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1966年福州軍區嚴重叛逃事件,周總理命令空軍攔截擊斃...

2021-02-06 張口說世界

1966年1月8日夜,剛過完新年的第一個禮拜六,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一艘舷號F131的登陸艇奉命執行從馬尾裝載物資前往霞浦的運輸任務……
(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F131登陸艇)福州軍區守備7師是一支建國後由各地地方部隊組建而成的新部隊,以福安軍分區機關人員為基礎,從晉江、龍溪軍分區和守備13師抽調人員在福建霞浦組建而成。原屬福安軍分區建制的邊防第19、24團分別改建成為守備第93、94團,並改隸建制歸屬守備7師領導指揮,該師組建後歸屬福建省軍區領導指揮,1961年4月,該師又劃歸福州軍區直接領導指揮。嚴格意義上來說,剛組建完成的守備7師,這是一支底子薄,班子弱,人員成分較為複雜,管理極為鬆散的新建部隊。當夜,執行運輸任務的守備7師F131登陸艇上共有10名官兵,其中3名士兵分別叫:吳文獻、吳珍加、吳春富。這3名吳姓士兵同年入伍,全部來自福建甫田縣土頭公社生產大隊,既是同鄉同村,又是吳氏宗族堂兄弟,入伍後又分配到同一部隊,同一艘艦船服役……吳文獻擔任F131艇領航員,吳珍加擔任F131艇輪機員,吳春富擔任F131艇槍炮手。一艘艇上最重要的3個崗位,全部被吳氏3兄弟盡數掌握,是此次能夠叛逃成功的重要因素。吳氏三兄弟入伍後,經常秘密收聽敵臺廣播,並多次獲取到對岸漂流過來的策反宣傳物品,私自收藏未按軍紀上交。久而久之,思想受到嚴重腐蝕,極其嚮往對岸所宣傳的紙醉金迷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三人臭味相投,又是堂兄弟,遂一拍即合,萌生叛逃念頭,暗地裡一直積極策劃……1966年1月8日夜,趁著執行這次單艇運輸任務,三吳果斷實施了蓄謀已久的殺人奪艇叛逃計劃……是夜,當該艇以10節速度行駛至馬祖海域時,因馬祖為國軍所控制,按慣例我方艦船夜晚駛入這一區域後,為防止摩擦衝突,所以全艇閉燈,摸黑航行。三吳趁此良機,按計劃由槍炮手吳春富打開武器櫃拿出3支56式衝鋒鎗、3支54式手槍分發給吳文獻及吳珍加,三吳趁黑先開槍殺害艇長甘久郎少尉,然後進入寢艙瘋狂掃射其他正在休息的戰士,不到10分鐘,艇上陳振新、魏獻美、楊保、張正慶、許忠義、施林嶽等6名官兵全部被3吳射殺。然後由吳文獻領航、吳珍加駕駛該艇,迅速改變航向,快速駛向僅8海裡之遙的馬祖,叛變投敵。殘忍無恥的三吳將7名被其殺害的戰友遺體搬至艇首,並蘸著烈士的鮮血在白床單上寫下「起義投誠,望君接應」8個大字懸掛在桅杆上,用於向國民黨遞交投名狀……1月9日凌晨2時30分,三吳駕駛F131艇,打開全艇燈光,升起早已準備好的白旗,在國軍引導船的引導下,順利駛入了馬祖軍港。證實吳文獻等3人確屬劫艇來投,國軍方面欣喜若狂,迅速將三人安排在特務機構「大陸義胞接待所」,為其理髮更衣,披掛錦緞條幅照相,並緊急聯繫臺「國防部」,要求迅速派機前來,接吳文獻等去臺。臺方新聞界聞訊後,「中央社」等等新聞媒體數十人亦包機一架前往馬祖採訪。(圖為三吳叛逃後於馬祖接受臺新聞機構釆訪時拍下的照片)周總理親自指示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中將:去臺途中,有把握、有利就把它打下來……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中將於1月9日凌晨4時迅速將該叛逃事件上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並提出已從特殊渠道獲悉臺方將於9日下午派軍機到馬祖接三吳去臺,建議由福州軍區空軍部隊半路截擊,將敵機擊落……時任