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在抗戰中之二:暗戰!和日本特務機關過招

2021-02-07 老周新視野

軍統在抗戰中之二:暗戰!和日本特務機關過招

遲傑

摘要:自從抗戰全面爆發開始,軍統就全力投入了對日本的情報戰,和日本的特務機關展開了一系列的過招,剷除出賣機密情報的漢奸、暗殺日本特務以及真真假假和日本特務機關「議和」,在看不見硝煙的情報戰線上,也同樣進行地有聲有色。

圖1:重慶曾家巖151號戴笠公館舊址,抗戰時期這是軍統和日本特務機關暗戰的指揮中樞

挖出了隱藏的「鼴鼠」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就此打響。在華北戰場硝煙瀰漫之時,中國高層也將目光投向了長江流域,8月5日,蔣介石召集了最高國防會議,會議決定在上海進攻日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同時封鎖江陰要塞一線最狹窄的長江江面,既阻止日本軍艦從海上溯江而上進攻南京,另一方面將日本在長江中下遊南京、九江、武漢、宜昌等各口岸的軍艦和商船來個甕中捉鱉。但是就在7日晚,長江中下遊各地的日本艦船就突然全部沿江順流而下,在江陰封鎖線還未建立之前就通過了江陰江面,逃之夭夭。顯然,江陰封鎖計劃洩密了!而這次國防會議的級別相當高,只有國防委員會委員才有資格參加。蔣介石立即命令警憲特機關在一個月之內務必偵破此案。

圖2:由於洩密,江陰封鎖線功虧一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25日,蔣介石再次召開軍事會議,討論關於下一步對日作戰的有關問題,會上蔣介石提出自己要親赴上海前線視察,當時淞滬會戰已經進入高潮,南京到上海之間的交通都處在日軍飛機的封鎖之下,為了確保安全,與會人員建議蔣介石乘坐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的坐車去上海,因為許閣森的坐車懸掛英國國旗,日本是不敢公然攻擊中立國英國的汽車。

第二天蔣介石臨時改變了計劃,沒有前往上海,結果英國大使許閣森的汽車儘管懸掛著醒目的英國國旗,但仍在途中遭到2架日軍飛機的反覆攻擊,汽車被擊毀,許閣森重傷。毫無疑問,蔣介石原來的行程也已經洩露了。

這兩件事串聯起來一分析,國民政府行政院高級機要秘書黃浚兩次會議都作為會議記錄在場,具有重大嫌疑。黃浚自幼聰慧過人,有「神童」之譽,是梁啓超的得意門生,曾留學日本,回國後在同鄉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推薦下擔任了行政院高級機要秘書。而當時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總領事須磨彌吉郎和黃浚是早稻田大學的同學,通過這層關係,須磨將黃浚拉下了水。

圖3:時任行政院高級機要秘書從而能夠接觸到高端機密的黃浚

當時南京警備司令部已經成立了「外事組」專門負責對日本的情報工作,戴笠的特務處也已經在日本總領事館安插了內線,兩方面聯手迅速就鎖定了黃浚。再通過對黃浚的嚴密監視,發現黃浚很狡猾,他從不和日本人直接聯繫,總是由他的司機去新街口附近的一家咖啡店接頭。進店後將自己的禮帽掛在衣帽間的衣架上,然後接頭的日本人也將一頂同樣的禮帽掛在衣架上,最後兩人根本不用說話只要拿了對方的禮帽走,就完成了情報的交接。於是特務處立即安排了一次周密的行動,接頭的日本人剛拿到禮帽要返回領事館,路上就被自行車撞上了,隨後就被路邊的警察送到了醫院,在混亂中,禮帽裡的情報被拍了照再原樣放回,就這樣拿到了黃浚通敵的確切證據。

蔣介石接到報告後,命令「務必一網打盡,不使一個漏網」。特務處便偽造了一封須磨給黃浚的信,指示黃浚在次日晚約齊所有「有功人員」在黃浚公館聚會,屆時須磨親自到場進行嘉獎。黃浚不疑有他,召集了全部手下,等來的卻是特務處的行動人員——抗戰諜戰劇《胭脂》中就是以這個情節為藍本的。

