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葛兵
只做優質軍事內容,讓你獲得軍事知識,充實軍迷每一天,一萬期的長徵路。
前幾天,南部戰區官方授權的軍事公眾號「南路一號」發布了一組圖集,內容為第75集團軍某旅,在滇西高原組織實彈射擊訓練。
本來嘛,實彈射擊訓練沒啥稀奇的,但在這組圖集中,出現了一款新型自動榴彈發射器。
▲新型自動榴彈發射器
這東西之前從未正式亮相過,也不知道名字,卻出現在實彈射擊訓練的靶場上,可能是研製工作基本完成,少量發給部隊試用,或者已經定型但還沒有上戶口。
不過小兵兵看到這東西,心裡一揪!
完了,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不但沒治好,反而病情加重了……
眾所周知,兔子對火力不足的焦慮已經成為一種執念,但這種執念絕不是蘇聯式傻大黑粗,過分追求口徑和射程。我們在提高火力的同時,也非常重視裝備的易用性和適應性。
今天,胖兵就著新型自動榴和大家聊聊,我兔是如何靠「輕字訣」耍流氓的。
從外觀上看,新型自動榴與我軍現役的同類裝備都不一樣,身管、機匣、彈藥箱和腳架都是新設計,不過給三腳架前腿打螺栓,防止腳架被炮口上跳時帶著亂飛的做法,倒是老兵們傳下來的經驗。
▲紅圈處為固定腳架的螺栓
使用自動榴的士兵要備一把錘子
另外從圖集中我們也多少能推測,新型自動榴可能非常輕便,從體積上看,如果不安裝腳架和彈藥箱,估計可以「抱在手裡顛著玩」。
而從第一次露面就是滇西高原上這一點來看,這款自動榴可能還是一款「山地榴」。
沒辦法,輕,就是放肆的資本……
▲「班長一發打不掉怎麼辦?」「打五發!」
上世紀7、80年代,兔子把手伸向鷹醬和毛熊的屁股,效仿Mk19、AGS-17的設計理念和用途,開始研製自己的同類裝備,並成功開發出我軍第一代自動榴彈發射器——QLZ-87(下文簡稱87式)。
▲女兵射擊87榴
在理論驗證階段,軍工兔認為美蘇兩國的自動榴都太過沉重,Mk19淨重35.2公斤,裝上三腳架和彈藥箱後的戰鬥全重更是重達62.4公斤!
▲美軍Mk19榴彈發射器
蘇聯的AGS-17倒是輕了很多,全重只有31公斤左右,但30×29毫米口徑的彈藥殺傷力較弱(Mk19為40×53毫米),還無法使用反裝甲的化學能破甲彈(HEAT),功能比較有限。
▲俄羅斯小姐姐試射AGS-17
講真,讓小兵兵抱著30公斤的可樂桶,來個肥宅快樂百米跑還行,可換了榴彈發射器……估計不出20米就得原地癱倒。
而如此大的重量,對於80年代的解放軍來說實在無法接受,而且原因相當無奈。
▲三十多公斤的裝備可以短距離徒手搬運
但無法整裝背負行軍
那時我們還在奮力實現「騾馬化」到「摩託化」的轉變,許多陸軍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的戰術機動依然要靠鐵腳板,嚴重缺乏運輸和戰鬥載具的現象比較普遍。
因此部隊在國產自動榴立項之初,結合自身情況提出了重量較輕、結構緊湊、機動性好、殺傷力高的設計指標,要求「可以上山打遊擊、兩人抬著就能走」。
所以兔子家的「糖豆發射器」從一開始,就在搞輕量化。
▲為了儘可能減重,87式的結構非常緊湊
而後來的實踐卻證明,這是非常明智的決策。
最終,形似一根大鋼管的87式達到了設計目標,戰鬥只有全重20公斤,比1983年服役的Mk19Mod3輕70%,比蘇聯AGS-17輕35%,是當時全世界最輕的步兵自動榴。
▲87式有輕/重兩種作戰形態
但都需要抵肩射擊
重量一減下來,就有了戰術發揮空間,必要時可以三人一組攜帶發射器、三腳架和彈藥進行短距徒步奔襲,咔咔兩下組裝完成就能開轟,管你人肉包還是輕裝甲,統統給老子炸!
