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傳統的式盤到紙上快速起局法
奇門與太乙、六壬在歷史上合稱為「三式」,既然叫「式」(軾),
就是運用式盤的轉動來進行預測的。因而,轉盤或叫活盤奇門遁甲,應該是歷史上的正宗,或叫主要方法。奇門遁甲原本來源於軍事上的排兵布陣,所以代表軍隊的十天幹符號,在九宮八卦陣上跳來跳去,也就說採取九宮跳澗法來布陣。一旦成為一種預測術以後將代表天時的九星、代表人和的八門、代表神助的八神納入其模型之中,就未必都按照地盤上排兵布陣的隊形來運轉。其中九星代表天體、代表天時,地球圍繞它們運轉,或者按視覺認為它們圍繞地球運轉,這些天體自有其軌道,不會按地上九宮跳澗路線來運轉。
紙上快速起局法,借用民間智慧題「一個西瓜切四刀,九塊西瓜十塊皮」的井字形切法,把奇門式盤改為井字形格局,既保留了天、地、人、神四層盤,又巧妙地把時間、空間方位直覺地再現出來,更完整更巧妙更靈活地表達出奇門遁甲的太極認知原理。
這種紙上井字格起局法,既簡捷明晰,一目了然,又便於保留預測資料,利於事後研究得失,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奇門的預測、決策水平。同時,這種方法不容易出錯,可適合各種年齡段的人使用,掌上起局法只適合年輕又記憶力特別好的人使用,上了年紀、記憶力差的人,用掌上起局法就不適應了。 二紙上井字格起局法的步驟
第一步,先把陽曆時間的年、月、日、時,換算成幹支歷。這也可以說是學習奇門遁甲以及其他一切古典預測術的第一道關口。也就是要把幹支記年、記月、記日、記時搞得滾瓜爛熟,最好能夠記住每年、每月、每天的幹,一般萬年曆上只有年、月、日幹支,那麼這一天下午4點10分的時辰幹支是什麼呢?這就要根據日上起時法來推出。
日上起時法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日上起時法,古人又叫五鼠遁元或五子遁元。也就是根據每天的日幹求出其子時天
幹方法。這段歌訣的意思就是:日天幹甲和己的,從這一天子時起甲子,然後按甲子、乙丑、丙寅……的順序往下排,也就是說子時的天幹是甲。日天幹為乙或庚的,從這一天子時起丙子,然後按丙子、丁丑、戊寅、己卯……的順序往下排,也就是說子時的天幹是丙。丙日或辛日,子時天幹為戊,即從戊子、己丑、庚寅、辛卯……依次往下排。丁日或壬日,從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依次往下排。戊日或癸日,則從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依次往下排乾支。
當代一天24小時與幹支歷一天十二地支的對應關係是固定的,比如上例下午4點10分,即16點10分,是在幹支記時一天十二地支的申時內,即下午3點-5點或叫15時-17時之內。
按照日上起時法中的口訣,8月20日這一天是乙卯日,也就是說
日天幹是乙,符合「乙、庚丙作初」的口訣,所以這一天子時應從丙子數起,然後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這樣就把下午4點10分這一具體求測時辰的幹支甲申求出來了。於是首先把求測之時的幹支歷寫在下邊:
辛巳年丙申月乙卯日甲申時。
這就是起局的第一步。
第二步,根據二十四節氣和這一天幹支的符頭,確定這一天的奇門用局,也就是定局。
查2001年8月20日在立秋節內,立秋節上中下三元的用局是二、五、八,20日乙卯,它的符頭就是前一天即19日的甲寅,符頭日地支寅、申、巳、亥的用中元局,這樣應決定了8月20日乙卯日應該用立秋中元陰遁五局,這就是上節講的定局。
第三步,根據確定的用局,畫出井字格,先布地盤的三奇六儀。
