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在拉達克大量部署假目標?印軍:衛星受騙,幸虧哨兵肉眼發現

2021-02-23 礪劍

印軍在拉達克東部和克什米爾北部兩線的前沿軍事動態,過於依賴某盟國偵察衛星的情報支援。但是從印度媒體透露的所謂衛星偵察圖片看,信息通常會滯後大約一兩周時間。在瞬息萬變的現代化戰爭中,任何一條戰場實時動態的信息,都可能決定最終的勝敗。但是印度軍隊受裝備體系限制,只能依賴空中偵察和盟友延後提供的衛星偵察情報。印軍消息人士稱,在拉達克危機爆發後,中國人在實際控制線周邊的關鍵地帶,大量部署仿真的假目標,導致空中偵察和衛星監控被矇騙。所幸的是,在印軍特種部隊8月29和9月7日搶佔重要山脊高地之後,部署在這些海拔5000多米的印軍哨兵,通過居高臨下的肉眼觀察,發現和識破了中國軍隊以假亂真的「欺騙性部署。」

(印度空軍米格29戰鬥機在拉達克遂行巡航和偵察監控任務)

印度軍方10月1日稱,隨著拉達克危機的逐步深入,雙方軍隊各自在拉達克東部對抗區域部署了5萬軍人和軍用飛機、坦克、裝甲車,以及存儲了巨量的戰略物資,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拉達克寒冷冬季。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10月1日報導稱,「拉達克地區」高海拔地區的氣溫已開始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與此同時,印軍已開始採購大量帳篷、玻璃纖維小屋和特殊的冬衣。然而,大量的採購可能耗時一個月,也增加了印軍體溫過低和患上其他與寒冷相關傷病的風險。印媒僱傭的觀察家認為,該地區的中國軍隊應該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印媒文章稱,拉達克進入五個月極寒期,從10月份到明年2月份,拉達克地區冬季的氣溫將驟降至零下40攝氏度,橫穿中國和印度領土的湖泊將結冰。

(印軍為一線部隊增加配備新型觀瞄設備,用於士兵實地偵察和監控)

曾在靠近印控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錫亞琴冰川服役的軍官阿爾溫德庫馬爾塔吉(Arvind Kumar Tyagi)告訴印媒,在這些高海拔地區,低溫和稀薄的空氣會帶來挑戰,風速每增加3公裡(每小時),氣溫就降低1攝氏度。退役陸軍上校S·丁尼(S Dinny)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曾擔任拉達克班公湖前線指揮官。S·丁尼9月30日表示,該地區被稱為「寒冷的沙漠」,他強調 「溫度降到了零下。空氣氧氣水平僅剩正常水平的60%左右,會導致印軍士兵身體疲勞度增加很多倍。如果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暴露在很短的時間裡,你就會患上凍瘡。非戰鬥減員將是未來6~7個月,拉達克地區五萬印軍面對的常態現象。

(印媒稱,中方已在拉達克東部部署地對空彈道飛彈和火箭炮部隊,難道都是仿真的假目標?)

按照印度軍方最新的說法,兩國在拉達克爭議地區的軍力部署目前是平衡狀態。但是印軍一周前還在炫耀他們在該地區擁有4:1的規模化優勢。俄羅斯軍事專家曾提醒說,如果拉達克在未來兩周沒有發生戰爭衝突,那麼印軍就將落入拉達克寒冷冬季的陷阱。印度陸軍在德桑平原的指揮官稱,如果中國人繼續向拉達克增派兵力,那麼印軍也必須成倍地增強力量加以應對。印度軍方通過衛星圖片觀察對比,認為,中方近期在靠近實際控制線的13個邊境機場增加了先進空軍裝備(戰鬥機、無人機和防空系統),還在其中三個機場部署了轟-6K戰略轟炸機。還在班公湖等前沿地帶增加部署了人員、坦克、裝甲車和防空飛彈。

(印軍仍在不間斷地向拉達克首府列城和前沿重鎮楚舒勒投送人員和物資)

印軍山地戰部隊的一名軍官稱,在靠近桌頂高地的印軍觀察哨發現並識別出其中的大量欺騙性假目標之後,印度應該重新評估該地區的力量平衡,避免掉進對方的戰術欺騙陷阱。否則的話,在冬季和極寒氣候來臨後,數萬印軍將被困在拉達克的生存條件極其嚴酷的高海拔地區難以自拔。印媒轉述退役下級軍官的話稱「在印巴軍事對抗的戰場錫亞琴冰川,冬季氣溫可以降至零下70攝氏度,惡劣的條件導致了數百名士兵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由於體溫過低、雪崩和凍傷,而不是實際戰鬥。」部署戰略假目標(充氣仿真裝備)是現代戰爭中欺騙衛星和空中偵察的科學手段,但我認為,印軍此時突然透露這一「新發現」,可能是為削減拉達克駐軍做鋪墊。