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迅速研判並做出4點指示:1、這是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殺人劫艇叛逃事件,國際國內影響極為惡劣;4、怎麼打,由福州軍區會同空軍立即拿出方案上報中央軍委;接到周總理指示後,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中將迅速與空軍司令員吳xⅹ中將會商,僅僅不到三個小時,就制定出作戰計劃並報周總理批准後,隨即下達作戰命令,福州軍區空軍指揮所成為此次截擊作戰的具體執行者,當即開始部署作戰任務。福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福建前線空軍指揮所主任曾幼誠少將擔任此次攔截作戰的總指揮。(攔截作戰中擊落叛徒所乘飛機的二位飛行員:左為李純光、右為胡英法。)
 曾幼誠整理思路:國民黨要把叛逃者接到臺灣, 但究竟怎樣去不清楚, 如果用飛機接, 空軍有沒有辦法將其擊落?曾幼誠迅速將這個緊急情況逐級上報。當時的空軍司令員意識到軍情重大, 遂緊急請示周恩來總理。曾幼誠回憶, 因為馬祖離臺灣很近, 飛機起飛後, 很快便會到達, 周恩來總理很清楚這個任務極不容易完成, 所以指示十分客觀:就根據情況辦, 如果能夠攔截最好。接到指示後, 空軍司令員隨即下達作戰命令, 福空指揮所便成為截擊作戰的具體執行者, 當即開始部署作戰任務。當時, 解放軍空軍的主力殲擊機仍然是殲-5, 這是一種輕便靈活的戰機, 定型於1956年, 由瀋陽飛機廠生產, 仿製蘇聯研製的米格-17Ф噴氣式戰鬥機。殲-5易於操縱, 人機結合度高, 火力兇猛, 實戰中屢立功勳, 很受飛行員歡迎。臺灣國民黨空軍當時裝備的F-100「超級佩刀」噴氣式戰鬥機, 是美軍曾裝備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 1959年該機有一批出售給國民黨空軍使用。殲-5是高亞音速戰鬥機, 到1966年, 與國民黨空軍裝備的戰鬥機相比, 存在著技術上的代差。但解放軍空軍更加先進的殲-6式戰鬥機, 也已經開始裝備福州軍區的部隊。殲-6式戰鬥機, 是通過測繪仿製蘇制米格-19型戰鬥機, 由瀋陽飛機廠製造的解放軍空軍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 先後生產達26年之久, 曾長期擔任我空軍的主力戰機。從性能上來說, 殲-6的原型機米格-19噴氣式戰鬥機在蘇聯只是一種過渡機種, 並不太受重視, 但我國由於短時間內沒有其他機型可用, 故此只能對其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 這樣一來反而使米格-19設計潛力較大的特點得到了體現。優秀的飛機設計師陸孝彭甚至依託它開發出了一代名機—強-5噴氣式強擊機, 至今仍有一些國家在使用。反觀當時國民黨軍使用的F-100戰鬥機, 美軍從來沒有把它視為一種真正有效的空優戰鬥機, 反而因為它事故頻出而十分頭痛。這是因為它最初的試飛員為迎合官方儘快定型的意圖, 沒有真實反映飛機的問題。這種飛機裝備部隊後, 很快被反映存在穩定性和控制方面的問題, 當機翼掛有副油箱時問題尤為嚴重。結果, 最早的一批被全部停飛, 重新設計尾翼後才投入使用。也正因為這種飛機毛病太多, 它在美國空軍中服役時間很短。因此, 福建前線解放軍的殲-6和殲-5混合機群, 面對臺灣的F-100戰鬥機群, 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數量上都已經略佔上風。也正因如此, 曾幼誠等空軍將領對於打這樣一場截擊戰是毫無懼色的。實際上, 福空指揮所調動用來截殺國民黨方面運送飛機的戰機, 便是空二十四師的一對殲-6雙機 (沈學禮、楊才興) 和一對殲-5雙機 (李純光、胡英法) 。