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道爾」挺進北極

2021-02-15 北國防務

▲「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俄羅斯防空反導武器的報導那是一樁接著一樁,這當中即有搭載了核彈頭的新型反導攔截彈(據稱是53T6攔截彈的升級版)的成功試射,又有俄國防部關於該國第726陸軍防空訓練中心接收了首批「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消息傳出。

▲「軍隊-2018」展上展出的「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圖片來源於:網絡)

「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曾於去年的紅場閱兵中首次展出,是俄安泰公司研製的「道爾」系列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家族裡的一名新成員,相比於此前的「道爾-M2」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底盤改為了DT-30PM-T1鉸接式履帶全地形車。

▲涉水渡河的「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圖片來源於:網絡)

俄制DT-30PM-T1鉸接式履帶全地形車全重約30噸,配有一臺多燃料柴油發動機,其最大路面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50公裡,最大行程約為500公裡,並具備一定的水上行駛能力,水上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5公裡。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優異的全地形通過能力,特別是具備良好的極地冰層機動能力,加之其發動機配有能在零下50攝氏度條件下工作的低溫啟動預熱系統,因此這樣一來就很適合在俄境內的北極地區執行相關的作戰任務,而這也是這款號稱專門為北極地區作戰而研製的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採用該型底盤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這張俯視圖可以看出每套「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攜彈量為16枚,其飛彈採用垂直冷發射技術,每個飛彈垂直發射模塊裡的飛彈發射單元內都裝有由彈簧、火藥、活塞、活塞杆、剪切銷等部件所組成的彈射裝置(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由目標搜索雷達、制導雷達、光電系統及2個飛彈垂直發射模塊等設備所組成的轉塔式結構被安裝在了DT-30PM-T1鉸接式履帶全地形車的後車廂上,在這之中的每個飛彈垂直發射模塊主要由1個飛彈儲運發射箱和8枚9M338K近程地空飛彈所組成,其中飛彈儲運發射箱的功能主要是用作儲存、運輸和發射飛彈之用,由殼體、隔框、可擊穿防護蓋、運輸偽裝固定基座、起吊組件、電接頭機構和導軌等部分組成。

▲9M338K近程地空飛彈,該飛彈採用指令制導體制(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其所攜帶的9M338K近程地空飛彈則是「道爾-M2DT」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殺手鐧」,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該彈長2.94米,彈徑240毫米,彈重163千克,最大飛行速度1000米/秒,最大射程約為16千米,最大射高約為10千米。

相比此前「道爾」系列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所使用的9M331/9M332近程地空飛彈來說,9M338K的特點之一就是其體積較小,一套「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所攜帶的近程地空飛彈就達到了16枚,這樣一來其火力和可持續作戰能力就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如未來紅旗17能配上體積更小的近程地空防空飛彈,那其作戰能力或將得到提高(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今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FM-2000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

可以說,這樣一型自行式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在配發俄軍之後,無疑將增強其在例如北極等特定區域內的野戰低空防空作戰能力,且「道爾-M2DT」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出現也給其他具有研發此類武器系統的國家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比如就我國而言,目前的紅旗17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如果能配上體積更加小巧的新一代低空防空飛彈,那其載彈量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這樣一來相應的火力和可持續作戰能力也將得到增強。