接著,特務處和警備司令部「外事組」又聯合行動,對已經偵察清楚的日本特務據點進行了全面收網,逮捕了多名日本間諜,繳獲了電臺、武器等特務裝備,一名日本間諜神田久之因為開槍拒捕而被擊斃。

1937年12月,黃浚及其兒子黃晟被以賣國罪判處死刑,公開槍決,成為抗戰全面爆發後第一批被處決的漢奸。其他涉案人員也都被判刑。須磨則因為黃浚諜報網被一網打盡而調離中國,降職擔任駐美國大使館參贊。

但故事還沒結束,1939年6月日本外務省次長清水留三郎到南京視察,南京總領事隆重設宴招待,當時南京城裡的日偽軍政要員盡數到場,包括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山田乙三中將、參謀長吉本貞一少將、副參謀長鈴木宗作少將、軍報導部長谷荻那華雄大佐、特務機關本部部長兼駐偽維新政府最高顧問原田熊吉少將以及偽維新政府行政院長梁鴻志、偽立法院長溫宗堯、偽內政部長陳群、偽綏靖部長任援道、偽南京市市長高冠武等人,場面堪稱豪華。因此軍統(特務處已在1938年升級為軍統)指示在領事館的內線詹長麟在宴席上投毒,由於參加宴會的人員超過了預先估計,準備的毒藥分攤到每個人的酒裡,分量就不足以致命了,因此最後除了兩名領事館的日方職員中毒而死,其他的日偽軍政大員雖然中了毒但都被搶救了過來,儘管如此,金陵投毒案的影響還是非常大,極大震懾了日偽。

詹長麟在下毒之後順利離開領事館,在軍統的安排下安全撤離南京,到達大後方後獲得了5萬元的重獎和一座「英勇殺敵」的銀盾。

圖4:晚年的詹長麟

抗戰版的蔣幹盜書

八一三淞滬會戰開始後,日軍加緊了對中國的情報戰,日本華北特務機關長松室孝良派其助手南本實隆少將秘密潛赴上海,主要負責搜集中國軍隊戰略級別的情報,並策反中國軍隊的高級將領。南本到上海後首先就找到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時任特務處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參謀長的楊振華,以金錢美女相誘惑,希望楊振華能夠提供中國軍隊的高價值戰略情報。

圖5:日本華北特務機關長助理南本實隆

楊振華隨即就將這一情況報告了戴笠,戴笠馬上就決定將計就計,和南本周旋,同時摸摸日本特務機關的底細。戴笠派出了特務處駐上海辦事處處長兼蘇浙行動委員會人事科科長文強負責和南本接頭,文強是毛澤東的表弟,黃埔四期,早年曾加入中共,脫黨之後進入特務處,很受戴笠器重。接受這項特殊任務後,文強化名李文範,冒充國民黨元老李烈鈞的兒子,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的身份由楊振華引見給南本。見面後南本表示急需得到中方統帥部對日作戰的決心、動員的兵力、部署和裝備情況等情報。

圖6:負責和南本進行秘密接觸的文強

第一次見面結束時,南本給了文強一包用報紙綑紮得很嚴實的東西,文強就帶著這包東西去向戴笠匯報,戴笠連叫「你這個書生啊,日本人要是送的是炸彈我們不就全完了!」經過仔細檢查後打開,原來是整整1萬元法幣,當時法幣還是很值錢的,像文強這樣的中級軍官月薪也不過一百來元法幣。戴笠見南本初次見面就如此出手闊綽,馬上就判斷日本人肯定急於要獲取情報,於是指示文強來了個獅子大開口,要求400萬法幣的報酬。南本為了能得到情報,一口答應,給了文強現金40萬元,支票360萬元(但後來未能提現),這筆錢就成了特務處蘇浙委員會別動隊的軍費了。文強則將特務處精心準備的假情報提供給了南本,當時淞滬會戰正是最緊張的時候,中國軍隊幾乎把所有的預備隊都投入到了一線,在杭州灣北岸幾十公裡長的海岸線上,只有2個步兵連、1個炮兵連和少數地方武裝防守,極為空虛。但是在特務處提供的假情報上卻是足足部署了2個軍6個師!中國方面也希望通過這個假情報來達到兵不厭詐的目的,讓日軍不敢在杭州灣北岸登陸。

