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自2020年7月7日發表於《日經亞洲評論》的「Rohingya scapegoated as Bangladesh battles COVID-19」,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2017年8月,為了逃脫緬甸軍事鎮壓的魔爪,74萬多名難民從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湧入孟加拉國,其中絕大多數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聯合國將此事稱為「教科書級的種族清洗」。
羅興亞的人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激起了孟加拉人對難民更強烈的仇恨,也給他們的遣返之路添加了更多不確定性。
一直以來,緬甸、孟加拉和聯合國難民署(UNHCR)之間缺乏溝通,羅興亞人處境艱難。難民領袖認為,從遣返問題於2017年11月被第一次提出以來,難民的意見從未在任何談判中得到重視。
孟加拉南部的科克斯巴扎爾市共有34個羅興亞人的難民營。難民像罐頭一樣擠在一起,保持社交距離根本是天方夜譚。
然而,這場瘟疫還遠遠沒有到頭。世衛組織認為孟加拉國的疫情還沒有到高峰期。
看起來,難民營的疫情並沒有那麼嚴重。7月4日,有5名羅興亞人死於新冠肺炎,僅佔當地死亡人數的七分之一。然而國際救援委員會的孟加拉籍主任 Manish Kumar Agrawal表示,極低的檢測水平——一天僅不到10例——掩蓋了難民營的真實情況。要知道,難民營的人口密度是「鑽石公主號」的1.6倍。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報告稱,有超過25%的難民營居民說他們出現了至少一種新冠肺炎的症狀。
孟加拉本地人則憂心忡忡,擔心羅興亞人進入他們的社區買東西或者工作。一些村民自發組織了委員會,試圖找出村裡的外來人並將他們送回難民營。一名孟加拉婦女表示,當地的孟加拉人對羅興亞人避而遠之,因為他們覺得是羅興亞人帶來了這種致命的病毒。
當年,曾經充滿同情的孟加拉人接納了羅興亞難民。但幾年過去,這種同情已被消磨殆盡。孟加拉人的農田和森林遭到破壞。他們擔心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更多人競爭工作導致當地薪資水平跌入谷底。
達卡大學國際關係教授Chowdhury Rafiqul Abrar表示,羅興亞人已經被錯誤地貼上了病毒傳播者的標籤。
當地人還認為羅興亞人導致了犯罪率高升。科克斯巴扎爾市已成為搶劫、走私冰毒、人口販賣、綁架等犯罪的溫床。當地人指責難民與這些罪行有染。
孟加拉與緬甸的衝突使羅興亞人的處境更加艱難。最近,緬甸在若開邦和賽欽邦南部展開了新一輪的軍事行動,一些村民被活活燒死或炸死。隨著緬甸國內流離失所人數的增加,人們擔心可能會再出現一場千裡逃難。
「羅興亞人不敢回家」,孟加拉國外交部長A.K.Abdul Momen表示。他指責緬甸沒有履行創造「友好環境」的承諾。2017年11月,在聯合國難民署的協調下,緬甸為換來與孟加拉國的遣返協議,曾主動承諾為羅興亞人創造歸國的環境。
考慮到緬甸國內的仇恨情緒,以及雙方談判的態度,Abrar教授稱遣返羅興亞人暫時「不可能」。
緬甸是一個佛教徒佔主流的國家。由於其對羅興亞人的暴行,緬甸曾在今年1月被非洲小國甘比亞送上了海牙國際法院。
之前小規模遣返難民的嘗試也未能奏效。羅興亞人要求緬甸確認他們的公民權、歸還他們的財產並在法律面前平等對待他們。
「遣返若開邦本該是最根本、最簡潔的談判籌碼」,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A. Mushfiq Mobarak說。「我們不能讓世界忘記這場人道主義危機。如果緬甸不收手,事態只會越來越嚴重。」
Razzaque認為,國際社會應該持續向緬甸施壓,令緬甸重新接納本國國民,並且緬甸政府不應該「發疫情的災難財」。
外交部長Momen對國際社會的雙重標準感到憤怒,指責各國未能有效制裁緬甸。他表示,自2015年來,英國和緬甸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11倍。「他們在給暴君輸血」,這名前外交官、現政治家說。他還點名日本、新加坡、越南,尤其是美國。「這是一場災難——他們踐踏人權」。
Momen還對聯合國等會員制組織持同樣的批評態度,認為這些組織是紙老虎。由於缺乏共識,聯合國安理會沒能對緬甸採取更嚴苛的措施。「世界已經兩極分化。」
話雖如此,聯合國確實在試圖幫助孟加拉國政府改善醫療設施。在孟加拉,可供難民和本國人使用的隔離病床數量已經從500增加到1900。從4月到5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向孟加拉國城市Ukhiya和Teknaf的12萬人發放了糧食和現金。本月,這個項目將會擴大到另外6個行政區的37.5萬人。到9月,預計將有超過50萬極端貧困人口受益於該項目。
安置羅興亞難民的選項並不多。政權穩定的國家接受的難民只佔全球難民人數的一小部分,哪怕兩國之間有殖民或軍事聯繫。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2016年至今,全世界只有3%的難民能夠歸國或得到安置,而全球流離失所人口中只有2.5%能回到母國。在孟加拉國得到庇護的流離失所人口佔到全球流離失所人口的4.7%。
儘管如此,Mobarak還是能發現一些機會。比如,孟加拉國的一些地區在播種和收穫季節存在勞力短缺的現象。這讓羅興亞人有機會得到一些季節性生產工作。
另一項不斷增長的擔憂是援助資金注入緩慢。就拿今年6月,聯合國籲請的8.77億美元只實現了29%。今年的人道主義援助需要的資金尚缺3.89億美元,聯合國還在為此四處求訪。
聯合國難民署在科克斯巴扎爾市的發言人Louise Donovan表示,聯合國正在監測難民營附近緊張的社會關係,並和政府合作以將難民和本地人所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他們已經派出幾千名志願者通過公共服務告示、電話通知和衛健運動提高人們的意識。
【作者】A.Z.M. ANAS
【作者簡介】是The Financial Express的經濟版編輯、《日經亞洲評論》New Humantarian的撰稿人。
圖片來源:日經亞洲評論
編輯/王玉琪
翻譯/江銳
校對/董一
排版/符新悅
原文請戳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