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洋確定後!地球第八洲要定了?6年研究:潛藏數百億美元能源

2022-01-10 環球科學貓

在2021年,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發生了改變,已經轉向「七大洲、五大洋」,因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承認「南大洋」為世界「第五大洋」。所以,世界大洋的格局又在發生改變。當然,具體的運用需要等待相關國際機構認可後,南大洋才可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並稱為世界五大洋。



然而,地球的板塊格局改變,可能意味著還沒有停止,未來還可能改變成為「八大洲、五大洋」。不少的科學家已經在呼籲「地球第八大洲」的命名。但是對於地球「第八洲」的謎團還有很多沒有解開,在2021年要結束的時段,大家又在討論關於「第八大洲」的問題了,所以,人類對地球大洲格局的改變還在持續討論。



地球第八大洲

其實關於地球第八大洲的存在,一直都在討論,科學家們有證據指出了地球第八大洲的存在,但是要被科學界定下來,這還需要繼續探索。這個地球的第八洲是在哪裡呢?那就是位於紐西蘭的附近。在2017年的時候,不少的地質學家宣布,已經發現了地球的「第八大洲」,它又名西蘭大陸(Zealandia),在 Maori 語中是「Te RiuaMāui」。



在宣布的時候,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因為在這個被稱為「第八洲」出現的時候,還有一個區域也被命名為「地球第八大洲」。那就是我們說的「東非大裂谷」的地帶。

在2020年的時候,科學研究人員們發現,非洲大陸正在發生「分裂」,預計在大約500萬年到1000萬年以後,非洲東部將形成構造地質斷裂,分離出一個新的大陸。



他們又將這個區域稱之為「東非洲」,通過監測發現,該區域的分裂正在加快,在200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一條裂縫,2020年的時候,這條裂縫已經長約56公裡。所以,他們認為未來東非洲將會形成,也就是地球「第八洲」。

所以,其實關於地球第八大洲的爭議是存在的,有人說「東非洲」未來是第八大洲,還有人說紐西蘭附近的大陸是第八大洲。



只不過這兩個存在一點差異。「東非洲」算是自然形成的。而紐西蘭附近的「第八大洲」是一個天然存在的,只不過大範圍的面積都在水下。所以到底誰先被承認,這個需要定義。當然,這裡我們主要是討論關於紐西蘭附近的大洲。



五大洋確定後!地球第八洲要定了?

上面我們也說了,雖然一群地質學家宣布發現了西蘭大陸(Zealandia),也就是我們說的第八大洲,但是關於這片大陸的謎團,在2021年快要結束的時段仍未完全解開。這片大陸是非常不一樣的。按照介紹來看, 該大陸是有94% 都在水下,只有紐西蘭等少數幾個島嶼從海的深處冒出來,所以它一直隱藏在水下。



要想這個第八大洲被承認,肯定需要鐵證,並且水下確認才行。根據報告顯示,這塊新大陸一億年前從岡瓦納大陸(Gondwana)脫離,面積達490萬平方公裡,大約是馬達加斯加的6倍,並且在8500萬年前沉入海中,就未再次上升出現過。而地質學家將其定義為一個新的大陸,主要發現了具有大陸的基本特性的東西。



例如:發現了巖石的類型,雖然它很薄,在水下,海床更多的只是由木質的如玄武巖組成,而大陸地殼更多地是由火成巖、變質巖和沉積巖組成,如花崗巖、板巖和石灰巖。所以,的確具有大陸的特點。但是能不能被公認,這個可能還需要繼續等待,特別是需要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承認才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就如,確定五大洋一樣,首先要被認可才行。包括在2021年的時候,11位科學家呼籲希望世界第八大洲被公認,同時來自紐西蘭的GNS科學研究所,在經過長達六年的研究還發現,「第八大洲」雖然是存在海底,但是潛藏著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如果這個大洲有一天再次浮出水面之後,那麼地球的能源將會再次被「突顯」出來。



所以,從各方面來講,這個大陸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區域。並且從調查的數據來看,的確比較符合大陸的特點,雖然這個大陸比不上地球其他的七大洲,屬於世界上最小、最薄和最年輕的大陸,但是也算是具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多久可以確定,將其定位第八大洲,這個就看科學界如何判斷了,哪一年能夠確定地球第八大洲,教科書有可能會發生變革了。



如果確認,第八洲可能歸誰?