南本之後又進一步提出宋子文是國民黨內部英美派的骨幹人物,也是堅持對日作戰的強硬派,所以希望文強能夠暗殺宋子文,還給了5萬元的暗殺經費。戴笠認為暗殺宋子文肯定不可能,決定乾脆收網,以商量暗殺宋子文的計劃為誘餌,將南本騙過來之後一舉除掉。

為此,戴笠在赫德路上挑選了一所獨立宅院,調集了特務處上海行動組的趙理君、王兆槐等人員,設下了埋伏。之前,文強和南本先後見面七次,戴笠計劃第八次見面採取行動,除掉南本。

但是到了約定見面的時間,南本卻始終沒有出現。原來就在約定第八次見面的前一天,11月5日,日軍的後援部隊第10軍約10萬人在金山衛大舉登陸,對中國軍隊在淞滬防線的南翼形成了戰略包抄。淞滬會戰進入了日軍反攻的第三階段,南本已經不再需要和中方聯繫,也可能南本已經有所察覺其中有詐,所以也自然不會再來赴約,使得戴笠除掉南本的計劃落空——在電視連續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就很真實地再現了這段歷史。

圖7:11月5日,日軍在金山衛登陸,淞滬會戰進入了第三階段

南木實隆1941年晉升中將,擔任日軍駐偽滿洲國最高顧問。網上曾流傳他在1943年被中國馬夫常隆基打了一記耳光後擊斃,這個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1944年南本還擔任了日本駐北平特命全權公使,1945年日本投降後還被中國列為戰犯。

除掉日本「帝國之花」的美女間諜

  1942年4月的一個晚上,一個穿著旗袍的美豔女子在上海霞飛路上的百樂門咖啡廳門前下車,將車鑰匙交給門童,就徑直向咖啡廳的旋轉門走去。突然有人輕輕喊了一聲,「南造雲子!」這位女子下意識地回頭,但她立即就感到不妙,趕緊加快腳步向旋轉門衝去,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叭、叭、叭」三聲槍響,她連中三彈應聲倒地——這個被狙殺的女子就是日本著名的女間諜南造雲子。

南造雲子的父親南造次郎就是一名老牌間諜,所以從小就對她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少年時代就已精通射擊、騎馬、歌舞。13歲時南造雲子被送到日本神戶間諜學校,學習漢語、英語、射擊、爆破、化妝、投毒等特工技術。在間諜學校受到了日本著名大特務土肥原賢二的賞識,並專門對她進行了特別訓練。南造雲子畢業就被派往中國。1929年,南造雲子來到南京,化名廖雅權,以失學青年的身份作掩護,進入國民政府軍委會湯山溫泉招待所當招待員。南造雲子嬌俏迷人很快就憑色相勾引了一批國民黨高級軍官,竊取了許多重要軍事情報,比如上海吳淞司令部擴建炮臺的情報等。

圖8:有「帝國之花」之稱的日本女間諜南造雲子

被南造雲子徵服的軍政大員不在少數,據說連考試院長戴季陶也都被南造雲子「搞定」,從戴季陶嘴裡自然獲得了不少情報。特務處發現後報告了蔣介石,戴季陶和蔣介石關係極為密切,所以蔣介石雖然沒有追究戴季陶的責任,但卻從此不再讓戴季陶參加涉及軍事機密的高層會議,也不讓他閱看相關文件。

上文提到的黃浚也是南造雲子的工作對象,黃浚、南造雲子和須磨彌吉郎就是這個情報網的三大核心,所以黃浚的整個情報組被破獲後,南造雲子也被波及,被捕後卻收買了看守成功逃脫。

圖9:影視劇中的南造雲子,實際上她根本不是軍人

汪偽政權成立特工總部,也就是臭名昭著的76號時,就曾得到過南造雲子的大力扶植。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南造雲子擔任日軍上海特務機關第一課課長,抓捕過大批抗日誌士,還一手摧毀了軍統的十幾個聯絡點,抓捕了數十名軍統特工人員。因此,軍統對她可以說是恨之入骨,多次策劃針對南造雲子的暗殺,但特工出身的南造雲子自然深諳其道,非常警覺,每次都能逃脫,直到1942年4月那天孤身外出,才被一直追蹤她的軍統人員抓住機會,一舉擊斃,時年33歲。

