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千萬不要慫,堅決狀告美國政府,外交部為華為打氣:完全正當

2021-02-15 外灘人文財經

正在加拿大啟動孟晚舟案引渡程序之際,《紐約時報》報導稱華為公司正在準備狀告美國政府禁用華為產品的法案條款為違憲。與此同時,中國媒體也披露,有關加拿大人康明凱「竊取、刺探國家秘密和情報」的案件取得「重大進展」。

  據《紐約時報》4日援引知情人士報導,華為正準備在德克薩斯州東區(華為美國總部所在地)提起訴訟,控告美國政府禁止聯邦機構使用華為產品。

  根據該報報導,華為方面很可能會指控美政府禁用華為的條款是一個"剝奪權利的法案",或者是在沒有審判的前提下對個人或組織實施懲罰的立法行為。美國憲法禁止國會通過這類法案。

  華為方面尚未對上述報導予以置評。2018年12月,加拿大在美國的要求下逮捕了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美國司法部指控其觸犯了美國制裁伊朗的法規。除了針對孟晚舟個人,美國司法部今年1月底也對華為公司發起訴訟,指控其觸犯對伊朗制裁法規,還涉嫌洗錢、欺詐、工業間諜、阻撓司法等。

  華為出招反擊?

  《紐約時報》認為,華為公司的這一行動可能旨在迫使美國政府將針對該公司的訴訟更加公開化。華盛頓將華為視為國家安全威脅,而華為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抵禦美方對自己的打擊,包括高管公開表態批評美方做法,以及全新的市場營銷行動,以改善該公司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在中國即將召開全國人大會議之際,人大發言人張業遂也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了有關中國國家情報法和華為的問題。他強調中國一貫鼓勵和倡導企業在海外經營中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中國企業從事違反當地法律法規的活動"。他指責美國方面拿國家情報法說事,是"以政治手段幹預經濟行為",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周一也在微博上轉發該報社評,為"華為加油"。文章中寫道,加拿大啟動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法律程序,"這是美方發起針對華為的一眼就能看穿的政治鬧劇,但是它能夠在美加之間做成一個裝腔作勢、看似逼真的法律官司,這顯示了美加司法體系的強勢,以及它服務於政治的工具化能力"。文章還呼籲華為"一定要挺住",該公司"既要努力打贏官司,又不能被它牽制",強調"進一步強大是它應對當前各種挑戰的最大資本"。

  這條微博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除了支持華為的聲音之外,也有不少評論頗含譏諷。比如"安江雨石"就寫道:"哪來的勝利,只是利用加拿大公正的司法體系拖延時間罷了。這充分告訴你什麼是民主的司法體系。"還有"老蛇的世界"則提醒胡總編別忘了關注弱勢群體:"要我選擇,寧願不要那什麼5G黑科技,更希望國內那些留守兒童、失學孤兒、弱勢群體能得到胡總您的青睞,多為他們發聲,爭取從那高額的維穩費、對外援助中漏一點資源出來,照顧一下他們。"

  還有一位網友"依冉灬愛你"在找出了最高法院院長周強過去關於抵制"司法獨立"思想的講話,在評論中寫道:"最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談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時強調:要堅決抵制西方"司法獨立"錯誤思潮影響,旗幟鮮明,敢於亮劍,決不能落入西方司法獨立的'陷阱'。"

  這位網友的評論讓人聯想起日前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孟晚舟案件的表態,該發言人稱加方儘管標榜"法治原則"、"司法獨立",但"並不能掩蓋其在孟晚舟案上犯下的錯誤"。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誰的雙重標準?

  德國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亞洲研究組主任、中國問題專家希佩特博士(Hanns Günther Hilpert)認為,美國的確在向其它國家施壓,阻止它們使用華為的5G技術。但是這樣的做法和"雙重標準"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對德國之聲表示:"首先這一做法是基於美國安全部門的估計,即華為技術可能會被濫用為間諜工具--儘管這一觀點本身當然是值得討論的;其次(美國對於華為的指控)並非僅僅涉及中國的國家情報法,而是涉及具體實踐。"

  在所謂"雙重標準"的問題上,希佩特還提到了中國和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上的角力,比較了孟晚舟和在中國被捕的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的不同境遇:"加拿大是應美國政府要求對孟晚舟實施的逮捕。這是美加相關協議規定的義務,加拿大在這一行動中也遵循了所有的法治國家原則。在支付了保釋金之後,孟女士現在也沒有被關押,可以與自己的律師以及中國駐加使領館人員聯繫。而針對康明凱……被剝奪了睡覺的權利,持續被監聽,而且他與律師以及加拿大外交人員的接觸也受到限制。他患有心臟疾病卻長時間不能服藥。我個人認為看起來這更像是人質劫持。"

