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危機】全球目前核臨界事故匯總

2021-02-19 戰鬥天使

自從1945年以來,至少發生過60起臨界事故,導致了至少21起死亡,其中美國8人,前蘇聯10人,日本2人,阿根廷1人,南斯拉夫1人。其中9起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失誤,其他的屬於實驗堆事故。在研發核武器和反應堆的過程中都發生過臨界事故。

1.1945年6月4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約翰·比斯萊(John Bistline)正在進行實驗,研究把一塊亞臨界質量的濃縮鈾浸在水反射層中的結果。當水滲入裝著鈾的聚乙烯盒子時,實驗意外達到了臨界條件。三個人受到了低於致死劑量的輻射。

2.1945年8月21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小哈裡·K·達利安不小心把一塊碳化鎢掉到一個鈽球上,碳化鎢充當了中子反射層,使系統達到了臨界條件。(這個鈽球後來被稱為「惡魔核心」(demo core)。)小哈裡·K·達利安接受了致死劑量的輻射,這也是已知的第一起導致了死亡的臨界事故。

3.1946年5月21日,又一位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路易斯·斯洛廷(Louis Slotin)意外地在一次相似的事故中受到了輻射,這次事故在當時被稱為Paharito事故,肇事者正好是害死了達利安的那個鈽球。斯洛廷用兩個直徑9英寸的空心半球形中子反射材料(鈹)一上一下地把鈽球包裹起來,並用一個螺絲刀使它們稍微分開,這能使系統保持在亞臨界狀態。當螺絲刀意外滑落的的時候,兩個半球完全包裹了鈽球,達到了臨界狀態。當斯洛廷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之後,他果斷地用手分開了兩個半球,拯救了附近其餘七個科學家的生命。斯洛廷九天後死於輻射。

4.1958年6月16日,第一起有記錄的鈾引發的臨界事故發生在田納西州的橡樹嶺,Y-12反應堆。在一次裂變溶液的例行檢漏中,沒有人發現收集的溶液達到了55加侖(約208升)。臨界反應進行了大約20分子,導致8個工人受到了大量輻射。沒有人死亡,不過其中5人住院治療了44天。所有8個工人最終都重返工作崗位。

5.1958年10月15日,南斯拉夫Vinča的Vinca核研究中心的RB重水堆發生了一起臨界事故,導致1人死亡,5人受傷。倖存者在歐洲接受了歷史上的首例骨髓移植。

6.1958年10月30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負責提純鈽的化學操作員塞西爾·凱利(Cecile Kelly)打開了一個大型混合器的開關,在水缸裡形成了漩渦。溶解在有機溶劑裡的鈽流進了漩渦中心。由於操作失誤,混合物中含有3.27kg的鈽,在200毫秒內達到了臨界條件。最終人們估計,凱利接受了3900到4900 rad(合39到49戈瑞)的輻射。其他操作人員說他們看到了一道閃光,然後發現凱利在外面喊著「我要燒起來了!」。凱利於35小時之後逝世。

7.1964年7月23日,美國羅德島州查爾斯鎮的木河結工廠(Wood River Junction)發生了一起臨界事故。反應堆的設計能從燃料生產的廢渣中回收鈾,一個操作人員將三氯乙烷注入裝著鈾-235和碳酸鈉的池子中,把裡面的有機物提取出來。事故發生時他錯誤地加入了鈾溶液,引發了臨界事故。這個操作人員受到了10 000rad(即100戈瑞)的致死劑量輻射。90分鐘後,當一個反應堆管理員回來關掉攪拌器的時候,臨界事故再次發生,使他受到了輻射。還有一個高級管理員受到了最多100rad(1Gy)的輻射,沒有產生症狀。操作人員受到的輻射最多,他死於事故發生後49個小時。