暗戰「桐工作」機關

日軍在攻佔武漢、廣州之後,急於實現媾和,儘早從中國戰場的泥潭中脫身,儘管已經在扶植了汪精衛成立偽政權,但對整個戰局影響並不大,因此決定展開對蔣介石的爭取拉攏,代號「桐工作」。

1939年11月,鈴木卓爾中佐擔任日軍香港特務機關長,工作重點就是找尋與重慶國民政府的聯絡渠道。12月,鈴木找到了老朋友香港大學教授張治平,請張治平聯絡宋子文的胞弟,時任重慶政府駐香港西南運輸公司董事長的宋子良。宋子良以需要請示宋子文為由婉拒。戴笠得知後認為可以乘機和日本特務機關接觸,摸摸日方的底牌,於是經過蔣介石批准,派人假扮宋子良和日方開始接觸。

圖10: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

12月27日,由軍統特工曾政忠假扮的宋子良和鈴木進行了第一次會面。「宋子良」提出了重慶政府願意議和的初步條件。

1940年1月22日,雙方又進行了第二次會談,「宋子良」表示重慶方面仍有日本預料不到的抗戰實力,目前也看不出蔣介石有與汪精衛合作的意圖,還提議胞姐宋美齡將在最近去重慶,如有需向蔣介石傳達的事項可以轉告。

2月3日,雙方第三次會面,「宋子良」提出希望進一步了解日方的真實意思,他將於2月5日前往重慶向蔣介石當面匯報,然後將攜帶蔣介石的回覆意見返回香港。

2月10日,雙方進行第四次會面,「宋子良」表示已經向蔣介石作了匯報,蔣介石於2月7日召開國防會議,決定派出信任的人作為代表來香港。

2月14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謀今井武夫大佐和大本營第八課課長臼井茂樹大佐到達香港,偕同鈴木一起與「宋子良」會面。「宋子良」表示重慶方面的代表將攜有蔣介石的委任狀,並且希望與日本方面有同等地位、身份的代表在香港舉行會談。

圖11:今井武夫(中)1945年8月代表日軍在芷江和中國洽降

今井武夫見過「宋子良」後,立即返回東京,向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和陸軍大臣畑俊六匯報。21日,由參謀次長將會談情況詳細稟明天皇。

3月8日起,中日雙方在香港東肥洋行進行正式會談。日方代表為今井武夫大佐、臼井茂樹大佐、鈴木卓爾中佐;中方代表為重慶行營參謀處副處長陳超霖、最高國防會議秘書主任章友三、宋子良、侍從次長張漢年和張治平。會上,日方代表出示了陸軍大臣畑俊六及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開具的身份證明書。中方代表第一天沒有帶來委任狀,第二天帶來了由最高國防會議秘書長張群開具的身份證明書。會談中日方提出了八項條件的備忘錄。第三天中方代表通知鈴木,中方代表經過徹夜協商,大體同意備忘錄,並已向重慶請示。但在當天晚上,中方代表聲稱接到蔣介石的回覆,拒絕了日方提出的八項條件,另外提出了八項意見,雙方因此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3月23日,也就是汪精衛預定在南京成立偽政權的前三天,鈴木應「宋子良」的緊急邀請趕來會談。「宋子良」表示接到蔣介石的緊急指示,對日方的八項備忘錄基本無異議,但對承認滿洲國問題有困難,正努力說服反對者,希望日方推延汪精衛成立政權的時間。鈴木回答重慶方面必須立即派遣秘密代表談判,並於25日前答覆。由於這個插曲,汪精衛偽政權的成立因此推遲了五天,延後到3月30日。

圖12:假扮宋子良的軍統人員曾政忠

3月25日後,鈴木與「宋子良」還有接觸,「宋子良」強調重慶方面有和平誠意,正在努力實現中。

5月13日,日方代表今井、鈴木與中方代表章友三、「宋子良」在九龍半島的一處旅館會見。中方代表聲稱:「當前和平的難題是中國承認滿洲國問題,與部分日軍駐兵問題。這可以暫放它一放,留待日華恢復和平後,再談判解決。只要秘密預備會議日華雙方取得一致意見,中日兩軍即可停戰。同時,重慶政府將發表反共聲明。因此,希望在6月上旬仍由原班人馬在澳門舉行第二次會談。」這次會談時,鈴木已經對「宋子良」的身份有了懷疑,特意從房門鑰匙孔中偷拍了照片,帶回南京給認識宋子良的人辨認,但還是無法確定。

