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次「戰斧外交」又「成功」了

2021-02-1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軍事觀察者

今晨,川普突然宣布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果不其然,又是戰斧飛彈,對敘利亞境內的多個目標實施飛彈打擊,可能還出動B-1B轟炸機聯合了英法軍機實施攻擊。雖然有一些媒體讓剛剛打空了「戰斧」飛彈的美國驅逐艦又變出新的飛彈來再打一輪(目前美國戰艦需要返回港口才能補給「戰斧」飛彈)。但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和參聯會主席鄧福德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打擊結束,表明美國這回對敘利亞的打擊,依然是傳統的「戰斧外交」。

敘利亞的防空火力雖然有所斬獲,但並沒有真正有效的「反擊」

筆者此前曾寫過美國的「戰斧外交」,這是一種新時代「炮艦外交」的變種。今天美軍的打擊,是在敘利亞政府軍結束大馬士革之鋼戰役,控制全部東古塔區的背景之下進行的,說到底,這就和當年「紫石英」號事件中英國人的想法差不多,當然了現代條件下,英法也不會傻到讓自己的軍艦跑到敘利亞「寶石」岸艦飛彈射程內去作死。

據稱這次美國發射的飛彈數量比去年的打擊增加一倍,也就是120枚左右,考慮到美國海軍艦艇攜帶「戰斧」飛彈的數量,這次襲擊肯定是有空軍發射的防區外打擊武器參與的,可能包括B-1B發射的AGM-86巡航飛彈,英法的「風暴陰影」飛彈,駐卡達的美國F-35戰鬥機可能也參與了行動。

但不論如何,作為「一次性」打擊,這次行動依然和以前的「戰斧外交」一樣,是一種危險,不負責任和單邊主義的行動。

俄羅斯向敘利亞交付了「寶石」岸艦飛彈,但畢竟只是岸基武器,想要反擊千裡之外的美英軍艦,還是無能為力的

筆者此前曾在文章裡提到過美國的「戰斧外交」,這是從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防部長阿斯平提出的「玩法」,其最妙的地方在於:「這不表示美國要來解決問題,只是對特定的目標進行『懲罰』。」

換言之,這是美國用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方法,扮演「國際警察」的一種常用手段。

1998年,在柯林頓為萊溫斯基醜聞頭痛之際,美軍莫名其妙的跑去向伊拉克發射了300枚「戰斧」飛彈。

而今,在川普為中美貿易爭端、以及自己的性醜聞事件焦頭爛額的時候,敘利亞又「湊巧」發生了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這種「巧合」實在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關於這種戰爭, 90年代有部美國電影《尾搖狗》,表現的是一個好萊塢電影人,被總統幕僚悄悄僱傭,為了掩蓋總統的醜聞,製造假新聞,稱東歐某個小國侵略鄰國,美國特種部隊前往幹涉……這則製作精良的「假戰爭」新聞迅速成為新聞焦點,成功掩蓋了總統的醜聞。

通過「假戰爭」把國內政治危機轉嫁到國外,這是美國90年代以來常見做法,電影《尾搖狗》對此有辛辣的諷刺

結果,幾番陰差陽錯之下,最後美軍真的對這個小國發動了戰爭。

這個奇怪的片名,是借用美國一句俚語:「為什麼狗搖尾巴?因為如果尾巴比狗聰明,它會搖狗」。也就是說,本來是用來掩蓋醜聞,轉移媒體注意力的「假戰爭」,最後變成了美國真正需要參與的軍事衝突,甚至主導了國家戰略的走向。

這正是如今美國濫用「戰斧外交」給國際政治和美國國內政治帶來的嚴重問題。

從這次軍事打擊的細節,例如襲擊的目標是敘利亞政府已經撤空的基地等就可以看出,美國的打擊,依然是一次「假戰爭」。

然而「假戰爭」有著「真效果」,美國的軍事打擊,對於俄羅斯,可說是又一次奇恥大辱。

換句話來說,美英已經完全不把虛弱的俄羅斯放在眼裡。

儘管我們相信普京不會因為這次打擊就對美國發起反擊,但這種危險並非不存在。

如果俄羅斯國內局勢逼得普京不得不反擊呢?

這意味著什麼?

