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te of the wounded lay with those who apply the first dressing」
--- Col.Nicholas Senn 1908
美軍既往資料顯示,戰時幾乎90%的傷員死亡發生在傷員到達醫療機構之前。越南戰爭的傷亡統計分析顯示,美軍中因大出血陣亡的傷員佔陣亡總數的 50% ,而其中 20% 的傷員如果救治及時,是可以被挽救的。現代戰爭戰場縱深更長,傷亡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發生,加之作戰單元小型化,作戰編成模塊化,作戰空間多元化,機動作戰快速化,單純依賴衛生人員伴隨保障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因此, 美軍高度重視對參戰人員進行戰傷救治訓練,並把不斷強化士兵的戰傷自救互救能力作為降低傷亡率的重要手段,以提高其自救互救水平,其中戰鬥救生員在提高單兵自救互救能力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美軍已經形成一套針對戰鬥救生員的完整培訓體系,從理論學習到資質認證已非常完善。本公眾號將陸續推送介紹美軍戰鬥救生員培訓課程系列,以供借鑑參考。【文末有美軍戰鬥救生員訓練視頻】
第一課 概論
美軍戰鬥救生員功能定位依據主要基於陸軍戰鬥條令和戰鬥救生員崗位設置需求。
功能定位 美軍戰鬥救生員通常由非醫學專業或不具備醫學知識背景的士兵擔任的, 但具有超出一般戰鬥人員的自救互救能力水平,是介於單兵自救互救和戰鬥衛生兵專業救治的中間過渡救治力量,旨在傷員發生時立即採取治療措施。美軍戰鬥救生員第一任務是參加戰鬥,第二任務才是傷員救治。
美軍戰鬥救生員擁有專屬的急救背包,作為單兵重要戰備物資,平時統一保管,執行任務時發放給戰鬥救生員。
TCCC強調,戰時傷員約90%戰鬥死亡發生於達到救治機構前的戰場環境中,大部分傷死原因是戰鬥救生員和戰鬥衛生兵所不能阻止的,如嚴重的顱腦損傷和肢體多發傷。能判斷哪些傷類能救治至關重要。
TCCC三個重要原則貫穿培訓課程始終:停止(出血、窒息等致命因素),減輕(傷害蔓延和傷情惡化等),恢復(基本生命體徵或生理功能)
在激戰中,好戰友中彈倒下了,排指揮官要求你繼續戰鬥,你該怎麼辦?正確選擇就是,拿好手中的槍繼續戰鬥!
地面作戰中主要常見傷死原因及分布:
可實施外科修復的軀幹創傷(10%)
嚴重創傷大出血(9%)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31%)
氣道阻塞(1%)
爆炸傷(7%)
張力性氣胸(5%)
大面積感染合併休克併發症(12%)
外科無法修復的軀幹創傷(25%)
TCCC救治理念貫穿戰鬥救生員培訓課程的始終:TCCC的三個重要階段劃分,火線救治、戰術救治、戰術後送治療,各階段具體差異可參見子菜單往期推文《TCCC:美軍戰術戰傷救治新理念》。
火線救治中,重點做好兩件事:應用止血帶,轉移傷員至安全位置。
在戰術救治中,雖沒有在敵方火力直接打擊下,但是缺醫少藥,救治依然受限。此階段仍然是以單兵自救互救為中心。在TCCC中,要求戰鬥救生員掌握的技能如下圖所示:
戰術後送區分醫療後送(MEDVAC)和傷病員後送(CASEVAC), 區別主要取決於後送工具。前者指的是利用專用醫療機動運輸工具(例如救護車)後送傷員。此類運輸工具不具備作戰用途,其上塗有紅十字標識,其內配備急救裝備、藥材和醫護人員。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戰術後送應儘量採用此種形式。後者乃指利用非專用機動運輸工具(例如汽車)後送傷員,其上無急救裝備、藥材和醫護人員配備,但可能臨時配備快速反應部隊及有近距離空中支援。
戰鬥救生員需要掌握了解的幾個專業術語:傷員、救治人員、自救、互救、醫療救治
隨堂練習:戰鬥救生衣對受傷戰士施救,肯定屬於互救範圍了
專業術語學習:醫療救治機構、集傷點
專業術語學習:解剖學部分
專業術語學習:出血、敷料、繃帶、戰地止血包、急救繃帶、戰鬥止血繃帶、止血帶
旋壓式止血帶(CAT)。藥袋中放有對乙醯氨基酚、羅非昔布和加替沙星。
解剖學術語:遠端、近端、動脈、靜脈
隨堂練習:只能選擇四肢嚴重大出血的止血技術,戰鬥救生員畢竟不是醫學專業……
戰鬥救生員要對自身作用有個客觀正確的認識,你沒有想像地那麼偉大
本課小結:大多數戰鬥死亡是由於傷勢過重造成的,即使戰鬥救生員或戰鬥衛生兵也無能無力。但是,如果在戰場你能應用好止血帶、保持傷員氣道開放和正確處置開放性氣胸,那也能救活很多人的命!
