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哪個國家軍隊吃得最好?一個土豪五個標配兩個吃不飽

2021-12-25 山河美聞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交流。

強烈推薦一個有深度的號

文風簡潔清新,視角獨到有深度

點擊下方👇關注我,加星標


戰爭是綜合國力比拼,一線戰場是否有力由後勤決定,畢竟負重行軍、投彈、格鬥拼殺等是體力活,需要營養與熱量連續輸入。那麼,在人類規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哪個國家吃的最好?

(1)先說說萬惡日軍

日軍在戰爭初期也就是九一八事變時,與美英等同盟國關係都還正常,起碼資源沒被禁運,供給較充足。

日軍最初標準

日軍陸軍6天口糧標準:大米2.6KG,餅乾肉乾700克,鹹魚幹600克,壓縮餅乾1.4KG,味增調料600克,幹蔬菜300克,砂糖60克,牛肉罐頭一廳。

日軍最初牛肉罐頭

隨著戰事不斷擴大各種生活物資被禁運,6天口糧成為三天口糧,標準:大米600克,糙米200克,餅乾或麵包一斤。幹蔬菜300克調整為100克,糖供應量降為15克,180克美國牛肉罐頭變成120克本土牛血罐頭。

此時有三種配給方式:基礎定額,特殊定額和替換定額,但不管哪種都大不如以前。守備部隊(各個戰略要塞碼頭守軍)相比野戰部隊好,除基礎供給外,還有餅乾、豆粉、糖塊、年糕、水果罐頭等。

海軍夥食堪稱高檔餐廳,以大和武藏戰列艦為例,魚肉精米海鮮等屬於基礎供給。龍蝦、生魚片、烤魚、生菜、蒸蛋每頓有。此外還有那拉、布丁、奶油燉雞、咖喱牛肉等西餐供應。

相比海軍,陸軍像叫花子,陸軍大佐辻政信到大和號開會,海軍討厭陸軍,用士官關標準招待,辻政信竟以為特殊優待,從此改變對海軍看法。

日本陸軍大佐辻政信

1942年,太平洋戰爭進入僵持階段,日軍後勤糧食供應幾乎崩潰,再次修改規定,2千克大米為7天作戰口糧,每名士兵每日三餐290克。窮兇極惡的日軍利用掃蕩等機會在中國佔領區無所不搶,就連地裏白菜蘿蔔也不放過。

日軍開始吃不飽了

掃蕩中搶蘿蔔的日軍

此時,夥食能夠保障的只有731部隊與特高課等部門,守備軍也吃不飽。

到1944年,日軍基本斷了口糧,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很多士兵因營養不良患病死亡,一些絕望部隊甚至發動「板載衝鋒」,希望從美軍手中搶一些食品,但美軍準備的正餐是輕重機槍與火焰噴射器。也有部隊乾脆投降,到戰俘營混吃混喝。

戰俘營裡混吃混喝的日軍

日軍大本營下令,各部隊自己解決給養,可以這麼說,原子彈救了日軍,戰爭繼續拖延,更多海外士兵會被餓死。

天道循環 被餓死的日軍

剛開始,中國軍隊繳獲日軍食品罐頭等如珍饈美味,質量真的好。但《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陳大雷將罐頭送到司令前,司令吃一口吐了,這是真實的,此時日軍軍需部門也是糊弄,沒辦法了。

(2)德軍生活

德軍a類部隊標準(野戰部隊日供應):黑麥麵包750克,肉375克,蔬菜275克,咖啡25克,茶三克,糖25克,鹽20克。

德軍野戰部隊標準夥食

德軍B類部隊標準(佔領區德軍):餅乾250克,罐頭200克,罐頭蔬菜150克,咖啡25克,鹽25克。

C和D類部隊(國內駐軍),標準依次遞減。德國重視一線部隊,行軍口糧和戰鬥口糧還不同,戰鬥狀態下一線部隊吃得更好,每日有120克香腸、蜂蜜、果醬、橄欖油等。

(3)

蘇軍夥食

蘇德戰爭爆發前,烏克蘭大糧倉沒被德軍攻佔,蘇軍夥食較好,1940年山地部隊每人每日1KG黑列巴,350克肉食,還有罐頭燻腸果蔬。

蘇軍也吃不飽

1941年戰爭爆發後,蘇軍統帥部下達312號命令:戰鬥人員每日列巴800克,肉150克,二線部隊列巴700克肉120克。最艱苦42 、43年有啥吃啥,圖桑卡軍用罐頭也沒有了,一條2KG黑列巴10位紅軍一天口糧,列寧格勒居民一天125克列巴。

