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準備解放臺灣時,此人叛變,導致臺灣地下黨全軍覆沒

2021-02-13 彩妝飛舞

.                                                                                     

1949年渡江戰役結束之後,解放臺灣的戰役準備就立刻被提上了日程,當時粟裕被任命攻臺委員會主任,全面負責攻臺事務。蔣介石也很快意識到了臺灣防禦的薄弱,不斷的加強臺灣島上的防禦力量,以抵抗解放軍的登陸。

解放軍雖然在陸地上作戰很強悍,但是渡海登島作戰更主要是靠海軍和空軍的力量,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和空軍,登島作戰勢必會遭到重大傷亡。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海軍和空軍相繼成立,毛主席也趕赴蘇聯尋求貸款和武器援助,以購買先進戰機和艦艇。到1950年,海軍和空軍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最起碼有了和臺灣的國民黨海空軍一戰的能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卻發生了一件意外,那就是臺灣地下黨負責人蔡孝乾叛變。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的情報工作都做的非常好,就連蔣介石的國防部作戰廳廳長郭汝瑰都是地下黨,還有何基灃,張克俠,韓練成等國軍高級將領,也早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臺灣的戰役當然也離不開情報戰線,而當時負責臺灣情報工作的就是蔡孝乾。

蔡孝乾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1924年,蔡孝乾來到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讀書,受到當時任教的瞿秋白,任弼時的思想影響,參加了進步青年組織的臺灣進步青年會。1926年,蔡孝乾回到臺灣後,開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1928年參與組建臺灣共產黨,但是他很快就受到了日本人的注意,為了躲避日本人的通緝,蔡孝乾逃到了福建漳州。

1932年,紅軍攻下漳州後,在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安排下,蔡孝乾到達了江西瑞金,在列寧師範學院擔任教員,同年當選在蘇區反帝總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總同盟主任。在蘇區的這段時間裡,他和毛主席的三弟毛澤潭還有胡耀邦等人交往很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進行轉移,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蔡孝乾是當時唯一參加過長徵的臺灣人。到達陝北之後,蔡孝乾擔任反帝聯盟主席。抗戰爆發後,蔡孝乾擔任八路軍敵工部部長和總部野戰政治部主任,負責管理日軍戰俘和宣傳工作。

1945年9月蔡孝乾被任命為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1946年7月蔡孝乾化名老鄭,秘密返臺開展工作。蔡孝乾一開始在臺灣的地下工作搞得很好,還一度在農村搞起了大規模的減租減息運動,鼓動學生鬧學潮,但是隨著蔣介石退到臺灣,臺灣成為蔣介石最後的一塊棲身之地,他開始對情報工作重視起來,蔡孝乾也被保密局盯上了。

其實蔡孝乾在被捕之前,生活就已經嚴重腐化,大肆的挪用公費,頻繁的出入官場,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和臺灣的一些軍政要員交往。另外,蔡孝乾還喜歡上了自己妻子的妹妹,為了討妻妹子的歡心,經常為她買一些奢侈品。

