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又見好兄弟一一2021重機連戰友自貢相聚紀實

2022-01-20 基建工程兵戰友之家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編者:一別五十載,老友喜相逢。國慶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4785部隊重機連(基建工程兵00082部隊)部分老戰友相聚四川省自貢市,闊別52年後的首次聯誼會在這裡舉行。請看胡文戰友發來的圖文報導。


序    言

金秋送爽人精神,五穀豐熟慶收穫。2021年9月26日風和日麗,四川省自貢市著名的「鹽邦食府」四樓多功能大廳裡,數十位滿頭銀髮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們喜樂開懷,也在收穫著一場情感世界的大豐收一一他們就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4785部隊重機連的部分老戰友們分別近半個世紀後在這裡舉辦首次聯誼會。

一一50多年前的昨天,就是這些老兵教會了新兵摸爬滾打;就是這些老兵組成的鋼鐵集體擔負起國防工程的物資保障任務;就是這些百鍊成鋼的「特種兵」們堅韌不拔地走出了各自精彩的人生之路!一一50多年後的今天,還是這些老兵歡聚一堂,情深似海憶往昔,噓寒問暖撫今朝,一張張老臉雖然英容不在,但歷經光榮歲月的那份滿足和自豪仍然蕩漾於臉龐!

四川的、湖南的、陝西的、山西的、江蘇的當年「同注花名共一冊」的戰友,今天再一次集合在一起一一握手言歡,喜極而泣,座談聊天,開懷暢飲,遊覽觀光,拍照留影,充實快樂的五日「連隊」生活,盡享豐盛的精神大餐,滿滿的幸福感終生難忘!

自貢「2021中國人民解放軍4785部隊重機連戰友首屆聯誼會」,東道主原重機連羅志君戰友全程策劃並全資承辦了本次活動。

在此,我代表重機連全體參會以及「重機連戰友群」的戰友們向羅志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還要感謝原4785部隊安裝連連長張國芳、14連68年湖南老戰友胡銀初、空軍部隊的李光友、總字三五九部隊運輸連的王振勇戰友嘉賓們的蒞臨祝賀!

為了紀念本次活動,從戰友們手頭擷取了部分照片、視頻資料,彙編成一個全景式圖文紀實電子相冊,分享給戰友們,讓記憶賦有質感,讓戰友情誼常在!

 一、撫今追昔戰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4785部隊重機連戰友首屆聯誼會」設在四川省自貢市「鹽邦食府」即羅志君戰友家庭的公司總部所在地。(照片由羅志君戰友提供)

                         

▲重機連戰友首屆聯誼會東道主羅志君戰友夫婦

羅志君一一1969年入伍,我們71年兵下老連隊的時候,他是重機連七班班長,小夥濃眉大眼,個頭還挺高,絕對是「帥哥」一個!    

羅志君退伍後的發展之路,可謂艱辛曲折,嘗盡了酸甜苦辣,才得以成功壯志酬……。

原重機連二班長申群眾參加這次聚會後,寫了篇心得感言中是這樣評價介紹了羅志君戰友:

「通過參觀,戰友們了解到羅志君戰友家庭創辦的『鹽邦食府』已發展成為自貢市乃至川南的一個著名餐飲和婚慶品牌公司,在自貢有兩家門店,在成都和宜賓各有一家門店。家庭成員分別持股運作公司。擁有餐飲娛樂、婚慶和商貿三個子公司,既實行獨立核算又互相支撐。公司實行食品採購加工、婚慶化妝、接親、舉行儀式到婚宴一條龍服務,另有休閒娛樂業務。該公司在自貢南湖租賃了一棟包括地下車位和冷凍庫在內建築面積近9000平米的五層大樓作為第一家門店和公司總部所在地,可以同時容納1700人就餐,及供800多人娛樂休閒。」志君戰友還談到他有一個賢內助,很多重要決定都是他老伴堅定支持並積極參與實現的。當年他只是出於讓大女兒自謀生路的想法支持她創業,以後公司越做越大,解決了數百人的就業,為當地增加了稅收,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這是他最感到自豪的事情。

如果說重機連的老領導陳鳳文轉業後從地方基層幹部幹到鐵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成為廳局級領導幹部,是重機連退伍人員在仕途上職務最高的公職人員,那麼羅志君戰友家庭創辦的自貢鹽邦食府則是重機連退伍人員中,在自主創業道路上勇於探索的成功民營企業典範。更為可貴的是羅志君戰友仗義疏財,自己家庭富了不忘戰友,精心準備組織了這次戰友聚會,讓大家非常感動並為有這樣的戰友深感榮幸!