另外,我國目前也以開發出了使用6X6輪式底盤的FM-2000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並推向國際市場,從中也說明在這類自行式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底盤選擇上,國內或已具備了多種底盤的可選條件,因此如果未來有需要,也或許可以在立足於國產合適的鉸接式履帶全地形車的條件下,研發出類似的自行式近程地空飛彈武器系統,並推向市場,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間的插曲:大作家柯南道爾與他的軍事設想
    不過,英國軍方還是給柯南道爾留足了面子,並未公開這個結果,而是通過信件回復了柯南道爾,柯南道爾想了想,他的這項提議確實有些不切實際。1916年6月24日,英法聯軍為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到法德邊境,在法國北方的索姆河區域與德軍展開了血腥的陣地戰,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索姆河戰役。
  • 道爾防空飛彈上艦發射,值得借鑑否?
    俄海軍方面有把伴隨陸地機械化部隊行動的道爾防空飛彈搬上輕型護衛艦的尾甲板停機坪發射的場景。那麼這種情況值得借鑑和模仿嗎?
  • 道爾作為機動防空飛彈,為何採用了落後的無線電指令模式?
    因為道爾機動防空系統很可能發射了2枚以上的飛彈。具體到底是哪一枚擊中了客機,現在仍然說不清。最終調查又是一場複雜的博弈。不過不妨礙現在回頭看看道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道爾防空飛彈的基本型代號為9M330,是蘇聯時代就開始設計研發的一種罕見的履帶式伴隨防空飛彈系統。所有的儲存、運輸、飛彈和制導控制模塊,都集成到了一輛履帶車輛上,因此有極強的伴隨裝甲集群提供野戰防空的能力。
  • 道爾防空飛彈成客機殺手! — 多層保險未起作用
    文 | 大水來1月8日,烏克蘭航班從伊朗首都起飛,最終飛行時間僅僅2分鐘後,從雷達屏幕上消失,這次事故直接後果,導致一架機齡僅僅3年半波音737-800飛機損失,機上176人全部遇難,這次事故也震驚了全世界
  • 環北極國家北極研究布局及對中國的啟示
    確定北極地區未來可能面臨的科學問題,是北極開發及其他相關行動的基礎。美國相關智庫對北極面臨的科學問題十分重視。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等機構提出了北極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北極海冰從以多年冰為主急劇變化到一年冰為主的影響是什麼?這些複雜變化對海冰變異性和可預測性的影響是什麼?在快速變化的北極,海洋、大氣、冰凍圈、海底和陸地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強迫和耦合是怎樣影響海冰覆蓋機制的?
  • 暗流湧動的北極:主要國家北極戰略梳理
    相比俄加美而言,北歐五國實力較弱、潛力不足,被外界關注程度低,但這不會阻擋其參與北極事務的決心與熱情。北歐五國在北極事務中同樣保持著極高的參與權和話語權。對於俄加美而言,北極方向只是其國家發展的一個方向,但對北歐國家而言,北極就是其國家最重要的方向,北極戰略就是其國家核心戰略。
  • 地理知識 北極地區的北冰洋與北極航道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解凍,北冰洋通行成為了可能。而北極航道就是指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隨著北極冰層融化速度的加快,該地區將出現兩條可以常年通航、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線,它們將成為聯繫東北亞和西歐,聯繫北美洲東西海岸的最短航線。北極航道將會與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展開激烈的競爭,而且北方航線的開通將把北美、俄羅斯、西歐、東亞聯繫在一起,形成環北極經濟圈。
  • 關注|北極冷戰再啟?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
    「這些演習凸顯北極成為關切之地,隨著北極冰蓋消融,這一地區可能成為美俄競爭的新閃點。」美國《星條旗報》如是報導。「美國在北極加強軍備,美俄冷戰變得更『冰』了」,美國《赫芬頓郵報》以此為題稱,美俄等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為此不惜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各國近年來在北極地區組織的部分軍事演習
  • 北極航線
    北極航線日媒稱,中國正加緊開闢北冰洋航線,打算經日本海、沃霍茨克海、北冰洋而進入大西洋。在這種情況下,日俄兩國政府開始致力於加強海上自衛隊和俄海軍的合作。報導如下:新華社荷蘭鹿特丹2013年9月10日電(記者 潘治)歷經27天的航行,中遠集團「永盛」號貨輪於當地時間10日下午3時許緩緩停靠荷蘭鹿特丹港,成為第一艘經過北極東北航道完成亞歐航線的中國商船。
  • 北冰洋與北極航道
