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華諜戰,超出國人想像!

2021-02-16 礪劍

日本外務省前條約局局長東鄉和彥早前表示,中日圍繞釣魚島最終難免一戰。

這位日本前外交官很坦白,但事實上日本對華諜戰早已開打,如火如荼,為即將到來的中日海上對決搜集情報訊息。日本積極備戰,如同時光倒流至當年甲午開戰前夕。

日本軍事雜誌《世界艦船》曾經發文總結中國海軍實力,詳細評價中國現役軍艦的性能和數量,包括對剛剛服役不久的航母訓練平臺「瓦良格號」也作了全面介紹,顯示日本超乎想像的情報搜集與整理能力。公開發布的資料尚且如此詳盡,可想而知,被鎖在日本防務省保險柜中的中國軍事情報又該如何駭人聽聞?


據稱,日本防務省制訂的釣魚島作戰計劃有三套預案。在此之前,日本對華情報戰早已揭幕,各種有關中國軍事、政治、經濟的情報源源不斷匯集到防務省。日本甚至派出間諜前往新疆等地進行非法測繪與勘探,以收集中國核發展情報。中國海軍更成為日本情治部門的工作重點,不擇手段加以滲透。

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前,日本也在中國大力搜集情報。1886年,27歲的日本陸軍中尉荒尾精奉命赴華建立諜報網,他在經商賣藥的掩護下,將觸角伸向各地,相繼在北京、長沙、重慶、天津、福州等地建立了眾多分支機構,組成了一個遍布中國主要城市的間諜網,並以這些城市為基地,把觸角伸展到中國廣大農村。


有的日本間諜潛伏在施工中的威海衛炮臺和榮成灣附近,為日軍在山東半島登陸選點作準備;也有日本間諜潛伏在北洋水師軍械局內部,對艦隊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如今日本故技重施,派出間諜對中國偵察窺視,紮實備戰,日本首相野田曾對自衛隊訓話忘戰必危,其實就是戰爭動員令。甲午之戰120多年後,中日兩國或許又將上演大決鬥?

(文/太陽報)