▲步兵可將87式拆分攜行
作為中國第一款自動榴,87式在服役後得到了廣大官兵和指戰員的一致認可。
然而,87式卻沒能讓戰士們的笑容「迅速火力覆蓋」。
這件主打輕便易用的新銳武器,竟然在短短幾年內就開始「落伍」。
▲這就叫「笑容逐漸火力覆蓋」
大家都知道,我兔一般喜歡用最終設計定型的年份給新裝備命名,但87式卻十分例外的用立項年份命名。
它從9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到全軍基本完成列裝已經是千禧年以後的事了。
▲駐港部隊也是首批裝備87式的部隊
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這也就產生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87式的設計概念與部隊的實際情況產生了很大的年代落差,它自身的結構特點逐漸難以適應全新的作戰環境,也在使用中暴露出一些問題。
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純步兵手操的方式已經落後於時代,我們也開始考慮自動榴的車載和多平臺發展。
另一方面,也有部在使用後反映87式的彈鼓有時會因振動而脫落、右側手柄握持感不佳等問題。
▲2004年的戰耕節目(CCTV-7)截圖
架在老式吉普上的87式相當罕見
於是為滿足部隊需要,湖南輕兵器研究所又研製出QLZ-04(下文簡稱04式),不僅解決了87式通用性差、帶彈量少等一系列問題,也跟上了部隊機械化發展的大潮,直到目前仍是我軍的主力自動榴。
▲世界名畫:《純粹的快樂》
圖中的車載自動榴就是04式
04式經過全新設計,改用結構更簡單、動作更可靠的自由槍機式原理,並放棄87式的6/15發彈鼓,使用30發彈鏈箱進行供彈,徹底解決了火力持續性差的缺陷。
考慮到液壓緩衝器削減了後坐力,車載使用時武器也處於固定狀態,04式沒有沿用87式抵肩射擊的方式,而是和重機槍一樣採用雙鏟手柄和推壓擊發板,方便士兵操作。
▲04式可加裝瞄具提高有效射程
嚴格來說,87式和04式無論外觀還是內在都截然不同,儘管年代相差不遠,但還是被劃成兩代自動榴。
不過只要你留心,就會發現兩者都沒有脫離一個主線:輕量化。
04式為了增加可靠性、降低後坐力,全重(不含彈藥)增加到了24公斤,但這仍然比美俄兩國的主力自動榴輕很多,再加上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幾公斤的增重完全可以接受。
▲04榴的機匣比87厚重,可靠性更強
24公斤什麼概念?
比全球最輕的89式重機槍(全重26.5公斤)還輕!
因為輕,我兔的自動榴可直接裝備到連級,而美俄一般只裝備到營級。
大家別小看這個重量問題,十幾公斤的差距就決定了環境適應性的不同,省掉這些重量可是能讓裝備上高原地區作戰。
▲我軍戰士在高原地區使用89式重機槍
高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是否比熱帶雨林更複雜姑且不論,單一個含氧量低就非常要命。
別說普通人初上高原時會出現高原反應,即使一個身體健壯、長期駐守高原的士兵,也很難在缺氧狀態下保持海平面的體能水平,在那種環境中節省體能就是保護生命。
▲戰士在高原使用87榴進行射擊訓練
正因如此,步兵的裝備夠不夠輕就成為能否上高原的關鍵因素。
有些裝備上不去就是上不去,你能用車輛運載,但它無法跟隨步兵作戰,這樣就會產生火力空缺。
恰好,主打輕量化的國產自動榴和89重都能夠滿足這個要求,即便在高原也能給步兵提供點/面、直/曲結合的殺傷火力。
▲04榴也能上高海拔地區作戰
大家可以設想一個場景:在海拔好幾千的高原地區,敵人擺弄著只能半自動射擊的自動步槍瘋狂叫囂,這時對面山脊線突然出現幾個嚼著雞蛋肉乾的人,一邊架自動榴,一邊架89重……
什麼叫絕對火力優勢?
什麼叫笑容逐漸失控?
你品,你細品。
既然說到這,胖兵還得再提一嘴,我兔玩自動榴雖然師從西方,但也不乏中式特色的犀利玩意,比如全球獨一號的QLU-11式狙擊榴彈發射器(下文簡稱11式)。
這支狙擊槍……不對,這門狙擊炮配備白光、夜視瞄準鏡、浮動式瞄準鏡導軌、組合雷射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的火控設備,民間喚為狙擊榴彈炮【#滑稽】
▲「聽說你想當機槍手?食我高爆彈!」
雖然它也使用國產35毫米系列榴彈,但它的有效點射距離可達1000米,能夠在600米距離上連續將3發榴彈炮打進同一扇窗戶,轟爆對面機槍手狗頭自然不在話下。
順便,狙擊榴只有13公斤,單兵背著就能上高原作戰,我軍「炮狙手」已經開始用它在高原地區展開訓練,要是這東西再配合前面的自動榴和89重……
▲夭壽啦!狙擊榴上高原啦!
吹著口哨犁著地,來自火力覆蓋的純粹快樂會越來越多哦親~
十幾年來,我軍越發非常重視裝備適應高原環境的能力,除了輕量化的步兵武器,還有15式輕坦、07A自行榴、181卡車炮等能夠適應高原環境的各型裝備。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你上不去的我能上去,你能上去的我還能給你打掉,能把我怎樣?」
參考資料:
南陸一號:裝彈,開火!——李名虎、陳克杼、段少博
幀察點:為山地戰打造的我軍超輕「步兵大炮」,差點在高原前線打響第一炮——幀察
槍炮世界:QLZ87自動榴彈發射器
兵器知識:QLZ04式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
維基百科:AGS-17、Mk 19 grenade launcher、QLZ-87 grenade launcher
中美關係,到底會在在曲折中堅定前行,還是會在不斷衝突中降至冰點?回顧歷史,評判現狀——中美關係,未來將走向何方?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中美」查看詳情。
●痛快!西方的黴運年到了,繼美國大騷亂之後,這國也亂了!
●22萬人,在香港進退兩難
●MATLAB開了第一槍,中國該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