「鹽邦食府』總公司現在的董事長是由羅志君大女兒羅春霞擔任,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壯大,大女婿鄒順高、二女兒羅劍輝相繼辭去公職來協助大女兒工作。充分體現了羅志君戰友及家人的長遠眼光和智慧……。」

▲青年時期的羅志君夫婦

▲2021年9月24日,來自五湖四海的重機連戰友陸續抵達報到,羅志君班長驅車200公裡親自到成都機場迎接戰友。

▲「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親」一一當年的副班長朱世全歡迎班長徐詩文駕到!

▲「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親」一一湖南的申群眾班長駕到立馬遭到歡迎「群毆」。

▲「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親」一一四川湯選成江蘇吳寶勝新老兵50年難得一見再握手

▲「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親……」當年的69年老兵三班長代克敏與68年老兵一班長徐詩文親切握手!

▲戰友們參觀「鹽邦食府」公司總部後,胡文開玩笑鼓動大家「安排好家務,打上背包到羅班長這裡打工!」大家不亦樂乎。

▲設在「鹽邦食府」四樓多功能大廳的會場。「整齊劃一」的軍營元素是聯誼會場的最大亮點!

▲老兵們進入會場也有莊嚴的儀式感,集合一一整齊一一列隊,軍人素養沒得說!(照片由羅志軍戰友提供)

▲五十年後再現「新、老」兵同框照片。申群眾(68年兵)夫婦、徐詩文(68年兵)、張國芳(68年兵)、羅志君(69年兵)、毛友才(69年兵)、代克敏(69年兵)、張和德(69年兵)夫婦、吳寶勝(71年兵)準備參加聯誼活動。(照片由羅志君戰友提供)

▲來張重機連聚會戰友全體合影是必須的!

申群眾(1968年湖南常德兵,原重機連二班班長);羅志君(1969年四川榮縣兵,原重機連七班班長);朱世全(1969年四川內江兵,原重機連一班副班長);曾國安(1969年四川安嶽兵原重機連八班副班長);毛有才(1969年四川內江兵,原重機連炊事班班長);武陸良 (1970年陝西華山兵,原重機連通信員);徐詩文(1968年湖南常德兵,原重機連一班班長);代克敏(1969年四川安嶽兵,原重機連三班班長)。

▲這是50年前的1971年,重機連部分幹部戰士在山西洪洞縣杜戍村總字359部隊農場收稻子,以打包好的稻穀垛為背景拍的照片,今天參加聚會者只有寥寥無幾。照片從左至右畫圈內者一一曾國安、徐詩文、胡文、羅志君、朱大平。

▲羅志軍戰友致歡迎辭

藉此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我攜家人謹預祝大家節日快樂,家庭幸福,萬事如意!今天是我們原4785部隊重機連部分戰友分別近半個世紀後首屆聯誼相聚的日子。我對從祖國各地,千裡迢迢趕來參加聯誼會的戰友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熱烈的歡迎!各位戰友,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能成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員,是兒時的夢想和追求。52年前,我們接受祖國挑選,按政治特種兵要求進行嚴格體檢和高標準的政治審查,百裡挑一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工程兵。火熱的軍旅生涯,成熟了我們的人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在這裡奉獻出了我們美好的青春年華……在部隊練就的能力素質,吃苦精神,使我們受益終生。鐵打營盤,流水兵,戰友們相繼離開部隊後,在不同的崗位上拼博奮鬥著,有的戰友事業有成,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戰友財運亨通,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嶄露頭角;有的戰友含辛茹苦,默默無聞,平凡而堅韌地生活著;總之,大家都在社會中謀得了屬於自己的一席天地。在此,我謹向各位戰友致以崇高的敬意!首都北京、藥材場、槽碾村、臨汾冷庫、359部隊貨場、鐵路工程隊、東趙村、洪洞農場、呂梁山中、黃河之邊、南村坡、金戈鐵馬成戰友,祖國大江南北,建設家圓乃兄弟。各位戰友,漫漫52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用汗水和鮮血凝成的戰友情誼,並未因不常見面而談泊,而且時刻都在互相掛念。在此,我和在坐的各位戰友還要特別感謝胡文、申群眾兩位戰友,是他們搭建微信群平臺,熱心尋找聯繫戰友,才有我們今天的聚首相見。再次感謝!        各位戰友:讓我們一起努力,把這次聚會辦成增進交往的促進會,加深情感的交流會,並肩前行的激勵會,也希望成為有機會再次聚會的籌備會。藉此機會,我攜家人祝各位戰友,家庭美滿,健康快樂,幸福安康!祝大家聚會開心!祝聯誼會圓滿成功!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胡文,1971年入伍,江蘇泗陽人。新兵下連分在重機連二班。2000年轉業,現住南京市。

