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團人手數支,原理類似打火機:簧輪槍槍機發展史

2022-01-30 輕兵器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簧輪槍槍機原理與現在的燃油打火機原理很相似,高速旋轉的鋼輪與緊密接觸的黃鐵礦石摩擦產生火花,從而點燃引火藥,再通過槍管後端的傳火孔引燃藥室裡的發射藥,進而將彈頭髮射出去。


簧輪槍溯源

簧輪槍大約在1500年左右被發明,具體在哪個國家或地區被發明尚有爭議,有據可考的發源地是德國和義大利地區,其發明者很可能借鑑了著名的僧侶手炮(多由僧侶攜帶防身而得名)和一些鋼輪點火器的結構。

不過,有記載的最早應用案例出現在德國地區。因為不需要明火點火,其比火繩槍的隱蔽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火繩在引燃時會發出味道和火星,容易被對手發現,尤其是在晚上。此外,燃燒的火繩若放置不當,很容易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尤其是火藥桶。

僧侶手炮採用手動後拉的齒條,使其與黃鐵礦石摩擦產生火星點火,手炮下部的圓環通過螺紋與火石夾連接,可以調節黃鐵礦石壓緊齒條的力

手拉驅動的鋼輪點火器

簧輪槍槍機工作原理示意圖

簧輪槍槍機結構圖。圖中可見,鋼輪軸上的凸起擠壓盤蓋下部,使盤蓋自動打開

      著名的德國僱傭騎士團「黑色騎兵」每人通常都攜帶數支這種簧輪槍。雖然馬背上再次裝填仍不方便(也是每人帶數支的原因),但至少不用擔心火繩被吹滅而不能點火。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鬥中使用簧輪槍,運用輪番攻擊的戰術戰勝了在風雨天氣中艱難使用火繩槍的法國軍隊。簧輪槍一時名聲大噪,很快成為歐洲各國騎士們的標準裝備。在16~17世紀的歐洲戰爭中,簧輪槍與火繩槍、打火槍一同服役,直到最終都被燧發槍取代。

簧輪槍槍機

結構特點及分類

簧輪槍槍機主要由鋼輪、主簧、夾持黃鐵礦石的夾子(通常稱為火石夾,有些簧輪槍槍機上還設有一套備用的火石夾)、固定板(各種零部件都安裝在其上面,也稱為槍機板)等組成。鋼輪上加工有縱向和橫向的淺槽,用於提高摩擦力。為了確保引火藥池的密封性,引火藥池下端與鋼輪接觸部位設有對應的凸起。鋼輪旋轉的驅動力由被壓縮的主簧通過鏈條傳遞到鋼輪軸上,進而帶動鋼輪旋轉。

設有備用火石夾的簧輪槍槍機

主簧和鋼輪全外露式簧輪槍槍機

上為主簧和鋼輪全內置式簧輪槍槍機,下為主簧內置鋼輪外露式簧輪槍槍機

簧輪槍槍機按主簧和鋼輪的設置位置,可劃分為主簧和鋼輪全外露式、主簧和鋼輪全內置式、主簧內置鋼輪外露式3種。

全外露式主簧和簧輪容易受到磕碰,防護性差,但清理火藥殘渣比較容易,從藝術觀賞的角度審視,其機械美感最佳。因為加工裝配較容易,多出現在簧輪槍發展探索的早期。

主簧和鋼輪全內置式防護性好,但火藥殘渣容易進入槍機內部且清理困難,對零部件加工和裝配水平要求高,因此多出現在簧輪槍發展成熟的後期。

主簧內置鋼輪外露式則集中了兩者的優點,應用最為廣泛。根據鋼輪位置又細分為鋼輪嵌入槍機板和鋼輪突出槍機板(通常增設有保護框或擋板)兩種。

在裝填時,簧輪槍需要用專門的鑰匙將鋼輪軸順時針或逆時針(擰動方向由主簧鏈條與鋼輪軸的相對位置決定,與擊發時鋼輪的旋轉方向相反)擰動2~3圈,使主簧壓縮蓄能。擰到位後,阻鐵通過鎖定鋼輪,保持主簧的被壓縮狀態。

