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穿過三種海軍服

2021-02-17 歷史與傳承


  2017年"八一"是我軍建軍90周年,海軍部隊軍裝質量與樣式之好,令老百姓們豎指稱讚,咱中國軍裝與國際接軌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博主在海軍服役近20年,穿過三種不同樣式的海軍軍服。在建軍節來臨之際,想與我的微友們聊聊當年我穿軍裝的幾件趣事:

一、五五式水兵服

 1963年8月下旬某天,北京上百名應徵入伍的中學生,聚集在西黃城根小學。新兵們懷抱著剛剛領到的嶄新的水兵服,吵著、叫著、大笑著,喧囂聲攪亂了平靜的校園。我們在學習雷鋒的高潮中穿上了海軍服,加入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行列裡。那天,十幾個新兵蛋子擠在校門口傳達室裡,圍在接兵的李參謀身邊,聽他講解水兵軍服的結構、用途。李參謀自豪地說:我們的水兵服裝是最有特色的國際傳統軍服,它已有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能穿這種軍服是幸福的。李參謀像講故事一樣從頭到腳,從上到下,把五五式水兵服的結構、特點、穿法,細細解說。

  先說水兵軍帽。它是沒有大沿的圓頂形軍帽,靠帽內鋼絲支撐起來。帽子周圍用黑色緞帶圍著,緞帶寬約3釐米,緞帶的前額部位印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九個金字。緞帶在後腦勺部打結固定以後,分成兩條1尺餘長的絲帶下垂,頗似姑娘們的雙辮兒。緞帶的末端印著金色鐵錨,戰士平時將緞帶捋直放於胸前,緞帶隨風飄揚,俗稱風向帶。冠戴水兵帽是有規則的:帽要向前,右方傾斜,前沿置左眉二指、右眉一指處,有一指的傾斜度。海軍帽徽於八一紅星下有隻帶鏈的金色鐵錨,體積比陸軍、空軍的帽徽略大些。

  水兵上衣,分白藍兩色,夏天穿白色,春秋穿藍色,全是無領套頭的直筒衫。上衣頸後有一塊方形披肩,定扣在上衣前後。披肩是天藍底色,邊緣印有四個平行的白條,藍、白兩色象徵著大海與白浪,而4數代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4個水域。披肩起源於古代海船上水手們肩扛貨物時防汙的襯物,後來就固定水兵軍裝上,起裝飾作用。上衣的披肩與帽子的風向帶迎風共舞起來,特別浪漫。水兵上衫十分寬大,用腰帶束在水兵褲內。寬大的套頭式上衣,是為落水後脫衣方便。袖子是緊口箭袖,兩隻扣子束袖口,也是以藍為底色,印著四條白線。李參謀說到這兒問大家:「為什麼要掖腰束袖?」這個說「掖腰束袖人威風!」那個又說「不對!與敵格鬥時光溜,不吃虧。」參謀笑說:「別忘了,艦艇上到處是梯子欄杆,來回跑動的水兵,萬一讓船上那些突出的東西……。新兵齊呼「光溜!掛不著!」參謀高興地說:「說對了!上衣設計成套頭式,為的是戰鬥的需要。」

  再說貼身的「海魂衫」,它是戰士的內衣,是藍、白線條相間的棉織T恤衫,分長、短袖兩種。大概受電影《海魂》啟發,俗稱「海魂衫」。

  說起了腰帶,也就引出了船形帽。我們發的是普通的棉製藍腰帶。最初水兵用的黑牛皮腰帶,有塊拳頭見方的黃銅腰牌,上面雕印著大鐵錨,扎在腰間人帥極了!可惜它與船形帽這兩件洋式寶貝,沒用幾年就廢止了。1955年實行軍銜制那會兒,為戴船形帽,步兵戰士全推光頭,船形帽似雌性生殖器,於是被喜好惡作劇的大兵們嬉稱之為「牛X帽」,另外一種解釋大概是因為戴上了它,大兵顯得特牛氣,故稱牛X。船形帽很柔軟,隨意摺疊,水兵在燙人的甲板上落坐,塞在臀下隔熱,效果極佳。戰士們的怪招子可謂多矣!李參謀說得如此精彩,大夥顧不得什麼乾淨埋汰一說,衝出傳達室,就在小學的露天操場上就地「實踐」起來,任李參謀如何阻攔,誰也不理。大家脫下了學生裝,踮著腳笨手笨腳地穿上了嶄新的水兵服。