▲「一個軍禮敬給你,我的好兄弟……」申群眾戰友發言。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申群眾,1968年入伍,湖南常德人,先後任重機連二班(文藝班)副班長、班長;1973年2月退伍

《當兵重機連》一文中這樣介紹了他在地方的發展經歷一一

「……申群眾班長,他在部隊也曾是重點培養對像「幹部苗子」,只因政審時,他因旁系親屬中有階級「成分」高的問題而耽誤了在部隊提幹的機會。「是金子,放哪都會放光。」他復員回地方後,吃苦耐勞,好學上進,山溝裡一幹就是二十年,考學,招工,提幹,一路幹的風聲水起,職至國企正處級退休。

▲徐詩文副排長軍姿剛剛滴!(照片來源李光友戰友文章截圖)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徐詩文,1968年入伍,湖南常德人。新兵入伍時下到4營14連,後調到重機連二班,我們新兵下連時,他已調到一班任班長。

他的軍旅生涯也是坎坷不平……《當兵重機連》一文這樣提到他一一

「從二班走出來的徐詩文副排長,在部隊報名參加空軍招收飛行員,身體條件完全合格,政審時,因家鄉有人陷害洩私憤,使他痛失入空軍航校深造的機會。詩文副排長退役回地方後,緊跟時代步伐,追逐商海弄潮,幹起了餐飲服務業,經過多年打拼,在當地同行業中也爭得了一席之地;」

▲代克敏班長與嘉賓們步入會場

代克敏,1969年入伍,四川省安嶽縣頂新鄉朝門村人。1973年2月退伍,一直在鄉務農,1982年擔任村幹部一直幹到2017年。代克敏家庭很不幸,他在農村成家後沒有幾年就遭遇重大家庭變故,年僅26歲的夫人去世,留下兩個幼小的孩子,四十多年來代克敏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將其帶大成人……伴隨偉大父親的是巨大的不幸和犧牲!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代克敏,69年兵,四川安嶽人,原重機連三班班長。照片拍攝於1973年2月。

▲朱大平戰友在座談會上發言

朱大平,1974年退伍回鄉務農,期間擔任過村文書、村支書,同時兼任頂新鄉黨委委員(不脫產);1979年擔任瑞雲鄉會計輔導員;後任頂新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黨委書記兼人大主任;雙龍街鄉黨委副書記、書記兼人大主任;護龍鎮黨委書記兼人大主任、管委、工委副主任。2003年經市委組織部批准享受副縣級待遇退休。現住安嶽縣城,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膝下兒女雙全,均事業有成。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朱大平這張照片拍攝於1973年11月20日山西臨汾市,時任重機連二班戰士。

▲代心國戰友發言

代心國,1974年復員回安嶽縣嶽新鄉務農。擔任村裡教師半年,後又去內江農校讀書二年,七六年畢業後分配到安嶽縣農業局工作(現叫農業農村局)。

2003年退休,現住四川省安嶽縣嶽陽鎮元像鄰居6棟15樓5號。膝下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安嶽縣農業農村局工作,女兒在內江市東興區政府工作。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代心國戰友拍攝於1973或1974年期間。

代心國戰友69年入伍,四川安嶽人。下連分配在4785部隊四營十六連;時間不久調到團部招待所工作一年;後又調到司令部管理股工作近三年;1974年調到重機連一排四班。

▲曾國安戰友發言

曾國安,1974年退伍回鄉。1974年任大隊治保主任;1976年擔任供銷社代銷員,1982年搞個體經營,在頂新鄉街上開門市店。膝下有三個子女,一兒二女,第三代男丁孫子、外孫八人,不亦樂乎!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曾國安,1969年入伍,四川省安嶽縣人,71年新兵下連時他任八班副班長。

當年我們新兵對他的評價是「個子小能耐大」,在四川兵裡,他具有一定號召影響力。五十年後再次證實了當年對他的評價是正確的,現在戰友群聯繫上四川兵最早的人就是他,通過他滾雪球似的迅速聯繫到了許多四川老兵老戰友……。

▲張和德戰友發言

張和德戰友是部隊的優秀義務兵,1973年3月,由部隊擇優安排退伍分配進入北京市政工程局市政二公司工作。1978調回老家四川成都市安排在中國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工作,2007年光榮退休。現住成都市金牛區花圃北路18號。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張和德,1969年入伍,四川內江人。下連後分在六班

▲「見了你們格外親……」朱世全戰友寫在臉上的開心。

朱世全戰友退役後,擔任過多年村支部書記,沒有外出工作雖有遺憾,但家境尚好心滿意足。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朱世全,1969年入伍,四川內江人。1971年我們新兵下連後,朱世全戰友是一排一班的副班長。小夥好帥滴,臉皮白淨,很靦腆,一說話就臉紅。

▲李德全戰友「V」手勢(勝利意思),表達出堅韌不拔的自信、力量和追求!

