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魚
鰹(jiān)魚,,俗稱炸彈魚,屬鱸形總目、金槍魚亞目、金槍魚科、鰹屬。
在西太平洋,有一大片極為溫暖而荒蕪的水域,被稱為暖池。那裡有最大的鰹魚種群之一,這些鰹魚在暖池西部邊緣覓食最為活躍,那裡有兩股水質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統交匯,造成一個匯聚帶,在其周圍,營養、浮遊生物和小魚都很集中。本來四處遊蕩捕食的鰹魚只要隨著食物跟著洋流遷移即可。春夏之際,成群而來,在沿岸各地均可捕獲。
鰹魚是金槍魚圍網的主要捕撈對象,也是拖毛釣、流刺網的捕撈對象,同金槍魚一樣為大洋性重要經濟魚。可供鮮食或製成鹹幹品,世界主要漁業國利用鰹魚加工成罐頭製品,在歐美市場十分暢銷。鰹魚分布範圍較廣,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溫高於15攝氏度以上的水域,都有鰹魚的蹤跡,並且儲量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尚且樂觀。
日式烹飪中經常用到的柴魚高湯就是鰹魚製作而成。鰹魚在日本被使用特殊工藝煮熟,剔除魚刺後反覆煙燻多次。因煙燻後的鰹魚硬如木塊,故也稱為「木魚」,據悉又叫鰹節,用這種煙燻鰹魚為主要成分,並且配合各種胺基酸與核酸原料製成的顆粒狀調味品,還被稱為「木魚精」,它是日本料理和日本料家庭館最常用的調味品之一。
鮪魚:
鮪魚又叫吞拿魚,為高度跨洋性的洄遊魚類,全世界各大洋都能找到它的蹤跡。由於金槍魚活動旺盛,生命力很強,它必須時常保持快速遊動,才能維持身體的供給,加上只在海域深處活動,因此肉質柔嫩鮮美,且不受環境汙染,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
從生物學的分類上講,廣義的金槍魚是指魚類中的鯖科、箭魚科和旗魚科共計30種魚類。經濟價值較大的種類包括藍鰭金槍魚、馬蘇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鰹魚等6種 用金槍魚做生魚片,質量由高至低分別為藍鰭金槍魚、馬蘇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黃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馬蘇金槍魚產量較低,其價格非常高,常見的金槍魚生魚片都是用大眼金槍魚、黃鰭金槍魚製成的。
金槍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質、糖類、鈣、磷、鐵、鈉、鉀、鎂、鋅、銅、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膽固醇等多種營養元素。金槍魚與一般魚類和肉類相比,具有低脂肪、低熱量和高蛋白的特點,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有益婦女的瘦身美容,另外,由於金槍魚是生活在鹽度較高的外洋大海深處,因此金槍魚絕對是無汙染的綠色健康食品。
換句話來講,鮪魚類別下包含正藍(鰹魚),但鮪魚旗下的「煙仔」為中國區域海洋最常見的魚種之一,且在鮪魚類別下含有酸性最高不易保存,通常在溫度低於零下60度的冰箱內保存不超過3天肉就開始變質,因此煙仔也是鮪魚裡面最便宜的一種魚,經常被壽司店充當金槍魚刺身來忽悠不懂魚的人。
然而正藍,還有種叫法是:藍正鰹,只會出現在中國海域過千米水深的海域,偶然也會有少部分迷路的跑到301井附近,因此其稀罕程度遠遠超越黃鰭金槍、大目金槍等,吃過刺身的朋友都知道正藍魅力所在,肉質柔軟順滑不酸,且入口即融,絕對不比金槍魚的差!
下面來做一個幾種常見鮪魚在刺身後的顏色對比:
圖1為新鮮已放血的煙肉刺身,深紅偏紫,是煙仔獨有的魚肉顏色。
圖2為新鮮浮臺漁獲正藍的刺身,肉色較淡,不含酸性
圖3為黃鰭金槍肉,上水後第三天的刺身顏色,同樣不含酸性。
圖4為當天上水的大目金槍肉,色澤絕屬上乘!
圖5為長鰭金槍肉,色澤同樣偏淡。
以上照片均為手機拍攝,難免存在色差,但是小編敢肯定的告訴你,由於價格嚴重數十倍的差異,非海釣行家的普通消費者在外面壽司店吃到的所謂金槍肉,十有八九是拿廉價煙仔肉冒充的。同時包括某寶上出售的廉價金槍刺身生鮮,也只不過是煙仔而已,真正的金槍或正藍,遠遠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