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發布!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2-08 澎湃新聞
正式發布!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15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

中國航天科工

2020年十件大事

正式發布

01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多措並舉復工復產,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經營發展,以實際行動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彰顯偉大抗疫精神,航天智慧、航天力量、航天擔當和航天精神再度讓世人矚目,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國資委黨委表彰。

02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將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第一時間對全會精神進行全方位學習傳達,開展深入宣講解讀,運用全會精神指導戰略規劃,在全系統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新華社、《光明日報》、《學習時報》等中央媒體介紹集團公司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情況。

03

成功召開首次戰略工作會暨戰略管理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

聚焦主責主業,明確「一個目標三步走」中長期戰略目標和「十四五」發展思路、重點任務、戰略舉措,全面開啟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新徵程。

04

「十三五」規劃實現圓滿收官

黨的領導全面加強,航天防務裝備研製取得重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產業融合深度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挺進,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05

全面履行強軍首責,航天防務產業取得新突破

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多個國家重大工程、重大專項、重點型號科研生產和保障任務再創佳績,深化全員「零缺陷」質量意識,飛行試驗成功率保持高水平,核心能力建設為長遠發展夯實根基。

06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一系列自主創新舉措接踵出臺,一大批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及應用並在多個新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多項重點工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屢獲國家科技大獎,為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再添動力。

07

航天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等國家重大工程取得圓滿成功,行雲二號01、02星成功發射並圓滿完成在軌測試,虹雲工程成功開展「低軌寬帶通信衛星+5G」海上融合組網試驗,快舟一號完成2次商業發射,航天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08

服務國家戰略和國計民生再立新功

用航天高科技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創新應用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航天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信創工程等重點產業領軍地位更加鞏固,雷射器晶片等關鍵產品與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包攬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賽總決賽所有組別冠軍,公共衛生應急裝備為全國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貢獻。

09

黨的建設得到有力加強

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隆重召開第十次黨的建設工作會、京區直屬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發展航天事業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堅持航天特色精準扶貧之路,高質量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10

戰略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突破

6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1支團隊、1名專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勵,1人獲光華工程科技獎,1人獲首屆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中華十大絕技」稱號。4人獲全國勞動模範,1人被國資委黨委追授為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

深 ·閱讀

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請您投票!2021年,「全黨第一課」,中國航天科工這樣學!袁潔: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航天「獵鷹」無人機,飝!!!