6月4日,今井武夫、臼井茂樹、鈴木卓爾在澳門與陳超霖、宋子良、章友三、張治平會談,中方代表表示在承認滿洲國及日軍在中國駐兵問題上,絕對難以接受,並稱「有汪無蔣,有汪無和平」。由於中方態度堅決,會談兩天,毫無結果。

6日,雙方經磋商後決定由日、蔣、汪舉行三方會談。關於會談地點,日方提出在上海、香港、澳門三地中選擇,中方則提出在重慶或長沙。

今井武夫和「宋子良」的會談就這樣斷斷續續地進行,一直到9月,戴笠認為這個渠道已無利用價值,電令曾政忠停止與鈴木見面。

在整個會談中,中國方面從始至終提供的身份證明和相關文件全是軍統精心炮製的假貨,所有的談判都在戴笠的遙控指揮下,一面表示有和平的誠意,並在談判中給日方造成可能達成協議的假象,但一談到實質性問題,就堅決拒絕,甚至還使汪精衛偽政權的成立也因此推遲了幾天,完全是把日方耍了個滴溜溜轉。

1945年曾政忠在上海被捕,在獄中被曾在香港會談中擔任翻譯的坂田誠盛認出,今井武夫還特意趕來和他見面,這時曾政忠也大方承認自己是軍統人員假冒宋子良。

就這樣,日本方面處心積慮的「桐工作」非但沒有達到誘和重慶國民政府的目的,反而被軍統利用這個機會摸清了日本的底牌,大大忽悠了日本了一把。

以上僅僅是軍統在整個抗戰期間和日本特務機關幾次比較有名的過招,類似的情況公開和不公開還有很多,軍統在多數情況下都佔得了上風,成為沒有硝煙的暗戰戰場的勝利者。

本文首發於網易軍事

相關焦點

  • 英雄無名 --抗戰中的風語者之諜影暗戰
    百團大戰後,日軍加強了對八路軍的情報工作,為搞清八路軍核心機關及重大戰役前的兵力部署,專門制定了「C號作戰計劃」,電子技術遙遙領先的日軍施盡渾身解數,總也破譯不了八路軍的密電,而八路軍卻連連破獲日軍部署兵力的密電,這是怎麼回事呢? 八路軍在與日軍通訊情報戰過招時,創造了一個「獨門秘籍」。
  • 他是日本皇族最厲害的特務,為了殺他,八路軍與軍統唯一一次聯手
    今天介紹這位就是日本很厲害的特務,而且還是日本昭和天皇的親外甥,來到中國後擔任少將機關長,能力非常強,僅僅半年時間就逮捕了國共兩方的情報人員571人,給當地八路軍和國軍的情報系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基本上讓當地中方情報系統癱瘓,為了重新獲取情報,八路軍和軍統唯一一次合作要除掉他,他就是吉川貞佐。
  • 暗殺、破壞、策反:軍統特工在淪陷區的鋤奸戰
    在「諜戰劇」的影響下,民國特務機構「軍統局」幾乎家喻戶曉,然而在大多數諜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對「軍統」這個帶著些神秘和恐怖色彩的機構展現得非常失真,漏洞百出。歷史文獻中的「軍統」有狹義和廣義兩層說法,狹義的軍統特指成立於1938年,改組於1946年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一詞就是這個機構的簡稱;而廣義的軍統時間範疇則要長得多,它包含了20世紀30年代的「復興社時期」,抗戰中的「軍統局時期」以及1946年改組後的「保密局時期」,文藝作品中最容易將三者混為一談。
  • 中統和軍統的區別 細談國民黨中統軍統的區別
    說道軍統大家都知是國民黨的特務部門和一些暗殺活動的組織,在很多的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見軍統的出場,關鍵軍統中的戴笠也是比較出名,讓軍統更多人知道,但是實際中統也是一個特務機構,那麼軍統和中統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中統是幹什麼的呢?今天就讓AK軍事網小編給您揭秘中統和軍統的之間區別。
  • 軍統特務究竟有沒有?
    最近關注203師起義,發現網上一個細節,即,「1949年5月,203師起義與投誠錯失良機是因為軍統特務作梗」,也有更具體說「一個叫徐連長軍統特務作梗
  • 軍統和中統到底有區別
    軍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特工人員最多時近五萬名,分布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交通運輸機構,乃至駐外使領館,專門以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等手段進行反共、鋤奸等特務活動。抗戰爆發後,黨務調查科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復興社特務處改組為軍委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中統負責黨務,軍統負責軍事情報。