福空指揮所首先判斷, 由於乘坐艦艇過海的時間長, 不符合國民黨方面儘快召開記者招待會、進行大肆宣傳的初衷, 其用飛機接運三名叛徒基本是可以確定的。曾幼誠將軍回憶, 當時搜集到的情報是, 在馬祖有一個簡易機場, 先有兩架運輸機在那裡降落, 後又去了一架水上飛機, 落在海灣裡。另外據偵察得知, 臺灣「中央社」的記者來搶新聞, 情報部門更是來了不少人, 總共約有三十餘名。同時臺灣那邊在新竹做了開萬人大會的準備, 要熱烈歡迎「反共義士」的到來。據此, 我方堅定了叛逃者會從空中去臺灣的判斷, 堅定了藉機進行截擊的作戰計劃。筆者閱讀臺灣方面相關資料, 發現這份情報中還有一些需要補充修正的地方。首先, 兩架抵達馬祖簡易機場的飛機型號, 其目的和到達時間是不一樣的。F 131艇叛逃事件上報後, 國民黨方面「國防部」立即調用一架C-47運輸機飛來馬祖, 準備用它接運三名叛逃者回臺灣參加新聞發布活動。1月9日晨8時30分, 這架飛機到達馬祖接人。但該機在落地時, 起落架折斷, 翼尖擦地損傷。因為發生了這一故障, 臺灣才派來了第二架飛機, 試圖對其進行修理。載運了修理人員和器材的PBY水陸兩用飛機, 在上午晚些時候到達馬祖, 便是曾幼誠將軍提到的兩架運輸機中的第二架。到達後, 工作人員迅速核定, C-47運輸機破損嚴重, 需要修理, 無法完成任務了。此時, 有人提議用這架PBY飛機將吳文獻等人送往臺灣, 不過意見被否決。理由是該機只能乘坐八人, 裝運叛逃者, 國民黨軍方和情報部門的陪同人員不能同行, 而各部門都不肯等待, 生怕自己部門的大功被分割。無奈之下, 臺灣方面隨即派出一架大型水上飛機前往馬祖, 裝運所有相關人員。中午12點11分, HU-16信天翁專機降落在馬祖。此時, 大陸方面的工作, 便是判斷叛逃者具體會坐哪架飛機、何時起飛和怎樣對其發起攻擊了。這一段時間, 解放軍方面並不僅僅在等待, 他們發現了截擊任務中存在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 當時解放軍空軍還在使用蘇式指揮系統, 即通過地面指揮控制戰鬥機進行空戰, 這一仗也不例外。但因為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打草驚蛇, 這次作戰要保持無線電靜默。那地面應如何引導戰鬥機的攻擊呢?第二個問題是, 水上飛機起飛的高度低, 我方雷達很難發現。怎樣及早發現敵機起飛, 以利作戰呢?截擊的準備工作, 是曾幼誠參謀長親自落實的。這次行動, 計劃是以殲-6雙機擔任掩護, 李純光和胡英法的殲-5雙機實施攻擊。曾參謀長隨即派指揮所最好的領航員, 攜帶所獲得的目標信息及機型種類的情報, 包括飛機形狀、速度、飛行狀態等, 將有關資料信息提供給飛行員。同時, 他們開始著手解決兩大難題中的第一個:在對方也同時監視我方飛機、不得不保持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 在作戰中進行地空聯絡, 下達有關航向等命令的問題。當時規定的通信方法參考了朝鮮戰場的經驗, 是利用無線電報話機上的通信按鈕, 通過對它的輕輕敲擊, 發出不同的電信號, 借用電信號的長短組合來代替話音通信。對手很難注意到這種看似無意識的敲擊, 即便注意到, 也分析不出來。領航員和飛行員確立了這種簡單信號的約定後, 第一個問題基本解決。第二個問題, 即雷達的布置則複雜一些。雖然還不知道馬祖那架C-47飛機出了故障, 但因國民黨軍最後派來的那架HU-16水上飛機噸位大, 可以水陸兩棲, 飛行高度低, 安全係數較高, 更適合作為載運吳文獻等人的專機, 解放軍方面遂將其視為監視重點。曾幼誠考慮到, 水上飛機飛得低, 按照常規架設的雷達有盲區, 看不見貼水面飛行的敵機, 於是決定將離馬祖島最近的平潭島上的雷達作為這次作戰行動的專用雷達, 下令那個架在山上的雷達全天只盯著馬祖島, 並指示把雷達天線角度從仰角調成俯角, 這樣, 敵機一起飛, 雷達就能發現。