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生存現狀

2021-02-25 環球人物

南洋的地理概念從明朝的時候就有了,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協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而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在歷史上,有大量華人陸續前往這些國家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由於地緣優勢,東南亞諸國也成為當時的遷移首選。他們在改變當地政治經濟的同時,也歷經著自己命運的變遷。

印尼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華人在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了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但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原因,當地華人的命運並非一帆風順。

華人遷徙到印尼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朝。明代以後,由於中國沿海資本主義的萌芽,海外貿易的發展,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紛紛渡海謀生。出現了許多肩挑中國瓷器到外叫賣的小商人,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因為這裡的生活條件比中國內陸好而留了下來。

李能安先生是祖籍為廣東梅縣的印尼歸國華僑。上個世紀的20-30年代,他的父輩們在戰亂局勢中被生活所迫,只好背井離鄉,四處謀生。

李能安先生的父親在上世紀20年代到了印尼,並在東爪哇的茉莉芬落下腳。1934年,李能安在印尼出生,並在茉莉芬念完了小學。等到他上初中時,全家遷到了雅加達,他在那裡一直念到高中畢業。當時在雅加達有四所最出名的華僑學校,李能安就讀的八華學校今年正好111周年。這是一所英文學校,同時也教中文和印尼文。在1957年回國之前,李能安高中畢業後就到北蘇拉威西島的Gorontalo當了三年的教師,在這所華僑學校裡,由於老師不多,他什麼科目都教。

背井離鄉討生活,是當時「漂」到印尼的華人的真實寫照。在上世紀20-30年代,為了尋找到更好的生活環境,一大批華人,尤其是廣東和福建籍的華人,湧向了印尼,掀起了一批移民潮。

越南

矗立於湄公河畔,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舊稱西貢)就像一塊磁石,緊緊聚攏著世人的密切目光。白天花團錦簇、夜晚霓虹閃爍,這座被稱為「小巴黎」的城市始終繁華不落,也吸引著60萬華人在這裡紮根。

在越南出生成長的華人張發在胡志明市華人聚集區的平西市場裡賣日用百貨。平西市場始建於1930年,是越南全國最大的批發市場。市場的建築全部採用磚瓦屋頂設計,處處體現出中國元素。

張發的父親16歲時從廣東潮州來到越南經商,隨後在胡志明市定居。張發從小接受華文教育,會說廣東話和普通話。他一直跟隨父親做生意,在平西市場經營已經有30多年,生意越做越大,已經從一個鋪面發展到三個鋪面。去年,從中國福建省購進塑料飲品包裝盒生產設備後,張發開始加工生產包裝盒,年收入相當可觀。如今,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在澳大利亞讀大學,另一個在越南上中文學校。

張發只是胡志明市華人聚集區眾多華人中的一個縮影。他和這裡的大多數華人一樣,努力經營生意,積極回報社會。

菲律賓

菲律賓的近代史曲折艱辛,即使在今天,不斷發生的政變仍使它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在這個動蕩的國家裡,華人卻在穩步打造著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如今,菲律賓有8500萬人口,其中華人100多萬。作為不到2%的少數民族,華人支撐了菲律賓經濟1/3的天下。

在菲律賓華商中,快樂蜂餐飲集團總裁陳覺中是一個很出色的人物。

1975年,大學畢業的陳覺中借錢與弟弟合開了一家冰激凌店,隨後將它擴大成為餐館。在陳覺中看來,餐飲業不是什麼高科技領域,主要就是飯菜可口、價格公道、衛生。此外,就是必須不斷推陳出新,用「好吃的東西」吸引消費者。

1981年,麥當勞進入菲律賓。「當時有很多人改行,放棄做快餐。考慮再三後,陳覺中和弟弟決定和麥當勞競爭。」他認為,自己的優勢就是「東西好吃」。菲律賓人喜歡酸甜的口味,他就在漢堡裡加上菠蘿。他在臺灣吃了美味的蚵仔面線,就立即要求公司高級主管飛到臺灣試吃,想辦法把它融入自己的新產品中。他每周花3個小時參加集團「新產品部」的例會。每項新產品推出一個月後,公司就會進行市場調查與評估,一旦發現新產品沒有預期的那麼受歡迎,馬上換產品,快樂蜂平均每一個半月就會推出一種新產品,而麥當勞平均每半年才有一種。