8.1968年12月10日,俄羅斯中部一個叫Mayak的核燃料加工廠正在進行鈽提純實驗。兩個操作人員「未經許可,把不合適的管子當作儲存鈽的有機溶液的臨時容器」。也就是說,他們把鈽溶液裝到了錯誤的容器裡。當大部分溶液被倒出之後,實驗裝置產生了一道閃光,並開始放熱。「被嚇壞了的實驗員扔下瓶子,從房間裡衝出來,跑下樓梯。」在評估了現場的複雜性之後,倒班主管和輻射控制主管回到了這座樓。倒班主管把輻射控制主管騙進了發生事故的房間,並可能試著把溶液倒進下水道裡,但這引發了大規模的核反應,使倒班主管受到了致死劑量的核輻射。

9.1983年9月23日,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原子研究中心的RA-2實驗堆的一個實驗員受到了3700 rads(37Gy)的致死劑量輻射。他在反應堆裡還有慢化水的情況下換了燃料棒。還有另外兩個人受到了輻射傷害。

10.1999年9月30日,日本茨城,在東海株式會社的一個鈾再處理工廠裡,工人把硝酸鈾醯的混合溶液注入沉澱池,而這個沉澱池並不適合盛裝這種類型的溶液,最終使放射性物質達到了臨界質量,導致兩名工人死於輻射傷害。

 

心理承受能力差者請勿下滑

東海村JCO臨界意外的起因:35歲的久志 ,39歲的筱原和59歲的橫川在東海株式會社的一個鈾再處理工廠工作。
久志和筱原通過在沉澱槽中加入鈾來製備一批核燃料。橫川站在離貨櫃4米遠的辦公桌前。
突然,他們看到一個明亮的藍色火花在水箱上方閃爍。這種混合物導致了核反應,釋放出中子輻射和伽馬射線。
在那之後,在那個地方發生了一起可怕的事故。由於幾個因素,他們的實驗達到了臨界階段。
首先,混合物中鈾含量的最大允許量為2.4千克。當反應發生時,溶液中有16千克鈾。
其次,這些技術人員沒有接受過如此程度的提高鈾燃料的培訓。這是這家工廠三年來第一次嘗試這種方法。
這座核電站每年只接受國家主計長的兩次檢查。在工廠運行期間,從未對其進行過檢查。
輻射對久志的影響是瞬間的。他感到疼痛,無法正常呼吸。他嘔吐到水箱裡,在艙內失去了知覺。久志和另外兩名技術人員立即被送進了水戶醫院。
距離水箱最近的久志 受到了17西弗的輻射影響。這可能是所有人類經歷過的最高劑量的輻射。筱原和橫川受到10和3西弗的致命劑量。
50msv (1sv = 1000msv)為最大允許輻射年劑量,8 sieverts 為致死劑量。
據醫生說,久志在那次事故中遭受了嚴重的燒傷。他的內臟完全受損。令人驚訝的是,他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接近於零,摧毀了他的整個免疫系統。致命的輻射也消除了他的DNA。他幾乎沒有皮膚,骨瘦如柴的身體迅速地毒害著他的內心。儘管進行了無數次皮膚移植手術,他的體液仍然通過皮膚上的毛孔流失——燒傷導致他的血壓失衡。有一刻,他的眼睛在流血。他的妻子被嚇到了,說他在流血。
由於病情越來越嚴重,千葉的放射線醫學總合研究所千葉縣將他送到了東京大學醫院。據報導,他進行一次外周幹細胞輸血,這樣白細胞就可以在他的身體裡再次產生。
日本政府高度重視久志的醫療護理。一群來自日本和世界各地的頂尖醫學專家聚集在一起。他們討論了受輻射影響的糟糕狀況。
在這個過程中,醫生定期給他輸入大量的血液和液體,使他活了下來。醫務人員還給他開了主要從各地進口的藥。
另據報告,在他接受治療期間,久志曾多次要求將他從難以忍受的痛苦中解救出來。他不想再做小白鼠了。
然而,這是一個國家的自尊問題,使特殊醫療隊的壓力。因此,儘管醫生們知道久志將會死去,他們還是盡力讓他活了83天。
在治療的第59天,他的心臟在49分鐘內停跳了3次。這對他的大腦和腎臟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醫務人員一直讓久志靠生命維持系統維持生命,直到他最終於1999年12月21日死於多器官衰竭。
久志被認為是我們醫學史上受核輻射影響最嚴重的受害者。在生命的最後83天裡,他度過了最不舒服的時光。

