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央視記者走進遼寧艦內部 探訪「軍中脊梁」

2021-12-17 央視新聞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今年是遼寧艦從入列以來走過的第4個年頭。近日,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再次解纜起航,赴相關海域開展例行訓練和科研試驗。

在遼寧艦上,有這樣一群老兵,他們集結在共和國第一支航母部隊的旗幟下,衝鋒在航母建設的最前列,取得了我國首艘航母從「船能動」到「機上艦」的每一次突破,他們就是我國首批航母艦員——遼寧艦高級士官。


△《東方時空》視頻:遼寧艦上的老兵——「軍中脊梁」

老兵們平均兵齡20年 被稱為「軍中脊梁」

這群稱為"軍中脊梁"的老兵們平均年齡39歲,平均兵齡20年,兵齡最長的已服役了26年。在遼寧艦的「心臟」部位——動力機房,記者看到遼寧艦機電部門的官兵在技術骨幹的帶領下,對各個部位進行出航前最後檢查。

個個都有硬功夫 關鍵時刻頂得上

航母上的老兵個個都有兩手硬功夫,平時工作靠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上。2013年8月,遼寧艦出航在即,導航雷達突然出現異常。導航雷達堪稱航母的「眼睛」,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發生故障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參與排除故障的航海部門士官長黃活明,憑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對裝備的了解,通過檢測裝備系統狀態,最終將故障部位鎖定在了信號傳輸路徑上。通過進一步檢測,發現是信號轉接板出了問題,故障被順利排除,確保了如期出航。

士兵「專家」創造海軍接艦歷史上多個第一

航母上這樣的士兵「專家」還有很多。遼寧艦入列不到兩個月,就成功實現了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不到3年就形成了航母艦載機綜合保障能力,創造了海軍接艦歷史上多個歷史性第一。

士兵「專家」帶出許多年輕士官 佔全艦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些「士兵專家」還帶出了許多年輕士官,佔全艦百分之七十以上,已成為航母建設的生力軍。

二級軍士長王維來航母部隊前,在南海艦隊服役,已經歷了長達22年的艦艇生活。進入航母部隊6年時間裡,王維先後自學了電力系統等多門課程,摸遍了全艦所有電站及百餘個配電室,參與制定《航母裝備使用保養規則》等多部規則。如今身為中隊士官長的他,帶出了2名區隊長,9名班長。

工作中是師父 生活中是兄長

工作中,老兵們是師父,生活中他們更是兄長。在遼寧艦區域網論壇上,通信部門士官長程海霞是絕對的「網紅」,他的網名叫「大海安家」。在完成日常繁重的訓練和工作之餘,這個「70後」老兵經常關注遼寧艦論壇上年輕士兵的心聲。

一次,一名戰士在論壇上發帖「吐槽」:「遼寧艦管理太嚴了,剩飯要被糾、垃圾分類錯誤要被糾。」滿腹的委屈引起了不少年輕士兵的共鳴,也引起了士官長程海霞的關注。

程海霞從自身的角度去分析,給年輕士兵講解,通過一系列的交流讓覺得委屈的士兵們接受了艦上的管理方式。 

遼寧艦高級士官群體是第一代航母艦員的典型代表

遼寧艦政委李東友表示,遼寧艦上的高級士官群體,是第一代航母艦員的典型代表,他們都是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們心懷理想,矢志強軍,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們兢兢業業,勇於創新,甘於奉獻,已經成為我們這條艦艇完成任務的中堅,部隊管理的骨幹。

遼寧艦風雨兼程走過4個年頭

從2012年9月入列以來,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風雨兼程走過4個年頭。 

2012年9月25日上午

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正式交付海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舷號為「16」。從這一天開始,我國有了自己的航母,海軍建設進入嶄新篇章。

2012年10月30日上午

中國海軍遼寧艦完成了自加入海軍以來的首次試航。這次試航歷時18天,並未搭載艦載機。

2012年11月23日

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受到世界空前關注。

2013年11月11日

遼寧艦順利完成本航段試驗試飛和訓練任務,返回某軍港。為期20天的航行中,首次實際驗證了艦面所有起飛位的保障能力和流程,首次在遼寧艦上完成殲-15艦載戰鬥機發動機拆裝等試驗。

2013年11月26日上午

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解纜起航。在海軍飛彈驅逐艦瀋陽艦、石家莊艦和飛彈護衛艦煙臺艦、濰坊艦的伴隨下趕赴南海,並在南海附近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這是遼寧艦入列後,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

2014年1月1日上午

遼寧艦順利完成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試驗和訓練,返航靠泊青島某軍港。首次組織作戰系統綜合研試,首次組織了以遼寧艦為核心的編隊航行訓練。

2014年11月23日

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起飛拉開帷幕,駕駛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降,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為了這一天,艦載機試飛員們進行了數以千計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模擬著艦試驗甚至帶著生命危險的演練。

