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禮堂內,一場「傳承勝戰基因,追尋英雄航跡」鐵拳故事會隆重舉行。一個個催人奮進的故事,不斷觸動著官兵的心弦。
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時期,從練兵備戰到抗疫鬥爭,來自不同崗位的官兵登上舞臺擔當講述人,採取情景劇、訪談、獨白等多種方式,講述部隊不同時期湧現出的英雄事跡和身邊人的感動故事,引發官兵情感共鳴,激勵官兵喚醒心中的「英雄」。
「68年前的今天,朝鮮平壤上空,飛行員那啟明勇猛頑強擊落敵機,創下了首次擊落敵機的紀錄,初露我空中鐵拳的鋒芒!」在主持人的講述中,由場站官兵自導自演的情景劇《英雄的日記》拉開了故事會的序幕,將觀眾帶到了火熱的抗美援朝前線。
「記得我們當初學飛行的時候,那可真的是從零起步!」「這是我第一次擊落敵機,也是我們師擊落的第一架敵機。這一仗,讓我們當時士氣大增!」官兵們用一幕幕場景,講述了英雄那啟明從零起步學習飛行,主動申請與敵正面交鋒,空戰中擊落敵機的戰鬥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英雄前輩不畏強敵、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將臺下官兵的熱情迅速點燃。
英雄前輩們用青春熱血凝鑄成的「空中鐵拳精神」,在一茬又一茬的官兵中不斷傳承,新一代的飛行員們正沿著英雄的航跡振翅奮飛。
舞臺上,新飛行員李航在三代機的改裝訓練中遇到挫折。走進部隊的軍史長廊,在和老英雄的時空對話中,他被前輩們不畏強敵,克服萬難爭取勝利的戰鬥精神所感動,找到了前行的動力,並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改裝訓練中。情景劇《傳承》,展現了新飛行員振翅奮飛的精神風貌。
「我們二等功臣團的成績,是靠全團將士英勇奮戰不怕犧牲取得的。當中的無名英雄劉永福,一直在編隊尾部,雖然未能取得戰績,但保護著整個編隊,為團隊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86歲的參戰老兵曹澤璽來到了故事會現場,給官兵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戰鬥故事。
「有一次,整個編隊都回來了,過了很久,劉永福駕駛飛機顫顫巍巍地回來了。飛機冒著煙,機尾零件都有掉落,我們衝上去發現,劉永福意識模糊,但他還是將飛機開了回來!」曹老動情的講述,令場下官兵聽得熱淚盈眶。
戰爭年代,革命先輩英勇戰鬥;和平時期,鐵拳傳人戍守和平。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該旅幹部劉磊和妻子王小清,一個返回營區擔負戰備值班,一個主動申請前往武漢抗疫,成為最美「逆行家庭」。情景劇《戰疫情書》再現了這對夫妻互相鼓勵相互支持的點滴瞬間,展現了軍人家庭為大愛、舍小愛的奉獻精神。
「面對疫情來襲,我也很害怕。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聽到要去支援武漢,我還是主動報名請戰!」軍屬王小清也來到故事會現場,給官兵講述前往武漢抗疫的故事。在武漢抗疫一線,王小清像「拼命三郎」一樣,幹起活來不叫苦不怕累,最終順利完成抗疫任務安全返航。「是丈夫溫馨的話語,給了我堅持的信心和力量。」軍旅夫妻的大愛深情,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抗疫一線的故事感人至深,官兵身邊的故事同樣精彩。講述者楊斌走上舞臺,伴著圖片和視頻,給大家講述身邊那個感人的瞬間:80後的值班醫師王英嚴謹細緻,嚴格落實各項防控制度,精心呵護每一個戰友健康;90後防疫所所長陳曉傑,大年初一主動申請歸隊,投入到隔離區的工作中去;00後的護士徐佳伶,從寒冬到初夏,始終堅守在營門防疫前線……雖然崗位平凡,但他們的一舉一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從「空中鐵拳精神」中汲取力量,同困難、敵人、挑戰做鬥爭,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在鬥爭中勇於擔當作為,用一個個感人的事跡,將「空中鐵拳精神」升華。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在聆聽中,官兵們內心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啟迪。故事中主人公直面困難,戰勝自我的行為在官兵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據了解,下一步他們還將開展「學英雄事跡、學身邊典型」活動,用英雄事跡和身邊典型感化官兵、引導官兵,持續激發官兵「紮根北疆、獻身北疆、建功北疆」的強烈使命感和練兵備戰熱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