  抱怨最多的是水兵褲子。褲子深藍色,構造繁雜而肥大、腹前光板無物,叫男式軍褲卻不開撒尿的檔口。褲腰分前、後兩個大片,後片兒的兩側向外延伸出左右各一布帶,兩布帶對扣之後圍於腰間,用布條上的鈕扣與褲前那片兒結在一起,再把褲腰兩側的扣子系住,最後用水兵腰帶一勒,褲子才能結成一體。入廁解手時,你再內急,也須耐著性子先解開腰帶,再解兩側腰扣,最後解開腹扣,經過上述三道手續才可下蹲 「方便」。否則,濁物亂洩是極有可能的,這一流程可能比女人解手還要複雜。水兵褲有近尺之寬,能把解放膠鞋嚴嚴復蓋起來,小號腳碼的人走起路來,不見鞋子,只見兩條肥褲腿前後倒騰。就是這樣,新兵們在西黃城根小學,熱熱鬧鬧、高高興興地學著李參謀,穿上了五五式水兵服。

  兩天後,新兵們踏上了行軍旅途。1963年8月,河北、河南發大水,火車只得北上繞經包頭、蘭州入川。到綿陽後,海軍四航校的軍用卡車載著新兵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川北公路上。每逢停車休息,百十號新兵就衝跑上山,學著司機老兵,背對公路,在竹林邊捋起褲腿大撒其尿。蜀人調侃極詼諧誇張,見此盛況,揹簍馱貨的村民興奮不已,手充話茼,大聲招呼著正在稻田裡幹活的女人:「喂!女子們快看喔!海軍娃兒的ⅩⅩ長在大腿上了!」此時方覺,肥大的水兵褲原來方便得很哪!雖無檔口卻有褲腳口,難不倒咱爺們兒!

  筆者從小愛玩彈弓,離京前把這寶貝偷藏在挎包裡。入伍部隊是川北閬中縣海軍四航校,建在嘉陵江中的一座島上,國民黨統治時期這裡曾是飛機場。航校四面環水,清澈的嘉陵江激流,從北部秦嶺萬山叢中狂洩而出,其勢險峻壯觀,讓首都戰士大開了眼界。某周日放假,我和幾個帶彈弓的哥們到嘉陵江邊打彈弓玩。正在興致頭上,營區吹響了集合哨,大伙兒拼命往回跑,我光顧跑了,忘了把彈弓揣起來。我們一班列隊集合都面對首長,站在最前面。黃排長依次喊了「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喊聲一落,我突然發覺自己右手還緊攥著彈弓,頓時緊張極了,兩眼盯著排長,偷偷地把右手裡的彈弓往褲袋裡揣。一急忘了水兵褲是裡外兩層的,裡層才通褲子口袋,我卻把彈弓塞入了外層,彈弓「刷」地順著褲腿出溜到隊前的地面上!心想:「完了!完了!等著挨捋吧!」排長衝我詭秘一笑,緩步朝著我走來,慢慢彎下腰,從地上揀起彈弓高擎過頭,對著全排喊:「稍息!」然後,操著純正的川腔,一字一板地開始了訓話:「你個革命軍人嘍,扛槍保國的解放軍嘍,褲腿兒裡跑出娃兒們耍的傢伙?你長不大了!娃兒喊你們叔叔,還耍彈弓,羞人!」話音一落,新兵們轟然大笑起來。我算栽到了家,難以擺弄的「女」式水兵褲,讓我出盡了洋相。

  4年以後,我當上了幹部,出席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海軍表彰會。休息時在大廳與黃排長相逢,他抱著我激動萬分,當眾談起這個部下當年玩耍彈弓」長不大了」的故事,驕傲地誇讚道:「你們看,我的兵長大了!」眾人大笑!