當時平潭島和福空指揮所之間並無電話通信線路, 空軍特意與地方部門協調, 包用本省陸地通往平潭島的兩條線路之一作為指揮專線。這樣, 兩大難題就此解決。準備工作在中午12時之前完成。此時, 距吳文獻等劫艇叛逃不過12個小時。準備就緒後, 福空指揮所氣氛凝重, 所有人緊盯著雷達傳來的信息, 隨時等待命令。曾幼誠回憶, 當時最深刻的印象是三個負責在地圖上標註雷達信號的標圖員, 其中一名標圖員頭戴耳機, 接聽雷達發來的數據, 然後用鉛筆在地圖上標出。為把飛機位置標得更加準確, 鉛筆需要削得很尖, 因此, 另外兩名標圖員便在一旁不斷地削鉛筆, 一連削了幾十根。仰仗著官方通訊社的地位, 國民黨「中央社」的記者隨那架運送修理器材的PBY飛機已經到達馬祖, 並拍攝到了叛逃的登陸艇。他們發出的電訊刺激了其他新聞部門。臺灣新聞界的巨頭們便緊急聯絡航空公司, 包租華航一架PBY水上飛機前往馬祖搶新聞。同樣由於天氣不好, 這一航程也頗有危險。華航總經理因此派出王牌機長練振綱擔任這次航班的駕駛員。下午3時左右, 飛機降落在馬祖。一停穩, 便看到岸上國民黨軍政人員正送三名「反共義士」登上HU-16水上飛機, 準備起飛回臺灣。國民黨的調查報告中提到, 臺北的「國防部」曾安排國民黨空軍第四大隊第二十二中隊 (駐嘉義基地) 起飛兩架F-100 A戰鬥機, 負責為從馬祖飛回的專機護航。但在15時50分左右, 這兩架飛機被解放軍在高空的沈學禮、楊才興殲-6雙機吸引, 遠離了HU-16專機, 因此沒能在其受到攻擊時趕來保護。殲-6雙機的機長沈學禮後擔任空三十八師副師長, 但他從未談到過這次誘敵。曾幼誠回憶時提到, HU-16專機起飛時, 福空方面在空中也採取了別的行動牽制國民黨軍。一是同時下令另一架飛機 (未標記型號) 起飛到高空, 一方面是吸引敵方雷達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也起轉信飛機作用, 如同備份指揮所一樣, 如果地面指揮所的信號不清楚, 我機沒有接收到, 它可以在空中補充傳達。二是為防止敵機起飛, 還從另一個機場起飛了四架飛機往這邊來, 以造成敵方的錯覺。除出動戰鬥機護航, 國民黨方面還實施了多次無線電佯動, 並讓那架運送修理器材的PBY水上飛機先行起飛返臺, 以試探大陸方面的反應。這架飛機剛一起飛, 平潭島上的雷達監控人員便傳來信息:「看到有飛機起飛了。」曾幼誠參謀長馬上下達了「一等戰備」命令, 飛行員進了座艙, 等候起飛信號。但他很快作出判斷:這架飛機飛行線路過高, 其招搖有些過分, 應該不是我們要打的目標。果然, 不久曾幼誠從雷達標圖上眼看著第一架飛機飛走了, 越飛越遠。從對馬祖的監視情況來看, 對面並沒有人已送走的輕鬆, 依舊如臨大敵, 證明我方判斷正確。此後, 馬祖島上的國民黨軍除不時發出電信佯動, 始終一動不動, 持續了兩個小時。曾幼誠記錄了當時一個難忘的細節。早晨開始準備截擊行動的時候, 曾有多位領導到達指揮部督戰, 行動進入到實施階段時, 他們先後離開, 但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袁彬沒有走, 陪在曾幼誠身邊, 卻又一言不發。曾參謀長晚年講, 這是袁副司令員對他這樣一個年輕指揮員的愛護之意, 一旦此戰出現什麼意外, 袁副司令員作為在指揮所的最高軍官, 將承擔責任。14時50分, 吳文獻等人開始登機。據統計, 其中包括了吳文獻、吳珍加、吳春富三名叛逃者, 也包括了一批國民黨方面的軍政人員和機組成員共17人。登機後, HU-16並沒有馬上起飛。這樣一來, 從上午到下午3時, 幾次報了「一等戰備」, 又幾次解除。幾次反覆, 使飛行員李純光十分緊張。曾幼誠戰鬥經驗豐富, 深知這種狀態下, 飛行員自己把飛機摔了的危險比打掉敵機的可能性還要大。曾幼誠與李純光頗為熟悉, 經常帶著作戰部門的參謀到他的大隊研究工作, 並和飛行員們打籃球。所以, 看到情況不對, 他立即與李純光通話, 讓他放鬆心情。電話接通以後, 曾幼誠不和李純光談工作, 只和他提打籃球的事兒, 說了一分多鐘, 李純光的情緒明顯平和下來。