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宗教?宗教又起源於何處?

2021-02-19 半月影

要論述宗教的起源,必先知道宗教的定義。那麼,宗教的定義是什麼?不同文化背景,對宗教的理解皆有殊異。寬泛意義上的理解,宗教包含一種信仰,即存在一種看不見的秩序。

這種看不見的秩序,與人類社會具有怎樣的意義和意圖?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哲學家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說:宗教,本質上是人類希望和需求的投射。

                       宗教的起源


地球生命的漫長演繹過程中,宗教,因人類史與其中的貫穿過程,因而也成了史前知識的重要來源。但宗教,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精神分析學奠基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談到原始人類的宗教實踐時認為,原始人的宗教實踐,是全部人類經驗的代表。因此,宗教是作為一種內疚產生出來的。


人類,為什麼會產生一種內疚感?原來,在原始人的社會裡,居於統治地位的男性氏族首領,總是將本族的婦女留給自己,而將年輕男性從其領地上驅走。最後,年輕男子聯合起來,將氏族首領殺死並吃掉。

弗洛伊德指出,這種對母親的渴欲和弒父行為的內疚,是所有宗教的核心。所有圖騰宗教的產生,皆是為了減少子女的內疚感,並通過遲來的順從來安慰父親。

由於這一潛意識的仇恨和隨後的內疚感,人類向上天投射出一個上帝或神的偉大父親形象。這,似乎是所有宗教的核心。

宗教的本質和核心,是信仰的直線投射,但追溯宗教起源,是個繁雜的論證過程。學者們調查遺存原始文化,結合達爾文生物進化論,重讀古代歷史學家,如希羅多德的著作後,就宗教起源和發展提出層出不窮的假設。

在層出不窮假設中,以下四種理論, 是最傑出、最持久不衰的理論。

                          萬物有靈論

愛德華.伯內特.泰勒——英國第一位人類學教授(1832——1917),亦是萬物有靈論最傑出的闡述者。泰勒對宗教起源研究的最大貢獻是其著作《原始文化》。


泰勒在其著作中認為;原始人類從死亡和夢境的經驗中產生出一種靈魂的感覺,並認為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甚至是空氣中也充滿了各種精靈。原始人認為這些精靈們,既可有助於人類,也可有害於人類。


依據精靈性情,原始人向其祈禱、獻祭,並盡力安撫,以及避免觸犯這些精靈,漸漸地,種種安撫儀式的遵循,成了原始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原始人類的這種泛靈論,最終又演變成多神論宗教,並由泛靈論理解中產生出祖先崇拜的實踐。

                           自然崇拜論

麥克斯.繆勒(1823——1900),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自然崇拜論的闡述和發展者。在參與泰勒等人就宗教起源問題的爭論中,繆勒研究後認為,人類的宗教,是從對自然力的觀察中確立起來的。


繆勒的理論認為:原始人發現了季節、潮汐和月相的變化規律,並將造成這一規律的力量人格化,如給太陽和月亮起名字,而且以故事的形式,描述這些力量的活動。最終創造出了眾神和宗教。

                            一神論

威廉.施密特(1868——1954),大洋洲語言研究學者,也是一神教理論的闡述者。在研究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狩獵採集文化時,施密特發現所有這個時期的人類,都持有一種對至高無上神的普遍信仰。雖然這個時期,居支配地位的宗教形式是泛靈論和多神論,但總有一個居於其它神靈之上的偉大至高神。

這個偉大至高神,通常被理解具有永恆、全知全能、善良仁慈、道德完美的品性。只是這樣一位至高神,在最初確立了這個世界後就走開了,而且幾乎與人類的世界沒任何接觸,但有一天至高神會回來,並對人類世界進行道德審判。


施密特認為,由於至高神在神話中只扮演很小一角色,原始人主要關注和敬拜的是當地神祗,所以敬拜一神是困難的,因而宗教墮落成多神教,直至後來進一步發展,宗教才恢復了真正一神教。

                       巫術論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爵士(1854——1941),巫術論理論的構建者,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根據自己的研究 ,弗雷澤贊同泰勒觀點,即人類心智是以一種與肉體進化過程相同的線性方式發展的。

就人類認識精神性存在的世界而言,弗雷澤認為人類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首先,人類試圖通過巫術論控制自然界。但當人類認識到巫術不可能控制大自然時,就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宗教。

可是,宗教的前提是,人類可以訖求大自然與人類合作。只是當人類發現宗教也無用時,人類進入第三階段——科學。

                      宗教的歸結


當無神論將達爾文進化論奉為圭鎳時,卻忘了仰望無垠星空。「宇宙,從哪裡來?」。身處浩渺宇宙,擁有高級神經活動區域的人類,總得追問一句:造物主,又從何而來?