  • 軍統?你還會傻傻分不清楚嗎?民國時期的中統和軍統是怎麼回事?
    軍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國民黨統治集團為維護其統治而設立的特務組織。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軍事委員會密查組」(1927年建)、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7年建)。主要負責人為戴笠。軍統局內勤組織共有八處、六室、一所;外勤組織在各大城市設「站」,在各省設「區」,在一些重要城市設「特別班」。
  • 國民黨特務機構揭秘
    蔣介石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進行所謂「清黨運動」,大肆迫害共產黨員、進步人士和革命青年。為執行這一政策,早期特務組織隨之建立並不斷發展演變。蔣介石運用特務組織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與其早期經歷與性格有關。他固執、倔強、多疑,並且深諳權謀之術。
  • 軍統和中統是蔣介石的左右手,戴笠逞強好勝,一山不容二虎
    隨著軍統勢力的日益膨脹,戴笠在國民黨派系鬥爭中的攻擊性、排他性越來越強。戴笠的攻擊目標,當然要首推CC系的中統特務。
  • 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自掏腰包當市長,一生未置辦房產
    結果土肥原賢二在很長時間裡全家只能住在一所僅兩間的租來的小房子裡。「土肥原不說謊」其實,土肥原「為國吃虧」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陸軍大學畢業,土肥原進入參謀本部的第二年,以陸軍上尉的身份來華,他進入了日本駐北平的特務機關坂西公館,在坂西機關工作過五年,從此成為日軍中最有名的中國通之一。
  • 蔣介石用來鉗制和監視戴笠的秘密武器,「軍統智多星」唐縱
    特務處最早的組織架構是:處長戴笠(黃埔六期),副處長鄭介民(黃埔二期),主任秘書唐縱(黃埔六期),這就是後來並稱「軍統三駕馬車」的元老級人物,分別也是軍統內部浙江幫、廣東幫和湖南幫的首領。蔣介石與戴笠在我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統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戴笠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得以逐步把軍統打造成為令人談虎色變的巨大地下組織,高峰時期內外勤人員超過5萬,直接和間接掌握的特務武裝更是數字驚人。而實際上,蔣介石從特務處成立之初,就已經籌劃安排了對戴笠的鉗制和監視,以防其脫離自己的掌控,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湖南唐縱。
  • 軍統特務潛藏志願軍29師,險帶來滅頂之災,敗露後不知所終
    隨後,中國政府對留在大陸的軍統人員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清洗,到了50年代中期,軍統在大陸的勢力基本被肅清,在臺灣的中統軍統也被合併為軍情局,軍統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老實說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挖出了不少軍統老特務,但大多數都屬於沒牙的死老虎,只有極少數軍統特務還敢於積極活動。那麼,誰是解放後還折騰得最歡,最猛的軍統特務?是北京飛賊段雲鵬?還是上海殺手朱山猿?
  • 【公安紅色檔案揭秘】日本特務組織之「板浦聯絡所」
