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本文是之前給某雜誌撰稿寫的舊文,前半段考察針對水手服的發展(跟百度上的水手服發展史有部分重合內容),後半段是各大ACG作品裡的校服盤點。不廢話了,進入正文。
最初的水手服來自軍裝?象徵著青春的日本校服,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才形成現在的樣式呢?「水手服」的語源是sailor(水兵、船員的意思),原型是185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制服。1857年以後,英國海軍所採用的水兵服被各國海軍採用,因此在世界各地推廣。1972年開始,日本引入英式水手服,所有的海軍都換上了這套服裝。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軍士兵的服裝,大約是1872年海軍服制度制定時所導入。
最初的水手服就這樣
當時正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人們都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涵義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日本最先採用水手服作為校服的時期是大正時期,在這之前,日本的女生都是穿著和服或裙子去學校的。
第一種說法是日本京都市的平安女學院在日本首先使用「水手服」作為校服,當時的樣式是與現在完全不同的連衣裙式,當時還配上了帽子。因為這一舉措,不少女孩子被校服所吸引,紛紛申請入學。還有一種說法是,最早將水手服設計為校服的是1921年的福岡女子學園,此學校的校長伊莉莎白女士自己在英國上學的時候就深知水手服在穿著上比起和服要更為簡易和具有西方文化特性,於是在她的主張下,福岡女子學園開始讓學生著裝水手服。究竟哪個學校才是最早使用水手服的學校,至今還未有定論。不過按照這兩個說法,水手服開始在日本流行開始上個世紀20年代。上圖是福岡女子學園的水手服樣式。
水手服的流行與二次發展為什麼水手服能在日本迅速風靡並形成制服文化呢?這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當時正值明治維新,學生參與運動的頻率大大增加了。水手服比和服更加便於活動,使得更多的學校願意使用水手服做校服。還有就是水手服不會凸顯身體曲線,能很好的保持女生的身形。加上當時日本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少人願意接受水手服這一新興服飾。
之後在日本教育家下田歌子的推波助瀾下,「水手服」在日本的許多學校被引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的女學生都是採用水手服作為校服。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因為物資緊缺,校服受到了全國性的幹預。1941年後,文化省規定所有的學生必須換上戰鬥帽和工作服。所有的金屬制紐扣和帽章也被回收,換成了陶瓷或玻璃製品。戰爭中的女孩子們沒有地方上學,於是校服也沒有意義了。女孩子們紛紛換上了薄布衫和工作褲,這段時間水手服幾乎在日本絕跡。水手服的消失,像一層悲傷的陰影籠罩在女孩子們的心中。
她推廣了最初的水手服
1945年,因為戰爭結束了,水手服在日本大地上復甦了。隨著日本戰後飛速發展,再加上之前的校服規制不復存在。學生制服的普及率再次升高。戰後日本教育受美國影響,邁向自由化。政府不再立例規定中學生必須穿校服,不過大部分中學仍自主地採用校服。
