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地圖要修改了?美國家地理學會宣布:正式承認南大洋為世界第五大洋
【環球時報記者 候濤】世界地圖要修改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8日宣布,正式承認南大洋為世界第五大洋。
據美國《紐約郵報》9日報導,美國國家地理學會8日慶祝「世界海洋日」的到來,同時它宣布,南極洲周圍海域將被稱為南大洋,也就是世界第五大洋。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地理學家泰特說:「南大洋早就被科學家們認可,但由於國際上還未達成協議,我們就沒有正式承認過南大洋。」
自1915年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開始繪製世界地圖以來,製圖人員就將海洋劃分為四大洋——大西洋(3.190, 0.00, 0.00%)、太平洋(3.500, 0.01, 0.29%)、印度洋和北冰洋。而環繞南極洲的這一片海域被視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海域。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南大洋是海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的部分,也是南半球的焦點之一。美國海洋科學家塞思表示,南大洋的獨特魅力在於「冰川更藍、空氣更冷、海底山脈更嚇人、風景比其他地方更迷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稱,南大洋將受到和四大洋一樣的待遇,它將被收錄在世界大洋科普書中。
延伸閱讀--四大洋: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裡,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佔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由於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五大洋。但在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依據大洋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而不承認南冰洋這一稱謂。
其中,海洋3611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2/3以上達71%分為四大洋;陸地1489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29.2%不到1/3,分為七大洲。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裡無人居住。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實際為1350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26.47%,四分之一多一點。約相當於13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海洋陸地地理考點: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太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大陸是指面積較大的陸地;世界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半島是指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最大的半島是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島嶼是指面積較小的陸地,四周被海洋包圍;世界最大的島嶼是北美洲的格陵蘭島。大洲是指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世界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其中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四大洋的面積從大到小排列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跨經度最廣、完全位於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一線; 1.識記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運動,海平面升降。另有人類活動。2.海陸變遷的事例:海洋變陸地:喜馬拉雅山發現海螺化石,陸地變海洋: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 。3.了解魏格納大陸漂移假說 主要觀點:2億年前世界一塊大陸一個海洋,後來大陸分離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主要依據:(1)大陸輪廓吻合,(2)古老地層相似,(3)生物相似(1)由堅硬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非整體一塊,是分成六大板塊。它們是:A亞歐板塊,B非洲板塊,C印度洋板塊,D太平洋板塊,E美洲板塊,F南極洲板塊。(2)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和地震。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