二、灰色中山式海軍服

  「紅色的帽徽紅領章,紅色的戰士紅思想,全軍上下一片紅,顆顆紅星向著黨!」這是專為部隊取消軍銜換裝而作的軍歌。1965年6月1日那天,我們南海艦隊雷達三團雷鳴站全體指戰員,在這軍歌聲中脫下了老式海軍服,換上了灰軍裝。百萬官兵上上下下頂著同樣的紅色五星,綴著紅色領章,實現了全軍官兵衣著一致的革命化要求。一日之內,人民海軍從上白下藍的傳統海軍服,轉眼變成了一片灰色中山式軍裝。當時我是雷達操縱員,才是個下士,對於換裝打心裡說,好個不情願啊!上世紀中葉,國產電影《海魂》和《海鷹》曾感動過無數青少年,片中的趙丹、王心剛身穿著瀟灑飄逸的海軍服,那威武英姿,是我們青年心中偶像。眼下,大家互瞧著這身灰色衣裝,十分怪異,我們還是海軍嗎?筆者當初正是為了這身威武的海軍服,才投筆從軍的。參軍前,還在日記本上偷偷畫了一個佩帶勳章的水兵戰士做為自勉。「郞騎竹馬來,折花弄青梅」。可愛的行頭,那是男孩兒們打小就最崇尚的戰袍,穿了不到二年,就被廢止了,心中好是悵然。

  好在那段日子,這身灰軍服受到過一些人的寵愛,多少讓我還得意過幾天。

  1966年文革初期,我是海軍工程學院的學員。毛主席在北京8次接見紅衛兵後,終止了這一活動。各地學生效法大連海運學院的大學生。搞起了全國的徙步串聯。1966年冬天,我們4名海校學員到了西安,與住同一招待所的4名陸軍女學員談起了徙步走向延安的壯志,兩軍一拍即合,立馬組成了「長徵」小分隊。女同胞生性愛說愛笑,十分活潑,撒嬌打鬧時常喚海軍大哥「灰耗子」,總當面誇讚舊式海軍軍服如何如何威風灑脫,弄得哥兒幾位海軍學員越發不待見這身灰軍服。

  小分隊從西安陸軍四醫大出發,途經銅川、黃陵、宜君諸縣,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在延安參觀休整了數天,開始東進,朝著黃河邊的延水關行軍。我們橫跨陝、晉、冀,徙步3千裡。沒料這身灰色海軍服,受到沿途老區百姓們的特殊鍾愛。老區鄉親把我們當成30年前東渡黃河的工農紅軍。一路所到之處,倍受鄉親們的熱情接待,處處提供行軍食宿方便。離開了延安,我們背著沉重的背包,以每日近百裡的速度趕赴延水關。「長徵隊」路經甘谷驛、浩叉峪,第3天風塵卜卜地到了延水關。那時正值隆冬,我們沒穿棉褲,是靠急行軍出大汗來取暖禦寒的。到了延水關渡口,只見黃河水面上漂流著大片大片從上遊而來的冰塊。此時強渡黃河是會要船翻人亡的,渡口堅決停止了擺渡。全國各地來的數千名紅衛兵被困在了黃河岸邊。滴水成冰,天寒地凍,讓許多學生只得調頭重返延安。我們8名軍人背著背包在河邊走來走去,向河東對面的呂梁山焦急張望。只見幾個艄公蹲在船邊抽菸啃饃,看了我們一會兒,低頭無語。半個時辰過去了,一個上年紀的老船工扶船慢慢站了起,把手裡的旱菸袋在鞋底子上磕了磕,對著幾個年輕的船工招呼:「喂,當兵的也不容易呀,走到咱渡口了,就送紅軍過河吧!」啊!突然間艄公喊出「紅軍」兩字,大家頓時熱淚盈眶。老艄公對我們大呼:「解放軍,上船!」船離岸了,如出弦之箭衝向河心。似從天而降的巨大河冰,咣!咣!咣!不停地猛烈撞擊船幫,腳下的木舟仿佛傾刻就要折槳沉濤了!大家渡河心切,竟忘卻了危險。只見船夫邊搖槳邊狂吼著,船槳撥打著寒濤波浪,他們不時猛喝一口燒酒,接著又大吼起來……在慘烈的嘶喊聲裡,木船穿冰破浪,如一片小葉,搖搖擺擺地,在秦晉高原那古老河谷裡漂遊著。「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壯麗的歷史巨畫,霍然顯現在現代軍人的眼前,不到15分鐘,木船神奇般地撞到了對岸。「長徵」隊員迅速離船上岸,我們沒來得及回頭答謝艄公們,船已調頭漂回去了。