日本中學分公立及私立。在數量上佔絕大部分的公立中學基本上採用校服,私立中學使用校服的比例甚至比公立中學還高。因為不是官方強制,所以校服由學生自資購買。60年代,服裝設計界還發起了一次服裝革命。當時對校服的批判聲音指責統一的校服讓學生失去了個性,各地高校開始對本校的校服進行改革,這可能是現在日本校服上配有校徽的原因之一。
水手服不良少女的興起校服真正的變革期是上個世紀70年代。進入70年代後,因為新學校的大量興建,校服也跟著改變了。私立高等學校裡,出現了改變防寒服的形象、複數的制服自由組合的校服規定,西服型、夾克型等新類型校服應運而生,人們不再使用單一的水手服。當時不少高校也出現了廢止制服帽和制服的形象,這些行為促使校服加快了自由化進程。不過那個時候水手服依舊被當成純潔的象徵,直到1981年公映的電影《水手服與機關槍》徹底顛覆了水手服的形象。
不良少女和水手服
《水手服與機關槍》改編自由赤川次郎執筆的熱銷超過200萬冊的同名小說,電影版片末藥師丸博子用機關槍掃射一班黑社會仇家,然後稚氣地說了句:「痛快!」這一幕已成電影史上的不朽經典!演員藥師丸博子身穿水手服的不良少女形象,在當時年輕女孩子中的形成了一股潮流。但是這種潮流卻加重了校園暴力現象,不少女學生穿著改裝的水手服上學。這一現象讓不少學校的管理層十分頭疼,不少學校將水手服換成了茄克校服,結果收到了不少成效。這種情況造成了水手服的衰落,越來越多的學校採用茄克西裝校服。
泡沫經濟時代的校服與動畫時代的到來到了90年代,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時代,不少設計師參與設計女子校服,校服的種類更加多樣化起來。另一方面因為制服費用高昂,傳來了廢止校服的聲音。一些學校因此廢止校服讓學生穿著私服上學,但這樣的做法反而讓學校的入學率降低了。
千葉縣立小金高等學校就曾在1993年宣布學生可以穿著私服上學,這之後入學率一路下降,迫使該學校在2011年恢復了原有的校服規定。但水手服的人氣卻在另外一個領域活躍起來,這個年代的動畫快速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手服由三次元,搬上動畫熒幕。以《美少女戰士》為代表的水手服少女開始走紅,水手服開始延伸入cosplay等周邊活動。雖然進入21世紀後,水手服作為校服的使用頻率下降了不少,但動漫中流行的水手服熱潮卻仍沒有下降。
Silver Moon!美少女變身!
在《幸運星》等動畫中,穿著水手服的女主角演唱的主題曲《拿去吧!水手服》引發了巨大的轟動。此外日本偶像群體AKB48也常穿上校服示人,校服文化已經成了日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些二次元的校服吧!
水手服代表學校:澄空學園、光輝高校
特點:百褶裙、V形領上衣
水手服是日本最傳統的校服,現在約佔日本校服的70%~80%。《美少女戰士》開創水手服時代後,女主角月野兔的臺詞「代表正義消滅你」也融入了水手服文化,演變成 「水手服即是正義」的說法。現在大多數校園題材動漫裡,水手服幾乎成了女子校服的標配。哪怕是擴展到多元性題材的動漫裡,如《EVA》、《翼神傳說》等作品,我們也能看到女主角穿上水手服的姿態。無論時代的更替還是潮流的變換,都不能撼動水手服在動漫界的霸主地位。
水手服究竟是怎樣的服飾呢?水手服與普通衣服最大的不同是它特殊的領子。水手服的領子由一塊大方巾或絲帶構成,系上的領口從胸口一直延伸到背後。系上領口後,可以看到很明顯的V型領子以及背後的背後露出的三角形方巾。其實V型領子隱藏著不少小秘密,水手服前的領子可以起到修正身形的目的。在觀察一位身穿水手服的女孩時,人們大多會將注意力放在胸前的領子和蝴蝶結等地方,而不會去注意對方胸部的大小。
根據領子的不同,水手服被分為關東領和關西領兩個系列。關東領系列又包含了札幌領和關東領,關西領裡包含了名古屋領和關西領。由於都是用地點來命名的,領系的名字就表明了這些水手服在日本的分布情況了。
關東領在日本的關東(關原以東)地區採用的比較多,關西領在關西地區採用的比較多。札幌領則是在北海道一帶流行,名古屋領只在名古屋一帶流行。關東領系和關西領系最大的不同是兩者的護胸布和領子不同,關東領系的領子高於胸圍線,關西領系的領子高於胸圍線,兩者的護胸布有無和是否能拆卸,也區別了領系的不同。
