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
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
我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
你可能不知道
此次閱兵式上也有咱「合肥元素」
此次閱兵式上
由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電科38所
自主研製的三型裝備驚豔亮相
△閱兵式上的500預警機
其中,空警500預警機和306A雷達作為參閱裝備,飛過或駛過檢閱臺,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其中,空警500預警機繼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後的再一次受閱;
△305A雷達資料圖
305A雷達以實戰狀態參與此次閱兵,主要承擔閱兵當天的安防、警戒任務。
△閱兵式上的雷達306A
30日上午9時43分,包含306A雷達在內的預警雷達方隊整齊莊嚴地駛過檢閱臺。306A雷達是中國電科38所研製的一型先進的機動式中低空三坐標監視雷達,其具有優良的低空探測性能和機動性能,主要用於探測中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各類空中飛行目標,其可以快速機動部署,以承擔應急作戰任務。
30日9時46分,空中作戰群如雄鷹一般飛來。其中,空警500在兩架戰機的伴飛下呼嘯飛過檢閱臺上空。空警500預警機的核心載荷——預警雷達正是由中國電科38所研製。該型雷達採用世界領先的數字陣列技術,成功實現了「小平臺、大預警、高性能、新一代」的目標,目前已成為我軍骨幹預警指揮裝備,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帥府」。
△305A雷達資料圖
305A雷達作為「幕後英雄」,以實戰狀態參與了此次閱兵,其主要承擔了閱兵當天的安防、警戒任務,以確保閱兵活動能夠圓滿完成。
該雷達是中國電科38所自主研製的機動式三坐標雷達,其填補了我國機動式中遠程三坐標雷達的空白。該雷達也曾作為參閱裝備亮相2009年建國60周年閱兵和2015年「九•三」閱兵。
這些年來,
在一些關注中國軍隊的人眼裡,
解放軍已多年沒打過仗,
缺乏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經驗,
各項建設成果缺乏實戰檢驗。
特種兵方隊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對解放軍的戰鬥力,他們有各種猜測。
那麼,解放軍的真實戰力到底如何?
通過這次沙場閱兵,
以下三項事實能幫你為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準確打分。
1、 裝備不斷升級,懾戰、能戰、止戰、勝戰的戰略制衡能力已今非昔比
在朱日和訓練基地,12000名官兵、600餘臺(套)裝備列陣沙場,以戰鬥姿態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解放軍陸軍陸航突擊部隊首次亮相,直-10武裝直升機、直-19武裝直升機、直-8運輸直升機等多種機型參加閱兵。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殲—20和大型運輸機運—20首次亮相沙場,射程超1萬公裡的新型東風31AG洲際飛彈現身朱日和,這也是東風-31AG列裝部隊後的首次曝光。由常規飛彈、核飛彈、核常兼備飛彈組成的戰略打擊群,以雷霆萬鈞之勢最後通過檢閱臺,展示了我國懾戰、能戰、止戰、勝戰的戰略制衡能力。
當然,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遠遠不止這些。航母遼寧艦編隊形成戰力;空中預警機、加油機橫空出世;國產無人機、新型遠程火箭炮等相繼入列;新型護衛艦、兩棲登陸艦密集下水……與此同時,一批新型信息化作戰平臺、精確制飛彈藥、電子對抗裝備陸續裝備部隊,中國軍隊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法新社報導稱,受益於中國經濟實力的極大提升,解放軍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中國的武器裝備如今已能與西方國家匹敵。
2、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三軍演兵場上不設預案、不定對手、不怕失敗解放軍雖然多年沒有打仗,但軍事演練一直不曾鬆懈過。據統計,僅2013年至2016年間,全軍共開展200多場各軍兵種部隊跨區基地化訓練、100多場聯合專項訓練、近百場軍兵種互為條件訓練。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近年來,解放軍作訓改革格外突出貼近實戰,力度空前。三軍演兵場上不設預案、不定對手、不怕失敗,已經成為實戰化訓練的常態。演習也越來越有針對性,注重多種複雜情況下實戰能力的訓練提升。
2015年,全軍幾大訓練基地有10多萬兵力參加了29場跨區基地化實兵對抗檢驗演習,「紅敗藍勝」的結局引人關注。
2016年7月,海軍組織三大艦隊上百艘艦艇和數十架飛機以及部分岸導發射單元,分成紅藍雙方,在南海海域舉行實兵實彈對抗演習。
去年底,遼寧艦與數艘驅護艦組成編隊,跨越渤海、黃海、東海、西太平洋、南海,展開跨海區訓練試驗。
今年7月,中國空軍多次進行遠海遠洋訓練,轟-6K等多型多架戰機編隊飛越了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檢驗了海上實戰能力。
此外,解放軍還積極與外軍(包括俄美)舉行雙邊和多邊聯合演練,通過交流學習,提升自身實力。僅2016年,解放軍就參加了東協「10+8」海上安全與反恐聯合演習、「環太平洋-2016」演習等至少十場聯合演習。
解放軍還通過和平時期執行大量多樣化任務來磨練、提升戰力。洪水湧來,他們衝鋒在波峰浪尖;疫情肆虐,他們戰鬥在無形的戰場;大地震顫,他們投身於抗震救災一線。在東海,他們在防空識別區驅逐外機;在南海,他們進行常態化戰鬥巡航。
3、史上最牛軍改重塑我軍組織架構,解放軍變得更高效、更具戰鬥力
2015年11月的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拉開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新的一幕。
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
2016年1月11日,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首次集體亮相,軍委機關由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
2016年2月1日,七大軍區謝幕、五大戰區登場;隨後,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亮相……短短數月,「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初步形成。
這一次改革,我軍成規模增加特種作戰、兩棲作戰、遠海防衛、戰略投送等力量,調整組建各專業部隊。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更加成熟完備。
這些重大改革舉措,改變了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對我軍整個組織架構進行重塑,再造實戰化軍事訓練的結構和路徑。有外國媒體評價,通過這次軍事改革,「解放軍將變得更有效、更具戰鬥力和更精悍」。
「人無魂,則惰;軍無魂,則敗」。十八大以來,軍隊正風肅紀,不少潛規陋習被逐步扳正;加強政治建軍,軍隊新樣子立起來了,官兵精氣神提起來了,投身強軍興軍的信心幹勁更足了。
「我們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我們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習近平發表的重要講話既振奮了全軍將士,更為全國人民吃下了定心丸。走過90年光輝歷程的人民軍隊,必將向著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闊步前行!
空中突擊梯隊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坦克方隊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自行火炮方隊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特戰裝備方隊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海軍陸戰隊方隊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火箭軍部隊方隊 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核飛彈方隊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
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寧強盛的國家
前進,中國人民解放軍!
加油,我的中國!
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電科38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