  小分隊進入山西永和縣境,女同胞們再不喚我們「灰耗子」了。在革命老區的地界上,穿灰軍裝的海軍大哥是紅軍的象徵,是她們的驕傲!

  過河後,又開始了急行軍——翻越巍峨壯觀且綿延百裡的呂梁山。早上為搶渡過河,來不及購備糧草。哪知上山後才發現,幾十裡荒原不見人煙,我們斷糧了。所幸女人貪吃零食,她們兜裡幾把紅棗成了小分隊的唯一口糧。太陽落山時分,大汗淋漓的我們終於攀到了呂梁山頂.黑暗裡,見不遠處有點點明亮,那是只有幾戶人家的小村。小分隊運氣極好,恰好迎面走來一個身披著老羊皮襖、頭上扎著羊肚手巾的老漢,背柴回家。見這些當兵的疲憊不堪,得知全部情況後,大爺二話沒說,拉著隊員們就往他家走。寒星冷月之下,一間低矮的土窯洞裡不時傳出軍民共話的笑聲,大爺一家老老小小,出出進進,忙碌著為子弟兵燒水做飯,不大會兒,婆姨們為子弟兵送上一桌熱呼呼的小米晚宴。飯罷肚飽,軍人倒在炕上睡死了過去。熟睡中,我為取暖,使勁兒往熱炕頭拱。天亮睜眼一瞧,老漢早已出門去拾糞,發現自己踢開軍被,鑽進大爺被窩裡,與老漢「共衾」了一宿。此景後來成為眾人笑料。

  東方紅,太陽升。吃過了早飯,正打背包準備上路,房東大爺提著一隻小筐,樂呵呵進了窯洞。筐裡裝滿了金黃色的山梨,那是他家地窖裡的冬儲水果。我們力拒不收,可大爺硬是撥開眾人,挨個兒把梨「強行「塞入每個人的跨包。還小聲說「孩子們,聽話,帶上它走遠路能解渴。當初劉志丹的隊伍,也吃過我家的梨哩!可惜呀,幾天以後他就犧牲了。」大爺深情地摸著我們的軍服感嘆道:「打上綁腿,更像紅軍了。」42年彈指過去,身披著老羊皮襖的大爺,他那親切的音容,成了我們「長徵」小分隊共同記憶,永久刻印在每個隊員的腦海裡。

三、國際統一樣式的海軍服

  1974年秋,鄧小平同志主持下的新軍委,大刀闊斧撥亂反正,果斷地恢復了傳統海軍軍裝,結束了我們海軍歷時九年的灰色時代。海軍官兵終於恢復了國際統一樣式的軍服。那時,我在廣東湛江南海艦隊艦艇搶修隊當技師。搶修隊是國家的值班部隊,是經歷過兩次赴越作戰的英雄部隊。曾經在越參戰期間,我隊天天與身著傳統海軍服的越南水兵並肩作戰。中國官兵特別羨慕他們,盼著有一天也能再穿上瀟灑的國際海軍服。