水手服的標配除了特殊的上衣外,還有配有裙子和制服鞋。水手服下身的裙子一般是百褶裙,百褶裙的質地為素色布料,簡約而不失風範。鞋子多為黑色圓頭皮鞋為主,主要是方便學生替換。在這裡不得不提到水手服的襪子,水手服可以配上各種各樣的襪子,比如黑色絲襪、中筒襪以及泡泡襪。
常見的絲襪和中筒襪就不詳說了,什麼是泡泡襪呢?泡泡襪是一種比普通襪子稍長稍厚的毛襪,通常為白色,亦有少數為黑色。通常和黑色皮鞋與女生校服配穿。最初起源於由美國興起並製造的用於登山時保護腿部的靴襪。最初在90年代,日本部分地區開始使用泡泡襪搭配水手服。泡泡襪可以蓋粗大的腿形,而使小腿在襪子穿得松垮時看起來更細。這個特點讓泡泡襪迅速在女生裡紅火起來,現在泡泡襪已經遍布全日本。
下面所說的澄空學園可不是字幕組,這是日本遊戲《秋之回憶》的高校。澄空學園作為這個系列最初的學校,被不少人所熟知。澄空學園的校服,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水手服。今坂唯笑、飛世巴、白河靜流等大熱女主角都穿過這套水手服,這套校服無疑成了《秋之回憶》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校服了。以藍色和白色為基調的校服,再加上黃色的蝴蝶結,著實迷倒了一代遊戲玩家。到了《秋之回憶7》中,女主角星月織姬穿著澄空學園校服的照片,讓不少人大飽眼福。
秋之回憶
大家還記得傳說之樹下的告白麼?光輝高校有一個傳說,倘若有女生在畢業的時候在學校後院的大樹下向男生表白,並成為情侶的話,將會擁有永遠的幸福。作為最初的全年齡戀愛遊戲,《心跳回憶》製造了一個個奇蹟。《心跳回憶》系列裡藤崎詩織身穿藍色水手服的形象,成了老玩家心中永遠的回憶。希望這件純潔的水手服,能伴隨著遊戲的傳承一直進行下去。
茄克西裝校服代表學校:私立翠明學園、彩南高校
特點:西裝外套、襯衣、格子裙
茄克西裝校服(也叫西裝水手服)是水手服的變種,在水手服經歷了漫長時間的發展後形成的特殊服飾,與水手服的主要區別是上衣的不同。茄克西裝服的上衣材料使用耐久性高的羊毛製成,這種做法是仿效英倫,明治維新後日本人一直有崇洋的情結,這一點也體現在衣服上。在日本60年代開始普及,成為主流校服的一種。上身的外套類似於西裝,茄克服的特點是衣服上的校徽標誌和系在脖子上的絲帶。在校服的左胸上,都有依據該校校章模樣製成的徽章。
偶像大師中的涉谷凜就是這種校服
由於夾克校服的配上了外翻領的襯衣,女學生會在脖子上系一條絲帶,絲帶一般系成蝴蝶結的模樣。夾克校服下身的裙子搭配也與水手服不同,格子裙取代百褶裙成為夾克校服的主流搭配。為了與水手服完全區別開來,一些夾克校服所配的鞋子也換成了長筒靴。現在茄克校服在日本的地位雖然不及水手服,但近些年來也成為主流校服之一。國內的許昌三中採用了《心跳回憶4》中的茄克西裝校服,在當時引發國內一片譁然,看來我們的同志已經打入敵人內部了。
國內的許昌三中也採用了制服
出現茄克校服的學校多是學風開放,處在發達地區的學校。《chaos;head》裡的私立翠明學園就是這樣一所學校。男主角西條拓也是個家裡蹲宅男,在保持著最低的出勤率,這個學校的風氣實在是太開放了!學校的制服的特點就是黃色西服外套和領結,私立翠明學園的校服領結可以選擇蝴蝶結絲帶和領帶。作為科學妄想作品的第一彈,學園少男少女們揮舞著武器戰鬥,這茄克校服自然為戰鬥增添了不少色彩。
Chaos head中的制服
同人絕路出包暗,這句話是形容漫畫家矢吹健太郎。矢吹健太郎的漫畫素以大量的殺必死出名,筆下的女主角充滿了無以倫比的誘惑力,因此在業內被稱為矢吹老溼。矢吹健太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To Love》,充滿福利的漫畫分鏡和搞笑的劇情,讓宅男們直呼過癮。《To Love》中的彩南高校校服,也是無比耀眼的存在。茄克西服外套顯露出女主角誘人的曲線,校服格子裙下的風光永遠是宅男們所嚮往的「小褲褲」。誰說只有水手服能塑造制服誘惑,茄克西裝校服也能頂起一片天。
