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官職業化的圖景當中,有這麼一句話:軍官的工資待遇要形成比較優勢。
那麼,什麼叫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主體由先天的要素稟賦或後天的學習創新形成較高附加值的相對優勢,包括相對競爭優勢與相對合作優勢。
通俗的說,軍官工資待遇要形成比較優勢的原因就是一句話:提高軍官職業的競爭力。軍官的工資待遇,不僅要相對全國平均收入形成優勢,同時也要和同層次職業相比具備比較優勢。有了這樣的工資待遇,軍官職業才能在新時代中真正具備競爭力。
當前,軍官職業的工資待遇已經具備了那些優勢?
1.應屆生起薪較高,達到了八千多元,相當於國內雙一流前列高校的平均薪資待遇水平。
2.整體平均薪水較高,遠遠超過全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平均薪資。
3.軍免公費醫療。
4.有一套獨具特色的住房保障體系。
儘管軍官的工資待遇擁有了這麼多優勢,但是,橫向比較開來,軍官的工資待遇本身還存在較大的缺陷,比較優勢並未形成。
具體表現在:
1.雖然起薪較高,但後續增長乏力。軍銜,軍齡的含金量較低。軍官工作多年之後,工資待遇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增長,無法體現出長期服役的優勢。
2.雖然整體平均薪水較高,但不同崗位,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工作之間差距較小。舒服單位和艱苦單位的區別沒有拉開。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現役軍官法和其他訓練管理條例缺乏對工資待遇獎懲的明確規定,無法有效通過薪資待遇激勵軍官主動作為。
3.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不全,甚至趨於混亂。過去一段時間,軍隊住房保障偏向於保障級別高的,駐地好的幹部,真正需要住房的中下級軍官往往得不到保障。軍隊公積金和地方不互通,掛虛帳,繳存比例較低,給軍人買房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4.軍免醫保和地方不互通。軍人退役之後,醫保銜接常常面臨困難,服役時看病報銷保障範圍需要進一步擴大。
以上的種種問題,可以說客觀存在,不容迴避。當前進行的工資結構改革,正是針對以上弊病做出調整。
比如,各類崗位津貼相會陸續增補,用以鼓勵軍官到軍隊需要的地方服役。
比如,住房補貼有望實發,住房公積金有形成和地方公積金相同的使用功能。
比如,軍銜和軍齡工資的含金量將會增加,不同銜級之間的軍官收入差距將會拉大。在最需要軍官留下服役的職級上,工資待遇必然會有所傾斜。
我們可以看到,工資結構改革,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漲工資」,而是對工資待遇的全面調整,為接下來的軍官職業化做好鋪墊。
工資結構調整之後,軍官的工資待遇將會形成較大的比較優勢:
一是橫向和公務員對比體現出較大的優勢。比如,軍委機關的薪資待遇高於國務院部委,基層艱苦邊遠的薪資待遇遠高於地方基層艱苦邊遠公務員。相應職級對應的軍地幹部,軍隊幹部高於公安幹警,公安幹警高於教師,教師高於公務員。在體制內,軍隊幹部就是薪資待遇最高的幹部。
這裡,不禁有人要問。很顯然,當前在某些極少數經濟發達地區,比如蘇州吳江區,南京江寧區,杭州市,深圳市,成都天府新區等地的體制內薪資構成,並非以工資為主,而是以發放巨額考核獎以及補充公積金為主。軍官的薪資待遇,和國家部委比起來有優勢,和這些地方的比起來那可要差的遠了!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裡的比較優勢,顯然不和這些地區比,而是和其他正常的地區進行比較從而形成優勢。至於這些城市的公務員收入問題,它牽扯到央地關係,理論上這些收入並不合規,接下來極有可能收縮,屆時,軍官的收入也能和他們比一比了!
二是縱向和過去比形成較大優勢。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地方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軍隊軍官的薪資待遇長期處在較低水準。雖然工資待遇不高,但依然不影響廣大學子在四十年間踴躍報名參軍,軍校分數線一度在薪資待遇最低的2000年左右達到了歷史最高。這充分說明了,軍隊在我國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國防建設,軍人的工資待遇幾度大幅上漲。軍官職業化之後,更需要充足的薪資以保障軍官長期服役,終身服役。畢竟,對於軍官來說,長期服役不僅意味著個人的奉獻和付出,同時也意味著全家的奉獻。軍官的薪資待遇水平,需要能夠支撐起全家的生活水平。除經濟發達地區外,駐地軍官的家庭收入起碼要能夠保證軍官處於社會中上層次的水平。
今後,年輕女孩只要嫁給軍官,駐地隨軍,不用上班也可人上人!
寫到這裡,恐怕有人要說,別畫餅了,這話我都聽了二十年了!實話告訴你,這回真的不是畫餅哦。這一代的軍官,將是史上最幸福軍官,上一次的軍銜套改已經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凜冬將至,轉業工作或將開啟,你還會想走嗎。如果此時此刻內心有些糾結的話,別走了,留下吧!
復轉圈新媒體 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至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