  換裝那天,湛江市天晴氣朗,萬裡無雲,幹部們脫下歷時九年的灰軍裝,穿上了上白下藍的幹部服,戴上軍官大蓋帽,個個神氣之極,整個營區沸騰了!盛裝的軍人們對著玻璃窗自我欣賞著,認真細緻地互為戰友整理軍容。最無奈的是穿慣了灰制服的戰士,在新式水兵服前束手無策,不知如何穿戴。連隊幹部大多穿著過五五式水兵服,於是當起了他們的教練,耐心為戰士們講述水兵服的結構特點、用途和如何穿著。搶修隊的駐地在海軍204修船廠,廠裡有不少海軍復員軍人,其中不少人穿過海軍老軍服。他們也為恢復海軍服裝而高興,紛紛來搶修隊自願為年青戰士們傳授穿著水兵服的經驗,復員軍人與我們駐廠官兵一道分享盛裝之樂。

  正在興頭之上,突聞搶修隊二樓隊部飄出了歡快、跳躍的手風琴曲:|5 1 5 3 | 23 45 3 1 |——啊!是《水兵回到海岸上》!歌詞是:「水兵回到海岸上,穿過街道走過村莊,孩子母親你們好!好啊可愛的城市與村莊!」那是曹分隊長在拉琴,他拉到末句時,我們幾個同志放聲接唱起來:「姑娘站在門口笑,每雙眼睛望著我們。啦啦啦啦…啦啦啦……」。此舉引得年青戰士個個發愣,片刻之後,戰士們突然清醒了過來,也拍著巴掌跟著幹部們縱情狂「啦」起來。這一「啦」引得204廠復員軍人更加「肆無忌憚」,他們立馬脫下了工作服,伴著曲子,聳肩搖肘,叉腰踢腿,在藍球場狂跳起「水兵舞」。節日啊!盛裝之節!我腦袋突然發暈,眼前情景好似熟悉!驀地拉回到11年前北京西黃城根那所小學,自己也成了當年接兵的李參謀,被一群新兵們簇擁著,絮絮叨叨地講述著水兵軍服的故事 。

  人生短暫無奈,轉眼已逾了古稀。我這個穿戴過三種海軍軍服的老兵,20多年來,目睹人民解放軍軍服一次次地改革出新。軍服的樣式、面料越來越好,瞅著子弟兵穿著這麼好,這麼神氣,咱老百姓高興!提氣!然而每次欣賞著新式軍服,都會激起我對往日軍旅生涯的懷戀!

  在建軍九十年之際,相信穿著新式軍服的百萬官兵,定把鋼鐵長城裝扮得更加威武!更加雄壯!

