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渡江戰役結束之後,解放臺灣的戰役準備就立刻被提上了日程,當時粟裕被任命攻臺委員會主任,全面負責攻臺事務。蔣介石也很快意識到了臺灣防禦的薄弱,不斷的加強臺灣島上的防禦力量,以抵抗解放軍的登陸。
解放軍雖然在陸地上作戰很強悍,但是渡海登島作戰更主要是靠海軍和空軍的力量,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和空軍,登島作戰勢必會遭到重大傷亡。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海軍和空軍相繼成立,毛主席也趕赴蘇聯尋求貸款和武器援助,以購買先進戰機和艦艇。到1950年,海軍和空軍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最起碼有了和臺灣的國民黨海空軍一戰的能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卻發生了一件意外,那就是臺灣地下黨負責人蔡孝乾叛變。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的情報工作都做的非常好,就連蔣介石的國防部作戰廳廳長郭汝瑰都是地下黨,還有何基灃,張克俠,韓練成等國軍高級將領,也早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臺灣的戰役當然也離不開情報戰線,而當時負責臺灣情報工作的就是蔡孝乾。
蔡孝乾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1924年,蔡孝乾來到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讀書,受到當時任教的瞿秋白,任弼時的思想影響,參加了進步青年組織的臺灣進步青年會。1926年,蔡孝乾回到臺灣後,開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1928年參與組建臺灣共產黨,但是他很快就受到了日本人的注意,為了躲避日本人的通緝,蔡孝乾逃到了福建漳州。
1932年,紅軍攻下漳州後,在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安排下,蔡孝乾到達了江西瑞金,在列寧師範學院擔任教員,同年當選在蘇區反帝總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總同盟主任。在蘇區的這段時間裡,他和毛主席的三弟毛澤潭還有胡耀邦等人交往很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主力被迫進行轉移,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蔡孝乾是當時唯一參加過長徵的臺灣人。到達陝北之後,蔡孝乾擔任反帝聯盟主席。抗戰爆發後,蔡孝乾擔任八路軍敵工部部長和總部野戰政治部主任,負責管理日軍戰俘和宣傳工作。
1945年9月蔡孝乾被任命為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1946年7月蔡孝乾化名老鄭,秘密返臺開展工作。蔡孝乾一開始在臺灣的地下工作搞得很好,還一度在農村搞起了大規模的減租減息運動,鼓動學生鬧學潮,但是隨著蔣介石退到臺灣,臺灣成為蔣介石最後的一塊棲身之地,他開始對情報工作重視起來,蔡孝乾也被保密局盯上了。
其實蔡孝乾在被捕之前,生活就已經嚴重腐化,大肆的挪用公費,頻繁的出入官場,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和臺灣的一些軍政要員交往。另外,蔡孝乾還喜歡上了自己妻子的妹妹,為了討妻妹子的歡心,經常為她買一些奢侈品。
1950年,蔡孝乾被捕後叛變,他的叛變致使臺灣地下黨幾乎全軍覆沒,1800多人被逮捕。另外,還包括當時隱藏在國民黨高層的國防部次長吳石中將,吳石當時給華東局提供了國民黨在臺灣的全部兵力部署資料,其中包括臺灣島各個戰略登陸點的地理資料分析;海軍基地艦隊部署、分布情況;空軍機場,飛機群種類、飛機架數,陸軍作戰力量的布防情況等 。這批情報迅速通過香港傳遞到華東局情報局。其中,幾份絕密軍事情報還呈送給毛澤東,為粟裕解放臺灣提供了很大幫助。可惜,在吳石被捕後,國民黨方面迅速改變了在臺灣的軍事部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