在我們每個人體細胞的細胞核內都有被稱為染色體的微小體。它們負責我們體內每個細胞的功能和繁殖,使我們能夠生存。
染色體是由兩個大分子脫氧核糖核酸組成的。核輻射通過消除電子而影響人體內的原子。這就打破了 DNA 中的原子鍵。
如果你的 DNA 受損,細胞無法複製,它們就會死亡。那些仍然能夠繁殖的細胞會產生更多的受損細胞。當受損的細胞繁殖時,就會產生癌症。
久志暴露在核輻射中的程度是如此嚴重,以至於他的染色體被破壞了。

橫川和筱原還在醫院裡。
筱原看起來好多了。2000年元旦,他坐在輪椅上參觀了醫院的花園。
後來,筱原被診斷為肺炎,輻射損傷了他的肺部。由於這個原因,當時他不能說話。
他不得不給讓護士和他的家人寫信,其中一些信息包含了「媽媽,求你了」這樣的可憐字眼
2000年4月27日,由於多器官衰竭,筱原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橫川在醫院住了六個多月後康復了。


人們發現,此事故最終是人為失誤的結果。該工廠完全自動化,並配備了中子監測設備。
這家總部位於日本的工廠歷來走捷徑,將員工置於危險之中,以加速生產。
久志和筱原的死是對他們魯莽行為的終極懲罰。


有一本關於這個悲劇案例的書名為《緩慢的死亡: 83天的輻射病》這本書記錄了他在事故後83天的治療過程,直到他去世。


    