蘇聯黑列巴

整個戰爭中,蘇聯軍隊死亡681萬貧民2000多萬,很大一部分餓死的。

(4)

美軍生活

二戰中,美軍最土豪,根本沒有為吃發愁過,頓頓有肉,午餐肉罐頭吃膩了,可口可樂冰激凌香菸啤酒幾乎日常供給。二戰後期聖誕節,德軍繳獲了批美軍物資——聖誕節蛋糕,生產日期是前天,產地波士頓,不惜飛機燃料將蛋糕送前線?德軍當場懵了。

美軍供應比較豐富

阿登森林戰役中不少美軍成為俘虜,戰俘營中,對德軍提供食品不屑一顧,拿出自己罐頭大快朵頤。戰爭中,美國最好的帕斯姆火腿罐頭生產了幾十億罐,大部分為軍方採購。美國士兵依然不買帳,強烈要求政府在提高士兵夥食上下功夫,他們需要更多可口可樂和冰淇淋。

美軍可口可樂多

(5)

英國軍隊生活

野戰士兵日配給清單:565克麵包或455克餅乾,565克鮮肉或凍肉,也可能是455克鹹牛肉罐頭,125克燻肉和150克蔬菜;115克果醬,85克奶酪,14克鹽,5克胡椒粉,兩克黃芥末;飲品包括20克紅茶,85克方糖,140毫升橙汁和70克拉姆酒。

英軍屬於標配

(6)

義大利軍隊生活

義大利打仗不行,夥食一流的,僅次於美軍。義大利口糧分4種:北非遠徵軍口糧:澱粉類主食630克,油脂40克,肉類240克,蔬菜350克,葡萄酒250克,啤酒250克,水果300克,點心60克,沒有義大利麵和通心粉,莫索裡尼嫌義大利麵做起來麻煩。

東線對蘇遠徵軍口糧

東線對蘇遠徵軍口糧

RG口糧,精銳傘兵口糧:除了基礎配給還有香腸,黑麵包,奶酪,乾果和葡萄壓制的能量棒。一包葡萄糖含片,一包速溶咖啡,一包硬糖和一根巧克力棒,怎麼會吃這麼多?

傘兵和RG口糧 大魚大肉

(7)

法國軍隊生活

法國陸軍野戰夥食分殖民地士兵口味,和本土食品口味,其中殖民地口糧多種多樣。野戰部隊主要種類有:法國麵包650克,油炸香腸100克,幹肉240克,其他則包括茶、葡萄酒、罐裝白蘭地、水果,咖啡,香菸等。野戰醫院和司令部配備烤肉、燻肉爐、釀酒設備和熱狗製作設備。

法國的幹口糧,牛肉罐頭和香菸茶

正在就餐的法軍野戰部隊

法國的幹口糧和溼口糧主要以牛肉罐頭劃分,幹口糧牛肉罐頭為幹肉,有咖喱味、麻辣味、鹹香味等,溼口糧牛肉罐頭有湯汁。

(8)

中國軍隊夥食

國軍: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乾菜二兩,鹹菜二兩,鹽和醬油7錢。這是精銳第5軍和74軍等部隊標準,老蔣強行規定。其他部隊差點,這是紙面數據,至於士兵能不能吃到,就要看軍需官了。

國軍普通部隊也吃不飽

中條山戰役,中國部隊大多一天只能吃到兩頓飯,中條山地勢偏遠,很難籌到糧食,十幾萬大軍出動了1/3部隊運送糧食、打柴、挖野菜,之所以戰敗,後勤原因不是沒有。

八路軍新四軍:八路軍新四軍與普通國軍屬同一戰鬥序列。國軍都吃不飽,八路軍新四軍自然更苦,常常糠菜半年糧,有上頓沒下頓,士兵大多骨瘦如柴。美國和蘇聯外援國民政府統一調配,共產黨一分錢拿不到。

1940年後,國民政府將軍隊三餐制改為兩餐,1944年底,每名士兵每日生活標準12元,而當時漢中白菜一斤30元,蘿蔔一斤20元。

歷史讓人沉重,14年抗戰太不容易。軍隊是國家長城,是抵禦侵略的拳頭,拳頭揮出有沒有力完全在於營養是否跟上。希望我們人民子弟兵吃的更好點,有強健體魄保衛祖國厚土藍天,碧海蒼穹。

點擊下方標題閱讀精彩內容:

1.落馬大老虎身邊的女人...

