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朝鮮在金日成廣場舉行了勞動黨八大紀念閱兵式。記憶所及,這是朝鮮首次在黨大會期間舉行閱兵式。事實證明,韓國軍方10日晚捕捉到的「閱兵跡象」的確是彩排,難怪金與正副部長要懟他們一下。
順便提一句,關於金與正的副部長職務,我有個新想法,這是看過12日參謁錦繡山太陽宮的新聞視頻之後的一個推測,即在八大報告「根據現實發展要求改進不合理的黨的工作體系和方法」提法之下,那個「黨中央第一副部長」的職務層級是不是已經被取消了?所以,金與正現在擔任的「黨中央副部長」實際不是降職,而是因應了八大新體系的職務序列。這個還有待於後續信息加以驗證。
言歸正傳說閱兵。
這是3個月來朝鮮第二次夜晚閱兵,第一次是「驚豔」,第二次就有些乏味。我的最大關注點在於,它是否拿出八大報告對代表們公開、但對外界遮遮掩掩的「讓朝軍成為擁有世界最強軍事力量之強軍的重大國防科研成果」。此前預判應該亮相,事實證明果然亮相,但這個「大軸」仍然遮遮蓋蓋,不肯通名報姓,只叫做「世界最強兵器」(目前尚未看到朝鮮閱兵式的官方視頻,這個名稱只是朝中社、勞動新聞報導中的叫法,閱兵式官方視頻解說是什麼還要再看)。
我不是軍迷,對武器沒什麼研究,不知道這個頭部尖尖的傢伙是不是八大報告中提及的那個「已完成並進入試製」、「不久的將來開發應用」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戰鬥部。隔行如隔山,還是聽行家們怎麼說。我的任務已經完成,即證實金總所言不虛,至少拿出了一個「重器」。有意思的是,若是這個「高超音速」,那麼,金總所講的「不久的將來」倒是來得很快,只不過幾天時間。老實講,我對這個「世界最強兵器」的軍事意義存在疑問,認為它更多的還是對內對外的政治意義。
上為本次的潛射飛彈,下為上次的北極星-4A,差異明顯
本次閱兵,朝鮮拿出兩款「重器」,除了上述「世界最強兵器」之外,還有「戰略潛射飛彈」。戰略潛射飛彈,去年建黨75周年紀念閱兵式上亮相的是頭部圓圓的「北極星-4A」,但本次亮相的這款頭部又尖了起來,型號疑似「北極星-3A」(由於拍攝角度問題,照片辨識不太清楚,待看過官方視頻後再加以驗證)。個人認為,這款飛彈亮相的意義在於展示潛射戰略飛彈的系列化、套裝化,與新型潛艇和核潛艇開發密切相關。這一點,我看的還是其中隱含的政治意義,軍事意義上的事情還是要請方家賜教。順便提一句,韓聯社中文網15日報導中所稱「(朝媒)報導稱,水下戰略彈道飛彈是世界最強武器」,似乎是把兩種武器混為一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建黨紀念日閱兵式上亮相的「大型核戰略力量」和「火星-15」沒有繼續出現。不知道這是處於突出「世界最強兵器」的目的,還是有其他考量。我個人傾向於兩者兼而有之,既突出重點,又對外傳遞一些信息,比如武器的指向性。
此外——
1、相對於上一次子夜閱兵,本次閱兵的規模稍小,這符合此前外界的預期,而且時間也提前了一些,大約在北京時間14日晚6時前後開始。
2、閱兵首長依然是李炳哲元帥,總指揮仍是總參謀長樸正天元帥。與上次略有不同的是,樸帥此次親自引領閱兵方陣。
3、閱兵開始前,國防相金正官大將講話,核心要點有這樣幾點——八大路線是推動社會主義朝鮮「更強大、更富裕」的新道路;朝軍將以最強軍事力量保障這一新的歷史性進軍;朝鮮武裝力量只聽金總的命令和指揮;朝鮮將徹底遏制半島地區一切軍事威脅,戰略仍是朝鮮式「先發制人」,核心是拒敵於國門之外。
4、老幹部部分,朝媒列名的有金永南、崔永林、楊亨燮、金己男、崔泰福、金京玉、李勇武、樸奉珠等八人;樸奉珠正式進入「老同志」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在列名八人中此前公開職務最低的前組織指導部第一副部長、人民軍大將金京玉列名在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次帥李勇武之前。這或多或少驗證了多年來外界的一個看法,即金京玉屬於真正的「實權人物」,是金總執政前幾年的核心親信(當時外界將其稱之為「實權四人組」之一)。
5、朝媒報導稱,國務委員會演奏團、國防省中央軍樂團在特色裝飾的廣場演奏席就座。由此公開驗證了人民武力省已更名為國防省。圖中白房子即為演奏席。
其餘信息,待分析過官方閱兵視頻後再加以補充。
【圖片來自朝中社相關新聞網頁截圖】
半島問題觀察與評論者
前資深媒體人
現從事輿情監測與分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