宗教,是匯聚人類精神長河的一條主河流。追溯這條主河流源頭,探向的其實也是科學之盡頭——神學。

只是當有一天,人類變得有知識或強大時,宗教就被科學技術和政治學所代替。當科學技術與冰冷政治學,一起焚燒著人類的精神家園時,地球人是否最終站在了文化的灰燼之上?

相關焦點

  • 強光中∣三大先知宗教衝突的根源是什麼?(續完)
    從約法神、倫理神到法典神一切宗教,歸根結蒂都是對人的社會性行為進行規範,亦即在神人之間確立人們在社會行為中必須遵循的法度。人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在宗教教義上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把人的行為視為一個特定的空間,那麼,這個空間顯然是由神人之間的關係狀況來決定的。
  • 強光中∣三大先知宗教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徹知的。(《古蘭經》49:13)不管曾出身於什麼民族,是否已有了信仰,都不妨礙他們成為一個穆斯林。真主對於一切信徒不設任何限制條件,但也絕不強迫任何人成為穆斯林。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因為正邪確已分明了。
  • 馬來西亞的宗教信仰與精神
    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都存在於該國。馬來西亞的宗教與種族有關,因此,大多數印度教徒是印度人,佛教徒是中國人,穆斯林是馬來人。這種多樣性在該國增加了宗教認同的重要性,並且大多數公民對於他們的宗教活動與其他宗教相比有多麼不同。
  • 【常識積累】三大宗教
    這周咱們來了解下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吧~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 西藏最古老的宗教——本教
    遠古時期的宗教,最初是一種原始拜物宗教。
  • 宗教的錯誤
    ————點擊藍字,輕鬆關注———— 宗教採用一種偏執和殘忍的方式來傳道,同時又大談什麼寬容、忍耐和服從
  • 《世界宗教源流史》古希臘宗教之一:米諾斯宗教
    古希臘宗教之一:米諾斯宗教米諾斯文明的宗教指約公元前 2000 年至前 1500
  • 國家與宗教——國家的倫理使命與宗教需求
    如果通過理智的明智權衡之後發現,我(或任何一個人)通過偷雞摸狗或行賄受賄乃至巧取豪奪可以謀得巨額利益而在有生之年(也即這個世界)又可以不冒什麼危險,那麼,我有什麼理由來堅決要求自己(和他人)要無條件抗拒這種巨大的誘惑?的確,單從純粹理性即自由意志出發,它就會要求我應當無條件抗拒這種誘惑,因為我擁有的純粹理性要求我以能普遍化的準則來規定我的一切行動,並且啟示我這樣行對所有人才是最好的。
  • 被誇大的宗教改革
    更有人認為,宗教改革是一場自由運動,在我看來,實則不然: 1.宗教改革並未導致宗教世俗化。宗教改革頂多是借了印刷術的發展,使得許多平民可以自己讀聖經,跟上帝、主耶穌基督直接交流,衝擊了原來的教階階層的地位,並未導致所謂的「宗教世俗化」;宗教依然牢牢地控制著人們的生活; 2.宗教改革不僅沒有導致什麼政教分立,反而強化了政教合一。
  • 印度的宗教以及種姓制度解析
    印度是一個多宗教,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這種多元化也恰恰說明這個國家巨大的包容性。當然作為一個國際友人,出於對朋友的尊重咱們也需要本著入鄉隨俗的態度,多學習,多了解來適應這種環境。其中,印度教是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雅利安語演化成梵語孕育而生的宗教。而耆那教、佛教、錫克教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教改革派的分支。其他教派屬於典型的外來宗教。而印度這種政治和宗教有太多的瓜葛的聯邦大國,為此也發生了不少愛恨交織的故事。印度教: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前,是古印度婆羅門教衍生的宗教,在全印度有總人口83%的信徒。
  • 世界三大宗教
    《古蘭經》剛開始的教義來源於猶太教的《舊約》部分,所以現在猶太教人還稱伊斯蘭教為「女兒宗教"。之所以以色列國和阿拉伯世界有矛盾,中東一直在戰爭,因為以色列國都是猶太人,繼承的是猶太教,而阿拉伯世界信奉的伊斯蘭教抄襲了《舊約》的教義,所以既是宗教矛盾,也的確是政治矛盾。在伊斯蘭教擴張期間,湧現了不少極端宗教分子,在世界上做盡惡事。
  • 撒馬利亞的混合的宗教
    而亞述王在他打敗的各國中擄去其中的貴族、知識分子及技術人員,將他們分散到各地去,使他們脫離本身勢力的地區,失去民眾的支持,這樣他們就翻不出什麼大浪來了。亞述王的這個辦法大大鞏固了他的統治權。  亡國後的撒馬利亞城邑漸漸修復了,景物依舊,但住在其中的人卻已不再是神的子民,而是亞述王遷置來的外邦人。