的確,在歸屬問題上,這個大洲可能又是一個爭議的問題,但是從理性的角度來講,這個大陸可能還是歸紐西蘭。因為科學家們發現的重要點就是——只有紐西蘭等少數幾個島嶼從海的深處冒出來,這意味著主體就是在紐西蘭。所以,如果被確認,第八洲可能是歸紐西蘭。


但是,作為資源豐富的地區,世界各國可能也會爭,也可能會將其作為「全球共同開發區」。所以,從地理位置來講,可能是紐西蘭的。但是,是不是這樣,也還不好確定。可能也需要等待確認之後才會討論這個問題。畢竟該大陸暫時還沒有被公認,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研究報告 | 世界能源前沿技術最新動態及趨勢(2021)
    2021年以來,美國多次提出對生物燃料進行資金支持,美國能源部先進能源研究計劃署(ARPA-E)斥資3500萬美元支持先進生物燃料技術研發,旨在整合高校、企業和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力量聯合開發先進的生物質轉化燃料技術;為11個生物能源項目的研究和開發提供近3400萬美元的資金,這些項目主要是利用城市固體廢物和藻類生產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和生物產品。
  • 四大洋,還是五大洋?
    地理課本很早就教授我們: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是海洋,由太平洋(舊稱大東洋)、大西洋、印度洋(舊稱小西洋)、北冰洋組成,稱為「四大洋」。|另一種視角的「五大洋」洋流地圖|作者:NOAA海洋學家則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南冰洋範圍更大,約三千萬年前,南極洲和南美洲分離後,環繞南極洲洋流始出現,南極洋流和北方暖流匯合處,是南冰洋的天然邊界
  • 川普去了一趟印度,30多億美元到手
    此前,美國智庫《世界人口評論》(WorldPopulation Review)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印度正逐步發展成為開放市場經濟體,並在2019年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這不,這次來了印度,川普就興奮地表示:印度將從美國購買大量能源。
  • 商業人物日報5.3 阿里3年給微博帶來3億美元,但微博也被淘寶廣告攻陷了
    【國內】阿里3年給微博帶來3億美元,但微博也被淘寶廣告攻陷了新浪微博日前遞交給SEC的文件顯示,阿里巴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給新浪微博帶來4913萬美元、1.07億美元、1.436億美元收入,3年一共貢獻收入達2.997億美元。
  • 超2500億美元!「習特會」不止有創紀錄大單,還談成這些事
    據統計,兩國企業在兩場籤約儀式上共籤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雙方取得豐碩的商業成果,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那麼,這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明細究竟是怎樣的?
  • 超2500億美元!「習特會」不止有創紀錄大單,還談成了這些事
    2535億美元、34個合作項目的經貿大單涉及哪些領域?據統計,兩國企業在兩場籤約儀式上共籤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雙方取得豐碩的商業成果,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
  • 特斯拉CEO又要逆天!為了不讓你堵車,他發布了這個神秘計劃
    洛杉磯地鐵4公裡延伸段隧道挖掘費用20億美元,也就是每公裡5億美元。馬斯克認為要把單位成本降低十倍才行。目前一個正常的汽車隧道需要7.92-8.53米寬。這樣才能確保車禍時有空間讓應急車輛通過、放得下排氣設施保證傳統汽油機車輛使用。馬斯克的做法是將隧道內的汽車改成由電動傳輸帶運輸。就可以只要3.65米。整個隧道寬度縮短1/2、應急通道縮短1/4。
  • 【關注】2535億美元!這個「購物車」創紀錄了!
    據統計,兩國企業在兩場籤約儀式上共籤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雙方取得豐碩的商業成果,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
  • 地球第五大洋來了!
    地球第五大洋——南大洋(Southern Ocean)來了!那些年,地理老師上課叮囑我們,一定要記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分別為: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川普要韓國為薩德付10億美元,韓國懵了...