李德全戰友1971年3月退伍。同年4月到四川地質局第七普查勘探大隊工作,曾任班組長,修理車間工會主席。

二OO一年退休。現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二一O地質家屬大院。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李德全戰友1969年入伍,四川內江人,新兵下連在重機連一排四班,不久被派到北京曹碾村支農,第二年調二排八班。1971年江蘇新兵下連後,他就退伍了,老新兵沒見面。

▲武陸良戰友代表陝西戰友向參加聯誼會的戰友們問好「歡迎戰友們到陝西去玩!」

武陸良退伍後,歷盡千辛萬苦,自主創業之路走的跌宕起伏……養育了兩個好女兒,很優秀很孝順,家庭幸福美滿。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武陸良,1970年陝西兵,華山縣人。入伍任連部通信員,當年他人長的細皮嫩肉的,臉皮白裡透紅比姑娘的臉蛋還粉嫩,身材突顯「三長」(腿長胳膊長脖子長)。


當年在我們新兵面前雖是老兵,但是我們也沒拿他當老兵看,沒大沒小地稱呼他「老武、武老兵」他也不在乎,跟我們新兵混的斯熟。

武陸良戰友在部隊能吃苦耐勞,擔負國防工程物資保障任務時還因公負過傷。

▲大名鼎鼎的軍功章獲得者李明金老戰友

李明金,1974年退伍,回地方後運用在部隊所學一技之長,搞起了運輸業。目前家住成都市,一個兒子,兩女兒,家庭幸福美滿。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李明金69年兵,四川榮縣人。下連分到炊事班。

李老兵當年在重機連也算得上是風雲人物了一一因奮不顧身勇救兒童榮立過三等功一一1970年下半年,李明金因闌尾炎住進臨汾115野戰醫院做手術,術後傷口尚未完全癒合,一天他在院區散步時發現一個小孩掉進了醫院化糞池,他奮不顧身跳下池內將其救出,自己的傷口因此受到感染,再次施行了手術,連隊將他的事跡上報,因此,榮立三等功一次。

▲吳寶勝視頻對話好開心!

吳寶勝,1975年,退役回鄉後長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也從事過運輸業,曾經的日子過的也是苦苦的,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先後養育了6個兒女,個個事業有成,現在老家有地有房產,南京也有安樂窩,老年的寶勝夫婦幸福滿滿的!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吳寶勝戎裝照只有此唯一一張珍貴圖片,還是他的班長羅志君為他保存下的。

吳寶勝,1971年入伍,江蘇沭陽縣人。新兵下連後分在四班,後調炊事班任飼養員,要知道那時候的炊事員、飼養員這些苦髒累的差事,不是一般人想去就能去幹的,那是培養有一定身份的「幹部苗子」的鍛鍊平臺,所選人員是連隊特別安排去「勞其筋骨」的。遺憾的是吳寶勝實在是文化太低,未能勝任成大器。後又調二排七班 。

                         

▲「額(我)叫高鳳國,74年山西兵……」    

一開口,濃厚地道的山西腔,讓你深深地感受到山西人的淳樸實在……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高鳳國,1974年入伍,山西古交縣人。他們入伍時,重機連已經從山西吉縣南村坡移防到了臨汾南郊的東趙村,下連後分在二班。

1974年,重機連名副其實地裝備起重型機械,全員開始學習機械駕駛,高鳳國學成後,成為平路機(日本原裝進口機械)駕駛員。

▲湯選成,依依惜別戰友情,兩行熱淚沾衣襟……手足情兄弟意,才相逢,又離別,其痛何堪!

湯選成,1969年入伍,四川榮縣人,重機連八班戰士。1971年退伍,當年公社三次招工安排工作,他卻錯失良機沒去報到,後來政策改變不再招收農村戶藉人員參工。他於1984年經營起個體農用車運輸業。

 

▲陳貴良戰友發言

陳貴良,1971年退伍。於1980年頂替其父親在內江市清流河船閘管理處順河船閘當工人。1984年調船閘處擔任出納員搞財務工作。2012年退休。

陳貴良戰友在工作崗位上20多年,年年評為先進工作者,1980年還被評為地直機關抗洪救災先進工作者,內江日報曾以《閃光的足跡》為題宣揚報導了他的事跡。1984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陳貴良對子女教育嚴格,三個子女都很優秀,尤其是在66350部隊服現役的三兒子,已進步成長為直升機陸航部隊中校站長。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陳貴良1969年入伍,四川內江人,下連分兵在重機連八班。

▲毛友才戰友發言

毛友才,1969年入伍,四川內江縣人。曾任重機連炊事班班長。1975年退伍在鄉務農,有兩個女兒,自主創業,發展不錯。

▲原老部隊安裝連連長張國芳致祝賀辭!