1950年,蔡孝乾被捕後叛變,他的叛變致使臺灣地下黨幾乎全軍覆沒,1800多人被逮捕。另外,還包括當時隱藏在國民黨高層的國防部次長吳石中將,吳石當時給華東局提供了國民黨在臺灣的全部兵力部署資料,其中包括臺灣島各個戰略登陸點的地理資料分析;海軍基地艦隊部署、分布情況;空軍機場,飛機群種類、飛機架數,陸軍作戰力量的布防情況等 。這批情報迅速通過香港傳遞到華東局情報局。其中,幾份絕密軍事情報還呈送給毛澤東,為粟裕解放臺灣提供了很大幫助。可惜,在吳石被捕後,國民黨方面迅速改變了在臺灣的軍事部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950年,粟裕準備解放臺灣,此人叛變致使臺灣地下黨全軍覆沒
    1924年,蔡孝乾來到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讀書,受到當時任教的瞿秋白、任弼時等人的思想影響,參加了一些進步青年組織。1926年7月,蔡孝乾返回臺灣,在臺灣宣傳革命思想。1928年,蔡孝乾參與組建了臺灣共產黨。蔡孝乾在臺灣的宣傳工作和政治活動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同年8月,蔡孝乾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捕,逃到了福建漳州。
  • 1950年臺灣地下黨慘遭滅頂
    此外也還有其他因素導致攻臺計劃推遲,建軍過程大灑幣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似乎是一號間諜蔡孝幹叛變事件。一個地下黨員在臺灣的活動 解放軍攻臺所需要的不只是船、飛機和軍隊。為了讓計劃順利運行,解放軍還需要潛伏在臺灣的特務組成情報網絡。
  • 如果不是他叛變,1950年就打下臺灣了!
    原題:步步驚心,驚天動地……1950攻臺未果大解密:頭號間諜叛變,在臺地下黨慘遭滅頂,崩潰瓦解…… | 臺海·戰略蔡孝幹 毛澤東和最高司令官粟裕一開始希望能在一九五○年底進攻臺灣,但軍事建設以及從蘇聯購入的大批船艦和飛機都帶來了巨大財務壓力,所以在一九五○年春天,他們決定將攻臺計劃推遲至次年七月
  • 原計劃1950年打下臺灣,卻因此人叛變而改變
    此外也還有其他因素導致攻臺計劃推遲,建軍過程大灑幣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似乎是一號間諜蔡孝幹叛變事件。一個地下黨員在臺灣的活動 解放軍攻臺所需要的不只是船、飛機和軍隊。為了讓計劃順利運行,解放軍還需要潛伏在臺灣的特務組成情報網絡。
  • 如果沒有韓戰的爆發,1950年解放軍能夠解放臺灣嗎?
    一直以來,關於解放臺灣都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如果不是1950年6月北朝鮮不顧中國的反對,在蘇聯的支持之下發動韓戰,導致美國海軍第7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那麼,按照新中國的原計劃,1950年,中國完全有機會一舉解放臺灣島,徹底統一全國。解放臺灣宣傳畫應該說,這種說法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什麼未能解放臺灣島?
  • 1950年解放臺灣計劃擱淺的幕後
    根據美國情報:中共已將「解放臺灣」列為「頭等重要任務」,並為攻擊臺灣一直在「營造和集結戰船,儲備油料,訓練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劉少奇訪蘇,向史達林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準備在1950年進攻臺灣的設想,請求蘇方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爭取趕上在進攻臺灣的戰役中使用,史達林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中共的請求。
  • 臺灣地下黨遭滅頂之災千人被處決!真正的餘則成怎樣犧牲的?
    20世紀50年代初,因叛徒出賣,臺灣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殺害。劉光典就是其中之一。劉光典,當年臺灣「中共間諜案」的重要人物,與時任國民黨當局「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中共地下黨交通員朱楓並稱為在臺情報工作「三傑」。身份暴露後,他在臺灣荒山中逃亡近四年,因叛徒出賣,於1959年壯烈犧牲,時年37歲。
  • 餘則成的上線,在臺頭號共諜蔡孝乾叛變始末
    此外也還有其他因素導致攻臺計劃推遲,建軍過程大灑幣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似乎是一號間諜蔡孝幹叛變事件。一個地下黨員在臺灣的活動 解放軍攻臺所需要的不只是船、飛機和軍隊。為了讓計劃順利運行,解放軍還需要潛伏在臺灣的特務組成情報網絡。
  • 此人是臺灣級別最高的中共特工,《潛伏》主角餘則成的人物原型
    為了能讓解放軍順利解放臺灣,實現祖國統一,不少中共特工也隨著潰敗的國民黨軍一起到了臺灣,並繼續他們的潛伏生涯。在眾多特工中,有一人的身份尤為特殊,他不但是臺灣級別最高的中共特工,還是熱播電視劇《潛伏》男主角餘則成的人物原型之一。他的名字叫吳石。吳石,福建省閩侯縣螺洲鄉(今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吳厝村)人。早年和同鄉好友吳仲禧一道投身福建北伐學生軍,參加了辛亥革命。
  • 1950年「密使一號」驚天大案:臺灣級別最高的中共臥底!