  • 宗教的起源和傳播
    宗教的起源和傳播過程是極其複雜的。我僅以伊斯蘭教為例,簡單談談我對宗教起源和傳播的特殊看法。
  • 【宗教】飛天麵條神教
    那麼,加入飛天麵條神教有什麼好處呢?    1、對於飛面信徒而言,星期五是聖日,也是休息日,信徒可以以此為依據向你的老闆/老師/對象請求休假;    2、飛天麵條的世界也有天堂和地獄,虔誠的信徒可以來到天堂,天堂裡有一座噴發啤酒的火山和一座脫衣舞場。地獄也和天堂類似,不過火山裡噴出的是馬尿,而更糟的是脫衣舞娘都身患性病。
  • 【歸正之窗】 宗教改革之後
    宗教改革隨著14世紀以來興起的突出人文主義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以及16世紀教會內部爆發的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又一分為二,陸續分化出脫離天主教會、被統稱為新教的一些新宗派,形成舊教、新教的對立。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教堂門上貼出《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臺徹爾銷售教廷贖罪券等,由此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宗教簡介: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伊斯蘭教
    每個宗教都有眾多分支派別。有人認為佛教並不屬於真正的宗教,其本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和其他宗教教義相比更像是一種哲理。《希伯來聖經》後來被基督宗教使用作為基督宗教《聖經》的前半部分,俗稱《舊約聖經》。早年的猶太宗教雖然都崇拜一神,但分支繁雜。第二聖殿時期影響力比較大的派別,如法利賽與撒都該的起源都可以追遡至第一聖殿時期的宗教派系。它們之間卻存在著長久的矛盾衝突。
  • 美國的宗教信仰!
    (一)美國的宗教信仰美國是一個高度宗教性質的國家,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同時,美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民大都來自海外移民,各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帶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匯集到美利堅大地上。美國國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等,其他的宗教門派亦有一定的信眾教徒,信仰宗教的公民在美國總人口中約佔91%。每一種宗教有自己的教主「神」,神是高於一切的。基督教的教主上帝耶穌,天主教主是天主聖父,伊斯蘭教教主是真主安拉。
  • 國際日報 | 印尼宗教部長:陸續開放宗教聚會場所
    >圖:宗教部長法魯爾於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本報綜合訊:印尼宗教部長法魯爾·拉吉(Fachrul Razi)籤發了關於新冠肺炎期間宗教活動場所舉行宗教活動指南的通知。在這份2020年第15號通知上說明了宗教活動場所恢復聚會的條件,其中包括宗教活動場所應獲得無新冠肺炎疫情的證明。法魯爾·拉吉於5月30日在國家減災機構(BNPB)辦公室表示:「宗教部已經與各地冠病疫情防控工作組和宗教協會及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確定宗教活動場所恢復聚會應出示鄉鎮、縣市和省級冠病疫情防控工作組籤發的無冠病疫情證明。」
  • 土耳其的宗教少數派——阿拉維派
    土耳其阿拉維派是一個將神秘主義、什葉派宗教神學、安納託利亞傳統文化乃至基督教神學相結合的宗教教派,所以其宗教信仰涵蓋了蘇非主義、什葉主義、基督主義與安納託利亞傳統文化思想,屬於廣義的什葉派範疇,並通過「賽姆」和「審問」等宗教儀式來實踐宗教理念。在土耳其現代化進程中,阿拉維派是凱末爾主義的堅定支持者,與左翼政黨結盟,反抗遜尼派伊斯蘭主義。
  • 活在18世紀的美國政治,跪在中世紀的美國宗教
    根據調查機構皮尤12 月23日公布的全球宗教態度調查數據,即各國人民裡認為宗教非常重要的人口比例,全球平均是55%,美國53%,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只有3%。見下圖。皮尤同時發現,通常窮國認為宗教信仰重要的比例更高。中國和美國有些例外,當然,中國相對窮且認為宗教信仰不重要,美國自然有些相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