相關焦點

  • 前哨 | 揭秘拉達克印軍部署,大量部隊猥集在山谷,是遠火的良好目標
    那麼,印度陸軍在拉達克的軍力究竟有多少?作戰能力到底如何?下面我們就結合衛星照片來詳細了解一下此輪摩擦發生前,印軍在該地區的部署。圖:盤踞在拉達克地區的印度軍隊、邊防警察兵力分布圖。盤踞在北部拉達克地區的印度陸軍部隊主要是北方司令部下屬的第14軍,該軍的軍部位於拉達克地區的戰略重鎮列城。
  • 印軍阿卡什進駐列城!但這部署地形確實挺尷尬
    據印度媒體15日報導,最新的衛星照片顯示,印軍已經將其國產明星裝備:阿卡什中程防空系統部署到了拉達克地區的戰略重鎮列城空軍基地。
  • 拉達克下大雪了,不識時務的莫迪要凍死20萬印軍?
    受川普慫恿,莫迪做的最傻帽的一件事,8月底、9月初,印軍爬上熱欽山口和神頂山,並向前來交涉的中國軍隊鳴槍,引爆拉達克邊境的新一輪衝突。那兩個山頭是解放軍控制的,但上面沒人,只是安裝了監控器。印軍先派人摸上來破壞了監控器,大批人員就爬上來。
  • 拉達克9萬印軍,多少人感染新冠不得而知
    不怕印軍萬國牌武器和各種奇葩行為,這回,還真有點替我軍前線官兵擔心,想大吼一聲:三哥,離解放軍遠點!印度全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總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但是印度政府和軍方很少提及該國軍隊的疫情現狀。
  • 解放軍六天建一座拉達克前線基地,印軍見識基建狂魔
    這是當前拉達克地區安全形勢現狀。《今日印度》的消息稱,印度軍隊仍在持續向拉達克地區增派兵力,相關消息與該國外交部門的表述基本一致。此前印總理莫迪已經公開表示,6月15日的雙方衝突並非中方引發。他19日承認「(中國)既沒有闖入我國邊境,也沒有佔領任何哨所」。但目前印度軍方沒有絲毫認錯糾錯的意思。印外交部官員6月25日稱,中方在向拉達克方向增兵,所以印軍也不得不增加部署。
  • 我軍對印作戰的薄弱環節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就必須認真審視我軍的對印戰場建設,還有哪些薄弱環節。我軍西部戰區的防區從陝甘一直到新疆、西藏,西部戰區對印防禦作戰是重點,對面的印軍,有相當雄厚的軍事實力。 我軍針對印方的國內戰場建設和軍事部署,是目前需要繼續抓緊的工作。
  • 印軍開始從邊境撤離,所修地道曝光,我被驚呆了...
    顯然,這應當是印度軍隊在其平原後方地帶建設的防空工事才對,說是所謂的拉達克,止留笑柄。其實,無論挖地道這條消息是真是假,都暴露了印軍目前在中印前線的尷尬與危險。畢竟,目前中印前線的高原高寒地帶,溫度已經零下二三十度了,最低時更低達零下五十度。
  • 印媒自吹印軍軍力保障厲害,而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部署
    文章聲稱,中國軍隊「沒有預料到印度會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邊境地區佔領高地」,那裡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印媒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此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上個月,為應對印度的部署,解放軍給邊境部隊提供了更多的後勤保障。」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具有寒區部署經驗一位印軍官員說:「低溫和嚴寒因素已開始成為巨大的挑戰。
  • 【悟石觀察】局勢已非常嚴峻,印軍向邊境增派大量兵力,巴鐵趁機背後出手?
    前幾天,最早有人在境外社交媒體上發布印軍毆打我軍聯絡官、破壞我猛士巡邏車的視頻,一些網友紛紛發帖,指責我在邊境控制上態度軟弱,被印軍揍得鼻青臉腫,有的大發冷嘲熱諷的言論。一時間,中方在班公湖吃虧就成了境外社交媒體的發布主聲調。
  • 印媒:拉達克又談崩了!印軍換前線主帥,火藥味更濃
    目前該地區印軍已經有4個師的部隊部署,這意味著再增加一個師。目前已經在拉達克東部地區部署的4個師,分別是印度陸軍14軍下轄2個師和17軍的2個師,所屬部隊共計約3.5萬人。另外,在拉達克還部署有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和阿薩姆步槍隊部隊,以及特種邊境警衛部隊(SFF),總共大約4.5萬人。
  • 印媒終於發現:沒有中國電飯鍋,拉達克數萬印軍咖喱飯都吃不上
    經過檢查印度軍隊發現,雖然有酒類出售,但是,大多數印度部隊食堂裡並沒有高檔的進口酒類,比如高級的蘇格蘭威士忌。以前,印度國防商店每月平均訂購4500-5000箱保樂力加印度公司代銷的威士忌等酒類。一個箱子通常裝六,九或十二瓶酒。