寫於2017年八一節前

相關焦點

  • 帥出新高度的海軍軍裝,你穿過哪一款?
    許多網友都稱讚「高端大氣上檔次」,時尚、大方、帥氣,有國際風範,與海軍國際性軍種的定位相符。都說海軍的軍裝最帥,其實看歷次國慶閱兵的影像就不難發現,這身帥氣的軍服也經歷了數次更新換代。今天就向大家介紹海軍軍裝的發展歷程,新老戰友,你穿過哪一款?1949
  • 不要脫我的水手服啦!
    不廢話了,進入正文。最初的水手服來自軍裝?象徵著青春的日本校服,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才形成現在的樣式呢?「水手服」的語源是sailor(水兵、船員的意思),原型是185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制服。1857年以後,英國海軍所採用的水兵服被各國海軍採用,因此在世界各地推廣。1972年開始,日本引入英式水手服,所有的海軍都換上了這套服裝。
  • 【軍迷·談】一則小新聞,說盡當代美國陸軍三種迷彩作訓服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點——目前美國陸軍、海軍、空軍、陸戰隊四大軍種所裝備的作訓服都是不一樣的!而第82空降師是隸屬於陸軍的,因此圖中官兵所穿的都是陸軍的迷彩作訓服。 然而儘管只是陸軍一個軍種,新聞圖片中就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迷彩作訓服,用」眼花繚亂「來形容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 各國海軍服有講究:英國軍銜在袖口 俄軍表示我全都要!
    海軍是一個專業技術性很強的軍種,因此海軍在很多方面有著和陸軍不相同的傳統和習慣,而且這些傳統和習慣有著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例如今天我們提到的海軍軍服。在專用作訓服普及以前,各國海軍都是用水兵服(又稱水兵服)和軍官常服作為日常作戰和訓練時穿著的服裝,因此其設計上有著非常強的實用性和海軍特色。
  • 海軍趣聞 海軍服怎麼能這麼洋氣啊!
    科普完帆船禮儀,水手君今天大家科普下能把人帥哭的海軍服!每年都會颳起的海軍風,相信很多人都追過,實際上海軍風已經成為了一個獨到的文化刮遍了全球。它以其簡潔與百搭的特性奠定了其長盛不衰的流行度。(條紋元素是時尚大咖老佛爺的最愛)最早條紋應用到服裝中是作為標誌性的海軍服而出現的,條紋衫有個略親切的名字叫「海魂衫」,最初的起源是法國海軍服,早期被判定為21道條紋,每一條象徵著拿破崙所獲得的一次勝利
  • 我乘火車穿過俄羅斯
    而《我乘火車穿過俄羅斯》這本書就為讀者朋友帶來了西伯利亞鐵路的歷史背景、地理特色、人文軼事等。這本書的作者齊棟,是一名在上海生活的旅行作家,同時也是一位旅行達人、鐵路詩人以及鐵道文化的推廣者,這本書是作者乘坐火車去俄羅斯國家旅行的遊記。
  • 從中世紀騎士頭盔到氣泡頭……航天服: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1934年4月,他參觀了位於洛杉磯的Goodrich工廠,並要求「一套橡膠套裝,這將使我能在高空工作和生活。」在他第一次使用壓力服的飛行中,波斯特達到了4萬英尺,創下了飛行高度記錄,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射流。後期的壓力服是由乳膠倒在棉衣上製成的。它有一個帶有玻璃面罩的金屬頭盔,並在脖子上用翅膀螺母固定在脖子上。
  • 40年來首次穿過大隅海峽,俄羅斯「艦」指何方?
    220公里海域,發現俄海軍的兩艘艦艇向東穿過津輕海峽,進入西太平洋,6日下午5點半,這兩艘艦艇從太平洋穿過鹿兒島縣附近的大隅海峽前往東海。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稱,這是俄羅斯海軍40年來首次穿過大隅海峽,上次是1977年,有蘇聯坦克登陸艦穿過該海峽。
  • 那些年,我們穿過的陸軍軍裝
    今天,我們就透過這些珍貴的老照片,一起回憶那些年我們穿過的陸軍軍裝,再一次領略當年「男神」、「女神」們的絢麗風採。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當時起義部隊還身著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
  • 哪位戰友敢說穿過三款的,算我輸!
    戰友們,可曾記得你們穿過的軍鞋?相比於軍帽、軍服,軍鞋受到的關注似乎少得多。