3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就華為宣布起訴美國政府答記者問。

陸慷指出,華為是就美國國會通過的2019年國防授權法的合憲性問題提起了訴訟,關於這個法案本身,實際上中國政府也就其中涉華的消極內容,當時就向美國政府和美國有關方面提出了嚴正交涉,表明了我們的反對立場。至於華為公司在美國起訴美國政府的這一舉動,我們認為企業通過合法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這是完全正當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於你問道,中國政府是不是會同中國企業一道採取這樣的訴訟舉動,到目前為止,我沒有掌握這方面情況。

3月7日,環球網報導稱,北京時間10時,華為舉行外媒記者會,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宣布,華為已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2019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款違反美國憲法。

感謝點擊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平臺規定留言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轉發朋友圈也是很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川普承認勸說多國禁華為,外交部回應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記者 許振華7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
  • 尾號888888手機號85萬元拍出;外交部回應中方是否計劃接觸拜登團隊;任正非稱新榮耀要做華為最強對手
    【外交部回應中方是否計劃接觸拜登團隊】11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請問中方是否和拜登團隊有接觸?或者是否有計劃在近期跟拜登團隊建立這樣的一個接觸以及溝通體制,就中美關係下一步的開展做進一步的協商?
  • 華為反擊!起訴美國政府違憲再進一步,呼籲停用國家機器打壓
    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規定,主要指禁止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設備和服務,還禁止政府機構與購買華為設備或服務的第三方籤署合同或向其提供資助和貸款,即便這些交易對美國政府並無影響或並無關聯。
  • 華為員工王偉晶或被美國特工釣魚,北約或集體限制華為設備
    王偉晶或被美國特工釣魚1月1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在回應波蘭問題時表示:關於這個案件,我們注意到波蘭方面和華為方面的聲明都表示王偉晶案是單純的個案,我們要求波方立即安排中方進行領事探視,並且以事實為依據,依法依規處理此案,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和人道主義待遇。
  • 美國又軍售臺灣,外交部、國臺辦回應:堅決採取正當、必要反制措施
    報導稱,這是拜登政府上臺後首度宣布對臺軍售,該軍售顯然又一次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釋放了嚴重錯誤信號。臺媒報導截圖對此,外交部發言人8月5日表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更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 佩洛西抹黑華為遭中國「鐵娘子」當場「打臉」,華為硬氣回應美國指控
    這些指控完全沒有新意,而是基於過去20年華為與其他公司已解決的民事糾紛。打壓華為並不能讓美國更先進,不斷重複的謊言也無法變成真理。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新增指控是這一行動的繼續,是對華為進行的政治迫害。這些指控完全沒有新意,而是基於過去20年華為與其他公司已解決的民事糾紛。這些民事糾紛或已經由雙方和解,或已經過訴訟程序解決,有一些已被聯邦法官或陪審團駁回。在這些糾紛中,華為沒有一次被認定惡意竊取智慧財產權,也沒有一次被要求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 華為CFO孟晚舟加拿大被拘,中國外交部一連回應9個問題
    2018年12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 為響應美國,英國全面封殺華為 5G,但它自己也很受傷
    很遺憾,華為在英國的未來發展被政治化。此舉源於美國貿易政策,而不是安全問題。過去 20 年來,華為在英國聚焦構建更好的網絡聯接。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我們將繼續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提供支持。我們將仔細審視今天的聲明對我們未來英國業務的影響,並與英國政府溝通,闡明我們會如何繼續助力英國構建更好的網絡聯接。
  • 美起訴華為,魯比奧:這是為處理華為所作所為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前主席克裡斯·史密斯(Rep. ChrisSmith, R-NJ)也就川普政府起訴華為表示讚賞,稱華為正代表中共在關鍵技術領域壟斷全球市場。        「華為實際上是中國政府的一部分,正代表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技術領域壟斷全球市場,」史密斯在一份聲明中寫道。
  • 美國拉攏盟友抵制華為