就在這時, 雷達信息又來了:「第二架又起飛了, 從螢光屏上連水花都能看得見!」1月9日15時30分, 解放軍的雷達系統已經發現馬祖方向的飛機開始有異動。15時35分, HU-16水上飛機起飛, 在它起飛前兩分鐘, 福州空軍指揮所已經再次下達「一等戰備」命令。15時38分, 雷達在馬祖東南七千公尺處鎖定HU-16專機, 這架飛機飛得很低, 推測是試圖超低空飛行, 利用地球曲面避開大陸雷達的跟蹤, 但我軍還是及時計算出了它的速度和航向:航速200至240公裡每小時, 航向120度, 直指臺北方向。福空指揮室中, 隨著曾參謀長一聲「起飛」, 機場打出了信號彈, 李純光等的戰鬥機在15時41分衝出跑道, 沿預定航線從福州的閩江口到馬尾港, 低空飛向海面。由於制定的預案合理, 我機出去時國民黨軍方面看不到也聽不到, 沒有發覺低空有我方飛機襲來。根據曾幼誠將軍的回憶, 負責掩護的殲-6雙機升上高空, 而負責截擊的李純光和胡英法飛出閩江口時, 敵機已經飛出三四十公裡, 距離臺灣還有約100公裡。於是, 地面領航員開始向李純光指示航向。這個指示的過程很特別。指揮所這邊把送話器的通話按鈕一按, 發出一個電信號, 這是提醒飛行員注意接聽信號。接著, 飛行員聽到一個非常輕微的聲音:拐洞 (就是70的意思) 。李純光按照約定按了一下飛機座艙內的通話按鈕, 並把航向轉向70度。指揮所的領航員便明白飛行員已經收到航向指示了。接著, 平潭島雷達站的領航員接過了指揮權, 從螢光屏上就能看到飛機的航向位置, 所以直接向李純光指示航向90, 進一步修正了航向。此時, 在指揮所中的曾幼誠在標圖板上看到, 飛機朝90度航向飛去。這個時候海面上雲底高只有約400米, 浪很大, 那架HU-16水上飛機飛行高度只有300米, 已經很低了, 但李純光和胡英法的技術更加精湛, 駕駛噴氣式戰鬥機, 竟然以兩百多米的高度高速接敵!15時51分15秒, 李純光的僚機胡英法率先發現目標, 他只說了三個字:「看見了。」李純光回答道:「你上。」按照戰前規定的「誰發現, 誰開火」原則, 由胡英法先打。胡英法隨即在距離HU-16機尾部700至800米處開炮, 但第一次攻擊打偏了。胡英法接近到四五百米時第二次開炮, 這次輕傷了對方的尾部。這時, 李純光也根據胡英法射擊的方向找到了HU-16, 他看到胡英法衝到了敵機前方, 於是進入尾追航線, 在距離敵機400米處開炮, 沒有命中。他進行第二次射擊, 擊中了HU-16的左側發動機。HU-16專機沒有裝備武器, 因此在遭到連續攻擊時無法還擊, 只能對著話筒用明碼狂叫:「我遭到共軍數架飛機圍攻, 情況危急, 請趕快救援!」但這時國民黨軍方面的護航飛機被調走, 再起飛戰鬥機來護航已來不及。HU-16機的駕駛員在連續遭到攻擊之下仍努力控制飛機, 並有意無意地降低速度, 這一方面有利於可能條件下的迫降, 另一方面, 也是拖我方戰鬥機降低速度, 希望造成我機開炮時失速自行墜毀。李純光忽然果斷地向右一拐, 壓了個坡度。這樣還能看見敵機, 往旁邊一拉, 就把間隔拉開了, 再一轉回來, 還是在敵機後方, 再次將其抓住。這個距離上, 李純光已經能夠清晰看到HU-16上的國民黨空軍機徽了, 而他的速度, 也掉到了240公裡/小時。殲-5的失速速度是220公裡/小時, 此時李純光的飛機已經到了失速邊緣。李純光一邊瞄準, 一邊在射擊前把速度往上推, 緊接著開炮, 擊中目標。HU-16一頭栽進了大海。截擊叛徒的任務終於完成了。此時, 距發現F 131號艇被劫持、艇長等人被殺僅僅16個小時, 空軍的戰友便用這樣一個漂亮的絕殺, 為遇害的同志報了仇。1月10日, 《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消息:「九日下午,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在華東地區上空, 擊落了竄入我沿海騷擾破壞的美制蔣機一架。敵機殘骸墜入海中。」