相關焦點

  • 人間悲劇—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看完nhk的紀錄片「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後,對核有了極大的敬畏。現在每每想來,還是莫名恐怖。平淡的敘事,滿滿的絕望,極重的壓抑。人的生命在這裡顯得如此輕微,脆弱。在災難面前,人類往往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1999年9月30日,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的發生,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到了核輻射的危害和恐怖。工人違規操作引發了鏈式核裂變反應,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 【工程倫理案例分析23】 1999年9月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根據推算,鈾的臨界量為2.4㎏,而這名工人卻將16㎏的鈾硝酸鹽溶液一下都傾入沉澱槽中,於是即引發了鏈式核裂變反應,在瞬間3名工作人員都看見了「藍色的閃光」,γ輻射監測報警器立即鳴響,臨界事故已發生。由於3名工作人員的位置與輻射源的距離分別是65㎝、1m與2.6m,故他們均受到了因核裂變產生的大劑量中子和γ射線的嚴重照射。
  • 世界上最痛苦的死亡方式: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確實最痛苦,沒有之一所謂臨界,是指核反應釋放出中子,從而使核裂變反應達到持續進行連鎖反應的狀態
  •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死亡---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沉澱槽容納的最大操作量限定為2.4公斤,其臨界質量為5.5公斤。 由於鈾量超過其臨界質量的2.9倍,當即產生藍白色的閃光(又稱契忍克服輻射),現場產生了γ和中子輻射,γ監測器開始報警。此次臨界事故使現場93名工作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γ外照射和中子照射。其中1人於12月21日死亡。
  • 核往事(上)歐米伽臨界事故
    1945年8月21日,達格利安在歐米伽實驗基地進行了一系列關於臨界質量的試驗,這枚試驗的對象就是世界上第三枚鈽核(Pu-239,或者稱為49金屬),所要做的就是在鈽核的周圍放置不同數量的碳化鎢,碳化鎢充當中子反射器。
  • 【世界博覽】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持續83天的痛苦
    於是大內久用右手扶著漏鬥,左手扶著固定沉澱槽的架子,同事爬上階梯頂部,連續將7桶2.4千克鈾粉和10升富含鈾235的硝酸鹽溶液直接倒入了沉澱槽中,瞬間藍光閃爍,γ輻射監測報警器刺耳地響起,核臨界事故發生了。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順利通過安審見證
    6月20日,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核核反應堆熱工水力技術重點實驗室承擔的華龍一號福清5號機組CIS臨界熱流密度實驗項目順利完成了實驗工況的現場見證
  • 我國首座鉛鉍零功率反應堆首次實現臨界 移動式小型核電源實用化指日可待
    鉛鉍合金反應堆相比傳統反應堆而言,具有更高的固有安全性和抵禦嚴重事故的能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運行壽期。在應用方面,鉛鉍合金反應堆既可以設計為百萬千萬級的大型電廠,也可設計為兆瓦級小型模塊化核電源。甚至可作為移動式小型核電源,裝載於普通尺寸的車輛。
  • 【高中物理】核裂變與核聚變,趕緊收藏吧!
    為什麼輕核聚變和重核裂變都會釋放能量(1)可以從核子的平均結合能上看,如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鐵的平均結合能最大,也就是核子結合成鐵或鐵附近的原子核時,每個核子平均放出的能量大.因此可知兩個比鐵輕的原子核結合時,或比鐵重的重核分裂時,都要放出能量.
  • 岌岌可危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礪劍說:日本福島核洩漏的真相終於掩藏不住了。
  • 核裂變與核聚變,秒懂!
    原子彈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三個關鍵詞:核裂變,鏈式反應,臨界質量。當你的鈾超過臨界質量,只要用一個中子轟擊一下,整個核反應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統統推倒,造成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原子彈的工程構造有槍靶式和環式。廣島原子彈「小男孩」,就是槍靶式,用兩塊都比臨界質量小的鈾235(必須都比臨界質量小,否則就不穩定了),中間放炸藥。引爆炸藥,產生高溫高壓,將這兩塊鈾235合併成一塊大於臨界質量的鈾235,就能產生爆炸。
  • 厲害了我的國:移動式小型核電源實用化指日可待
    10月9日,我國首座鉛鉍合金零功率反應堆「啟明星III號」實現臨界。鉛鉍合金熔點低、沸點高。鉛鉍合金反應堆相比傳統反應堆而言,具有更高的固有安全性和抵禦嚴重事故的能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運行壽期。
  • 重磅 | 凱·西汀緊急報導:『SIDE6氦3儲備基地臨界爆炸事故異聞』
    Immediate Report無論多少次都會從灰燼中重生——SIDE6氦3儲備基地臨界爆炸事故異聞SIDE6氦3儲備基地臨界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犧牲者,包括恰巧在附近航行的雷比爾將軍號在內。作為我們生活基礎所需的氦3氣體,為何會在儲備罐中發生臨界爆炸,這個異常事件的原因尚未解開。
  • 核事故全景展示:三哩島核事故(長篇連載八)
    在三哩島核事故之前,世界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反應堆堆芯熔毀事故,同時,工程師們均認為,只有在反應堆突然失去大部分冷卻水時,才會發生堆芯熔毀事故。但是,反應堆如何才能突然失去大部分冷卻水,除非有人將反應堆炸開一個大洞,在實際情況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 全球九大擁核國家核彈頭排名即將發生變化,目前第五是英國
    目前全球有9個擁核國家,其中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英國為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擁核國家,另外4個擁核國家的擁核地位暫未獲得認可。
  • 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1979年美國三裡島輻射外洩事件、1986年的車諾比事故、和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也一次又一次的讓世人看見核能發電潛在的巨大危機和龐大代價,也不斷證明核能依然是一個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和處理的狂暴力量。
  • 「核手提箱」與古巴飛彈危機
    就目前已經撕破臉的架勢,他很有可能拒絕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這樣一來「其樂盈盈」的畫面沒了,「核手提箱」的交接也成了問題。據說目前美國國防部已經擬定了一套交接的「秘密計劃」,但拒絕提供進一步的細節。也是為難五角大樓的朋友了。
  • 核裂變?核聚變?核能到底是如何轉變成電的?
    當然核能源也會有危險,例如1979年發生於美國的三裡島核電站事故、1986年發生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故、2013年發生於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財力損失和環境汙染。核能又分成「核聚變」與「核裂變」兩種方式。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小小的原子竟然能夠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那麼「核聚變」與「核裂變」又是什麼?它們又有什麼分別呢?
  • 以色列警告拜登:不要讓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以色列警告拜登:不要讓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以色列參謀總長柯查維警告,已修訂對伊朗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