第二課 火線救治
在火線救治環節,能採取的救治措施極為受限,面對身邊的傷員你有時不能給予任何有效救護措施,這時候你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對敵火力還擊,繼續戰鬥。
當你在火線戰鬥中發現1名傷員,可採取的行動有:
1. 採取掩護並且火力還擊
2. 壓制敵人的火力
出於對自身武器裝備的自信與依賴,美軍非常注重以優勢火力壓制敵人,並將其視為火力下救護最重要的信條,即所謂「以優勢火力反擊敵人,就是最好的醫藥」。
3. 防止傷員受到進一步傷害
4. 繼續戰鬥,火力吸引,轉移敵方針對傷員的火力攻擊。
5. 確定是否存在救治條件
6. 指導傷員自救
7. 告知傷員應用自身攜帶的CAT止血帶實施自救止血
8. 「裝死」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避免補吃子彈
9. 保持與傷員的對話交流,以實時掌握傷員情況
接近傷員。當傷員嚴重受傷不能移動時,你可靠近傷員實施救治。
在火線條件下,靠近傷員有很大風險。你首先要環視一下戰場環境和周邊地物地形,然後設計好你的行動路線,不要忘記請求戰友給你火力掩護。
抵近傷員後,首先要立即對傷員進行整體情況評估,然後決定採取何種治療措施,預測你採取任何行動的後果。
接近傷員中需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採用一個相對安全的路線接近傷員,二是偵察傷員周邊區域是否有敵方攻擊行動,如小型武器射擊,三是偵察周邊是否可能有爆炸裝置和化學毒劑,四是偵察附近建築物的結構穩定性。
火線環境下的救治措施:
1 判斷傷員是否還有反應
2 如果傷員發生爆炸性肢體離斷,應立即應用止血帶
3.將傷員轉移至安全位置
4.接管傷員武器和執行任務必備物品
在火線環境中,有些時候你要放棄對面前傷員的救治:如實施救治會使你的生命面臨巨大危險,或其他受傷士兵救治需求更加急迫,或傷員傷勢嚴重已經沒有生存跡象。
在火線條件下,你可能會根本沒有時間檢查傷員的意識反應,一旦轉移至安全地域,你要立即全面檢查傷員意識情況,並判斷傷員意識清醒水平。
隨堂練習:在戰場上,作為戰鬥救生員,單能把傷員的大出血控制住,就能救活很多人了
出血控制:立即檢查傷員有無潛在危及生命的動脈大出血,火線環境中,只有威脅生命的大出血才需要給予處理。
一旦確定,立即在傷肢殘端應用止血帶,即使表面上沒有再出血的跡象。這個時候,不要在浪費時間在其他救治技術上,唯一要做的就是「止血」。
轉移傷員至安全地方
當你準備轉運傷員時,傷員的步槍怎麼辦?如果可能,親自接管。
當脫離火線環境,不在敵方直接火力打擊範圍時,可以採用攜帶的戰救器材對傷員進一步實施TCCC中規定的戰術救治措施
AVPU:意識狀態分級。
A-警醒
V-聲音
P-疼痛
U-無反應
A 傷員意識警覺,知道他是誰,日期,他在哪裡,等等。
V 傷者沒有警覺,但對口頭命令有反應。
P 傷員對痛苦有反應,但對口頭命令沒有反應。
U 傷員沒有反應(無意識)。
如果是在火線環境中對傷員施用止血帶,現在(戰術救治階段)要重新評估出血情況。
暴露傷口
如有必要,應用第二根止血帶
如果不需要止血帶,請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特別注意:如果止血帶應用超過6個小時,切記不要再去除止血帶。剩下的交給醫務人員來處理。雖然所有戰士都應掌握止血帶自救與互救技術,但是只有醫務人員能做出去除或更換止血帶的決策。
戰場上傷員以多發傷居多。要注意檢查傷員四肢是否有任何未經治療的隱藏致命傷口,並對其進行治療。
在戰術救治階段要繼續做好傷員評估和治療:
保持傷員氣道開放
密封胸部任何開放傷口
治療其他傷口
口服藥物
採取措施防止休克
注意向分隊領導匯報救治情況,如果需要,派出1名戰士去找戰鬥衛生兵(醫務兵)來實施專業救治。
傷員監護:重新檢查傷員的意識水平。如有需要,實施胸腔穿刺減壓。讓分隊指揮官實時了解傷情變化情況
1.填寫傷情卡,做好傷員傷情評估和治療記錄
2.優先申請醫療後送(MEDVAC)
3.如果MEDVAC不可用,再考慮使用傷病員後送(CASEVAC)方式撤離
4.繼續監護傷員情況
本課總結:
在火線救護環境下:
如果需要接近傷員:
籌劃好每一步行動
如果傷員出現嚴重的肢體出血,立即使用止血帶
將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切記,時刻保持對傷員的反覆評估!
美軍戰鬥救生員訓練視頻
補充:
海灣戰爭中,美軍在每10名士兵中挑選1人接受專業培訓,成為戰鬥救生員,在實戰檢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美軍要求所有的入伍新兵都應參加戰鬥救生員培訓,並在此期間通過考試。通常情況下,美軍一個班、一個分隊或者同等規模的部隊配備1名戰鬥救生員。相比戰鬥衛生兵(Medic),戰鬥救生員的主要優勢在於一旦身邊出現傷員,能及時為其提供救護,包括止血、進行靜脈輸液以及控制休克等,以延緩傷情惡化,為衛生兵等專業醫務人員的到來爭取時間。戰鬥救生員的培訓和應用對於提高戰場黃金十分鐘甚至更早期的單兵自救互救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