2. 權力當「取款機」,這個一把手終於被抓了

3.某局長被曝光38張夜店照,稱被人灌醉設局!

4. 權色仕途:看盡官場潛規則....

5.貪官們的獨特愛好...看的人都不好意思了

6.疫情之下,一個官員的震撼演講:百姓易欺,蒼天難欺!

後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大家閱讀後能點左下方「分享」出去,可以幫到更多人!或點擊「在看」,支持一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北歐五個國家裡,哪個軍事實力比較強大?
    丹麥、挪威、芬蘭的實力相當,冰島沒有正規軍隊,它的國家防務由挪威、丹麥兩國代管。剩下幾個國家裡面,挪威、芬蘭和丹麥三國的人口都在550萬左右,常規兵力也都在2~5萬區間,兵力佔比約0.7%。瑞典人口比以上國家都多,約1007萬,兵力約7萬,佔比也約為0.7%。不要小看了這個兵力佔比數字哦,因為軍事大國中,沒有超過0.5%的。(美國僅為0.4%,中國不到0.2%)。
  • 中國境內竟有外國軍隊?賴在北京47年之久,究竟是何背景弄不走
    朝鮮境內的美軍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為了跟蘇聯抗衡,美國在全球建立了多達上千個軍事基地,即便是到現在,美國在本土之外的駐軍兵力依然高達30萬,其中涉及到140個國家和地區,可鮮為人知的是,在這140個國家和地區裡,中國就是其中之一。
  • 「光碟行動」為何讓戰士感覺「吃不飽」
    看著戰士們餐盤中僅裝著不到三分之一的飯菜,再轉頭望著餐車中還有不少剩菜無人碰,劉博不禁嘆了口氣。餐車裡還有多餘的菜,為何戰士們卻喊吃不飽?事情還要從兩周前說起——前不久,上級機關在該旅檢查工作時,向旅領導提出「號召官兵加入『光碟行動』」的倡議。
  • 二戰結束後日本最怕哪個國家?不是美蘇更不是中國
    「二戰」結束後日本最怕哪個國家?」中,澳大利亞屬於同盟國一方。在著名的「紐幾內亞之戰」,作風彪悍的澳大利亞軍隊,將日軍打得苦不堪言。以前,從來都是日軍壓著敵人打,而這次,輪到他們被敵人壓著打了。日軍被迫藏在溼潤的山洞裡,身上都長了草。
  • 二戰主要參戰國的步兵鋼盔,哪款性能最好?
    >鋼盔是現代軍隊普通士兵最基本的單兵防護裝具,二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都有裝備,而且各國裝備的步兵鋼盔各有各的特點和長處,那麼在眾多的步兵鋼盔中,到底哪款性能最好?外型很酷很科學,盔沿後部延伸下垂的護耳能夠幫助士兵在戰鬥時候保持靈活性,還能有效的保護頭部安全,是當時最好的鋼盔。缺點就是製造工藝比較複雜,一般國家難以生產。當然,成本也比較高。
  • 在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到底是哪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早在西周時期,周朝分封的諸侯國至少在100個以上。不過,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從對岸阿兵哥抱怨吃不飽說當年國軍夥食
    說實話,小弟看著這份餐單咽了口唾沫,比我吃的要好,而大多數菜色和主食按照食量自取,實在不應該存在吃不飽的問題,只能說新一代的阿兵哥們入伍之前吃的太好,全然不知道之前國軍吃的啥玩意兒。話說抗戰中的國軍夥食,跟500年前我大明軍隊的夥食真的沒啥兩樣,就以江浙一帶的國軍中央軍吧來說吧,炊事兵挑著扁擔,一頭是大黑鐵鍋,另一頭就是調料這些傢伙事兒了,士兵們自己背著口糧,有條件的就背大米,沒條件的就只能是有啥吃啥了,至於菜,一般就是在駐地能買到什麼就吃什麼,當然跟我們現在的學校餐廳一樣,什麼菜最便宜吃什麼,士兵們吃的太好,當官兒的跟司務長吃什麼
  • 二戰同盟國中,哪個國家最坑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日三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中,美,英,蘇為首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
  • 漲姿勢|世界各國軍隊吃什麼?22個關於外軍飲食的冷知識
    人吃五穀雜糧,軍人同樣不例外。由於擔負任務不同,兵種不同,飲食自然也不大不相同。那麼世界各國軍隊到底吃什麼?怎麼吃呢?對於吃又發生哪些有意思的事?不要急,且聽我一一道來。1、西方國家的食堂一般是官兵分灶就餐的,但美國是個例外,由於兜裡有錢,基地餐廳食物品種豐富不說,所有的食物都是全自助,換而言之,在基地餐廳裡想怎麼吃、吃多少都隨你。2、在其他西方國家,士兵的夥食一般都是限量供應。
  • 一個菲律賓土豪家族的覆滅