特別說明:本文配圖全部源於網絡,照片作者和來源不詳,如有侵權請給本平臺留言。

隱身讚賞請點擊下面的讚賞

下面是這個公眾號最近文章集合,請點擊藍色字

我的新文章

對我的公眾號文章做了分類,感興趣的可以點擊相關類型去選擇閱讀。(上下滑動可見全部):

 以下這些連接是我在話題標籤上編輯出來的,新的文章和今後再次編輯的文章都能及時更新出來。括號中的數字是另一個公眾號上的相關話題文章。大家可以根據感興趣的話題去選擇相關的文章閱讀。(上下滑動可見全部)
為公眾號的視頻做了分類,大家可點感興趣的話題去看。括號中的數字是其他公眾號相同話題的視頻連接。(上下滑動可見全部):

以上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機構所有,若有侵權請留言

關注本公眾號的讀者,如到北京出差或者旅遊,我向大家推薦我北京朋友的這個園林風格民宿。長按下面的圖片進入小程序註冊後可直接預訂相關的房間。(上下滑動可見全部)

新園林風格途家民宿讓人耳目一新

城市人流行到鄉村度假,享受田園風光的同時也要忍受長途奔波的疲勞,十一長假期間出城旅遊的人們,更是飽受年復一年的堵車之苦,據說許多人被堵在高速公路上被迫無奈地賞月並看日出。

     現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新出現的一個途家園林風格民宿,去哪兒網、攜程網等上吸引了眾多驚喜的目光,讓無暇出城、經常出差的繁忙人們,在城市森林中也能享受大自然放鬆緊張神經的快樂。

以前同家人常去公園,也只能園子裡走走、看看,但這個叫做常春園的新民宿,讓旅途勞累的人可以盡情舒展筋骨,在美麗花園環境中充分放鬆美美睡上一覺,品茶、享受美食,這種舒服的確是以前旅遊中不曾體驗過的,感到很久沒有這樣舒服過了,雖然不似酒店豪華卻感覺親近自然、放鬆舒適。