簧輪槍槍機上配用的分離式鑰匙

與槍機一體的鑰匙

簧輪槍配用的鑰匙大都與槍機分離,除了可以擰緊鋼輪外還可以擰緊火石夾;因為戰場上容易丟失,後期出現了與槍機一體的鑰匙。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還出現了一種特別的簧輪槍槍機,其可通過後拉火石夾的動作聯動鏈條使鋼輪旋轉,以壓縮主簧。其優點是,將壓縮主簧和拉火石夾的動作合二為一,減少了發射步驟。不過,因為增加了火石夾和鋼輪的離合組件,使槍機變得更複雜了,因此使用並不廣泛。

簧輪槍槍機的演進

早期的簧輪槍槍機採用類似火繩槍的手動旋轉盤蓋,拉動火石夾到位後還需要手動轉開盤蓋,然後才能扣動扳機。這種簧輪槍除了容易貽誤戰機,還存在打開盤蓋後至射擊前的這段時間引火藥可能被吹散或淋溼的弊端。

西班牙的兩種特別的簧輪槍槍機。其通過後拉火石夾的動作,聯動鏈條使鋼輪旋轉,以壓縮主簧。其中,下圖的槍機繼承火繩槍槍機

早期的簧輪槍槍機採用與火繩槍類似的手動旋轉盤蓋

不過,在一些與冷兵器結合製造的簧輪槍槍機上,通常會採用一種獨特的自動盤蓋。其外形與日本火繩槍的手動旋轉盤蓋類似,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只是盤蓋下邊的部分被改成一根較短的橫杆。待發時,橫杆深入鋼輪上開的槽中。擊發時,鋼輪旋轉的過程中會順勢推出橫杆,與橫杆同軸一體的盤蓋上部旋轉,從而打開引火藥池,然後火石夾在簧力的作用下將黃鐵礦石擠入並與鋼輪摩擦點火。在這種簧輪槍槍機中,常見的設計是將盤蓋設在鋼輪的正上方靠近槍管軸線位置。該類自動盤蓋結構簡單可靠,但需要給鋼輪開槽,會影響其強度,只在簧輪槍發展早期使用較多。

結構同手動旋轉盤蓋的自動盤蓋。圖中可見簧輪槍鋼輪上的開槽(上圖),盤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其下部分為較短的橫杆(下圖),該橫杆插入鋼輪上的開槽中       後來發明了可自動打開的反「7」字形旋轉盤蓋,射擊時由簧輪軸或簧輪上的凸起擠壓旋開。但因為盤蓋與引火藥池上端都為曲面,為了保證密封性,這種設計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最麻煩的是,因為反「7」字形旋轉盤蓋在打開時需要做旋轉運動,為了對其進行讓位,槍機板上端需要做成複雜的圓弧形。

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擊發時反「7」字形水平移動盤蓋的下部被簧輪軸或簧輪上的凸起擠壓,旋轉打開盤蓋,同時還會壓縮盤蓋簧並被鎖定機構鎖定。裝完引火藥粉後,只需按動露在槍機板外的釋放按鈕,即可釋放盤蓋,重新遮蓋引火藥池。彈簧復位機構動作原理類似按鈕式彈簧驅動火繩槍的扳機機構。一些早期簧輪槍槍機上的反「7」字形旋轉盤蓋是通過手動復位的。


反「7」字形旋轉盤蓋的簧輪槍槍機

「T」字形水平移動盤蓋的簧輪槍槍機

之後,槍匠們將反「7」字形旋轉盤蓋改成「T」字形水平移動盤蓋,該件的上端部分通過前後移動實現對引火藥池的打開和關閉,並通過一銷軸與下端的固定杆相連。固定杆受簧輪軸或簧輪上凸起擠壓作用做旋轉運動後,通過銷軸帶動上端的盤蓋水平移動。再裝填時的復位與反「7」字形盤蓋一樣,通過彈簧力驅動盤蓋。後期的一些火繩槍槍機也採用與此類似的自動盤蓋。