  • 拉達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印軍最後一條公路關閉
    數萬印軍是在拉達克高原煎熬6個月,還是選擇向後撤退,著實是一大難題。隨著嚴冬的來臨,部署在拉達克的數萬印軍再度面臨新的挑戰:後方軍服工廠爆炸起火,旁遮普邦交通中斷,如今通向拉達克的主要戰略公路NH-1公路也因大雪被警告封閉。
  • 拉達克又談崩了!前線印軍換主帥,是一位知華強硬派火藥味更濃
    目前該地區印軍已經有4個師的部隊部署,這意味著再增加一個師。目前已經在拉達克東部地區部署的4個師,分別是印度陸軍14軍下轄2個師和17軍的2個師,所屬部隊共計約3.5萬人。另外,在拉達克還部署有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和阿薩姆步槍隊部隊,以及特種邊境警衛部隊(SFF),總共大約4.5萬人。
  • 中印若再次開戰,印軍是否不堪一擊?
    尤其是在2006年4月至2007年9月的一年半時間裡,作為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指揮長兼維和工兵營營長,我們與印軍前後三個步兵團合作共事,聯合行動,密切交流,對印軍的了解算是比較深入和透徹的了。先說說印軍在我軍面前「仍舊不堪一擊」的幾個共性根據:第一,印軍的指揮機制,可謂當今全世界最古老、最死板、最教條的機制。
  • 拉達克爆發雪崩,印軍哨所被掩埋:唯一公路,只有60歲老兵看守
    拉達克印軍通向外界唯一公路,因嚴重積雪被關閉,印軍正組織力量在佐吉拉山口進行機械除雪。現在拉達克最主要的公路NH-1公路,已經封閉。
  • 中印邊境地區,印軍正訓練「本地狗」擔任作戰角色,包括藏獒後代
    巴哈瓦爾狗(印媒資料圖)近期,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據報導,印度陸軍正在訓練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多條本地犬種,使其能夠擔任不同作戰角色。據印度媒體「ThePrint」網站9月8日報導,印度陸軍方面透露稱,印軍正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訓練當地的本地犬種,這主要包括巴哈瓦爾狗(Bakharwal dog)、藏獒,以及一些當地的野狗。
  • 印軍索馬利亞爭功,漏掉三名海盜,幸虧解放軍出手
    ,殊不知竟漏了3名海盜,險些造成貨船被劫,幸虧中國海軍「蛟龍」及時出手!一、印方的著急自誇根據4月9日印國防部通稿:最先趕到的是印海軍,當時他們有4艘軍艦在附近:「德裡」級飛彈驅逐艦「孟買」號,「塔爾瓦」級護衛艦Tarkash號和「三叉戟」號,還有補給修理船「阿迪亞」號。印軍派出的一架Chetak直升機速度快,最先夜間趕到事發海域,發現了被劫持的貨船OS 35。
  • 一支裝甲旅潛伏邊境,印軍偵察分隊毫無察覺,美感慨幸虧沒有開戰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的報導稱,印巴軍隊在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的爭端依然沒有停止,基蘭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交火。巴軍一支裝備有VT-4主戰坦克的裝甲旅潛伏在邊境地區,而印軍偵察分隊對此卻毫無察覺,雙方進行多輪炮擊之後,印軍主動停火,這也避免了雙方態勢的進一步升級。美方軍事專家感慨稱,幸虧印度沒有開戰,否則巴基斯坦裝備的VT-4主戰坦克將對印軍實施毀滅性的打擊。
  • 主力營奔襲印軍精銳,打出1比8的戰損比
    劉伯承元帥將印軍的部署概括為「銅頭、錫尾、背緊、腹松」。而根據地形及敵軍部署特點,我軍的戰術簡單總結為「打頭、截尾、斬腰、擊背、剖腹」,其中擔負穿插、斷尾任務的部隊是第11師主力。自11月10日晚開始,11師部隊連續穿插奔襲一周時間,在人均負重60到80斤的情況下,翻越海拔4000到5000米山嶺12座。
  •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印軍的武器裝備竟然領先解放軍一代以上
    桑搭吉上將還把3個陸軍師調到了旺敦附近,另有5萬印軍前往被他們稱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的中國藏南地區。  印軍當時的裝備坦克,是蘇軍最新式的T72坦克,而中國解放軍當時的主力坦克是59型坦克。當時中國的飛機主力是殲六與殲七,而印度購買的蘇軍的米格23、米格25、米格27。並裝備有大量的直升飛機,但奇怪的是,印度軍方對於能夠戰勝中國仍然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