電影《恐懼的總和》中,美俄都遇到國內政治危機時,一次突發事件導致雙方險些發生核戰爭

國內學者們經常說,美國想著「聯俄制中」,但我們現實中卻看到美國是「柿子撿軟的捏」,甚至連英國這樣已經衰落成三流大國的國家,也敢於利用「俄國鋤奸」事件,在外交上羞辱俄羅斯。

「普大帝」到底強勢在何處?他面對西方能有幾兩底氣?

敢進攻波羅的海三國嗎?敢吞併烏克蘭嗎?

就算不發生核衝突,如果俄軍開始向波羅的海三國或者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西方仍然可能不得不正面與俄羅斯交手,這仍然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都不敢,俄羅斯只能在西部前線拉一下戰備,嚇唬一下烏克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而已。

至於在地中海、黑海對美國進行報復?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從這個角度講,雖然前幾天環球時報說的,俄羅斯已經到了冷戰以來最危險的關頭說法略顯誇張,因為打擊敘利亞也好,外交侮辱也罷,都不過是面子問題。但如果從總體局勢來看,西方國家現在連面子都不給俄羅斯了,這也確實是俄羅斯面臨的重大危機。

總不能美國向敘利亞發射巡航飛彈,俄羅斯就在家裡試飛「雨燕」核動力飛彈嚇唬人吧?

自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有限的軍事經費基本全部傾注在核武器方面,這固然保證了沒有人敢於想著讓俄羅斯解體這樣的事情,但對於其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光有核武器恐怕是不能自動帶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

俄軍常規軍力在技術能力上已經大幅度落後美國,而且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追趕的希望,這導致美國更傾向於使用軍事手段向俄羅斯施壓

而其虛弱的常規軍事實力,在遇到諸如現在遇到的西方軍事壓迫的情況下,無從向對手施加壓力,這就導致了俄羅斯的被動。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馬蒂斯對俄羅斯的設想(我們都知道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是堅決反對「聯俄制中」,認為應該趁俄羅斯病,要他的命),是否就是通過不斷的羞辱和逼迫,促進俄羅斯國內政治格局變化,從而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力量。

當年彼得大帝曾說,一個帝王應該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就好像人需要兩條腿——而今對於俄羅斯來說,「普大帝」需要的則是常規和核力量兩條腿——但現在的現實就是,俄羅斯已成「瘸腿」大國。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俄羅斯沒有強力的外援,不能和人抱團取暖,那就算談不上再次解體,至少普京「寶座」也會不穩,進而給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帶來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總之,川普這次的「戰斧外交」至少到現在為止看起來並沒「玩脫」,但總有一天,「戰斧外交」要踢到鐵板的,到那時,又該如何?

「帝國的崩潰」或許就會從那時開始……

大英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崩潰,一個標誌就是「紫石英」號事件,圖為被解放軍炮擊打得狼狽不堪的「倫敦」號重巡洋艦,該艦當時駛入長江,解救被解放軍炮火癱瘓的「紫石英」號,當時解放軍如果有威力更大的火炮,這兩艘軍艦未必有機會生還

