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兵,號稱「首長的耳目、軍隊的神經」,主要任務是運用各種通信手段保障部隊暢通的通信聯絡,在戰鬥中發揮著「千裡眼、順風耳」的重要作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兵團總隊某通信大隊,去看一看通信兵沒有鋼槍作伴卻同樣充滿激情的奮鬥青春。
一名合格的通信分隊指揮員,不但要能管理、會帶兵,還要精通本職通信業務,想當初還是通信「小白」的他剛分配到通信指揮崗位時,面對型號不一、功能複雜的通信裝備,一度感到眼花繚亂,「鴨梨」山大。從那以後,「5+2」「白+黑」成了他的常態,練操作、練指揮、練技能,擼起袖子加油幹,整天忙得熱火朝天,最終完成由通信「菜鳥」到合格指揮員的蛻變。
你是不是以為他在讀報紙,NO!NO!NO!只能說你too young to simple,他看的是報紙沒錯,但嘴裡讀出的卻是密語,一個個漢字在他腦海裡被迅速加密,變成一串串阿拉伯數字從嘴裡發出來,此「功」練到極致,首長命令剛說完,就能譯成密文下發部隊。
颯爽的短髮,甜美的笑容,我們的話務女兵正坐在電腦前開展「四功」訓練(腦功、耳功、口功、手功),給定一組號碼和一段對話錄音,要在極短時間內快速記憶並準確回憶默寫。
這麼厲害
她們都是女超人嗎?
其實這些只是她們的日常基本操作,日復一日的業務學習使她們練就了「最強大腦」,特別是對阿拉伯數字的排列組合擁有「特異功能」,加油!你們是最棒的!
進入三伏的烏魯木齊持續高溫,衛星操作員尚殿卜正頂著烈日在進行強化訓練,儘管對衛星便攜站的架設流程已經爛熟於心,但他還是不厭其煩地操作一遍又一遍,只為找出並糾正存在的哪怕一丁兒點問題和不足,努力研究總結出最佳方案。
走進網絡機房,只見上士楊海斌一手託著筆記本,另一隻手熟練地輸入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代碼,為路由器的接收轉發信號配置最為可靠的路徑,這是他正為了即將參加的通信比武競賽做衝刺準備,為了心中定下的「小目標」,「網絡小達人」一刻也不懈怠,讓我們預祝他比武取得好成績吧。
嘀噠!滴滴噠!……,這不是諜戰片拍攝現場,而是報務員楊凱正在進行手鍵拍發,即將舉行的通信比武,他也是參賽的一員,每天12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平均拍發電碼數萬組,這種拼勁也感染帶動了身邊的戰友,紛紛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榮譽和夢想固然重要,但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付出的青春和汗水同樣彌足珍貴。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他們是新時代的通信兵,是強軍路上的追夢人!
尊重原創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