比如:8月20日乙卯日這一天用陰遁五局,這就是說在奇門地盤上,必須把甲子戊元帥先布在五宮內,然後按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永遠不變的隊形,依據陰遁逆排的原則,將己、庚、辛、壬、癸、丁、丙、乙分別布在四、三、二、一、九、八、七、六宮內。
第四步,我們講的是時家奇門,所以要把具體求測時辰的旬首(10個時辰為一旬,故旬首必然是甲),也就是六甲(在奇門地盤值班的六甲大將)找出來。然後根據六甲遁在六儀下的原理,看值班某甲大將隱遁在哪一宮,該宮所對應的九星就是值符,該宮所對應的八門就是值使門,換句話說,就是依據時辰旬首來確定九星值符和值使門。
比如8月20日乙卯日甲申時這一例,一看是甲申時,它本身就是旬首,就不用再找了。甲申遁在庚下,現在地盤庚在震三宮,震三宮固定對應的九星是天衝星、八門是傷門,由此就確定了這個時辰的奇門格局中,天衝星為值符,傷門為值使門。
這就把天盤值班的星,人盤值班的門找出來了。
第五步,轉動天盤,確定九星的落宮位置,首先依據值符隨時幹的運轉規律,把值符星排到時辰天幹這一宮的天盤位置上,同時把它原來所在宮地盤的三奇六儀攜帶著也寫在值符所落天盤位置上。然後按轉盤奇門的規律,即天蓬星後邊依次跟著天任星、天衝星、天輔星、天英星、天芮星(天禽星寄到天芮星身邊一起轉)、天柱星、天心星(順時針方向)的固定隊形,將其他八星以及它們分別攜帶的原來宮位地盤的三奇六儀一起排到應該落宮的天盤上。
比如上例,確定了天衝星為值符,依據值符隨時幹運轉的規律,
時幹是甲申時,而甲申是遁在庚下邊的,所以就把天衝星排到天盤上,同時把它原來所攜帶的地盤三奇六儀庚,也帶到了天盤上。
然後按九星圓形轉動的固定位置,依次將天輔星和己寫在四宮天盤上,天英星和癸寫在九宮天盤上,天芮星和辛、天禽星和戊寫在二宮天盤上,天柱星和丙寫在七宮天盤上,天心星和乙寫在六宮天盤上,天蓬星和壬寫在一宮天盤上,天任星和丁寫在八宮天盤上。
這樣就形成了九星都在本宮天盤上和天地盤三奇六儀相同的伏吟格局。
第六步,轉動人盤,確定八門的落宮位置。
在第四步中依據旬首落宮位置,已經找出了值使門。值使門運轉的規律是隨時宮,也就是隨時辰地支的落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按陽遁順行、陰遁逆排的順序來排宮次。
比如上例,值使門為傷門,甲申遁在庚下,說明申時值使門就在庚所在的三宮,因此人盤傷門仍落在三宮。由於值使門在本宮不動,其他八門也在本宮不動,所以就形成了八門伏吟的格局。
如果上例不是甲申時求測,而是丁亥時求測,值使傷門就要按照陰遁逆排的原則,從申時所在的震三宮,酉時退到坤二宮,戌時退到坎一宮,亥時退到離九宮,即按三、二、一、九宮的逆排順序,到亥時應落到離九宮位置,值使門一旦確定落宮位置,其他八門則按活盤奇門中八門圓形轉動的規則,順時針依次排在其他七個宮內,比如值使傷門落到九宮,則按順時針方向,傷門前邊的杜門就落二宮,杜門前邊的景門就落到七宮,景門前邊的死門就落到六宮,死門前邊的驚門就落到一宮,驚門前邊的開門就落到八宮,開門前邊的休門就落到三宮,休門前邊的生門就落到四宮。如此八門落宮位置就確定了。
活盤或叫轉盤奇門與飛盤奇門的區別就在於不僅九星值符確定落宮後,其他八星不走九宮跳澗的布朗式曲線,只按圓形位置轉動;而且,值使門確定落宮位置後其他七門也不走九宮跳澗的布朗式曲線,也按圓形位置轉動。
只是,值使門在確定落宮位置時,按陽遁順行、陰遁逆行的九宮跳澗的布朗式曲線排宮次。比如上例乙卯日丁亥時,如果是陽遁,則值使傷門的落宮,按陽順宮次,即申時在三宮,酉時在四宮,戌時在五宮,亥時在六宮的次序,確定值使傷門落六宮,值使門確定以後其他七門則不在按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的跳澗順序排列,而按八門在奇門盤中組合的圓形固定位置依順時針方向轉動即可。這就是值使傷門落六宮,一宮則為杜門,八宮則為景門三宮則為死門,四宮則為驚門,九宮則為開門,二宮則為休門,七宮則為生門。