在發展過程中,簧輪槍上的這種自動盤蓋,在後期的火繩槍上也被借鑑採用

爾後,槍匠們發現「T」字形水平移動盤蓋完全可以通過手動復位,因此把驅動簧和釋放按鈕等零部件取消,使簧輪槍槍機的零部件更少,加工簡單。因為對引火藥池的密封效果並無影響,這種槍機逐漸成為主流配置,在後來的打火槍槍機上仍廣泛使用。

手動復位「T」字形水平移動盤蓋的簧輪槍槍機,盤蓋不再設復位簧和鎖定機構,只設有定位簧

自動盤蓋技術的發明使射擊變得只剩下瞄準和扣動扳機兩個動作(火石夾作為保險通常被推到前方,不過臨陣前為了快速反應會提前後拉到位),其快速射擊能力非火繩槍可比。同時也因為大大減少了引火藥粉的暴露時間,提高了發火的可靠性。

為了儘可能減少零部件,葡萄牙在其簧輪槍槍機上採用了獨特的環形引火藥池盤蓋。該盤蓋圍繞在鋼輪外,可以起到保護鋼輪的作用,裝填時該盤蓋被手動推動,在封閉引火藥池時還會壓縮彈簧片直至被專用阻鐵鎖定。扣動扳機擊發時,鋼輪阻鐵在釋放鋼輪前將盤蓋的專用阻鐵挑起,以便盤蓋在簧力的驅動下提前打開。盤蓋的動作過程與上述提到的需要簧力驅動復位的自動盤蓋恰恰相反,最大的區別是盤蓋的釋放改成了由鋼輪阻鐵控制而非鋼輪軸或鋼輪上的凸起。該結構的簧輪槍被葡萄牙廣泛應用在早期的海外殖民侵略戰爭中。

葡萄牙簧輪槍槍機上環形盤蓋,其可以圍繞鋼輪軸轉動,也兼有保護鋼輪的作用

     早期的簧輪槍採用類似按鈕式彈簧驅動火繩槍的阻鐵,發射時扳機上端向外擠壓阻鐵後端,從而帶動前端釋放鋼輪。後來又改成了類似扳機式彈簧驅動火繩槍的「Z」形阻鐵。也有一些結合在冷兵器上的簧輪槍槍機採用了「Z」字形阻鐵,不過很少見。

結合在冷兵器上的簧輪槍,其槍機採用「Z」形阻鐵(俯視此實物時才能看到「Z」形阻鐵)

簧輪槍槍機上的「Z」字形阻鐵


     因為簧輪槍槍機的主簧力較大,所以以上3種扳機機構都存在扳機力過大的弊端,對於準確射擊的影響較大。後來人們發明了由兩件式阻鐵構成的設置扳機機構。其原理是:阻鐵分為第一、第二阻鐵,其中第二阻鐵前端與鋼輪阻鐵製動孔通過斜面嚙合,主簧的力量通過鋼輪傳給第二阻鐵,迫使其後端下壓到第一阻鐵上實現鎖定,擊發時輕扣扳機擠開第一阻鐵,這種平衡就會被輕易打破,主簧力會擠壓第二阻鐵釋放鋼輪,因為大大減輕了扳機力,所以能夠有效提高射擊精度。

兩件式阻鐵構成的設置扳機機構


     不過,因為這種設置扳機機構過於靈敏,容易因磕碰等原因導致誤觸發,因此槍匠們又給該扳機機構設置了一個單獨的外置旋轉保險杆。保險杆在旋轉到位後阻止第一阻鐵旋轉,即便大力扣動扳機也無法釋放第二阻鐵和鋼輪。該保險杆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鋼輪被釋放,因為即便火石夾被推到前方已使槍處於保險狀態,也會因為磕碰發生鋼輪被釋放的情況,雖然不會導致走火但會貽誤戰機。

