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式60mm迫擊炮:以5532米最大射程,成全球射程最遠60mm迫擊炮

2022-01-01 武器倉庫空間

9360mm迫擊炮,現有逐漸取代89式60mm迫擊炮在軍中地位的態勢,原因是93式迫擊炮5532米最大射程,超過了89式60mm迫擊炮的2672米,同時93式炮彈17.8米的殺傷半徑,也超過了89式炮彈12.9米的殺傷半徑。

目前,93式60mm迫擊炮,已經成為中國陸軍步兵連屬支援和攻堅火力,全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座板、瞄準鏡、附件等5大部分組成。

1.35米的炮管9.45公斤、炮架6.15公斤、座鈑7.3公斤,瞄準具0.48公斤等組成,全炮戰鬥狀態時的重量約為23.38公斤。

93式60mm迫擊炮,初速329米/秒,最大射速20發/分,配有高爆彈、照明彈、煙幕彈等,平均彈重2.18公斤,最小射程在迫擊炮彈上配裝閉氣環時為151米,不配裝閉氣環時為102米,最大射程為5532米,為當下全球60mm迫擊炮中射程最遠者。

從網絡上流出的圖片中,93式60mm迫擊炮 ,由5人炮班成員組成,其中,1人背炮管、1人背炮架、1人背座鈑,2人各背4發60mm迫擊炮彈,意味著此炮的彈藥基數為8發。

當然,93式60mm迫擊炮,在必要時也能單人單炮射擊,在情況緊急下,可不必構築座鈑坑,而直接實施射擊,因此,其反應速度非常快,圓周射界360°,意味著具備360°全向攻擊能力,因此,具有優良的戰場戰術性能。

93式60mm迫擊炮,最牛的地方是炸彈引信的高可靠性,性能可謂出類拔萃,無論任何環境下,只要60mm迫擊炮彈能發射出去,落點在哪裡都沒有關係,都會100%爆炸,不存在炮彈啞火的情況,甚至炮彈砸到水面都會爆炸。

為趕超全球先進水平,於93年研製成功的93式60mm迫擊炮,為國產第三代迫擊炮,以5532米的最大射程,超過了法國布朗德發明的60mm迫擊炮的5000米,成為全球射程最遠的60mm迫擊炮。

93式60mm迫擊炮,不僅能隨車載發射,也能隨步兵徒步拆解運載,因此,非常適合山地作戰,都能以可靠的射擊動作,以及迅速的伴隨行動,來支援步兵連的防禦和進攻,是非常可靠的連屬支援和進攻重火力。