▲原老部隊14連胡銀初老戰友致祝賀辭

▲特邀空軍部隊嘉賓李光友戰友致祝賀辭

李光友,四川自貢市人,1974年在知青下鄉期間應徵入伍,服役於空軍部隊拉薩站場。

1978年退役回地方後分配在長徵工具機廠工作,現已退休。該戰友自年輕時就熱愛閱讀寫作,常見文章詩作發表於網上。作為嘉賓受邀參加陸軍老大哥的戰友聚會還是首次,他即興賦詩一首祝賀戰友聚會圓滿成功。

▲特邀嘉賓總字359部隊運輸連王振勇戰友致祝賀辭!

▲軍嫂很激動!

▲「我是申群眾的伴」……別具風格的開場白,逗的戰友們不亦樂乎!

軍嫂李華蓮,是二班長申群眾的夫人,出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目前所知68、69、70、71四個年度兵裡最年輕的軍嫂。

▲ 「見到戰友,我非常高興,祝每家人幸福快樂,每天開心!」羅志君夫人方桂蘭致歡迎辭。

▲天下戰友是一家,陸空軍兄弟合影留念 左起:申群眾、胡文、羅志君、李光友(空軍)、王振勇(總字359部隊)

▲老軍嫂風韻猶存

▲老軍嫂風韻猶存!

▲聯誼會「全家福」

▲小小紀念品,見證大情義。

聯誼會給每位戰友發了一個紀念保溫杯,寓意保持戰友之情熱度永遠不減!

▲宴會前東道主羅志君向戰友們介紹他的夫人方桂蘭一一「她是我的福星!」

▲羅志君大女兒羅春霞董事長暨丈夫鄒順高敬酒叔叔阿姨們。羅志君誇起女婿來滿滿的幸福感「孝子,不是百裡挑一,是千萬裡挑一!」

▲把昔日的風霜冰雪化作杯杯美酒,不醉不休,乾杯!

▲「我代表陳光躍敬大家一杯!」張國芳連長敬酒

陳光躍,68年湖南兵,從重機連走出來的幹部,先後任團軍務股參謀,基建工程兵兵部軍務處參謀,後轉業到湖南常德市勞動社保局任書記。

二、鹽都自貢山水美

 聯誼活動安排遊覽自貢四大名景也是自貢市的四大名片:

遊覽「中國自貢國際燈會」

▲聞名遐邇的「中國自貢國際燈會」大門夜景

具有「天下第一燈」美譽的「自貢燈會」源自唐宋時期,至今已傳承近千年,目前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500多個大中城市展出。「中國國際自貢燈會」坐落於自貢東部新城,佔地550畝,投資50億。燈會與時俱進,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隆重推出了「百年輝煌」專題燈組展,別具一格選取100年中代表性事物予以表達,將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定格展示在遊客眼前。

▲戰友們暢遊在燈的海洋裡。


▲羅志君夫婦帶領戰友們遊覽「中國自貢國際燈會」展視頻

▲借景「百年輝煌」展區七十年代農舍,胡文、李德全合影留念。

▲陪豬八戒拐磨……(照片有羅志君戰友提供)

參觀自貢恐龍博物館

▲「到此一遊」留張合影

▲漲知識了,「恐龍的滅亡就在於它太過強大」。

▲參觀恐龍館小視頻

 

參觀自貢古鹽生產博物館

▲參觀著名的燊海井(「燊」字讀「深」字音,意思也是深)

燊海井坐落在自貢市大安區阮家壩山下,佔地面積3畝,井位海拔341.4米。

燊海井開鑿於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鑿成於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歷時13年。鑿成時井深1001.42米,隨後幾經加深達到現井深1100米。燊海井既產滷,又產氣。

2018年3月,燊海井景區正式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鹽井架前留個影

▲自貢古鹽生產程序是這樣的:打井一一注水一一抽鹽滷水一一下鍋熬幹一一成品食用鹽。

 

遊覽榮縣大佛

▲榮縣大佛全景示意圖

9月27日上午,羅志君戰友引領大家乘遊覽大巴前往他的家鄉榮縣參觀著名的榮縣大佛。

榮縣大佛,位於四川省榮縣縣城東郊,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釋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頭長8.76米,肩寬12.67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

▲榮縣大佛,為現在世界上第一高石刻釋迦摩尼大佛(36.67米),阿富汗巴米揚石刻大佛曾經是世界第一高釋迦摩尼大佛,高度為37米,比榮縣大佛高出0.33米,2001年3月被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炸毀。

▲抵近觀大佛

▲沒想到榮縣大佛腳下就是羅志君老戰友的故鄉,他退伍後還在這裡工作了許多年「當年,我們經常爬到大佛腳上玩耍……」更沒想到是他今天能帶領戰友們親臨家鄉看大佛,高興是必須滴!