2015年12月下旬

遼寧艦在渤海某海域進行艦機融合訓練,新一批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駕機完成觸艦復飛、阻攔著艦等多個課目訓練。

2016年8月中旬

在渤海某海域,我軍新一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駕駛著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完成了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考核,並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入列四年來,見證了我國航母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海軍力量的成長壯大。為他們的堅守與付出點讚!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編輯/呂小品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遼寧艦升級啦 近距離看看有啥變化
    中方參閱艦艇和飛機包括:航母遼寧艦、新型核潛艇、新型驅逐艦等。16是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舷號,兩位數代表它是訓練艦,「1」代表它是大型驅逐艦。從2018年8月開始,遼寧艦按照年度計劃進行了例行性的返廠維修改造。此次改造都有哪些新的變化?央視記者登艦探訪。
  • 巴西礦壩決堤事故已致34人遇難 央視記者探訪現場
    央視記者探訪事故現場 觸目驚心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央視記者抵達了礦壩決堤的事故現場,並在當地進行了觀察採訪。央視記者 廖軍華: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當地的救援人員告訴我們只有15分鐘的時間進行拍攝。我觀察到,這裡除了有許多當地居民遺留下來的生活用品之外,還傳出一股奇怪的氣味。
  • 俄媒探訪俄羅斯海軍唯一航母 內部各艙室罕見曝光
    俄羅斯T24頻道播出了一部紀錄片,透過記者的探訪,向外界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據俄羅斯T24頻道的記者介紹,此次拍攝「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從位於地中海的北方艦隊基地開始,航行了5000多海裡,整個攝製組和航母艦隊在國際海域一起航行了約2個月。拍攝時,航母上有2000艦員服役,包括600名航空人員。
  • 夲刊記者獨家登上遼寧艦——"艦"證第一位女士官長和女兵風採
    而在此次任務之前,記者上艦專訪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遼寧艦女士官長吳冬燕。在記者看來,這環境是艱苦的,空間狹小,24小時開著換氣扇,沒有窗戶,白天也只能靠燈光照明。但在吳冬燕眼裡,「現在的條件多好啊!」她第一次看到遼寧艦是在大連,那時,艦艇還沒有交艦入列。已經隨常規艦艇出海執行過任務的吳冬燕從大巴車上下來,一下就震驚了。
  • 央視記者奔赴敘利亞代爾祖爾市前線發回獨家報導
    央視前方記者近日和部分媒體一起,通過從霍姆斯到代爾祖爾市的高速公路進行探訪。來看央視記者徐德智的戰地日記。(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打開,土豪請隨意●▽●)當前的敘利亞,呈現出兩大力量對立的地緣政治格局,一方為美國-溫和反對派-庫德人,另一方為巴沙爾政權-俄羅斯-伊朗。
  • 獨家視頻 | 航母和「航母奶媽」亮相!
    在檢閱了潛艇群、驅逐艦群、護衛艦群、登陸艦群之後,緊接著受閱的是輔助艦群和航母群。輔助艦群受閱:「航母奶媽」——「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亮相輔助艦群首先受閱的是有「航母奶媽」之稱的「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
  • 遼寧艦航母編隊戰力幾何?專家解讀來了→
    遼寧艦編隊的實際戰力又到底有多強呢?央視記者就相關問題請教了海軍專家。△視頻:專家解讀遼寧艦航母編隊戰力這次航母編隊遠海訓練,按照實戰化要求構建演練背景,以航母編隊為獨立的海上作戰集群,與兄弟單位海空兵力開展背靠背實兵對抗,練技術、練戰術、練謀略、練指揮,在體系構建的嚴密性、兵力協同的默契度、指揮控制的效能性等方面均有提高,達到了預期目的。
  • 「出雲」號半小時就能擊沉遼寧艦?國防部四個字霸氣回應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李愛明 攝此前港媒曾猜測,遼寧艦將在七一期間訪問香港,作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日本自衛隊最大艦艇、準航母「出雲」號也在南海巡邏。
  • 關於遼寧艦,日本特意耍了個心機