    隨著北極冰層融化速度的加快,該地區將出現兩條可以常年通航、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線,它們將成為聯繫東北亞和西歐,聯繫北美洲東西海岸的最短航線。北極航道將會與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展開激烈的競爭,而且北方航線的開通將把北美、俄羅斯、西歐、東亞聯繫在一起,形成環北極經濟圈。三是軍事戰略價值。當今世界主要大國都集中在北半球,而北極點是距離各大國最短的戰略制高點。
  • 董利民:北極八國對中國申請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問題態度
    該國在基律納會議前公布的國家安全文件《與其他感興趣的各方合作》中表示:鑑於域外國家對北極地區的興趣日益增長,包括美國在內的北極國家應該尋求與這些非北極國家開展合作來保護這一地區,從而更好地維護北極國家在該地區的利益。這表明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政策是倡導國際合作,支持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
  • 東西問 | 別切裡察:中國不是北極國家,為何參與北極事務?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遠東聯邦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弗拉基米爾·費德爾維奇·別切裡察,是著名政治學教授。2021年8月,他在新著《在世界政治和國際關係下認識北極》中再次談到中國和北極問題。別切裡察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表示,正在崛起的中國參與北極事務,有助於北極的治理與開發,也有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
  • 2035年俄羅斯的北極戰略
    越來越無冰的北極也引起了俄羅斯的擔憂,即北方的俄羅斯領土可能會以新的方式變得脆弱。它通過重建軍事存在來應對這些擔憂。畢竟,莫斯科還希望維護北極的生態平衡。但是,有很多話要說。10月26日,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為北極制定了一項新的發展戰略,該戰略將影響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政策,直至2035年。它基於三月份通過的北極政策原則,取代了2013年採用的《北極戰略2020》。
  • 微專題——北極冰川問題
    首先,北極無冰帶來的影響肯定是直接性的北極氣候巨變,在無冰的時候,北極就會被大量的植物所覆蓋,那麼對全球其他地區來說,維持氣候平衡的北極基礎就沒有了,例如:「冷空氣」的起源就是在北冰洋,但是沒有了冰,我們就不會感到有冬天的存在,同時導致四季錯亂就會很明顯,所以北極無冰是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同時對北極本地來說,也具有明顯的影響。
  • 任偉中 | 展示大國雄心:中國雖然不是北極國家,但正在積極參與北極事務!
    在北極的總體管理方面,有一個北極理事會,它是一個包括8個北極國家的政府間組織,在維護北極和平、穩定與建設性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3年,中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該理事會正式觀察員。中國為什麼積極參與北極事務呢?
  • 《美國空軍部北極戰略》(全文)
    會上,巴雷特發布了《空軍部北極戰略》並在致辭中表示:「北極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地區之一,這是美國空軍、太空部隊保持警惕的基石。這項北極戰略認識到該地區的巨大地緣戰略後果及其在保護國土和投射全球力量中的關鍵作用。」
  • 加拿大野生北極蝦動漫第一集:加拿大野生北極蝦的產地名稱
    說起長額蝦家族,我們大多數是屬於長額蝦屬的,每位兄弟都是長著威武的長長的劍額,生活在北半球高緯度寒冷海域的冷水蝦,都是100%的野生蝦。 有朋友叫我「北極甜蝦」或者乾脆暱稱「甜蝦」,那是因為我的肉質口感特別鮮甜;
  • 俄羅斯計劃全面升級北極氣象站
    俄羅斯當局宣布將對北極的123座氣象站進行升級。
  • 北極,38攝氏度……聯合國確認北極氣溫最高紀錄
    當地時間12月14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確認,俄羅斯小鎮維爾霍揚斯克2020年6月20日的溫度達到38攝氏度,成為北極溫度的新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指出,北極氣溫的新紀錄是該組織天氣與氣候極值檔案庫記錄的觀測數據中的一個,這些數據敲響氣候變化的警鐘。2020年,南極大陸也創下18.3攝氏度的溫度紀錄。
  • 加拿大野生北極蝦動漫視頻第二集震撼來襲:加拿大北極蝦的捕撈、加工和全程冷鏈運輸
    視頻時長3分38秒我是加拿大北極蝦,來自遙遠的大西洋和北冰洋冰冷純淨的400米深海。我們生活中在北大西洋和東北冰洋大陸坡的邊緣,那裡水深浪高,可不是一般的漁船隨意能把我們抓到的。煮熟的北極蝦經過零下28度的速凍流水線,冷凍10分鐘;從冷凍線下來的北極蝦,被裝進5公斤的大盒,送入船上的冷庫中儲存。北極蝦從捕撈出水,到煮熟,再到速凍和裝入冷庫,全程只需要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