PS:回復「1-109」之間的任意數字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警惕日本對華兩面手法
    以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為契機,兩國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聯繫逐漸熱絡起來。不過,雖然包括安倍在內的日本高層領導人不斷表達改善與中國關係的願望,但是在軍事上,日本防範和針對中國的動作不斷,日本向軍事大國邁進的步伐有提速小步快跑之勢。
  • 《諜戰深海之驚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7月中旬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排播安排,並公布了24部參考劇目,千乘影視、新麗傳媒聯合出品《諜戰深海之驚蟄》在列,致敬烽火年代的民族英雄。作為諜戰深海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諜戰深海之驚蟄》延續了第一部《麻雀》「唯祖國與信仰不可辜負」的主題,點燃熱血愛國魂。湖南衛視首播期間多次獲央媒認可,其中《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以「《諜戰深海之驚蟄》:隱蔽戰線的獻禮」為題的文章,讚揚了劇集致敬烽火年代無名英雄的劇集內核,並再次肯定了該劇創作的社會意義與行業價值。
  • 兩岸諜戰六十年,空谷幽魂逾三千
    從1949年至今,臺海兩岸之間的諜戰從未停止。
  • 諜戰利器—鋼筆手槍,讓人防不勝防、膽戰心驚
    在我們的認知中,除了兩軍對壘戰場上的刀光劍影以外,還有一個戰場也是驚心動魄,有的時候甚至比正面戰場更加殘酷、更加激烈、更加尖銳,這就是隱蔽戰線的戰場,俗稱諜戰戰場,及間諜和情報人員發生爭鬥的地方。介紹一款諜戰戰場上的隱秘武器:鋼筆手槍,一款讓人防不勝防、膽戰心驚的武器它因其小巧、隱蔽、出其不意而受到各國情報人員的青睞。
  • 【學保密】甲午中日諜戰:李鴻章待日諜如上賓
    1886年,甲午戰爭前日本在華最龐大的間諜機構樂善堂在漢口成立。樂善堂以經營眼藥水、書籍、雜貨作為掩護,逐步將觸角伸向中國各地,相繼在北京、長沙、重慶、天津、福州等地建立了眾多分支機構,組成了一個遍布中國主要城市的間諜網,並把觸角伸展到中國的廣大農村。這個間諜網對中國風土氣候、人情風俗、農工商業、金融、運輸、交通等內容進行精心調查並作好詳細記錄。
  • 國人都應警醒的日本間諜活動!值得每個中國公民深思!
    國人都應警醒的日本對華間諜活動深入解讀和分析當前日本對華間諜情報
  • 壁虎(十二)【最新諜戰小說連載】|| 簡單就快樂;張合榮
    上海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賣命的大漢奸鄭興虎被暗殺又一次刺痛了日本人的神經,極司菲爾路76號的會議室裡,影佐禎昭大怒,大發雷霆,咆哮著訓話。當萬松海聽到對他的處理決定時,緊繃的身子一下子癱軟在了椅子上,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只是一旁的馮佔林臉色依舊難看,他原本想著能借日本人的手搬掉萬松海這塊絆腳石的,不過他也清楚,萬松海目前對日本人還有大用處,狡猾的日本人捨不得自斷手足,這次要換作另外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和陸棕峰一樣的下場。
  • 【日本研究】吳懷中:日本對華安全戰略與「內部制衡」
    日本推動對華內部制衡,總體思路和基本方策分為如下兩檔。首先,從當前考慮,保持對華戰略威懾和總體均勢仍然要依靠美國。這樣,即便中日發生衝突,中國也無法動用戰略打擊工具。在這一前提下,日本要儘量增強常規軍力及攻擊能力,以「成本強加」方式實現對華威懾和嚇阻。其次,逐步為未來提前做好準備:面臨中期內中美形成戰略均勢或同盟發生變故的可能情況,日本自己應具有很大的能力獨立應對中國「安全威脅」。
  • 諜戰、反腐、改革:他們告訴你《北平無戰事》與真實歷史的距離
    劇中主角方孟敖(左)系潛伏於國民黨的中共地下黨員,梁經綸(右)潛伏在中共的國民黨要員。楊天石:談到諜戰,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意義的問題。中國古代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該說解放戰爭的勝利跟人心向背有很大關係,可說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但是通過諜戰了解對方的情況、兵力、作戰部署、作戰意圖也是影響戰爭勝負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隨便舉幾個例子,例如西北戰場國民党進攻延安為什麼失敗?跟熊向暉會在胡宗南身邊當機要秘書有很重要的關係。東北戰場國民黨為什麼也失敗了?
  • 韓國諜戰大片歸來!
    然過程中北韓護衛總局局長(郭度沅飾)卻突然發動武裝政變,將三大元首綁架到一艘核子潛艇,面對南北韓僵局、中美角力和日本的箝制,全球戰爭一觸即發。7月29日在韓國上映後叫好又叫座,甚至獲韓影迷贊為媲美好萊塢潛艦經典《獵殺紅色十月》,在韓創下市佔率68.4%、超過14億韓元的亮眼紀錄,並在韓三大電影評分指標CGV網站獲得88%金蛋評分、樂天觀眾評分8.5高分、Naver觀眾8.26極高評價演員謝佳見激贊:「緊張刺激又加入黑色幽默,開了一堆國際玩笑,讓觀眾情緒跟著起起伏伏,結局甚至讓人起雞皮疙瘩、感動落淚,超乎想像的過癮
  • 日本研究|王廣濤:從權力轉移到範式轉移—— 「中國崛起」背景下的日本對華認知演變
    自冷戰結束以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日本的相對衰落,日本對華認知趨於消極。「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衝擊論」是日本對華消極認知的代表性論調。本文基於權力轉移的視角探討在中日國力逆轉的背景下,上述對華認知對正確處理中日關係產生的複雜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探討日本對華認知範式轉移的可能性。
  • 超出你想像:中國已掌控南海90%島礁面積!
    中國經過最近十年的布局,南海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對於南海的實際控制已經超出許多人的想像。第一、建島。南沙群島因為遠離中國大陸,許多自然條件好的島礁都處於周邊國家實際控制之下。但近年來中國加大在南海的維權力度,以驚人的速度擴建了數個島礁。外媒的數據:人工島總面積超過8平方公裡。這個數字看起來也能並不顯眼。
  • ​李細珠 | 清末日本侵臺與國人反割臺運動研究述評
    今年(編者按:2014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回顧學界有關清末時期日本侵臺及國人反割臺運動的研究狀況,有助於反思與深化對日本侵台歷史的認識,並進一步推動對日本侵臺史的深入研究。19世紀下半葉,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近鄰中國深受其害。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上將,生下女兒家喻戶曉,女婿更是國人的驕傲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上將,生下女兒家喻戶曉,女婿更是國人的驕傲在第2次大戰時期,日本將國內的所有青壯男子都派上了戰場,畢竟國土面積狹小
  • 日本眼裡的中國是什麼樣?學者客觀評價令國人自豪
    日本拋開美國只講中國,那麼在日本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這次日本學者可觀評價令國人自豪,因為在日本眼中,中國的實力已經趕超俄羅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強國,並且大有追趕美國的意味,這份真實點評令白宮臉色鐵青,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將不保。
  • 【日本研究】吳懷中:日本該有勇氣和智慧超越過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領導人舉行會談並達成多項共識,兩國籤訂一系列合作協議。安倍此訪表明中日關係重回正軌,也透示出中日關係發展的一些新指向。比如日方的宏觀策略調整及雙方戰略關係的緩和。至少當前階段,日本在對美和對華外交,即對其最重要的國際戰略及策略上,進行了平衡和折中調整。
  • 經常被國人誤認為是「日本槍」,早年因抄襲被起訴!美國春田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繼承了毛瑟步槍的很多優點,國人將M1903步槍音譯為「春田」。二戰時期,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以「花旗中正式」的名字活躍於中國戰場,所以該款美國步槍的名字(Springfield)也被國人意譯為「春田」。從這裡凸顯出國人對此槍的親切和喜愛,不過這名字也讓不少人誤以為這是一款「日本槍」(日軍也曾有一款「村田」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