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警用霰彈槍的特點是火力覆蓋面大、命中率高、可實施飽和射擊,具有很大的威懾性,適用於近戰、叢林戰、反伏擊戰、城區戰以及保衛機場、倉庫等重要軍事設施,也可用來對付集群歹徒,維護社會治安。各國軍事家對霰彈槍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今後它將向著射程更遠、彈種更多、攜行更方便的方向發展。
在美軍中普遍服役的M1014霰彈槍
霰彈槍的起源
西方文獻中稱「霰彈槍」源自17世紀出現的一種滑膛燧發槍,這種槍槍身短、口徑大、槍膛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膛口呈喇叭狀,一次可發射許多彈丸,近戰威力大。英國人把它稱作「Blunderbuss」,借自荷蘭文「Donderbus」(雷盒)。因其槍管似喇叭,我國稱之為「喇叭槍」。
中國古代的突火槍
我國在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就發明了一種突火槍,槍筒為巨竹製,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後,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它比西方的「Blunderbuss」早了幾百年,其實這才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霰彈槍的名稱
軍警用霰彈槍的正式英文名稱為「Fighting Shotgun」或「Combat Shotgun」(戰鬥霰彈槍)。由於霰彈槍常常作為警用,所以在口語中還有許多名稱,如「Riot Gun」(防暴槍)、「Rehabilitator」(恢復秩序器)、「Streetsweeper」(掃街器)、「Alley Cleaner」(小巷清潔器)或「Scattergun」(噴灑槍)等。漢語中稱它為「戰鬥霰彈槍」或「軍(警)用霰彈槍」較妥。在美英等國民間有許多霰彈槍,主要是用來打獵,當然也用作家庭自衛。這樣它的名稱自然就是「Shotgun」(霰彈槍)了。軍警用霰彈槍也常這樣簡稱。
霰彈槍的口徑號
霰彈槍的口徑,美國人是以口徑號來表示的,英文寫作「Gauge」,簡寫為「ga.」。歐洲人原來是用毫米為單位來表示霰彈槍的口徑,但到了20世紀後半期,則改用了美國產品的表示法。
霰彈槍的口徑號共分6種:10ga.(19.3毫米),12ga.(18.2毫米),16ga.(16.8毫米),20ga.(15.7毫米),28ga.(13.8毫米)和410ga.(12.6毫米)。依照美國輕武器文獻解釋,這最後一個口徑號表明霰彈槍的內膛尺寸為0.410英寸,但這個英制數值換算為米制並非12.6毫米而是10.4毫米,可能是在實際應用中有所更改。其它5種口徑號來源於最初霰彈槍發射的彈子重量,用1磅純鉛所鑄造的彈子數來表示,如口徑號12表示該霰彈槍發射的彈子每個重量為38克(1/12磅),也就是說1磅純鉛鑄造了12個彈子。
美國的12號霰彈槍
現代霰彈槍的分類保留了原有口徑的大小,但對霰彈子的大小和分類不再局限原有的規定。根據作戰需要提出了新的規格,並為各國軍警界和輕武器界所接受。
我國對霰彈槍口徑的表示法用「號」或「#」,如12號霰彈槍或12#霰彈槍。
當前世界各國採用的霰彈槍口徑絕大多數是12號(18.2毫米),並認為這是霰彈槍的理想口徑。它所使用的霰彈子不再一定是每個38克,而是有了許多型號,小至「粉末彈丸」(dust),大至鹿彈(buckshot),也可裝填發射許多新型霰彈(如集束箭形彈)。12號霰彈槍插入410號口徑的適配器,可以發射較小口徑的霰彈。在各類霰彈槍中,這兩種口徑號的適配轉換最常見。
霰彈槍的種類
現代霰彈槍主要有六種:單管的,並列雙管的,上下排列雙管的,泵動的,半自動的和手動單發的。
並排雙管的霰彈槍
所謂泵動(PUMP ACTION),其動作為向後拉護木,則開鎖並拋殼,向前推護木便可使一發新彈進膛並使擊錘待擊,扣動扳機,即可再次發射。
泵動式霰彈槍
第一支大批量生產的半自動霰彈槍始於1903年,是由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白朗寧設計,比利時FN公司製造的。
霰彈與霰彈子
美國霰彈有兩種長度:70毫米(23/4英寸)和76毫米(3英寸),歐洲霰彈槍現在也裝填美國規格的霰彈。其結構通常為:紙或塑料殼體,薄黃銅彈殼底部(鑲嵌底火),彈底塞墊,上隔片,內裝霰彈子和收口部。
霰彈子現在大多數是鉛合金製成的圓彈子,既便於製造又有一定的硬度。
大號霰彈子叫鹿彈,是軍警霰彈槍常用的裝填彈子,它的規格(1磅彈子數,以下括號內為每顆彈子重量):00號130顆(3.49克),0號145顆(3.13克),1號175顆(2.59克),3號300顆(1.51克),4號為340顆(1.34克)。
小號霰彈子分9級,規格以1盎司(28.35克)的彈子數表示,最大的為BB彈子——1盎司50顆(每顆重0.567克),最小的為12#——1盎司2 385顆(每顆重0.012克),稱粉末彈子。另外7級由大到小為2#、4#、5#、6#、7#、8#和9#。
大號霰彈子(鹿彈),多為軍警根據所對付的目標來選用。小號霰彈子多為民用,作獵獲野禽或泥鴿射擊比賽用,如採用2#和4#,可射擊野鵝和火雞等,選用9#和8#,可射擊山雀等小鳥。
P.S. 《兵器知識》雜誌的投稿郵箱已更換,新郵箱:bqzs@cos.org.cn
歡迎訂閱2020年《兵器知識》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