    哥倫比亞和厄瓜多比委內瑞拉的形勢要保守得多,天主教會的勢力要大得多。但是在反西班牙戰爭的時候這事還可以不提,因為委內瑞拉也有天主教的保守黨。等到革命基本結束,政府的財政開支只剩下給獨立戰爭的老戰士發養老金這一項,其他的財政開支基本上就停下來了,政府基本上是一個空架子的時候,地方權力又全歸了過去的土豪。
  • 二戰席捲了半個世界,另外半個世界的國家,都在幹些什麼呢?
    二戰一直以來都是熱度不減的話題。一提起二戰,我們總是會想到歐洲或者亞洲,畢竟這兩個地方,都是二戰中最為慘烈的戰場。但是查閱地圖,我們就能發現,雖然二戰的範圍很廣,但是也只是半個世界。那麼,剩下的半個世界,這些國家或者地區,那個時候究竟在幹些什麼呢?
  • 二戰時,日本軍隊中的軍曹是怎樣的級別?為什麼能指揮一個炮樓?​
    摘要:二戰時期,日本軍隊中的軍曹是怎樣一個級別?和一般國家中的士官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軍曹能夠能指揮一個炮樓?
  • 二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8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
  • 象棋裡兵和卒為什麼都是五個呢?
    古代打仗,士兵的數量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小小一個棋盤如何容得下這麼多棋子,於是古人就簡化了。那為什麼兵和卒是簡化成了五個,而不是三個或者兩個甚至一個呢?這個就涉及到古代的兵制了。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那時候生產力落後,養不起常備的正規軍,也就沒有固定的軍隊。
  • 二戰中法西斯國家居然不止德意日三國,這7個國家也有份!
    說到二戰的法西斯國家,大家首先反應過來的就是德意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二戰的法西斯國家,有十個,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十個都是哪些國家。
  • 美軍強悍的後勤保障,二戰唯一做到讓部隊隨時有肉吃的國家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雖然近年來不少國家的軍事實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美國依舊是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撼動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 「二戰期間」納粹曾做過的五個殘忍實驗,一個比一個殘忍
    骨骼捐獻者通常在手術中就因大量失血而死,或者接受準備好的「注射死刑」。他們相信猶太人低於雅利安和北歐人種,德國帝國大學解剖部長August Hirt就建立了一個猶太人的軀幹收藏,以此「在科學意義上」證明雅利安是更高等的人種。
  • 解放軍常用半指手套,全指手套是美軍標配,這究竟有何講究?
    單兵裝備隨著各國對軍隊的不斷完善,為了讓士兵在戰場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他們身上的單兵裝備也變得越來越多。而美軍作為全球最土豪的軍隊,據說,光是美軍的一套防護裝備就高達數十萬美元。美軍一度為各位稱為「武裝到牙齒」的部隊,主要就源於他們的防護裝備太豐富,除了常見的防彈頭盔和防彈衣外,美軍還有專門輔助作戰的軍用手套。
  • 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權歸哪個國家?
    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權目前是埃及,但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蘇伊士運河的管轄權是由英國人說了算,英國人管轄蘇伊士運河將近一個世紀,而埃及完全管轄蘇伊士運河還不到
  • T34坦克為何能成為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而蘇聯最知名的怕是T34坦克,為什麼T34坦克會成為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第一點我想就是傾斜裝甲,蘇聯的這款坦克採用了傾斜裝甲這一先進技術,這一技術大大地減低了敵方炮彈的命中率,對方的坦克炮打在傾斜裝甲上會一定機率變成跳彈,加大了生存概率。  第二點則是更強的火力,比之蘇軍之前一代坦克T26來說火炮口徑大了一倍,比之同類型的德國坦克,口徑大了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