設有外置保險杆的簧輪槍槍機。保險杆可手動繞其軸旋轉,保險杆下端的凸起插入上圖中的圓環內,阻擋第一阻鐵旋轉,從而實現保險

    

     採用類似設置扳機的打火槍槍機上也會採用類似的保險杆。在另外一些簧輪槍槍機中也會採用插入式保險杆,保險狀態時保險杆插入第二阻鐵的孔中,此時即便扣動扳機帶動了第一阻鐵,但因為第二阻鐵被保險杆限制而不能轉動,所以鋼輪也無法被釋放。若需解除保險,用手拉出保險杆即可。

設有插入式保險杆的簧輪槍槍機。保險狀態時,保險杆插入第二阻鐵的孔中


     比較有趣的是,丹麥曾經發明過一種獨特的簧輪槍槍機,最大的特點是鋼輪不再是圓形而是近似於半圓形。總體來說,其機構就是去掉燧石夾和火鐮並增加鋼輪和火石夾的義大利打火槍槍機,為了減輕扳機力,採用了不同以往的設置扳機機構。不過因為出現的比較晚並未廣泛使用。

獨特的丹麥簧輪槍槍機,其設有半圓形鋼輪


丹麥簧輪槍槍機內、外部機構示意圖。圖中可見,其機構就是去掉燧石夾和火鐮並增加鋼輪和火石夾的義大利打火槍槍機

義大利打火槍槍機,採用了不同以往的設置扳機

由簧輪槍槍機改造成的「打火機」

結語

火繩槍在待擊時需要隨時調整火繩伸出火繩夾的長度,否則燃燒的火繩頭就不能準確地插入引火藥池內點燃引火藥,這就要求射手隨時觀察和及時調整,但因射手的素質良莠不齊,導致戰場上火繩槍的不發火率達20%。因為主簧強度和燧石前緣鋒利程度等原因,打火槍和燧發槍戰場上的不發火率也只是控制在了10%左右。從原理上來說,簧輪槍的發火率要高於燧發槍、打火槍、火繩槍,有資料說幾乎可以比肩擊發槍。因此,保養得當的簧輪槍可靠性會很高,但受限於結構複雜,成本居高不下,並未得到廣泛使用。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20年第8期,公眾號文有刪改)