來源 ✎ 中國航天科工

海報 ✎ 張彤

原標題:《正式發布!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工與「嫦娥探月」的那些事兒
    作為重要的技術配套和保障單位,中國航天科工所屬11家單位的20餘項技術產品,為此次飛行試驗各階段任務提供了天地一體化的安全保障支撐。這些產品在本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中分別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繼電器、連接器:「神經脈絡」和「血脈通道」在探月三期工程任務飛行器和地面控制系統中,由中國航天科工061基地研製生產的近萬隻宇航用繼電器、連接器,仿佛系統中的「神經脈絡」和「血脈通道」,不知疲倦地傳輸、控制著各種指令信號。
  • 航天科工動態(第3期:無人機)
    航天科工首家完成「混改」的應該是航天汽車下屬的貴州特車(貴州航天特種車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就完成了「混改」,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國防科工局審查的涉軍混改企業。第二家是湖南航天,2019年完成「混改」,原單一股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下降至68.35%,由國有一人公司轉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 第三屆進博會 | 中國航天科工集中簽約22單!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參加本屆進博會的各項工作,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出席進博會開幕式,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魏毅寅到進博會展館參觀考察。
  • 今年有十件大事要期待!
    國家天文臺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日對外發布三項天文觀測新成果,依次是對銀河系恆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電暴、黑洞數據。2015年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領導被通報:2015年最後一個月,12名高校領導被教育部通報。
  • 【內參新聞早茶】今年有十件大事要期待!
    國家天文臺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日對外發布三項天文觀測新成果,依次是對銀河系恆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電暴、黑洞數據。2015年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領導被通報:2015年最後一個月,12名高校領導被教育部通報。
  •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之區別
    藍天(研製火箭、飛船、衛星等), 航天科工是把人送上西天(研製飛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源於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經過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
  • 2020年中國航天領域3D列印8大應用成就和案例
    2020年,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天問一號奔赴火星,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成功驗證,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北鬥衛星系統全面組網.中國航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2020年也是航天領域要求以質取勝的一年,3D列印技術在航天領域的表現雖尤為亮眼,但總結出8條應用進展卻著實不易。
  • 看二院「天鯤」「天盾」團隊如何感動航天科工
    參與航天科工感動人物投票,為二院「天鯤一號」衛星研製團隊、「天盾」團隊投票,就有機會過一個酷炫拉風的年!為弘揚航天精神,引導職工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活力、增強信心、集聚才智,推動「航天夢、強軍夢、中國夢」早日實現,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於2017年11月啟動2017年度「航天科工年度感動人物」評選活動。二院「天鯤一號」衛星研製團隊和「天盾」團隊入圍最後的評選。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天科工)是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航天強國建設和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主力軍,中國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領軍企業
  • 北京突然傳來6件大事:振奮國人!
    關鍵是中國航天從此擺脫了幾十年使用一種老式發動機的歷史,猛龍過江鯉躍龍門般的獲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壓補燃煤油液氧大發動機,從此中國航天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再大的火箭也能做了,再重的載荷也能打了,再遠的距離也能到了。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每件都吸引全球目光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也看出了中國的真正潛力,不得不承認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會發生哪些舉世矚目的大事?首先第一件就是航天事業,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各國爭奪資源時總是互不相讓,不過,因為國家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數量十分龐大,而且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所以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各國逐漸將目光轉向太空領域。
  • 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這十件大事值得你收藏
    此次任務,突破和掌握了空間出艙活動技術,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裡程碑事件,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又一個重大跨越。62011年11月,中國載人航天突破交會對接和組合體飛行技術▲太空授課片段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任務期間,航天員們還面向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太空授課,講解和演示了失重環境下的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實驗、水膜實驗和水球實驗。這堂距離地表350多公裡,時長40分鐘的課程,在數以萬計中小學生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點燃中國青少年的航天夢想。
  • 中國航天超級2020:十大成就盤點
    今年是中國航天的超級2020,這些高光時刻值得銘記。 2004年,嫦娥探月工程正式啟動,計劃通過「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全方位研究月球。目前已有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鵲橋號、五號T1試驗器等完成任務,完整突破了環繞和著陸兩大月球探索使命,實現了人類首次軟著陸月球背後和巡視的壯舉。2
  • ​2020年國內民用無人機新品發布知多少?
    2020年無人機新品發布有多少呢?今天雨飛君就來盤點下(以時間順序排列):美國時間2020年1月7-9日,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四、大疆舉行教育RoboMaster EP新品線上發布會2020年3月9日下午,大疆舉行教育RoboMaster EP新品線上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機甲大師RoboMaster EP以及RoboMaster EP教育拓展套裝,同時,大疆還宣布將開展面向9-19歲中小學生舉辦的RoboMaster青少年挑戰賽。
  • 2020年世界航天裝備發展研究
    techecope.com本文摘自《2020年世界軍事裝備發展研究》| 遠望報告2020年,儘管新冠病毒大流行,但未阻擋航天系統和技術快速發展,低軌星座快速部署加劇了各國對於太空資源爭奪的擔憂,太空競爭態勢愈發激烈。
  • 神州十二號發射之際,盤點原航天部直屬的電氣強校
    上世紀90年代末,出於機構精簡的考量,將航空航天工業部撤銷,組建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後來又改組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在中國航天工業蓬勃發展的這個時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1956年,建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 平均20天將1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謝軍率隊刷新中國航天發射紀錄
    圖 | 謝軍榮獲「感動中國 2020 年度人物」謝軍紮根中國北鬥事業近 40 年,前 20 多年更多是積累。自 2004 年擔任北鬥導航衛星總設計師以來,謝軍先後帶領團隊研製北鬥二號、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為中國北鬥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貢獻。尤其是在北鬥三號衛星研製過程中,謝軍團隊創地實現了衛星批量化生產,平均 20 天就將 1 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刷新了中國航天發射紀錄。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中國北鬥,星燦世界。
  • 獨家|中國版「spaceX」:翎客航天商業運載火箭計劃2020年首飛!
    然而川普哥想在這裡說,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中國航天人和一批民營航天公司的員工正在用自己的努力,開發自己的可回收火箭。川普哥獨家了解到,中國首家商業航天公司北京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新幹線一號」(NewLine-1)運載火箭總體方案已經在2018年1月通過評審。翎客航天CEO胡振宇表示,NL-1商業運載火箭預計將在2020年首飛。
  • 航發+航天,攜手創未來!
    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曹建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方勇,中國航天科工董事長、黨組書記袁潔,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石泉以及中國航發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少洋和中國航天科工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出席籤約活動;中國航發副總經理
  • 中國這幾件大事,值得關注!附:下周投資日曆
    1、神舟十一號飛船10月中旬發射,將載兩名航天員在軌運行30天60年前的今天,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創建。今天(8日),也就成為我國航天事業創立60周年的紀念日。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