          

三、專程探望老排長

這次重機連戰友聯誼會有一個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健在的連首長到會同樂一一黃定生指導員正在醫院做手術;陳鳳文副指導員年事已高行動不變;範成群副連長有恙在身;劉保和副指導員原本定下要來,偏偏遇上老伴摔傷不得不放棄參會計劃,就連近在重慶的全修友排長也因身體原因不便過來。

身居外地的連首長不能參會已是既成事實,而近在咫尺的全修友排長不能相見,戰友們深感遺憾!尤其是遠道而來的戰友們更是心有不甘,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幾個外地老戰友經商量後決定:全排長不能來,我們就去看他!9月28日,湖南徐詩文夫婦、陝西武陸良、山西高鳳國、江蘇吳寶勝夫婦、胡文夫婦驅車200公裡趕往重慶市潼南區看望老排長,了卻了多年的心願!

▲全修友,重機連一排長,1966年入伍,四川潼南縣人(後行政區劃歸為重慶市,成為潼南區)。

全修友排長今年78歲,他有一個很好的遺傳基因,發質優秀。年近八旬的他,一頭黑髮,只有少許華發,髮際線也沒退多少,著實令人羨慕。

當年的全排長,《當兵重機連》文章中這樣寫到一一「副排長全修友(71年新兵下連時,他還是副排長),中等身材,文化不高,人很好,他的一些特殊習慣和動作很有意思,集合整理隊伍,下達「立正」口令,經他口中喊出來的濃厚方言腔調聽著就是「立姿」;

他給隊伍訓話,從來是不正視隊伍的,下達「立姿(立正)」口令後,大家挺胸抬頭平視他,他卻把臉偏向右則,待他再令隊伍「向右看一一齊」,大家都轉頭向右了,他的臉再轉回來看隊伍;

背地裡,一些不省心的新老兵背地裡模仿著學全排長的口氣喊「立姿」頭一歪,「向右看一一齊」頭再反向一歪,調皮調侃笑到夠……。」

▲風華正茂青眉時一一1978年時的全修友排長

▲給老排長帶來羅志君暨全體參加聯誼會戰友們的致敬和慰問!

▲「老戰友歡迎你們」!排長「我們都是你的兵啊」……。

▲全修友排長與戰友們合影,照片左起吳寶勝、武陸良、胡文、全修友、徐詩文、高鳳國

▲「一個軍禮敬給你我的好兄弟」全修友排長與遠在東北遼寧的陳鳳文副指導員親切視頻,互祝身體健康!

四、戰友抓拍花絮集

▲退伍證一一睹物興情,退役軍人都忘不了「一樣的好年華奉獻在哪裡……」

▲「沾點財氣留個影」,戰友們在羅志君「鹽邦食府」公司總部門前合影留念。

▲二班的戰友到的還真不少,右起:申群眾、高鳳國、胡文、徐詩文、朱大平。

▲「看我這裡一一茄子……」

▲颯爽英姿風韻在,何懼朱顏改!

▲牛氣沖天!全部用酒盅串結起來的一頭吉祥牛,它就是羅志君家公司發展願景的圖騰!

▲申群眾同武陸良戰友道別

▲「說句心裡話……」

▲千裡迢迢來相會一一胡文與特邀嘉賓總字359部隊運輸連的王振勇戰友(73年兵瀘州人)合影。

▲班長、副班長半個世紀又同框相聚!

▲自貢戰友同框照,左起:毛友才、李德全、羅志君、陳貴良、張和德、朱世權

▲「幾十年都沒見了……」74年山西兵高鳳國見著排長喜極而泣,他當年在臨汾東趙村與全修友排長同住一屋,兼職「公務員」的角色。

▲「千金難買不了戰友情……」乾杯!

▲遠在千裡之外的連首長與戰友們即時視頻同樂!

▲「指導員您好……」

▲借景羅志君公司的婚慶舞臺來張「全家福」不亦樂乎!

▲老戰友們浪漫起來也生猛一一猜猜看是哪幾對?