    目前,美方已經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還確定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NAFTA)。27日,川普把下一個目標定為韓美自貿協定。 川普說,已經生效5年的韓美自貿協定「令人無法接受」。他的政府在完成修改北美自貿協定之後,將開始重新談判美韓自貿協定。
  • 當初蘇聯挖穿地球,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50年後才真相大白
    地球內部真的有不知名的生物存在嗎?地底溫度有多高?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這些問題在當時都是未解之謎,而為了解答這些問題,美國率先對地底發起了「進攻」。1956年,代號為「莫霍面鑽探計劃」正式啟動,其目的是「鑽透」莫霍面(莫霍面是地殼和地幔的界面),揭開地幔的秘密,以實現地學研究的重大突破。
  • 2020年美國軍事太空6大事件
    但在2020年,SDA確定了自己在國家航天事業中的地位:建立一個新的國防航天體系,將由數百顆近地軌道衛星組成。該體系結構的核心——天基網狀網絡——將作為聯合全域指揮和控制的空間組成部分,五角大樓致力於將任何傳感器連接到跨軍種和域的任何射手。
  • 地球3.9億光年外大爆炸!人類已探測規模最大的宇宙爆炸
    來源:新華社微特稿作者:袁原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3.9億光年宇宙深處發生爆炸,
  • 2018年地球物理10大事件!
    電磁監測衛星設計在軌運行5年。它的發射運行,將使我國首次具備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模型獲取及其動態監測能力,為地震監測預測、地球物理與空間物理研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以及通信導航環境監測等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撐。
  • 我為地球修衛星
    這比在同步軌道直接進行對接要保險得多。否則,地球同步軌道上隨便一顆衛星就動輒是10億美元量級的造價,碰壞了哪顆都夠刺激了。具體交會對接過程如下:也就是說,MEV-1在軌維護衛星,能夠讓5顆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的壽命各自延長5年。換算成單顆衛星,就是25年,按目前高軌通信衛星15年的預期壽命,相當於在太空新創造了1.67顆衛星。按一顆衛星10億美元的造價與發射費用來保守估計,這一波操作,創造了16.7億美元的產值。
  • 機器人士兵崛起,碳基能源消失……歡迎來到100年後的人類世界!
    一百年後的2000年,機器再次使更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由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人類現在可以在太空中工作;由於DNA測序儀的發明,我們找出了生命的組成部分;計算機和全球資訊網改變了我們的學習、閱讀和交流的方式……那麼在2100年,改變世界的機器會是什麼呢?
  • 睡前消息【2019-6-20】2億美元掉了
    在2015財年(FY-15),每架RQ-4C「特裡冬」無人機價格高達1.8億美元。截止至2019年,「特裡冬」僅交付兩架。6月20日,在以6.9024開盤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路走高,先後升破6.90、6.89、6.88、6.87、6.86和6.85六個關口,最高升值至6.8426,16時30分收於6.8505,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暴漲535個基點。
  • 僱傭兵獲得64億美元大單,數百架戰機任務特殊,讓美國空軍更強
    僱傭兵,這一淡化了國家色彩、遊走於灰色地帶的特殊軍事力量,現在生意卻越做越大,美國空軍剛剛宣布,在未來5年授予7家私人軍事承包商一份數十億美元的大單,這支擁有數百架戰機的「私人空軍」,未來5年將讓美國空軍變得更強。
  • 能源轉型的政治學研究:基於德國棄煤的探討
    本文將首先論述運用政治學分析能源轉型的必要性,提出「體系失穩」決策互動框架;然後依據研究框架,詳細分析德國棄煤的決策經過、成果與推動這一歷史性進程的成因,最後前瞻性展望德國在後煤電時代面臨的能源政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