圖紙和工具,授權生產,蘇聯紅軍也獲得過數萬支來自伊朗製造的「波波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