▲遲到的浪漫實現在羅志君的婚慶公司婚禮現場

▲陝西、山西、江蘇戰友合影留念。

▲重機連一排的一、二、三班長50年後同框照片:右一徐詩文一班長;右三代克敏三班長;右四申群眾二班長。

聲明:本平臺以原創首發為主,作者所表達的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轉載或來自於網絡的圖片、文字,如涉及版權問題,我們將予以刪除。

責任編輯:馬    國
編         審:侍吉山


投稿郵箱:

weilaipai123@163.com

微信投稿:

13941407926

平臺電話:

13941407926

投稿請注意以下幾點:
1、作者的真實姓名、電話、微信聯繫方式;

2、作者簡介,作者近照(1—2張),與文章內容相關的電子照片若干張(附有圖說);

3、所投文稿必須是電子版,圖片文稿平臺不予採納;凡已在其他平臺上設有原創的發表文章請勿投稿。
歡迎戰友和各界朋友積極投稿。

相關焦點

  •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対於有過軍旅經歷的老戰友們來說,都會永遠銘記這個偉大而光榮的日子!這是真正屬於當兵人自己的節日。對於九O屆七師直屬隊的德惠籍戰友們,早已憋著勁兒,一定要在八一建軍節,也就是今天,痛痛快快地聚一聚樂一樂,重溫老戰友們深厚的感情,重拾兄弟般久違的真情!同時也抒發對軍營歲月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滿腔豪情.不同於以往,也沒有周密的部署與籌劃!
  • 分別四十多年的戰友再相聚
    當然了,戰友相聚是我這次浙江之行的最大動力。去時經過杭州境內,我給我們的姜主編發了定位,姜主編希望能夠見上我一面,但是,終究是因為忙著趕路,沒有在杭州拐彎。過去只聽說浙江西南部是個山區,經過此地方才知道,這裡不僅是山區,而且還是風景秀麗、物產富庶的山區,空氣新鮮,錦繡如畫,阡陌富庶,車行山裡,心曠神怡。
  • 吳阿金 || 情系賀蘭——慶祝賀蘭雷達站建站五十周年
    今年是賀蘭雷達站組建五十周年。在建站五十周年之際,我們這些曾經在這裡為祖國奉獻青春年華的新老戰友們,從全國各地來到賀蘭相聚,有的戰友還帶著夫人和子女。賀蘭歡迎你們!習崗部隊的首長和全體官兵歡迎你們!我們曾經戰鬥生活過的營區在敞開胸懷歡迎戰友們的到來。
  • 讓珍寶島精祌世代傳承——原133師偵察分隊參戰老兵錦州相聚紀實
    讓珍寶島精祌世代傳承  ——原133師偵察分隊參戰老兵錦州相聚紀實
  • 《空37S建師五十周年戰友紀念冊》(第二十一期)
    沒有阿葦灘場站戰友們,就沒有空37師的發展和強大!阿葦灘場站成就了不朽的、我們共同的空37師,阿葦灘場站的戰友們是我們光榮的空37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鐵桿的好兄弟!戰友們,你們是光榮的空37師阿葦灘場站人!每一個37師的機關人員、空勤人員和機務人員都永遠會記住你們!讓我們再次向你們----我們親愛的阿葦灘場站戰友和軍嫂們致以崇高敬禮!
  • 輝煌的足跡——136師408團三機炮連聚會紀實之四
    幸好現在科技進步了,微信搭建了聊天平臺,才讓戰友們聚集在了一起,才讓兄弟們得到了聚會的良機。盧蘇亮在聊城與團修理所長合影老文書建立的微信群——《連兄弟一世情》,成為了戰友兄弟們之間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不讓每一個戰友兄弟掉隊,成為了群裡兄弟們不可或缺的主旋律。
  • 120炮連老兵香山聚會紀實
    120炮連老兵香山聚會紀實    光陰似箭,人生如歌。
  • 重回牛圈子 再敘戰友情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聯繫到一起;你來自邊疆、我來自內地,這親切的稱呼,這崇高的友誼,把我們結成了鋼的集體,鋼的集體。」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師24團榴炮3連(100炮連)戰友聚會在《戰友之歌》歌曲聲中拉開帷幕。這情真意切的旋律,豪情滿懷的歌聲,樸實無華的語句,同吃住、共甘苦的生活縮影,早已演繹成老兵們人生旅途中一段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兄弟般的濃濃情意。
  • 英雄連•戰友情•長相思 ——「能攻善守鋼四連」參戰30周年戰友聚會
    他還提前與老連隊及所在部隊的領導取得了聯繫,並於2015年9月10日先期來到駐地許昌進行對接,商議整個活動內容、程序和具體安排,為聚會活動的順利進行做了充分準備。生死戰友常相念,三十年後喜相逢。2015年10月12日,老戰友們按通知要求,從全國四面八方向河南許昌「集結」,有的生怕耽誤了時間,錯過機會,11日就趕到了許昌。