相關焦點

  • 揭密!1966年吳文獻叛逃事件,周總理命令空軍擊斃
    1966年1月8日夜,剛過完新年的第一個禮拜六,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一艘舷號F131的登陸艇奉命執行從馬尾裝載物資前往霞浦的運輸任務……
  • 歷史揭密!1966年吳文獻叛逃事件,周總理命令空軍擊斃敗類!
    1966年1月8日夜,剛過完新年的第一個禮拜六,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一艘舷號F131的登陸艇奉命執行從馬尾裝載物資前往霞浦的運輸任務……
  • 66年守備7師士兵叛逃,空24師半路截殺:打,打到落海為止
    一旦叛逃國家,必然受到相應的處罰。1966年,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為了捍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在各個重要地區布置了邊防部隊,福建軍區守備第7師就是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沒有人想到,3名士兵居心叵測,背叛中國,逃往臺灣。危急形勢下,中國派出空軍24師截殺,繼續打,打到完全落海為止,記66年空24師1.9截殺叛徒戰鬥。
  • 絕密| 空海搏殺16小時:三兄弟駕艇叛逃臺灣,總理下令擊落運載他們赴臺北的飛機……
    久而久之,思想受到嚴重腐蝕,極其嚮往對岸所宣傳的紙醉金迷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三人臭味相投,又是堂兄弟,遂一拍即合,萌生叛逃念頭,暗地裡一直積極策劃……1966年1月8日夜,趁著執行這次單艇運輸任務,三吳果斷實施了蓄謀已久的殺人奪艇叛逃計劃……是夜,當該艇以10節速度行駛至馬祖海域時,因馬祖為國軍所控制,按慣例我方艦船夜晚駛入這一區域後,為防止摩擦衝突,所以全艇閉燈
  • 三名海軍士兵駕船逃往臺灣,被我空軍攔截擊斃
    1月8日晚,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的F131登陸艇,奉命執行從物資運輸任務。
  • 讓叛徒伏法,還烈士清白,記66年登陸艇叛逃事件背後的隱秘較量
    隱秘戰線的戰友冒險送出關鍵情報,讓叛徒伏法,讓烈士安息1966年1月8日深夜,福建省軍區駐霞浦守備第7師下轄的閩北船運隊第2中隊的F131號登陸艇上3名艇員吳文獻、吳珍加及吳春富,趁登陸艇在執行運輸任務時,實施了蓄謀已久的殺人劫艇叛逃計劃,在殺害其餘7名艇員後叛逃到由臺灣國民黨軍隊控制下的馬祖。
  • 三名海軍士兵駕船逃往臺灣,被我空軍攔截擊斃
    1月8日晚,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大隊的F131登陸艇,奉命執行從物資運輸任務。守備7師是剛組建的,人員成分複雜,管理比較鬆散。當夜,在登陸艇上執行運輸任務的共有10名官兵,其中3名士兵叫:吳文獻、吳珍加、吳春富。這3名吳姓士兵同年入伍,全部來自福建甫田縣的同一個村,又是吳氏宗族堂兄弟,入伍後又分配到同一部隊,同一艘艦船。
  • 66年,守備7師3名士兵叛逃,上級下令:打,打到落海為止
    為了以防不測,中國在各個關鍵點都布置了防衛部隊,福建軍區的守備7師就在這種背景下組建了起來。可是誰能想到,守備7師竟然爆發了一樁驚天醜聞,三名士兵居然殺死自己的戰友,選擇了叛逃,這次事件震驚了國內外。驚天血案這次事件的發生,倒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意外。事件發生的1966年,守備7師剛剛組建沒多久,部隊中的士兵之前是從各大部隊抽調的,彼此之間還沒有渡過磨合期。
  • 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空難事件真相
    1976年7月6日,福州軍區作戰部給福州軍區空軍指揮所下達任務,確定7月7日皮定均到東山島檢查軍區越海登陸演習,先從福州乘「伊爾—14」型飛機到漳州,再換乘「米—8」直升機到東山演習場。皮定均一行走下飛機,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蔣亭和李振川在機場迎接。蔣亭和李振川請皮定均吃了飯再走。顯然,蔣亭和李振川是希望把時間拖延下來,讓氣象條件得到改善後再起飛。
  • 1966年的一起軍機叛逃事件,是怎麼被消滅在萌芽中的?