  • 新式作訓服即將亮相?俄羅斯曾向中國提供17套俄軍制服,新軍服有何亮點
    早在今年2月,俄媒就有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向中國提供了17套俄軍制服,可能包括空天軍、陸軍、海軍的軍官和士兵常服樣品。當時有分析稱這表明解放軍準備借鑑俄軍經驗,改良制服甚至可能會推出新制服。很快,網絡上就出現了某種新式制服的照片,與之前的07式作訓服有很大不同,整體為夾克式剪裁,採用了更為細碎的迷彩設計,搭配軟式肩章套以及用魔術貼固定的臂章和胸前標識。
  • 從內衣到手錶:美國海軍F/A-18飛行員所穿著的一切(1)
    根據美國海軍的數據,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彈射出駕駛艙的機率很小——平均每10萬飛行小時僅有1.33次。但是海軍的飛行員仍然會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攜帶全套裝備。VFA-106中隊的飛行員盧克·「奧斯陸」·德力西奧中尉表示:「大部分裝備只用於緊急情況,但當你需要它的時候,你會很高興它就在那裡。」美國海軍F/A-18戰鬥機飛行員。
  • 40年來解放軍穿過哪些軍服,你知道嗎
    在上世紀70年代,國產71式軍服曾少量配發北京、廣州、武漢和瀋陽等幾個軍區的部隊試穿,其外形與堪稱那個年代最「時髦」服裝的65式軍服相比並無什麼變化,主要改進之處在於使用了「的確良」材料,具備不易縮水和褪色的優點。
  • 中國3艘軍艦穿過津輕海峽,身旁就是日本本土
    據悉這三艘中國海軍艦船是執行訪美任務歸來。津輕海峽位置津輕海峽位於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西通日本海,東接太平洋,寬度僅24-40千米。從日本方面公布的圖片上也可以看到,中國軍艦旁邊就是日本本土。觀察者網注意到,中國軍艦直接從日本本州島旁邊穿過並不常見,上一次還是在2016年1月。
  • 我軍新「換裝」一批鐵甲徵衣,盤點威武之師穿過的帥氣軍裝
    空軍某部官兵穿著新配發的長袖體能訓練服進行體能訓練「被裝關係軍隊形象,關係戰場生存和能打勝仗,關係官兵切身利益,保障效益直接影響部隊戰鬥力和凝聚力。」軍委後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 撤退到臺灣的軍政部青島被服廠
    軍政部長同參謀總長、訓練總監部總監、軍事參議院院長、海軍部部長一樣,為軍事委員會當然委員。軍政部其長管為部長,綜理部務,副長官為政務、常務次長,輔助部長處理事務。下設陸軍、海軍、航空、軍需、兵工等署及審查處、總務廳,各種委員會,由部長聘任或指派委員。
  • 海賊王五大獨門絕技,海軍六式曾為霸氣原設,最後一種令四皇垂涎三尺!
    烏索普曾用貝殼打出精彩的逆轉,但兩年後改成了pop green植物種子。空島貝從武器變為科技產物,融入烏索普的彈弓、娜美的天候棒、桑尼號的威霸等等。六式需要刻苦修煉才能學會,因此大部分使用者都是海軍或CP,但也有少部分海賊通過另闢蹊徑學會部分六式。
  • 費城實驗,人類曾打開異度空間!?
    出於對傑蘇普教授的尊重,1950年左右,一位常聽他課、名叫「艾倫德」的人寫信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他曾親眼目睹美國海軍在1943年10月進行過一次駭人的實驗!而艾倫德自我介紹說,他曾在費城海軍基地服過役,1943年5月被解僱,之後加入了商船隊,那次費城實驗就是他在商船上目睹到的。由於信件的寫法很奇怪,使用了多種彩筆,且用線條標出許多重點內容。
  • 海軍冬常服沒有肩章,靠什麼明確上下級?秘密其實就藏在袖子上!
    可敬的局座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的信任,小編也非常尊崇張教授,局座退役前是海軍少將軍銜,海軍與陸軍、空軍的肩章軍銜不同,採用的是袖章軍銜,即有別於陸、空軍把軍銜標識以肩章的形式掛在兩肩的做法,將標識體現在了袖口上(
  • 為什麼海軍常服的軍銜會在袖子上?大炮巨艦時代留下的實用設計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大家都知道,在海軍陸軍空軍裡面,海軍服是最好看的。不僅衣服顏色好看,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海軍服的設計。許多人從小立志成為海軍,海軍在海上作業,開著艦艇,好不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