1987年,快樂蜂成為菲律賓的百強企業之一,又通過併購、加盟等方式,先後將「格林威治」、「大磨坊」、「超群」等快餐品牌招至帳下,建立了自己的快餐王國。目前,該公司在菲律賓地區的分店數已達到1079家,佔據著本國快餐市場65%的份額,而世界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在菲律賓只有200多家分店。「菲律賓的快樂蜂打敗了美國的麥當勞。」2004年2月,快樂蜂餐飲集團以2250萬元人民幣收購「永和大王」85%的股份,開始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居住著600多萬華人,華人是該國三大族群之一。在這個穆斯林(馬來人)佔多數的多民族國家裡,華人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受到了政府和其他民族的尊重。

馬來西亞華裔莫蕢源的祖父1918年便移民馬來西亞,為討生計,當時的移民多是從最苦最累的勞工做起,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莫蕢源則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成了一家建築公司的測評師。

現如今,莫蕢源最常看的報紙還是《星洲日報》、《中國報》等華文報刊,他和妻子參加華人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並堅持讓女兒和兒子就讀華小。在他看來,雖然在小學僅是六年的華文教育時間,卻會給孩子說中文提供非常大的幫助,能受益終生。

在馬來西亞,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常被華裔稱為四大傳統節日,除了春節有法定假期外,其他節日並沒有特殊的假期。

莫蕢源告訴記者,雖然沒有假期,但馬來西亞華人學會了巧妙安排:如果節日恰好在周末就會當天慶祝,如果節日不在周末他們就會提前個三五天,趕在前一個周末「過節」。

柬埔寨

據《星洲日報》消息,中國人早年漂洋過海下南洋時,柬埔寨便是其中一個落腳處。如今,華人文化已在柬埔寨根深蒂固,華人在這個國家已不再是陌生的群體。

遭受生活衝擊與歷史洗禮後,每一段堅強過來的路,都顯得格外珍貴;也許表面上生活平凡,但華人的故事其實並不平凡。

柬埔寨富豪陳豐明有著華人和高棉人的血統,被普遍認為是柬埔寨最富有的企業家。他掌管的商業帝國以柬埔寨「皇家集團」為龍頭企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同時也推動了柬埔寨近年的發展。

陳豐明曾經是政治難民,他的發跡經過可說是柬埔寨近年最引人注目的傳奇故事之一。他的父親KithPengIke是柬華混血兒,原本是商人兼地主,在70年代紅色高棉(KhmerRouge)血腥統治期間,他被劃成「階級敵人」。陳豐明及其家人逃至澳洲,在那裡成長和接受教育。90年代初期,他回到飽受戰爭蹂躪的祖國,幫哥哥打理獲歸還的家族生意,它就是皇家集團的前身RoyalCambodiaCompany。其創建了柬埔寨最早期的無線通信網絡之一。

1994年,陳豐明的兄長死亡。雖然在手足中排行最小,但陳豐明卻打破了長幼有序的傳統,接管了家族生意。現在,他是皇家集團主席兼執行長,而他大刀闊斧式的商業擴張作風,令皇家集團迅速發展成柬埔寨頂尖的服務企業集團。(綜合新華華人、國際在線、環球時報、中新網)