    , 出於反共和「振奮士氣」的需要, 臺灣當局把對大陸解放軍官兵尤其是空軍飛行員的策反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 將此稱之為「心理作戰」。而在解放軍內部, 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政治上的動搖分子, 妄圖駕機叛逃祖國。1966年下半年, 位於沿海的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師遵照上級指示, 正常進行飛行訓練。這天晚上, 某團一大隊值勤官按時發出「準備就寢」的口令。飛行員劉文杰麻利地上了床, 他本來就睡眠極好, 加上當天飛行有些疲倦, 所以沒等到吹熄燈哨就入睡了。大約22時半, 一陣莫名其妙的動靜驚醒了劉文杰。
  • 解密:六十年代解放軍空軍狙殺海軍叛逃人員始末!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守備7師登陸艇戰士吳文獻夥同吳珍加及吳春富3人叛變,殺害7名解放軍士官,轉投臺灣國民黨,在周恩來總理批准下,3名叛徒在逃亡路上被我軍軍機擊落。 福建沿海解放軍某守備師登陸艇,艇號:F131 1966年1月8日夜間,大陸福建沿海解放軍某守備師船運隊一艘五十噸的小登陸艇,艇號:F131,艇上共有10人,從馬尾裝運物資前往霞浦(艇上物資:柴油54
  • 空軍神秘叛逃事件:殲-6戰機超低空直飛海參崴,蘇軍毫無察覺!
    年8月25日,中國空軍發生一起駕機叛逃事件,空軍航空兵第21師第62團飛行員王寶玉,從吉林蛟河機場駕駛殲-6殲擊機叛逃蘇聯,飛機起飛後低空直飛海參葳,直至降落也未引起蘇聯防空系統的及時反映,由此暴露出蘇聯遠東防空軍的漏洞,給蘇聯空軍造成極大被動。
  • 軍史秘聞:2004年3月26日臺灣四架F16戰機成功叛逃大陸
    《軍事博覽報》原由湖南省軍區政治部主管,1999年6月後歸口為《長沙晚報》主辦,該報名譽主編長期由退休省軍區司令員擔任。該事件發生後,該報停刊整頓。2004年1月,《軍事博覽報》更名為《國防知識報》;2005年10月,《國防知識報》更名為報紙《知識博覽報》。
  • 維基精選:【國軍與解放軍間的駕機叛逃事件】
    中華民國國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駕機叛逃(投誠)事件是指中華民國國軍飛行員駕機逃往大陸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飛行員駕機逃往臺灣地區,海峽兩岸之間發生的互相駕機脫逃事件
  • 近四十年來,中國出了哪些叛逃和間諜案?著名的案件包括俞強聲叛逃案,少將軍銜劉連昆間諜案.
    1964年8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歷任蘭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指揮學院院長,2004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以叛國罪判處死刑,注射藥物處決。1992年11月27日,在邵正宗的牽引下,劉連昆在廣州越秀公園與龐家鈞接頭,正式參與臺灣軍情局工作。臺灣方面支付3500美元月薪和其它費用外。劉連昆出賣一份情報都會有相應的獎金。
  • 1989年,臺灣一中校駕機投奔大陸,臺灣空軍派12架戰機攔截
    然而龜縮於臺灣負隅頑抗的蔣介石,卻從來沒有放棄所謂「反攻大陸」的野心,對解放軍將士,尤其是空軍飛行員進行了大量策反活動,妄圖以高額獎金吸引飛行員叛逃到臺灣去。面對這種情況,中央政府決定針鋒相對的策反臺灣飛行員。1962年7月25日,按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解放軍正式對外發出通告,凡是駕駛飛機、艦艇起義歸來的人員,一律予以配合獎金獎賞,並公示了聯絡方法。
  • 1985年福州軍區撤銷後,司令員和政委後來都去哪了?
    有很多有著幾十年光榮傳統且赫赫有名的部隊面臨著裁軍的現狀,巨大的轉變讓軍隊中的很多幹部都無法適應,其中不少人紛紛找到了自己的上級幹部,希望能夠保留軍區。至於撤銷哪個軍區,是軍委的命令,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共同決策,而軍人的命令,便是服從天職,在全面發展經濟的背景下,如此多的軍隊似乎也成為了一種負擔。裁軍中,福州軍區的名字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