    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為了密切配合其軍事行動,鎮壓、破壞抗日組織,圍剿、蠶食和封鎖抗日根據地,和在其它地方一樣,日軍在軍事佔領連雲港(時稱連雲市)地區後,迅即建立了特務組織,進行特務活動。期間曾先後設立「特務機關」、「陸、海、空情報部」等13個系統22個特務單位。
  • 抗戰時期,軍技室是啥機構?戴笠死活要搶它,山本五十六因它而死
    在軍統局方面,本來其內部並沒有設立破譯日本密碼的機構,但以戴笠的胃口和野心,此刻他正是積極擴張勢力之機,因此當然要插上一手。他拿出來對付溫的「棋子」就是軍統電訊負責人魏大銘。關於魏大銘其人,軍統老特務沈醉曾在其所著回憶錄中有如下的記載:「論搞電訊工作,魏大銘的確是一把好手。抗戰前,他在上海國際無線電臺任報務員。
  • 風蕭蕭兮-中共與'軍統'聯手斃天皇外甥吉川貞佐少將(上)
    日本大本營經過一番檢討後認為,必須加強「必要的情報作戰」。為此,1939年下半年,日寇將在華從事多年特務活動的「有功之臣」吉川貞佐升任華北五省特務機關長。題外話:日本在戰前戰後的華北特務系統:1935年,日軍大本營為統一領導,將平津和通州等華北特務機關全部劃歸土肥原領導,土隨即率特務機關進駐北平,開始大搞「華北自治運動」。土肥原離任後, 華北特務機關由張家口特務機關長松井源之助接管。
  • 軍統頭子的四角關係——戴笠死後,毛人鳳與鄭介民、唐縱的爭權史
    抗戰勝利以後,全國人民呼求自由民主, 要求裁撤特務機關,戴笠就謀劃把軍統組織 化整為零,當時戴笠想攫取海軍司令的寶座,而將軍統化身、滲透到各地的警察局, 準備在內政部成立警察總監部,用以消化軍統特務。唐縱、鄭介民也認為軍統這塊招牌在有些地方寸步難行,於是於 1946 年 7 月正式成立保密局代替軍統,將它掛靠在國防部,軍統在抗戰後接收的敵偽現金和財產一律作為保密局的發展經費。1949年蔣介石下野後,毛人鳳成為蔣介身邊最寵信的人。蔣介石由奉化親抵上海時,毛人鳳時刻隨侍在側。
  • 《色戒》特務頭目原型斃命照:搞了一輩子暗殺 臨死時也是個慫貨
    它是日本授意下組建的汪偽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因設在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而得名。該特務機關在抗戰期間屠殺了大量的國共人員和進步人士,而他的頭目便是丁默邨。當時在軍統內部與一處處長徐恩增、二處處長戴笠齊名。1938年8月,軍統改組,丁默邨的第三處遭到裁撤,他也就此失去了職務,僅在軍事委員會內掛了個少將參議的空職。這時的丁默邨又再次動起了「改換門庭」的心思。
  • 中共美女間諜,製造了戴笠特工生涯最大敗筆的軍統電臺案
    ◆張露萍當張露萍來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報到時,葉劍英就把她叫到辦公室,非常認真而嚴肅地對她宣布了組織決定:派她到國民黨軍統機關電臺去做地下工作,和國民黨軍統特務進行情報鬥爭。當時,南方局給張露萍規定了三項任務:一是讓她擔任軍統電臺特支書記,領導已經打入軍統機關內部的張蔚林、馮傳慶;二是直接與南方局聯繫傳遞情報;三是相機在軍統內部繼續發展黨員。就這樣,根據組織的安排,她以張蔚林「妹妹」的身份作掩護,由黎琳改名張露萍。張蔚林從軍統電訊總臺宿舍中搬出來,在牛角沱附近租了兩間房子,與張露萍在那裡住下來。
  • 大陸最後的三個軍統特務,在隱姓埋名生活64年後,留下一張合影
    間諜雖然處於_時_沒有硝煙的_班_戰場,但他們與那些在戰_康_場中廝殺的_鳳_士兵們一樣_向_,在戰爭中有_餘_著不可或缺_曾_的作用。在近代時期,間諜也被稱為特_紅_務,這些特務_湯_老謀深算,可以想出各種_牧_巧妙的對策_韋_。
  • 沈醉的特務經歷與改造生活
    戴笠死後,沈醉捲入軍統的內部黨魁之爭,後被繼任者毛人鳳「發配」雲南邊遠,任「國防部」保密局雲南站站長、「國防部」少將專員,再任雲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遊擊司令等,卻陰差陽錯地被雲南省主席盧漢挾持著起義,從而走上從特務到改造生活的新生之路。沈醉是少有的能文能武之才。據說七十多歲時尚能吃核桃不用錘子,手一捏就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