相關焦點

  • 【東南亞研究】方芸:寮國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
    寮國華僑華人不僅包括了學界傳統意義上的華僑華人,即歷史上不同時期,從中國、周邊國家遷移到寮國,取得寮國國籍和寮國僑民身份或仍保留中國國籍但獲得寮國永久居留權的華僑華人及其後代,而且還包括了移居時間不長。但人口規模遠超傳統華僑華人的中國大陸新移民。歷史上的寮國華僑華人的地位如何?寮國華僑華人社會發展現狀如何?在中老兩國關係中有何作用?新的機遇又帶來怎樣的挑戰?
  • 在東南亞國家眼裡,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除了東帝汶之外,另外10個國家組成了東協,東協在經濟和政治方面擁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若把各國分開來講,他們在國際上就沒有太大的話語權了。由於中國是該區域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東南亞各國基本又與中國陸地領土接壤或隔海相望,所以在這一區域中,中國實際上就是東南亞身邊的一條巨龍,現在東南亞已經超過歐盟、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 世界各國輕型裝甲偵察車輛發展現狀
    文章首先分析了輕型裝甲偵察車輛的設計要求;然後詳細介紹了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波蘭、挪威、以色列等國的最新輕型裝甲偵察車輛發展現狀;最後簡單預測了裝甲偵察車輛的發展趨勢。文章編譯如下:「亞洲軍事評論」網站報導:在軍事行動中,發現山上或者拐角處有什麼可不止是為了滿足軍人的好奇心,各國軍隊投入大量的資源是試圖發現敵人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可能打算做什麼。
  • [東南亞研究]印度尼西亞華裔新生代的族群認同、族群關係及對華認知
    印度尼西亞現有華人約800萬~1000萬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全國各地,人數居世界各國華人之首。在蘇哈託總統時期,印度尼西亞政府力求讓華人快速融入當地社會,推行強制同化政策,華人被迫與當地社會快速「融合」。1998年,印度尼西亞進入民主改革時期,該國政府逐步正視華人問題,將對華人及華人文化帶有歧視性的條例逐步一一取消,華族被認可為印度尼西亞多元族群的一員。
  • 當年在美國戰艦上,用中文警告中國海軍的華人女兵,她現狀如何了
    當年在美國戰艦上,用中文警告中國海軍的華人女兵,她現狀如何了李楊娛樂2020-06-24 10:37美國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公認的軍事力量第一的國家
  • 對東南亞影響最大的中國兵器是什麼?你猜對了嗎?
    在諸多武器之中,對東南亞各國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的刀。▲泰國刀這種刀型之所以能夠盛行於東南亞各國,與其適應熱帶叢林作戰密不可分。在炎熱潮溼的東南亞,沒有人願意身穿一身鐵甲,這樣不用打仗,上場沒一小時保證中暑。
  • 美國華人的地位和作用
    、現狀與未來。在美留學生是否能夠融入華人社區主題44.華裔女性的生存能力與參與社會的貢獻(甘育新)(章雯)主題45.華裔女性的生存環境如何取得良好發展(林淦花)主題46.在美國投資與工薪階層的差別主題47.旅美中華兒女謀生、追求自由富裕生活。
  • 印尼大選後暴亂3天,反對派煽動「排華」情緒,當地華人陷入恐慌
    印度尼西亞作為東南亞霸主,在大選後發生嚴重暴亂,由反對派帶領的騷亂從5月21日延續至今,印尼首都雅加達地區更是連續兩夜爆發暴力衝突,造成7人死亡,600多人受傷。騷亂中,有民眾縱火焚燒警車,還有打出橫幅高喊「趕走華人」等排華口號。印尼社交網站上也不斷傳出謠言和虛假消息。其中一段視頻是印尼警方一批警察包圍一座清真寺,文字卻稱這些警察都是「中國人偽裝的」,拿攻擊穆斯林來掀起排華情緒。還有謠言指,傳出中國秘密軍警混在印尼防暴警察中鎮壓暴亂群眾。混淆真相,搞得人心惶惶。
  • 印尼碰瓷中國,除了納土納群島曾經是華人王國,還有第二原因
    而我們的東南亞鄰國印度尼西亞卻突然暴走,印尼總統佐科剛登上納土納群島視察,又力邀日本增加對印尼投資和加強兩國間的海岸警衛合作。原因是我國海警實現對萬安灘附近海域的常態化巡邏。很多網友都一臉茫然:納土納群島在什麼方位?納土納屬於哪個國家?和中國有什麼瓜葛?那麼,米君就給大家講下納土納群島的前塵往事。
  • 【鄭一省 陳俊源】軟實力研究的新突破——評《遠親與近鄰——中美日印在東南亞的軟實力》
    此外,該書還專門開闢一章,對印度在東南亞的軟實力的基本情況、歷史、現狀及其局限性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下篇接下來的三章分別探討中美日印對東協的多邊外交、文化外交和對外援助。其一,對全書進行總結,對中美日印在東南亞的軟實力的基本情況、各自的優勢與劣勢進行評估;其二,對如何確立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戰略進行思考,希冀從其他國家的軟實力戰略中尋找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其三是對如何提升我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提出七條對策性建議,分別是:調整對外援助政策、完善「走出去」戰略、改進孔子學院、加強留學生工作、大力推進海外的中國問題研究、調整我國的東南亞政策以確立中國—東協關係新思維和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的作用