詳情戳連結👆


微信微店就可以下單👇

在小輕店裡買,有贈品~

有專業有態度的公眾號,歡迎關注,領取你的最權威輕武器攻略

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進店

領取限時優惠券

圖書、文創打包帶走~

相關焦點

  • 全類型步槍的原理和槍機結構圖
    步槍按照槍機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槓桿式槍機、栓式槍機、折開式槍機、泵動式槍機、半自動步槍(包含現代運動步槍)和自動步槍。一說折開式,大多數人可能先想到的是雙管獵槍和轉輪手槍,折開式步槍雖然現在不多見,但原理和雙管獵槍和轉輪手槍類似,在槍管後的絞鏈處打開槍口,然後進行退彈-填彈動作。有的槍枝的絞鏈銷可以拆卸,把兩端分開儲存,但連接起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緊湊的熱兵器了!
  • 半自由槍機原理那麼簡單巧妙,為什麼95式步槍不用?
    2、槓桿延遲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半自由槍機形式,主要是法國人用,法國的FAMAS自動步槍、AA-52通用機槍就使用槓桿延遲後坐,此外還有多米尼加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卡賓槍也使用類似的槓桿延遲後坐(詳見:發射.30英寸卡賓槍彈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卡賓槍)。槓桿延遲後坐的工作原理是,槍機分機頭和槍機體,兩者之間有一個可轉動的槓桿。
  • 槍械小知識:什麼是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
    這類沒有剛性閉鎖,單純依靠槍機「慣性閉鎖」的自動原理就叫做自由槍機式原理,也叫槍機後坐式原理。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的好處是結構非常簡單,沒有剛性閉鎖裝置,一個槍機一根復進簧,槍機在機匣裡被復進簧推著,在後坐力作用下前後運動就可以完成射擊循環,但它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連發射擊時較重的槍機在機匣內前後運動,槍身振動明顯,對射擊精度不利。
  • 以色列「內格夫」輕機槍也採用了恆定後坐原理嗎?
    「內格夫」輕機槍採用導氣式原理、槍機旋轉閉鎖、開膛待擊,口徑為5.56mm,發射5.56x45mm北約小口徑步槍彈。該槍的槍管可快速更換,有標準型和突擊型兩種槍管,前者長460mm,主要裝備步兵,後者長330mm,主要裝備傘兵和特種作戰單位。
  • 這支槍只要5個月就研製出來,卻在兩年內易主三家?——ACR步槍
    另外關於為什麼國內槍械研發周期長,國外研發周期快的原因大家也可以看這篇)Masada的研發周期短是因為這支槍更像是一支被拼湊起來的槍,馬蓋普憑著豐富生產AR系列塑料配件的經驗將自己的很多產品拼湊在這支槍上,在Masada身上可以看到其他步槍的設計,例如類似AR-18的活塞短行程導氣系統、FN SCAR的一體式上機匣、像HK G36一樣大量使用聚合物部件,以及直接採用的AR-15發射機組、彈匣等設計。
  • 德皇威廉二世的小玩具——採用槍管前衝原理的施瓦茨洛澤M1909手槍
    施瓦茨洛澤M1909手槍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彩雲曾經介紹過採用槍管前衝原理的奧地利曼利夏M1894自動手槍,這是最早採用槍管前衝原理的自動武器,但曼利夏M1894自動手槍設計太古舊,產量也很少。相比之下,德國施瓦茨洛澤M1909手槍是採用槍管前衝原理的自動武器中最完善,產量也最大的,前前後後一共生產了約8000支。
  • [修改整合版]這支槍只要5個月就研製出來,卻在兩年內易主三家?——ACR步槍
    Masada的研發周期短是因為這支槍更像是一支被拼湊起來的槍,馬蓋普憑著豐富生產AR系列塑料配件的經驗將自己的很多產品拼湊在這支槍上,在Masada身上可以看到其他步槍的設計,例如類似AR-18的活塞短行程導氣系統、FN SCAR的一體式上機匣、像HK G36一樣大量使用聚合物部件,以及直接採用的AR-15的發射機組、彈匣等設計。