  • 紀實快訊:原鐵五一零部隊三連周村籍戰友慶祝入伍五十周年聯歡會
    原鐵道兵總字五一零部隊三連周村戰友入伍五十周年聯誼會
  • 兵說 ▎相聚泉州 戰友情深
    92師與其他兄弟部隊比較相對成立晚,但基礎好,戰鬥作風頑強,逐漸成長為能攻善守,敢打敢拼的勁旅,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濰縣戰役,津浦路中段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解放戰爭中,該師殲敵6萬餘人,其中俘虜4萬餘人,斃傷2萬餘人,建國後該師長期駐守福建,執行剿匪和海防任務,1965年,該師274團1營2
  • 一朝戰友,永世兄弟:戎裝記憶永生不忘
    長徵途中紅軍戰士的「七根火柴」、炊事班長的「金色魚鉤」,朝鮮戰場防空洞裡的「一個蘋果」,都是戰友情的生動詮釋。這種純潔樸素的同志情、純粹真摯的戰友情,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弱、不能變、不能丟。訓練的日子是一天接著一天,永遠看不到盡頭。我們永遠那麼激情四射,有兄弟們在,我好像從來就沒有累過。
  • 我的戰友,我的兄弟
    人們常說 戰友是天,戰友是地有了戰友能頂天立地戰友是風,戰友是雨有了戰友能呼風喚雨對於新戰友們,我想戰友更多的是兄、是弟有了戰友便多了兄弟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晃新兵連已過半有餘新戰友們在適應軍旅生活學到軍事本領的同時也收穫了屬於他們的戰友情
  • 《空37S建師五十周年戰友紀念冊》(第二十七期)
    場務連的前身是空軍第十一獨立大隊保障隊,叫警場連,駐守在烏魯木齊地窩堡民航機場,代號5457部隊,1974年8月在原保障隊的基礎上成立烏魯木齊場站,警場連一分為二,改為場務連和警衛連。原代號使用到75年五月改為86324部隊,場務連為86324部隊56分隊。
  • 武漢軍區通信團有線連群慶"八一"網絡晚會紀實
    "八一"賀詞值此"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僅代表有線通信連群委會,向長期以來關愛相助我們連群工作的各級領導、盡職盡責管好群務的值班長以及踴躍參與連群活動的老戰友們,並通過你們向所有理解支持連群工作的家人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慰問
  • 自貢恐龍動畫片《時空龍騎士》要播啦!來get片中誘人鹽幫菜的神秘來歷!
    吃一口都會忍不住跟著搖擺讓人辣得流淚 麻得跳腳 還是欲罷不能地伸筷子就連從侏羅紀穿越而來的小恐龍都拒絕不了△明星界知名大廚--謝霆鋒也曾帶著《12道鋒味》來自貢拜師學習火邊子牛肉  圖片來源:自貢網鹽幫菜早已妥妥地收割了全國各地嗜辣者的「吃」心
  • 一一三師炮兵團重慶戰友聯誼會參會名單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八軍一一三師炮兵團全國戰友聯誼會會旗一一三師炮兵團全國戰友聯誼會純銅渡金臂章,是戰友們值得收藏的紀念品。,更好地為戰友們服務,請確認參加第六屆重慶戰友聚會的準確名單。秘書組公告          現公布參加聚會名單,請各位戰友將名單中資料不全的通過秘書組微信、電話告之,謝謝各位戰友的理解。     請資料不完整和錯誤的參會代表與組委會聯糸,儘快補充完善,以便你通信錄信息完整,謝謝戰友們配合。
  • 尋找昔日的戰友!戰友聯繫花名冊!看到請聯繫
    ,呵呵,好懷念08年的時候,有時候在想,我們還能不能在相聚一起,我們打過,惱過,哭過,笑過,我也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打完後抱在一起哭,我說你的不是,你說我的不是,哈哈,今天喝點酒,好懷念,好懷念。退伍後一別數十年失聯繫很希望能再見到昔日的戰友。還有河北保定容城縣的李欣輝,來源縣的馮寶、薛連軍,希望通過該平臺聯繫到你們,如有疑問情加我個人微信號59177請關注多聯繫。尋找你 --戰友,我的好兄弟。69260部隊十五連的戰友。
  • ​戰友啊,你在哪裡?第116期
    我現在經常在揚州市來住,桂手機號13507066627我是張佔秋,尋找65軍581團一機連認識我的戰友們,我們連有部分戰友已經聯繫上了,並建了一機連戰友微信群,聯繫電話:13731268349找戰友楊天軍,原在重慶市壁山縣來鳳鎮56083部隊汽車連參軍,戰友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