商務合作: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歡迎訪問觀網風聞社區

相關焦點

  • 號稱「彈無虛發」的美國,「戰斧」飛彈竟然被俄羅斯拿去研究了!
    美國「戰斧」飛彈被俄羅斯「繳獲」拿去研究啦!俄羅斯聲稱有一枚美國戰斧巡航飛彈,並且將用來改進自己的武器系統。美國CNBC網站稱,國防部周三表示,俄羅斯已經掌握了美國的戰斧巡航飛彈,並將研究改進自己的武器系統。
  • 「戰斧」飛彈的未來發展
    美國《偵察勇士》網站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目為《「戰斧」式飛彈的未來》的文章。文章稱,美國海軍正在對潛射和艦射「戰斧」式飛彈進行高技術尋的器升級,使之能夠摧毀在海上航行的敵方艦艇。據美國海軍官員說,最近在攻擊敘利亞的飛機、掩蔽所、彈藥補給倉和防空系統的過程中,全部59枚「戰斧」式飛彈都展現了預期的能力。發射和攻擊的靈活性以及快速反應時間都是成功打擊的關鍵因素。
  • 美國海軍一枚飛彈騰空而起,戰斧化身為「超級刺客」
    近日,「戰斧」 Block V首次在海上成功試射,這次試射是在美國海軍「查非號」(DDG 90)驅逐艦上進行的。
  • 日本要買戰斧了?
    本周日本《產經新聞》傳出消息稱,日本政府明年將撥款開始研究購買「戰斧」的可行性。但這可能嗎?日本可不是英國這樣的特殊盟友,可以直接買到美國人原版戰斧飛彈。如果日本要購買「戰斧」,只能寄希望於美國為他們開發一種射程縮短到300公裡以內的特殊型號。
  • 美國霸霸的殺威棒掄向敘利亞:盤點「戰斧」經典戰例
    美國總統唐納特·川普當天表示,此次軍事行動是由他下令進行的。在川普總統下令後,美國戰艦總共發射了50枚戰斧巡弋飛彈。這也是敘利亞內戰爆發6年以來,美國首度對阿薩德政權採取軍事行動。「戰斧」是什麼?  戰斧式(BGM-109)巡航飛彈是美國1972年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裝備部隊的一種從敵防禦火力圈外投射的縱深打擊武器,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攻擊艦艇或陸上目標,主要用於對嚴密設防區域的目標實施精確攻擊,是美國現役最主要的巡航飛彈和遠程打擊力量之一。
  • 北美印第安菸斗戰斧
    )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斧,傳統的戰斧與直柄的短柄小斧類似在17世紀時, 印第安戰斧的英語譯名源于波瓦坦印第安戰斧是美洲原住民常用的工具,與歐洲殖民者一樣,他們將印第安戰斧作為近戰或投擲式武器,與非洲的拿札柏扎普很相似[印第安戰斧的上端最初是石制的,後來英國皇家海的登艦斧(Boarding axe)隨以物易物傳入,影響了印第安戰斧的設計,也開始出現鐵製和黃銅製的上端斧頭。
  • 【裝備】「戰術戰斧」:了解一下第四代「戰斧」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美國海軍裝備第2000枚戰斧IV巡航飛彈)這一被當做巡航飛彈代名詞的武器,從來都是以一連串的各種數字和高精度植入了人們的記憶。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戰斧」巡航飛彈名聲大噪,甚至一度被媒體和公眾認為打響了第一槍。實際上,從1971年美國海軍開始研製新一代巡航飛彈開始,到1991年海灣戰爭「戰斧」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而到現在為止差不多又是一個20年過去了。
  • 韓國同日與中美分別會談,韓媒:「走鋼絲外交」能否成功?
    這些國家與中國的交往,在疫情當下的全球外交領域引發關注。其中,韓國顯得頗為特別。北京時間4月3日,韓國新任外交部長鄭義溶將上任後首次外訪地點選在了中國,將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而也是在這一天,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徐燻則在美國同美日國家安全領域的「一把手」舉行了三方會晤。
  • ——美國特種部隊「御用」戰斧
    這柄戰斧名為「遊騎兵」,由美國ABS大師級刀匠Daniel  Winkler(詳情見後文)設計,美國TAD公司負責生產。戰斧造型來源於美國最早的特種部隊、陸軍遊騎兵前身——羅傑斯遊騎兵(詳情見後文)戰斧,同時結合之前Winkler設計的海豹突擊隊破門斧使用反饋改進而來,現在海豹突擊隊裝備其做為新一代破障工具使用。Winkler堅信,通過遵循歷史的古典設計才能完美貼合特種作戰需要,因為當時的斧子是主要作戰和生存工具,設計考慮更為全面,使用經驗更為豐富。
  • 這次中國人質解救為何沒能成功?