  • 槍機偏移閉鎖,吃雞裡的SKS就用這種原理
    ,開鎖動作則是通過槍機框上的開鎖斜面,把槍機「鏟」出來,讓槍機頂在閉鎖槽裡的那個角脫出,實現開鎖。類似這種偏移方式的還有比利時FN FAL自動步槍,它也是槍機尾部上下偏移閉鎖,但是它的開鎖斜面位置和SKS半自動步槍不同,在槍機尾部兩側。
  • MG-42通用機槍的操作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MG42的槍機採用開敞式槍機(open bolt);一般槍枝為閉鎖式槍機,上膛後槍機會先被拉柄帶到復進端之後再被復進簧彈回藥室端閉鎖(手動槍機當然靠射手自己),同時完成進彈的動作準備待發。MG42的槍機當射手扣下扳機後,扳機以槓桿原理解除阻鐵,槍機就被復進簧釋出,槍機迅速向前滑動同時將彈匣或彈鏈上的子彈送入藥室,等到槍機達到閉鎖定位時,原來被壓抑的擊槌就跟上來擊打槍機的撞針部位完成擊發的程序(開敞式槍機如果沒有浮動式撞針
  • 德國HK G3步槍的滾柱延遲開鎖原理源自哪裡?
    由於使用滾柱延遲開鎖原理的HK名槍很多,HK在輕武器界又是如此威名顯赫,故這一原理也有被神話的傾向,甚至彩雲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說「只有精密加工能力強大的德國才玩得轉這個原理」,「擊發時槍機延遲一會兒再後坐,不像其他半自動步槍擊發瞬間就後坐,保證精度」。
  • 人手一支!印度購買70000支大威力步槍,中國95處於劣勢|輕武專欄
    前些日子,印度國防部正式宣布,將正式從瑞士輕武器製造商SIG的美國分公司採購72400支SIG 716自動步槍,總金額高達7200萬美元,並在未來1年內交付。 M16系列一直在使用氣吹式導氣系統,也就是直接通過槍彈射擊時產生的高壓燃氣通過導氣管導向槍機,吹動槍機完成自動動作。
  • 【槍】溫徹斯特M1895槓桿槍機式步槍
    與M1873步槍血脈相連M1895步槍採用槓桿槍機式結構,其槓桿式槍機的基本原理與M1873步槍的相同,只是結構有所不同而已。目前的固定式彈倉多採用螺旋彈簧 做託彈板簧,並直接置於託彈板之下,靠簧力將彈向上抬起。而M1895步槍採 用了當時常用的片簧做託彈板簧,其託彈板呈「V」形,上端卡在槍管下方的固定槽內,下方卡在託彈杆尾端的凹槽內,靠簧力驅動託彈杆逆時針旋轉,帶動託彈板向上運動,使彈倉內的槍彈進入待進膛位置。其二,採用了閉鎖楔鐵。
  • 新加坡Ultimax100輕機槍的恆定後坐原理,為什麼我們不學?
    圖中這支Mk.III裝了100發彈鼓。單手握槍,用下巴頂著Ultimax100輕機槍的槍託射擊,這在其他輕機槍上是無法想像的。Ultimax100輕機槍之所以有那麼低的後坐力,與其使用的「恆定後坐原理」(Constant Recoil)密不可分。關於恆定後坐原理的具體工作方式有不少讀者比較困惑,存在一些誤解。比如在之前介紹槍械自動原理的系列文章中,提到常見的自動原理有自由槍機式、半自由槍機式、導氣式和管退式,結果有讀者提出,還漏了一種恆定後坐原理,這就是對恆定後坐原理誤解的結果。
  • 【槍】世博寵兒——美國雷明頓槍機下轉式單發步槍(對不住各位老鐵,昨天沒時間更新!)
    雷明頓槍機 下轉式單發步槍由此而聲名大噪,訂單 一筆接一筆地來到雷明頓公司。首先出 手的是丹麥,他們總共訂購了41 800支 雷明頓槍機下轉式單發步槍及其卡賓 槍型。瑞典與挪威也分別訂購了10 000 支和20 000支雷明頓槍機下轉式單發步 槍,並且這三個國家都購買了該槍的生 產權。隨後埃及、西班牙、盧森堡、梵 蒂岡、烏拉圭、阿根廷等都相繼訂購大 量的雷明頓槍機下轉式單發步槍。
  • 西部片的「常客」,如何運用了仿生學原理?溫徹斯特M1873槓桿槍機式步槍
    而提到早期槓桿槍機式步槍的代表作,自然讓人們想到溫徹斯特公司的產品,M1873則是其中的典範——與時俱進的產物M1873槓桿槍機式步槍是溫徹斯特M1866槓桿槍機式步槍的升級版。於是,溫徹斯特公司對M1866步槍進行了適當改進,使之能夠發射中心發火式槍彈,改進後的槍就是M1873槓桿槍機式步槍。從仿生學角度看工作原理M1873步槍是單發非自動步槍,由扳機護圈槓桿上下擺動驅動肘節式機構,從而帶動槍機前後移動,完成供彈、閉鎖、抽殼、拋殼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