相關焦點

  • 【裝備】忠實伴侶:超遠射程解放軍PP89式60mm迫擊炮
    建國後,我國先後研製並裝備部隊有63 式、M83A式、PP89式及PP93式等60mm迫擊炮。雖然該炮口徑較小,但其射程遠,是目前世界上同口徑迫擊炮中射程最遠的。研製緣起與歷程提起PP89式60mm迫擊炮,它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來歷。
  • 中國60mm迫擊炮有多強?射程遠、精度高,陸軍部隊的不老傳奇
    這款炮射程最大有1429米,最近射程距離70米,射速最大每分鐘有30發炮彈左右,平均每二秒一發炮彈。63式迫擊炮屬於輕型炮,炮身長61.8釐米,整體炮重為12.5公斤,一名戰士就能背起,非常便攜靈活。落彈密集,最大射程能達到2700米,89式60毫米迫擊炮,具有很多優點,比如作為輕型的武器,卻有著威力強大的火力能夠打完就跑,便於轉移。
  • 中美法迫擊炮射程比較: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迫擊炮很長臉!
    大家可能會在一些影片中看到過迫擊炮這種武器,它對於步兵來說可是一個極其威猛的「老搭檔」,在戰場上,步兵部隊往往得靠它來壓制敵人。當代科技迅猛發展,各類的武器層出不窮,款式多樣、性能不一,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但即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迫擊炮依然沒有被爭奇鬥豔的新型武器擠下去,不管再多的武器被研發出來,迫擊炮都一直穩穩地存在於軍事武器的舞臺上,一百多年過去了,還在逐漸發展。
  • 迫擊炮
    初速較低、彈道彎曲,以曲射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較近,輕便靈活。迫擊炮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捷克安託斯超輕型迫擊炮太科幻了!
    60mm安託斯超輕型迫擊炮是為傘兵和特戰部隊設計的。它的大部分零件由鋁合金和塑料製成,模塊化的設計可使其轉化成各種構型。根據構型不同,重量在4.9-5.3千克之間。與之相比,組裝好的美國的60mm M224迫擊炮重量超過20千克。擊發機構為扳機式,固定擊針。帶護圈的扳機可使其便於攜帶,可在高低俯角擊發。
  • 誕生百年的迫擊炮為何還沒被淘汰?我軍曾用它一炮幹翻40名越軍
    事實上,美軍在作戰期間即使是空中支援充裕的情況下,最快也需要6分鐘飛機才能從基地趕到戰場,在這6分鐘的時間裡,面對數倍蜂擁而來的遊擊隊,美軍需要一種可以大面積殺傷的武器用來火力壓制躲在石頭後面射擊的遊擊隊,拖過飛機趕來的這幾分鐘,小口徑迫擊炮變成為首選。所以至今美軍步兵連儘管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始終配有兩門古老的60mm迫擊炮。
  • 萊茵金屬RSG60輕型迫擊炮揭開面紗 重力自動調節射表非常特別
    儘管這種輕型迫擊炮在9月英國倫敦舉辦的國際防務及軍用警備展覽會上已經亮相,但那次只是展出了照片,並沒有實物。這次在巴黎終於見到這款採用創新工程設計的60mm輕型迫擊炮,很多特殊設計讓整個系統非常輕便,而且便於士兵操作。這張照片中,左上角就是這款迫擊炮的300mm加長炮管。
  • 【講堂570期】二戰日本89式擲彈筒,被美軍稱為膝蓋迫擊炮,曾把士兵大腿骨震碎
    當時量產的八九式擲彈筒的定位跟大正十年式擲彈筒差不多,但是其射程和精度提升了一個等級,基本上能滿足介於手榴彈與迫擊炮之間火力空白地帶的覆蓋需求。而其調整機構是位於發射筒外側底部的一個調節旋鈕,這個旋鈕有最大和最小範圍。
  • 神炮手目視測距 精度都快趕上雷射末制導了 老兵聊93式迫擊炮
    「說你們倆都是當兵的,以前都玩炮,那哪種炮兵最苦?是不是炮越大越慘?」小寞和戰友都搖頭,異口同聲說了一句「寧背三枚彈,不背一塊板」,最苦最累的還是步兵連的60迫擊炮班。93式60毫米口徑迫擊炮,是現在PLA大陸軍,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軍兵種步兵分隊(連排班組)最重要的伴隨火力。
  • 敘利亞迫擊炮炮彈比人還大,威力超過中國最大口徑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是俄制M-240型重型迫擊炮,從邊上堆放的炮彈體積可以看出,一枚炮彈比一個成年人還大,理論上一個人手工是無法搬動這些重炮彈的。同樣,巨大的炮身也不是那種抗日神劇中的小迫擊炮,這種巨大的迫擊炮已經超出了人力所及的範圍,其戰鬥重量為4.1噸,炮管有足足5.34米長。所以我們看到畫面中有一輛卡車,估計是用來牽引迫擊炮的。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各式迫擊炮集錦,見到中國自設計最早迫擊炮
    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口徑:81毫米;初速:82米/秒;高低射界:+45度至+85度;方向射界:6.2度;最大射程:650米;全重:24.8千克。美國造M1式81毫米迫擊炮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口徑:81毫米;高低射界:+40度至+8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5度;初速:213米/秒;射速:18發/分;最大射程:3008米;全重:62千克。
  • 加農炮 榴彈炮 迫擊炮
    ▲ 正在開火的朝鮮M1989「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  通常所說的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加榴炮等等,是火炮按內外彈道特徵來分類的名稱。這裡所說的外彈道是指彈丸出炮口以後,在空中飛行時的軌跡。  加農炮俗稱平射炮。它的彈道曲線比較平直,這在火炮專業術語中叫做「彈道低伸」。榴彈炮是曲射炮,它的彈道比較彎曲,射程較近。
  • 日本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二戰之後,中口徑和大口徑迫擊炮漸成主流,自行迫擊炮也日漸增多。這裡介紹的,便是日本的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 炮彈比人還大,敘利亞前線出現世界最大迫擊炮身影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 射程世界第一!我軍這門小炮是真正的「連排之友」|輕武專欄
    劇中美軍炮班使用的是M2式60炮,全重只有19公斤,分解後5個人的炮班能不費力地跟上連隊。美軍步兵連的60炮分排編制3個班,每班1門,射程90-1840米,最大射速30發/分,是連隊重要的支援火器。它反應速度快,可在最短時間內對出現的目標進行打擊,射程威力遠超日軍50毫米擲彈筒,炸得鬼子鬼哭狼嚎。
  • 超輕型迫擊炮:擲彈筒怎麼用?
    擲彈筒就是一個小型的迫擊炮,和迫擊炮比,口徑小,射程近,殺傷力弱,日本只所以廣泛裝備擲彈筒和日本二戰時的火炮技術不好,資源匱乏也有關係。然而就是這樣一樣破東西在當時的抗日軍民眼裡就仿佛是高科技的東西,咱們當時太落後了,所以小日本才敢來欺負咱們,現在咱們強大了,誰都不怕了。
  • 抗戰中的國軍兩大迫擊炮(下)
    日軍擲彈筒有兩種型號,主要在200米到500米內使用,威力和手榴彈差不多,實際上就是今天的榴彈發射器。擲彈筒是為了彌補手榴彈(50米)和92步兵炮(最大射程2800米,但射速慢)之間的火力空檔。老薩附註:輕型迫擊炮,擲彈筒,槍榴彈的區別。它們三者都是所謂的曲射炮火,但卻有很大不同。
  • 火炮丨「狼獾」自行迫擊炮橫空出世!模塊化衍生好方便!
    2007年,波蘭HSW公司公布了120毫米口逕自行尾部裝填式迫擊炮的詳細資料,該迫擊炮主要是安裝在「狼獾」8×8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以及能夠滿足波蘭陸軍需求的其他履帶式底盤上。這種火炮為全自動、無膛線、尾部裝填式,最大射程可達8~1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