    1950年6月10日,臺灣當局以「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的罪名,對「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吳石將軍等四人執行死刑。這就是震驚天下的「密使一號」大案,又稱吳石案。南京解放前夕,白崇禧和陳誠決定把國民黨國防部保存的500箱重要軍事機要檔案資料運往臺灣,此時吳石得悉自己將出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於是,他以福州「進則返京容易,退則轉臺便捷」為理由,建議將這批機要密件暫移福州。吳石赴福州上任後,不僅加速了福建的順利解放,而且還把這批絕密文件完好無損地交給了解放軍,為後來開展的鎮反運動立下首功。
  • 1950年,當志願軍血戰長津湖時,蔣介石在臺灣都做了什麼?
    01、身在臺灣的蔣介石蔣介石在1949年12月乘飛機逃到臺灣,到韓戰爆發時,他在臺灣不過居住了半年的時間。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覺得蔣介石大勢已去,不想在他身上多浪費時間,在政策上也有了不插手中國內戰的傾向。這對蔣介石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他守著國軍殘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心中十分焦慮不安。
  • 南昌起義時他在關鍵時刻叛變,不敢留在大陸,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其實,建軍節是為紀念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南昌起義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昌起義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指明了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向,為革命指明了出路。不過,南昌起義也出現了很多對革命不忠的偽革命人士,他們面對困境時被困難嚇破了膽,最終叛變革命,比如歐震。
  • 2021年解放臺灣翻開了新篇章!
    大陸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向實戰化行動轉進,解放臺灣的攻勢蓄勢發力,民進黨當局以「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全力推動整軍備戰,企圖打造「重層嚇阻」的不對稱戰力和「拒統全島共識」。大陸與美臺圍繞爭奪臺海形勢主導權激烈攻防,灰色地帶鬥爭短兵相接,軍事安全在兩岸關係中的地位凸顯,軍事手段成為反「獨」促統最重要的鬥爭方式。
  • 96年臺海大演習,數十萬大軍準備解放臺灣,日本首相急得幾天沒睡
    臺灣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島嶼。反戰勝利後,臺灣又回到祖國,但幾年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殘餘分子逃到臺灣島,企圖對抗臺灣。
  • 國軍有16個軍成功撤到臺灣,軍長們後來怎樣
    1950年上半年,我軍又發起了解放海南島和解放舟山戰役,殲敵四萬餘人。陳賡的四兵團急進七百公裡,在元江兩岸殲滅了國軍第八、第二十六軍等部二點七萬人。自此,國軍在大陸和幾乎所有沿海島嶼喪失了立足之地。當然,也有少數漏網之魚,據統計,逃過我軍追殲撤到臺灣的國軍官兵一共有60萬人。
  • 當年差點就收復臺灣了 結果被這三個叛徒洩密了!
    有三個人叛徒,出賣了解放軍的重大軍事機密,包括我們當時最先進的30加S27的停放機場,和S27的出動機率,以及我們進攻臺灣的大致方案,和我們底線。這在96年演習時,我們在臺灣和美國的"地下黨"(間諜)冒著生命危險連續幾天上報重要情報,情報顯示臺灣軍方和美國軍方對我們解放臺灣的一切行動和武 器,戰備情況了如指掌。。。。
  • 2021年解放臺灣翻開了新篇章!
    臺灣當局哀嘆「海峽中線不存在」摧毀了臺海的現狀,事實上臺灣軍隊也無能力阻截解放軍戰機越過這條虛擬線,迫近臺灣島。對臺威懾向實戰化行動升級威懾和實戰是緊密聯繫的兩種軍事鬥爭方式。1996年軍演至2019年,我在臺海未有大規模實戰性威懾行動。
  • 解放臺灣倒計時....
    這實際上已經是在變相的承認臺灣暗獨了。也就是說,這已經踩到了中國的紅線。現在已經到了非統一而不能阻止臺灣越做越遠了。現在,有必要重溫毛主席那句振聾發聵的口號:將革命進行到底!1947年,即解放戰爭的第二年,解放軍開始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 李小飛:緬懷一位臺灣熱血青年,在二二八這個特殊的日子
    1918年,郭琇琮出生在親日的富裕地方士紳——士林郭家,從小進入主要是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學校,接受皇民化洗禮。1938年,他考入臺北高等學校第十四屆理科甲類(全班共28名學生,臺灣人只有4名),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東京工業大學,留校一年後,進入臺北帝大醫學部就學。  在臺北帝大就讀期間,郭在騎馬、遊泳、田徑、音樂上都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 那些年叛變的解放軍高官
    軍人叛變一般會有三種基本原因:或是為了求得活命,或是在意識形態上已經倒向敵方,又或是對於地位、金錢、異性等生活享受的欲望已經不能由正常渠道獲得滿足。而一支軍隊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面對不同的外來壓力時;誘發叛變的主要原因也往往不同,參與叛變的軍人專業方向、級別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