    這次殺害人質再次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而中國這個看似遠離「伊斯蘭國」恐襲的國家也被牽涉到其中。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人在海外遭到恐怖組織綁架的案例相對較少。但也並非沒有先例。而對於有必要留在危險區域的外交、工程人員,國家應事先協同當地政府組織安保工作,在力所能及的區域,動用國家力量進行保護,比如亞丁灣護航。積極預防能夠消解絕大多數的威脅,但是恐怖分子也不會善罷甘休。一旦人質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政府一般會採取三種措施。第一,通過外交渠道聯繫當地政府和地方武裝,通過當事國來解決。
  • 印第安戰斧斧人上的桃心竟蘊含著這樣的含義?
    印第安戰斧是一種北美印第安人用來捕獵野獸時的輕型短柄飛斧。由於生產力所限,這種斧頭的斧刃原來只是由石頭打造。
  • 直面戰斧巡航飛彈(2)—戰斧巡航飛彈任務規劃功能初探
    對於戰斧巡航飛彈多重任務規劃能力的研究來說,體系級的紅藍對抗並不能很好地體現戰斧這一獨特的戰術性能。相反,如果連戰斧這一獨特的戰術性能都無法分析清楚,那貿然將戰斧併入紅藍雙方體系級對抗研究則必然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我們認為,對重點武器重要特性的擬真是體系級推演結果可信的重要和必要保證。
  • 桌球外交:以小見大,小人物推動大外交.
    首先,這次舉辦地離中國很近,如果報名參賽,路途通暢,可以速戰速決。其次,太久沒有把國家桌球隊拉出去練兵,訓練成果難以檢驗,也不利於桌球運動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最初吳旭君嚴格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最高指示」,直到毛澤東主席再三催促,吳旭君確定了這次是例外,於是迅速將這個指示快速地傳出了中南海,隨後這一指示傳到了還在日本的中國代表團那裡。
  • 面對美軍戰斧飛彈 俄羅斯S-400為何底氣不足?
    美國以色列已掌握了S-400的規律和軟肋:攔截低空目標時有局限性、還正在國家測試階段。
  • 戰斧巡航飛彈——美國冷戰武器今仍派上場,過於老舊沒轍了?!| 戰略·大殺器①
    ——戰略家書苑按 1972年,美國開始研發對地攻擊的飛彈,於1983年服役,正值冷戰。飛彈的名字源自印第安戰斧,叫戰斧巡航飛彈(Tomahawkcruise missile),這是一種中遠程全天候、噴氣動力、亞音速巡航飛彈,主要配備在美國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上,也有空射型,用於對陸地攻擊。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一文讀懂「戰斧」巡航飛彈的迭代演進
    「戰斧」從誕生到如今跨度長達三十多年,經久不衰,源自於其不斷更新的技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基於V-1發展了一些戰略級巡航飛彈。比如美國發展的「海神」、「天獅星」等。但是當時巡航飛彈在射程、精度、速度、機動性、突防能力等方面存在難以克服的劣勢,對陸攻擊巡航飛彈迅速被彈道飛彈取而代之。雷神公司的宣傳材料。
  • 反艦「戰斧」重出江湖,美軍又得殺手鐧
    說起來,「戰斧」反艦巡航飛彈堪稱「戰斧」家族最早的三位元老之一。1972年,由於未能在第一階段戰略武器會議協議上與蘇聯達成限制600公裡以上射程的巡航飛彈的共識,美國隨即決定研發新一代巡航飛彈。美國海軍的反應速度最快,第一時間提出研製海上發射巡航飛彈(SLCM)的計劃。
  • 深度|「戰斧」V型巡航飛彈改進方向及其反制方式
    近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推進其「戰斧」系列巡航飛彈的現代化改進工作。目前美國海軍為現代化和改進型的戰斧引入新的名字"戰斧Block V"。"戰斧Block V"的第一個升級版本已經進行了測試,預計今年它就會入列美國海軍服役。「戰斧」巡航飛彈的另外兩個改進版將在完成測試後加入美國海軍。據推測,這三個改進型「戰斧」系列巡航飛彈將會對美國海軍的水面艦艇和潛艇作戰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 中國近代第一次成功的外交戰——曾紀澤收回伊犁始末
    1880年,曾紀澤奉命赴聖彼得堡與俄國進行索回中國領土伊犁的談判鬥爭,經過極為艱苦的外交鬥爭,從沙俄已經到手的侵略利益中收回了一些國家重要權利,使這次談判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外交談判。那麼,清廷最初為何捨棄曾紀澤,而派崇厚與沙俄談判?重新與沙俄談判,曾紀澤面臨著怎樣的困境?他又是如何軟硬兼施,虎口奪食,成功收回伊犁的?
  • 理察·哈斯:美國外交政策走向何方?
    【編者按】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又譯作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是美國一個專門從事外交政策和國際事務的非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