逼死同人
汗衫背心校服代表學校:櫻丘高中、常盤臺中學
特點:無袖毛線外套、圓領白襯衫
現在流行的校服之一,大多作為夏裝或換季服裝使用。因為是夏裝,所以採用了短袖的設計。透氣的毛線外套,能夠保證女孩子在炎熱的夏季不為炎熱煩惱。襯衣選用圓領白襯衫,與淡色系的毛線外套成了絕好的搭配。校徽和絲帶則成了裝點這套校服的配飾,根據學校的不同,外套上會繡上校徽或繫上絲帶。該校服常出現在氣氛歡快的動畫中,於是可愛與活力便成了汗衫背心校服的標誌性詞彙。
近年來《K-ON!》帶著日本搖滾的風潮席捲世界,作品的治癒風格萌倒了一大篇宅男,櫻丘高中的幾位女主角自然成了萌的代言人。這幾位音樂系少女的夏季校服就是汗衫背心校服,米黃色的毛線外套、長長的領結以及潔白的襯衣,準確的迎合了廣大宅男的口味,同時作為一個新潮流校服被人們接受。
KON的小姑娘們的校服就是這樣
要說最火的汗衫背心校服,當屬《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裡的常盤臺中學校服。制服的樣式是短袖的上衣與夏季用薄毛衣,配上灰色百褶裙。如今炮姐(御坂美琴)這個詞,在ACG界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常盤臺中學的校服迅速升值。在cosplay服裝大企業公布10年間cosplay服裝販賣的排行榜,常盤臺中學校服奪得了銷量榜第一名,說不定未來汗衫背心校服也能成為主流。
連衣裙校服代表學校:風祭學院、音羽學園
特點:連衣裙
很獨特的日校服,校服上衣和裙子融為一體。現實中很少有日本學校採用這種校服,但總是有獨樹一幟的存在。現實中日本的山脇學園就採用這種校服,這個校服已經在校園裡流傳了100多年。據說是初代校長設計的服裝,之後作為日本的最初的洋裝被保留到現在。沿著傳統道路到現在的連衣裙校服,體現了校園文化百年來的積澱。由於連衣裙寬鬆的設計範圍,動漫作品中常出現各種華麗的連衣裙校服。
動畫和美少女遊戲中出現過各式各樣的連衣裙校服,這些校服都有著美型的設計和絢麗的色調。Key發布的遊戲《Rewrite》裡,就出現了一款華麗的連衣裙校服。遊戲的主角們生活的都市裡有一座風祭學院,女主角們身穿飄逸的連衣裙走在綠色都市裡,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校服的以紅色為基準,粉紅構成了校服的主題顏色,校服的邊緣則泛染了深紅,百褶裙的裙角成被蕾絲所點綴。雖然原畫樋上至一直被人詬病,但這次的校服設定絕對是傑作。
Rewrite這種校服過於不科學
筆者最為推崇的連衣裙校服,出自minori出品的《ef - a fairy tale of the two》。故事的舞臺設定在復興的小鎮音羽。遊戲以多視點章節的形態進行,將幾個人的故事融合到了一起。遊戲的一大特點就故事舞臺音羽鎮完全取材於現實中的德國聖地海德堡,從街角到大教堂,無一例外的被複製到遊戲中。音羽學園的校服也因為遊戲背景的緣故,沾染了一些中歐文化的色彩。麻布質地的黑色衣裝包含了濃鬱的基督教風情,圓領和蝴蝶結絲帶的加入為這款原本有些嚴肅的校服增添了幾分可愛。可能連七尾奈留自己都不知道,她畫筆下的這套校服,成了人們心中不可複製的經典。
背心裙校服代表學校:麥端高校、兔山學園
特點:上衣類似吊帶背心的連衣裙
玉子市場裡面的校服
類似沒有袖子的連衣裙校服,日本少數學校採用的校服樣式。使用這種校服的學校,大多是學風保守的女子學校。大多數背心裙校服都作為冬季校服使用,作為夏服使用的背心裙校服則會選擇輕薄的材料。與連衣裙校服不同的是,背心裙校服會配上襯衣一同穿著。上半身的服裝類似吊帶背心,與裙子融為一體,形成我們所看到的背心裙校服。
