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軍LOGO
這是美國太空軍總部2020年出臺的「太空軍頂層出版物」《太空力量》中的一句話,space capstone一詞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太空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軍事歷史長河中,「高地」一詞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展望軍事未來,「太空」這個「新高地」出現的頻率將會越來越高。
美國太空軍總部的這份《太空力量》為何被稱為「頂層條令」?
這需要了解美國太空軍的條令體系。美國太空軍將在三個層級上制定有關條令條例。
一是由太空軍作戰部長籤署一份「頂層文件」(4年修訂一次),闡明太空軍、國防部、相關政府機構以及盟軍在太空作戰方面的宗旨、角色和價值觀。
二是中間層級的條令,稱為作戰條令(2年修訂一次),為有效的軍事行動提供組織支持,並進一步制定與核心能力相關的條例。
三是條令的最低一級,屬於戰術性(持續修訂),稱為戰術標準作業程序(TACSOP),包括戰術經驗教訓,使太空部隊成員能夠應用各種專業知識。
今天推出的《太空力量》屬於第一種,也就是頂層文件,等同於太空軍最高指示,至少管未來4年。
太空軍制服
儘管太空如此重要,但美國太空軍能夠獨立門戶,成為與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平起平坐的第六大軍種,經歷了十分曲折的艱難歷程。
當時,反對聲音最大者來自空軍(海軍和陸軍的太空資產少得多),因為太空軍分家,空軍的太空資產就得交出去,等於是割空軍的肉。不過,就像海軍陸戰隊成立多年很多資源仍依賴海軍(海軍陸戰隊的本科教育至今仍依託海軍軍官學院),太空軍也會依靠空軍——至少短期內如此。比如,2020年美國空軍軍官學院的86名畢業生就被分到了太空軍。
美國太空軍宣布成立近一年了,但不少資源還沒配置到位,不少關係也沒完全理順。
美國太空軍如何維護與拓展美國利益?
太空軍到底怎麼建怎麼用?
太空軍的人才如何培養、選拔、使用、晉升?太空軍作為「老么」,怎樣處理與其他軍種的關係?
美國太空軍的優勢和軟肋各表現在哪些地方?
為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太空軍總部出臺了「頂層出版物」——《太空力量》(中譯本約3.2萬字),主要有6個部分,封面和目錄如下——
下面,具體介紹太空軍這份「最高指示」,分享該文件部分精彩內容。
早在美蘇冷戰時期,太空就成為雙方爭奪的「高邊疆」。根據國際法規定,太空屬於「公共區域」,不涉及國家主權,可以隨心所欲到處飛,不像領土領海領空那樣有入侵之嫌。理論上,這對地球上所有國家都是公平的,但實際上存在極大不公平。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太空軍或者不具備飛越太空的能力,你就只能接受實際上的不公平,接受每時每刻被「第三隻眼睛」盯著的尷尬與無奈。
儘管蘇聯比美國搶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被美國人驚呼為「科技上的珍珠港事變」,但美國反應很快,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趕超。1960年8月18日,作為「科羅納計劃」的一部分,美國「發現者14號」衛星傳回了蘇聯領土165萬多平方英裡的監視圖像。再後來,美國通過「星球大戰」計劃,利用蘇聯的恐懼心理和好勝心理,在經濟上拖垮了蘇聯,在政治上瓦解了蘇聯。
有人說「星球大戰」是個騙局,是裡根總統太能忽悠,把蘇聯人綁上了經濟戰車,這種說法恐怕高估美國人了。第一,很難想像,美國人會故意看著蘇聯人大力發展航天科技,自己卻無動於衷,裹足不前。第二,美國人並沒有預料到蘇聯會在1991年崩潰解體。第三,美國與蘇聯爭霸對美國其實是好事,正因為有強大對手的刺激和競爭,美國在太空領域一騎絕塵。
根據這份《太空力量》,美國太空軍的基本職責有3項:
(1)維護太空域的行動自由
(2)實現聯合殺傷力和效力
(3)為美國國家領導人提供實現國家目標的獨立選擇
為此,美國太空軍需要具備5大核心能力:
(1)太空安全
(2)戰鬥力投射
(3)太空機動與後勤
(4)信息機動
(5)太空域感知
太空曾是美國的「專利」,可以肆無忌憚「偷窺」被人,不用擔心被捉被罰。長期以來,美國對自己獨享這一特權十分得意,這份《太空力量》就表示:「從根本上講,從太空高地發起作戰能夠削弱敵方給我們製造意外的能力。在一個同時具有全球性、合法性、穿透性和持久性的視角下,對手很難採取進攻性行動或隱藏。」
但現在,美國高枕無憂的日子一去不返,總擔心對手至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搞」自己。
一是「軌道戰」——「太空曾是抵禦攻擊的庇護所,但這樣的情形如今不復存在,潛在對手已經展示了大量的反太空武器。」
二是「網絡戰」——「在太空域內,相比軌道戰,敵人發動網絡攻擊的成本較低,而成功的機率較高。」
此外,美國在太空的「天眼」也有打瞌睡的時候也有盲區,不可能看到地球上發生的任何事情。像恐怖襲擊這種帶有隱蔽性欺騙性的事件,美國的「天眼」也表示無能為力。所以,《太空力量》承認:「9/11事件提醒我們,無論我們有什麼樣的優勢,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正是基於這個因素,《太空力量》強調聯合作戰,太空軍要與其他軍種一起團結合作,共同對敵。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長在序言中專門強調:「隨著太空力量理論和條令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與空軍、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及海岸警衛隊的融合。只有實現真正的一體化與相互協同,我們才有望發揮太空力量的全部潛力。」
太空軍還有一大弱點——害怕電磁攻擊。《太空力量》寫道:「自然產生的電磁輻射會給太空飛行器電子設備帶來巨大的風險,武器化的定向能可以損壞太空飛行器或其有效載荷,電磁能可以破壞或阻斷電磁頻譜鏈路,使太空飛行器與運營主體及用戶失去聯繫。如果不加以保護,虛假數據或信息可能會通過電磁頻譜注入太空網絡,從而使對手操縱決策者和太空系統操作員的認知過程。」
當其他國家逐漸擁有越來越強的太空能力,美國將如何應對?
《太空力量》分析了3種情況:
(1)太空霸權,也就是美國獨霸,可以剝奪對方在太空的行動自由而自己毫髮無損;
(2)太空均等,也就是雙方的太空能力相當;
(3)太空優勢,也就是美國不剝奪對方的太空行動自由,但美國的太空能力必須強過對方。
美國太空軍總部這份「最高指示」認為,「均等」不能接受,「獨霸」不可能保持,還是第三種情況「保持優勢」比較現實和務實,也有利於進行戰略對話,減少戰略誤判,避免衝突升級。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太空力量》專門用一整章(最後一章)的篇幅論述了「人」的主要作用。目前,美國太空力量主要有7個專業知識體系:軌道戰、太空電磁戰、太空作戰管理、太空準入與維持、軍事情報、工程/採購和網絡作戰。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太空軍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