    美國在科技領域持續向中國施壓,5G成為最新戰場。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年內多次封鎖中國通訊設備商,在近期更積極拉攏日本、德國與義大利,共同加入美澳陣營抵制華為。美國政府單位在過去一年撰寫關於中國通訊設備危害國安的報告,並傳送給其他國家。報告將華為和中興列為重點目標,去年全球市佔首位的華為更是重中之重。
  • 華為堅決否認有隱蔽後門,荷蘭警告網絡威脅,華為設備安全漏洞百出!
    巴倫茲還說,歐洲各國政府應在10月歐盟委員會風險分析之前,於本月底前完成5G網絡安全要求的評估。  荷蘭國際事務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周三表示,荷蘭政府不應完全將華為排除在供應商之外。  據報導,荷蘭皇家電信嚴重依賴華為作為網絡設備和計費基礎設施的供應商。
  • 中國的華為,世界的華為!!!!
    華為的絕地大反擊,終於來了!今天,外交部宣布大消息:截至6月6日,華為已經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這其中就包括美方一段時間以來苦口婆心勸說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歐洲國家。是的,你沒看錯:在這場美國對華為沒有硝煙的「絞殺戰」中,華為不僅沒有屈服,反而越戰越勇。
  • 英國議會公布華為「間諜罪證據」,卻反證英國受美國操縱
    但是一名英國專家卻指出,這份報告中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華為從事了間諜活動,反而卻證明了英國議會已經被美國政府操縱。據報導,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8日宣稱,已經找到「華為與中國政府勾結的明確證據」,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還稱,支持首相詹森從英國5G網絡中清除華為設備的決定,並宣稱「需要將這一日期提前,可能會提前到2025年,(這一決定)從經濟上被認為是可行的」。
  • 美國為什麼對華為下黑手?美國怕華為什麼?「暴君」任正非和他的華為帝國
    真為美國消費者感到遺憾,就算想體驗Mate 20 Pro如此優秀的手機也要大費周章地從非主流渠道購買。不光如此,不久之後的P30和Mate30他們也享受不到。某些美國政客,真是又蠢又壞。也順便對整天吹三星全球銷量的粉絲們說一句,靠行政手段排斥對手壟斷市場得來的銷量,就別拿出來吹了。我要是棒粉都丟不起那人。
  • 美國防部禁止軍事基地銷售華為中興手機
    兩品牌手機在相關商店2017年銷量2400部,華為發聲明否認「後門」一說,美國政府各分支正發力限制兩家公司
  • 被美威逼排擠華為,德國槓回去:輪不到你指手畫腳
    在回應美國試圖威脅德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一事時,德國聯邦議會保守派領袖之一布魯默(Michael Grosse-Broemer)如是說。上周,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剛表態稱:「不禁華為」,隨後就收到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A. Grenell)的「警告信」:放棄華為,否則美方將削弱兩國間的情報共享。
  • 【回憶】華為老兵:我所知道的孟晚舟,曾激勵父親到深圳闖蕩;外交部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嚴正交涉,強烈抗議
    有時候客戶拖著不給驗收,後來又定了一個規則,如果不驗收,就堅決不投入運營為客戶賺錢。有感於財務體系員工辛苦但是收入不高,孟晚舟曾請求公司給財務體系員工普遍提薪,美名其曰「照亮陰影地帶」。本文在解放日報旗下的上觀新聞首發,作者戴輝,原編輯王海燕 2.外交部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嚴正交涉,強烈抗議!;2018年12月9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無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 美媒:美國正說服盟友不要使用華為5G技術
    美國告誡其他國家不要使用華為5G技術據報導,官員們正極力說服設有美軍基地的國家避免使用華為的電信事實證明,加拿大並不是美國政府告誡不要使用該中國科技巨頭產品的唯一盟友。美國國會2012年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就在今年中期選舉之前,美國甚至禁止政府人員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 晚舟女士,堅決不能上美國人的當!
    設套?美媒:美司法部正與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允許她返回中國以換取其承認部分控罪。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被加拿大警方「應美國發布的逮捕令」拘押,美國要求加拿大引渡孟晚舟,孟晚舟方積極抗爭的法律程序自此開啟,至今無定論。隨之而來的是中加關係遭遇嚴重困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本月1日表示,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 北歐小國學美國封殺華為,中國該如何反制?
    11月3日,瑞典外貿大臣哈爾貝裡談及禁止華為5G一事,稱這是出於「安全考量」。安全威脅,完全是無稽之談。華為進入瑞典市場已有20年之久,帶來大量的高薪崗位,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從未出現任何安全問題。為了消除瑞典政府的顧慮,華為還主動提出可以籤署「無後門」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