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器裝備,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戰場需求所誕生的,但湯普森衝鋒鎗的成名史可以說反其道而行之。
湯普森衝鋒鎗雖說是美制武器,但由於盟軍各國都有裝備使用這款衝鋒鎗,並在戰場中有著優良表現,毫不誇張地說是盟軍自動火力的代名詞。然而在戰爭中一款武器的好壞並不單是戰場中的表現,使用簡單。適合大規模裝備等特點同樣重要,堪稱一代經典的湯普森衝鋒鎗,卻因其昂貴的造價,較為複雜的生產工藝最終被取代。著名的湯姆森衝鋒鎗是美國1918年研製的槍械,使用30發或50發彈匣供彈,也可使用100發彈鼓供彈。
由於子彈為手槍彈,所以雖有機槍般的火力密度,後坐力卻在單兵可以承受範圍之內,可以說是一把經典的好槍。湯普森衝鋒鎗(英文:Thompson Submachinegun,又稱:湯姆遜衝鋒鎗,綽號:Tommy Gun,譯文:湯米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是以美國自動武器公司創建人之一約翰·湯普森將軍命名。
但實際上是由其設計小組中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旨在為軍方研製一種取代當時流行的栓動式步槍的自動武器。湯普森系列衝鋒鎗是20世紀前半最具傳奇色彩與代表性的衝鋒鎗,湯姆遜的故事實際上是很不幸的。前期生不逢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各國都在休養生息,找不到軍方買主,朝民用市場發展正好趕上大蕭條。買主多是歹徒、惡棍弄得惡名昭彰,湯普森十分後悔發明了這支衝鋒鎗。
至死也沒有看到他設計的衝鋒鎗成為一代名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湯普森鹹魚翻身,轉戰全世界。當時的世界上,僅有德國生產MP18衝鋒鎗被大量裝備部隊,但隨著一戰的失敗,這批衝鋒鎗被全部送入煉鋼爐回收利用。
這款衝鋒鎗全長僅81釐米,全重僅4.75公斤,甚至比大部分步槍還要輕便靈活。但其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射擊方式,理論射速每分鐘可達700發,配上100發彈鼓,可以在瞬間打出一片密集的彈雨來。可惜,這款威力驚人的武器生不逢時,其問世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滿目瘡痍的世界根本沒有其用武之地。
湯普森衝鋒鎗使用手槍子彈,有效射程僅有150至200米,遠遠不及步槍和機槍。這讓那些剛剛從一戰戰場歸來的美軍高層認為,這款槍並不適合戰場。
湯普森衝鋒鎗很快受到不追求射程,只追求街頭火力的黑社會分子青睞,畢竟其11.43毫米口徑的手槍子彈在射程內殺傷力也很驚人,1發足以致命。
湯普森衝鋒鎗由於開槍的聲音嗒嗒嗒地似打字機,還被稱為芝加哥打字機,中國早期稱之為「手提機槍」或「衝鋒機關槍」等。
湯普森衝鋒鎗威力大,火力猛,單發命中人體軀幹部位即令人基本喪失抵抗能力。
但缺點是穿透能力較弱,只適合近距離掃射,並且結構複雜,質量較大,故障率偏高。
二戰期間,湯普森衝鋒鎗生產量達140多萬支,1945年正式停止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