  • 印尼華人百年滄桑
    2014年3月,印尼總統蘇希洛發布總統第12號決定書,宣布撤銷1967年內閣主席團傳閱文件,正式廢除官方用詞「Tjina/China/Cina」(支那),重新採用Tionghoa(中華)一詞作為華人的稱謂,同時將Republik Rakyat China改回Republik Rakyat Tiongkok。
  • 若國家動蕩,華人將第一個遭殃:馬來西亞排華再起?
    如果沒有和平,那麼華裔將會最先被針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溫和的政府來保障和平和種族和諧」) 然而,納吉布的發言也反映出馬來西亞華人的部分現狀:1.在經紀上,華人主要集中於第二、第三產業,馬來西亞多數私營企業為華人投資管理的,且全國十大富豪中華人便佔了8席,可謂執掌著馬來西亞的「錢袋子」。
  • 在多數人對多數人的政體中,保障華人生存的美國DNA
    華人來美國以前可以有各種宗教,各種身份,但來了美國以後都可以安居樂業,因為大家不信神明,英雄,豐功偉績,顯赫身份,和聰明偉大。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人」,能幹啥幹啥。英明偉大如川普,作為拯救美國的大衛王,在最後的一個月也因為國會暴亂而被剝去了大衛王的外衣,還原成了一般人。華人移民在美國能夠從精神上自信又放鬆,還要感謝國父打的思想基礎。
  • 全球海外到底有多少華人?華人最多的十個國家
    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人數已達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先說說印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有約17500多個島嶼組成的世界最大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事實上,印尼是公認的華人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印尼大約有5%的人口是華人,數量超過1000萬人,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
  • 鄭筱筠:東南亞宗教對中國對外發展戰略的影響
    宗教力是我國對外發展戰略中一種特殊形態的文化軟實力(圖片來源:資料圖)當今世界是全球化浪潮影響下飛速發展的時代,東南亞國家也都面臨著社會的轉型。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的發達、信息交流的頻繁,宗教在東南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東南亞地區的地理位置使它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格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 東南亞國家為什麼要相互朝貢?
    在對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和宗教影響方面印度半島是最具影響力的即使是之後遍布東南亞的伊斯蘭教也是以印度為傳播跳板▼早期的東南亞本土居民,長時間信仰著原始宗教,但很快接受了來自印度的文化,一批帶有典型印度特徵的宗教建築也一併出現,比如吳哥窟。與此同時。發源於古印度的政治哲學和外交思想,也伴隨著印度化國家的產生而傳入東南亞。
  • 百年華人法師第一人—吳錦溪仙
    吳錦溪百年來泰國華人法師第一人,泰國人稱吳仙。天官賜福咒是師傅的法術成名作東南亞有華人的地方都會供奉天官賜福!                                      謝國民吳錦溪仙 ,被尊稱為白龍使(白龍王的恩師 早在港臺喜歡的白龍王之前早已名噪泰國 所不同的是大師被高官富商等追捧 法事推算命理運程 轉運等) 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天官賜福 東南亞首富
  • 日本戰後賠償,為什麼給了東南亞?
    因此在實行拆遷賠償初期,各國對於接收工業設備的意願就不足,而日本更是不願意給。根據日本自然資源匱乏、缺少資金儲備的現狀,只重點提及勞務賠償作為支付方式,但這對勞動力過剩的欠發達國家並不具有吸引力,英美澳荷蘭蘇聯印度等國先後放棄索賠權,而東南亞國家就成為了主要獲賠方。迪安·艾奇遜以美國國務卿身份籤署條約(原圖來自@U.S.
  • 中國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外交需要在穩定地區秩序上發力
    於是,川普政府選擇了強硬的對華政策,中美關係跌入谷底,中國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國家生存空間是歷史和現實雙重作用下形成的。在自助的國際體系中,每個大國都會有自己想像和現實存在的生存空間,並根據其重要性分為核心、中心和邊緣空間,其中與大國相鄰的周邊地區便是核心生存空間。
  • 丨硬核生存指南
    二戰以來,東南亞再次陷入戰火。日本人大規模佔領了許多東南亞國家,無數人喪命戰爭。被英國人視為軍事橋頭堡的新加坡也變成爭奪最激烈的戰場。冷戰時代的東南亞,是列強勢力角逐之處,各種勢力的滲透和爭奪,導致無數流血災難。東南亞和平的表面下,依然有很多暗流。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如何在大國的爭鬥中可以得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