    這篇消息提及,15日上午,海上自衛隊在東海海域發現4艘中國海軍艦艇向東南方向航行,分別是航母遼寧艦、055型飛彈驅逐艦南昌艦、054A型護衛艦日照艦及901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艦。隨後編隊於16日穿過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南下。消息中還提及,編隊在東海和太平洋均進行了艦載直升機起降訓練,而遼寧艦進入太平洋後起降了殲-15艦載戰鬥機。
  • 遼寧艦有多大?整整3600個房間
    一直以來,在中國的軍事宣傳中,遼寧號在銀幕上都給人一種「小不點」的錯覺。這個鍋一定得扣在央視的攝影師頭上。他們拍攝中國軍艦的的角度一直都很獨特,中國那些放在國際上來看噸位都數一數二的軍艦在他們的鏡頭下可能都會被拍攝成「漁船」。
  • 淺析遼寧艦的艦載機聯隊戰鬥力
    1、目前有多少名飛行員可以上遼寧艦先看下面這幅央視的視頻截圖,這是遼寧艦一處過道,左邊牆上有 8 + 6 +6 = 20名殲-15飛行員的照片,這是前期已經取得在航母起降資格證書的飛行員。顯然近日獲得資格證書的15名飛行員並不在此列,因為之前在艦上成功起降的遠不止5名飛行員,央視報導的就有三個批次。
  • 獨家探訪伯力審判舊址 揭秘日軍細菌戰
    【獨家探訪伯力審判舊址】在哈巴羅夫斯克市中心有一組白色建築大樓,30多根白色混凝土柱子矗立在四周門前,這是伯力審判舊址,如今是東部軍區軍官俱樂部。不巧的是,舊址正在裝修,無法靠近,只能從遠處眺望。為進入伯力審判現場,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頗費一番周折。
  • 獨家 | 這座城市被圍困了三年半,央視記者走進它發現了一個奇蹟
    跟隨央視記者徐德智一起前往代爾祖爾,一探究竟↓代爾祖爾市區:基礎設施建設困難重重早上四點半不到,就能聽到戰機的轟鳴和遠處的爆炸聲。代爾祖爾的人們早已對轟炸、炮擊習以為常。在涼爽的清晨,天上的群鴉和不時飛過的直升機,開啟了人們新的一天。相較於最艱難的時期,代爾祖爾的敘政府控制區已經平靜了很多。
  • 不是遼寧艦跑得快,就差點被臺灣嘴炮擊中!
    而臺灣軍事記者吳明傑則表示,大陸真的不會擔心雄三飛彈?然而,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艦載機夜間起降是此次訓練的重點,也是檢驗一支航空兵部隊包括艦載機部隊作戰能力的重要標誌。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10日深夜表示,遼寧艦北返,「虛張聲勢」遠大於「實質威脅」。11日上午,羅致政在「立法院」回答記者提問時稱,遼寧艦選擇蔡英文出訪期間通過臺灣海峽,「時間與地點的選擇有針對性,警告與恫嚇意味相當濃厚,這樣的動作對臺海或整個區域的和平穩定沒有幫助」。
  • 【+原創】甲午初夏探訪民國「海軍部」
    當那場中日海戰120周年之際的那個初夏,我走進了這片百年建築.這篇圖文是2014年6月25日在我的公眾號上發布的。因為當時沒有「原創聲明」,因此現在就不能設置「話題標籤」,不便於歸類和檢索,而更重要的是保護智慧財產權。為此,特重新發布,聲明原創,同時本公眾號裡仍然保留原來的圖文,特此告示。
  • 凌晨,遼寧艦甲板一派忙碌
    軍報記者遼寧艦4月17日電(記者陳國全、段江山)連日來,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在南海海域持續展開偵察預警體系構建、電子對抗、對空作戰、
  • 揭秘|大批遼寧艦生活照公開:超市 運動場 電視臺俱全
    ▌本文來源:當代海軍雜誌作為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有20多層3000多個艙室,1000多人生活在裡面,光航母內部的通道加起來總長度就有數十公裡
  • 中國海軍南海實戰化演練、「遼寧艦」過航臺灣海峽……國防部有話說!
    3月29日,國防部舉行3月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回答記者提問。
  • 遼寧艦剛剛宣布啟程,對岸政客的「小心臟」就已經受不了了——
    就在港媒公布遼寧艦訪港的消息兩天後,《解放軍報》官方微博@軍報記者周日(25日)發布了這樣一條動態:遼寧艦航母編隊從青島啟航開始執行「跨區機動訓練」任務。這是海軍根據年度計劃組織的一次例行性訓練。儘管文中並未提及遼寧艦編隊確切的訓練地點和訓練項目,也沒有明確遼寧艦是否將赴港,但《香港商報》稱,有軍事專家指,遼寧艦訪港的可能性非常大,並相信訪港的將是航母戰鬥群。
  • 遼寧艦身邊總跟著的「豪華遊輪」 什麼來頭?
    很多軍迷經常問道,在遼寧艦身邊總跟著一艘像「豪華遊輪」的軍艦,到底什麼來頭?  徐霞客艦:遼寧艦的後勤集團  很多軍迷經常問道,在遼寧艦身邊總跟著一艘像「豪華遊輪」的軍艦,到底什麼來頭?這就是為航母遼寧艦艦員提供後勤保障的徐霞客艦,是國產航母遼寧艦的配套艦艇,主要用於航母舾裝後期一系列海試期間,艦員、飛行員、航空機務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居住、飲食等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