總之,第六步轉動人盤是比較難的一步。有的初學者往往思路不清,把確定值使門落宮的方法與後來轉動其他七門的方法混為一談,二者的方法不同,也是轉盤奇門與飛盤奇門的重要區別之一。
第七步轉動神盤,確定八神的落宮位置
奇門起局中地盤、天盤、人盤確定以後,最後一步就是轉動神盤,
確定小值符、騰蛇、太陰、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的落宮位置。八神的排列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只要按照小值符隨大值符(即九星值符)落宮、陽遁八神順時針排列、陰遁八神逆時針排列的原則進行就可以了。
比如上例2001年8月20日下午4點10分求測,大值符天衝星在震三宮伏吟,那麼小值符也就隨之落在震三宮神盤上了,其他七神按陰遁逆時針排列,即騰蛇落在艮八宮、太陰落坎一宮、六合落乾六宮、白虎落兌七宮、玄武落坤二宮、九地落離九宮、九天落巽四宮。
如果是乙卯日甲申時陽遁5局,那么九星值符則是天柱星,天柱星在七宮伏吟,八神落宮就是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了,這就是小值符落七宮、騰蛇落六宮、太陰落一宮、六合落八宮、白虎落三宮、玄武落四宮、九地落九宮、九天落二宮。
至此,一個奇門格局的地盤、天盤、人盤、神盤就算排完了。
(三)奇門起局中的一些規律
利用井字格紙上快速起局法,熟練以後,一般情況下,在一、二分鐘內就可以起出一個奇門格局,比搖六次起一個六爻卦還要快。
同時,熟練以後,你還會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凡是六甲之時問事,不論是甲子時、甲戌時、甲申時,還是甲午時、甲辰時、甲寅時,由於是時家奇門的旬首,六甲大將在地盤值班,它所在的宮位對應的九星在天上值班,對應的八門在人間值班,因而必然是星、門都伏吟格局,即九星、八門都在本宮伏著不動,這樣一來,九星所攜帶的三奇六儀必然也是伏吟格局,即天地盤上下兩個奇儀符號相同。記住這個規律,凡遇到六甲之時問事,起局就更簡單更快了。
比如,凡是六癸之時(在大六壬中稱為旬尾、閉口),即癸丑、癸卯、癸巳、癸未、癸酉、癸亥這六個時辰求測,由於天幹只有十個,從甲到癸正好十位,而奇門只有九宮,所以無論是陽遁還是陰遁,值使門是順排宮次(即從小數到大數),還是逆排宮次(即從大數到小數),八門必然又轉回本宮,所以六癸時必然都是八門伏吟的格局(九星不一定伏吟)。如上例,如果是2001年8月20日下午1點-3點即未時求測,則幹支歷為:辛巳、丙申、乙卯、癸未,陰遁5局,甲戌旬,甲戌己在地盤4宮,所以天輔星為值符隨時幹癸落9宮,而杜門為值使門,從甲戌時所在的4宮,按陰遁逆排宮位,乙亥時到3宮,丙子時到2宮,丁丑時到1宮,戊寅時到9宮,己卯時到8宮,庚辰時到7宮,辛巳時到6宮,壬午時到5宮,癸未時到4宮。由此,可看出,凡值使門隨旬首六甲在某一宮,到六癸時,由於中間數過九個宮次,所以必然又回到原來的宮位。
辛巳、丙申、乙卯、癸未。
陰5局,甲戌旬,天輔星為值符落9宮,杜門值使落回本宮伏吟;
第三條規律,就是凡是戊、癸日的癸亥時,無論是陽遁還是陰遁的任何一局,都是星、門伏吟局。原因是,凡是戊、癸日的癸亥時,其旬首必然是甲寅,甲寅遁在癸下,值符隨時幹必然又落回本宮,值使隨時宮也必然又回到本宮。
比如:戊申日癸亥時求測,甲寅旬,陽2局,天柱星值符,驚門值使,格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