說道背心裙校服出現過的動漫作品,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P.A.WORKS的作品《真實之淚》了。動畫中的麥端高校校服就是背心裙校服,當時這種奇特的校服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主角湯淺比呂美身著校服,長發迎風飄揚的形象,將故事中的細膩和樸素展露了出來,淡藍色的背心裙校服也成了故事舞臺麥端町的標誌之一。也許是這套校服很成功的緣故,在P.A.WORKS的另一部作品《花開伊呂波》中,也出現了麥端高校校服的身影。
養雞還是養女選一個吧
另一部樸素淡雅的動漫作品《玉子的市場》裡,也出現了背心裙校服。故事的舞臺以現實中京都府左京區出町桝形商店街為藍本,動畫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鄉土的氣息。女主角身穿質樸的背心裙校服出現在人們眼前,成功的鎖定了一個清純的小女孩形象,看來背心裙校服還真是適合淳樸的形象。動畫中的兔山學園校服,是取材於京都聖母學院的校服。動畫開播後,一下子帶動了京都聖母學院校服的生意。京都聖母學院校服一售而空,還被人高價掛起來販賣,真沒想到平凡的背心裙校服也能發光發熱一回。
運動校服代表學校:全日本
特點:泳衣、運動短褲
說道日本的運動校服,就不得不提到死庫水和布魯馬這兩件校園神器了。這兩種運動校服都是取自音譯,死庫水和布魯馬分別是學校泳裝、燈籠褲(運動三角褲),與水手服一起合稱為校園三大神器。為什麼這兩套衣服會風靡全球,成為校園神器的呢?
為了方便水中活動,校園泳裝一般都採取緊身和連身設計,這種泳裝被稱為死庫水(日文スクール水著的音譯)。背面呈U字形, 這種獨特的構造其實是性能上的要求。其中的理由有說是為了彌補當時缺乏伸縮性的布料,使其在運動或身高增加時能夠配合其進行一定程度的伸展。
我要犯罪了
燈籠褲是女性所使用的一種外褲,早期的燈籠褲相當地蓬鬆,像個燈籠(此即中文譯為燈籠褲之故),而且在腳踝的地方扣緊腳部,當時的婦女穿著這種褲子以進行運動,後來這種褲子逐漸退流行,但是直到1950年代,一些地方的學校的女孩在上體育課時依然穿著這種褲子。
Yurisa的這個就是運動短褲,恩....
在日本,體育課時女生穿的運動短褲為大幅改良的燈籠褲,日語稱為「ブルマー」,即英語「Bloomer」的日式音譯。得益於死庫水的緊身設計,日本女生在換上泳裝時能將身材曲線完美的表現出來。兩種運動校服都以雪青色為主,製作死庫水所使用的材料多為尼龍或聚酯纖維,製作布魯馬的材料則很廣泛。80年代以前的久型死庫水還在使用布做材料,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才逐漸用工業纖維代替了布。
無法名狀的校服代表學校:櫻坂學園
特點:千奇百怪
太不科學了這個校服
在各種美少女遊戲裡,都會出現一些現實中不會存在的校服。這些校服大多擁有非常顯眼的特徵和缺點,比較常見的特徵就是奇葩的校服設計,美少女遊戲中的校服設計常常突破地心引力,比如飛揚的絲帶和無視重力的裙擺等等。更加奇葩的莫過於校服顏色配色失敗,比如採用紅色和黃色這種警戒色混合在一起。更有甚者將衣服的裙子設計的特別肥大,這樣的衣服在現實中連坐著都很困難吧?
如果你以為上面那些奇葩校服都出自新人畫師之手,就大錯特錯了。美少女遊戲中的奇葩校服,大多是一些老畫師的手筆。最鮮活的例子西又葵老師畫的《それは舞い散る桜のように》,雖說西又葵早已因「判子繪」作畫文明天下了,遊戲裡的桜坂學園校服簡直就是突破天際啊。首先是衣服的配色,紅色的條紋遍布了整個衣服,活脫脫的像個紅斑馬。重要的領帶是黃色的,這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奇怪的色調,這身校服放在現實中非常難看。最搞笑的還是校服的背面設計,衣服的尾部被裝飾上了常常的絲帶,絲帶的長度就算變成蝴蝶結也能拖到地上。要是西又葵改行當服裝設計師,估計真沒人敢穿她設計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