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企鵝評測團上線了Beats Solo Pro耳機的眾測活動,本期共有5位成員獲得評測資格。
本篇文章是此次眾測活動上線的第一篇文章,來自飛行學員欽。
---我是分割線----
大家好,我是努力學飛的飛行學員,欽。
在日常生活中,飛行越來越成為大家遠距離出行首選的交通方式之一,坐過飛機的人應該都知道,飛機上噪音已經成為了飛行過程中無法忽略的存在,不少人總是會抱怨飛機上的噪音影響自己的休息啦,打擾自己看書啦。
但是我想說的是,大家坐的噴氣式飛機能夠提供更加密閉的環境,在噪音控制方面已經坐的非常不錯了,而我們開的飛機,可要比噴氣式飛機的噪音大多了。
那麼,我開的飛機有多吵呢?
你可以想像一下,兩臺超大功率的電風扇,就隔著一層薄薄的玻璃在你耳朵邊上吹是什麼感受,所以不誇張的說,其我們每天開著的,就是一臺能上天的拖拉機,熬過這個階段的飛行員,基本上都可以「助聽器預警」了。如果光說大家沒有啥概念的話,可以點開下面的視頻感受一下~~
拖拉機有多吵,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這個時候,降噪耳機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平常訓練時使用的降噪耳機都是來自Bose和Telex的航空耳機,不是我們挑剔,而是這些在降噪能力上遠超消費級別的耳機在市面上真的屈指可數。
不過這段時間,我非常幸運地通過企鵝評測團拿到了Beats Solo Pro這款耳機,主動降噪也正是它的主要賣點之一,那我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一定要戴著它開上我心愛的拖拉機,上天試一試它的降噪效果到底如何。
初見
在拿Solo Pro之後,包裝盒的耳機圖案隱隱給我一種Beats EP的錯覺,粉藍的配色很討喜,所以我暫時就叫它小藍吧。
不得不說Beats的做工很蘋果,很精緻。Solo Pro更有高級感同時也對得起2000+這個價位應有的水平,不再有外露的滑軌,合適的阻尼都體現出它與Solo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Solo Pro的通透模式,老年人的助聽器,就是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它通過收集環境音並經過一定的處理,然後再播放給用戶,這個功能很好的解決了戴上耳機和別人無法交流的尷尬,而且Solo Pro在通透模式下,播放的聲音更加真實,就像是別人真的在你耳邊說話一樣。
切換時直接通過左耳下方的按鍵,就可以實現降噪和通透模式的切換,兩個字: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一加7 Pro連接播放的時候,出現過兩次斷鏈的情況。而在與iPad或者iPhone的連接中不僅連結速度很快而且沒有出現斷鏈。在ios設備上還可以直接設置耳機的降噪模式,讓使用者更加直觀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模式。
Solo Pro並不是罩耳式設計,而是通過更大的夾合力度使耳機緊貼耳朵,雖然耳棉厚實也挺軟,不過長時間佩戴以後還是會感覺很不舒服。同時Solo pro的重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點,起碼比我的Sony WH—CH700N重的很明顯。
Solo pro的續航能力和包裝盒上寫的沒多大區別,由於取消了3.5mm插孔。導致它只能通過藍牙進行連接。
但是who care~
開啟降噪續航22多個小時足夠用了,不開降噪續航可以達到40小時。真香!再加上充電速度也不賴,充電10分鐘續航3小時,坐飛機的時候,有登機找座的功夫充會電,就夠飛一趟京滬了。
另外,Solo Pro沒有開機鍵,直接打開耳機摺疊就可以開機,然後在你戴上耳機以後發現它就已經連結上了iPad/iPhone。大大的提高了易用性,如果不想用了也很簡單,直接把耳機摺疊起來放進自帶的收納包裡。化繁為簡,無時無刻在告訴我,它和iOS設備才是真正的搭檔。
衝上雲霄
前面提到了,Beats Solo Pro沒有耳機接口,無法連接機上的通訊系統,所以很可我在開飛機的時候就不能用它了。
不過這也沒關係,畢竟除了自己開,看別人開飛機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嘛,所以我就將作為本次飛行唯一的一位乘客,在享受專機服務的同時,體驗一下Solo Pro的降噪功力。
「可以起飛!9192」
隨著油門設置為起飛位,飛機開始在跑道上開始滑跑。V1,Vr,抬輪~建立正上升收輪,著陸燈,滑行燈關。我們的飛機在進近空管的指引下加入了計劃航路,同時我們的飛機也趨於平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盡收眼底。唯一影響舒適性的東西就是發動機的噪音和外面的風噪。
這時候我想起了我的小藍~直接拿出小藍打開摺疊,降噪就來了。
坐在後座上,帶著Solo Pro,一句汽車的廣告詞突然出現在我腦子裡,「在每小時60公裡的勞斯萊斯車中,最大的噪聲來自於鐘錶走動的聲音」。
想來要是把我這架拖拉機賣了換輛勞斯萊斯確實沒有問題,那麼小藍又能否給我提供一個那麼安靜的環境呢?
作為消費級的降噪耳機,Solo Pro的效果和專業的航空降噪耳機還是有一些差距,但是也足夠隔絕來自發動機的絕大多數噪音了,腦袋邊上的兩個大風扇可算是溫柔一點了,實際給我的感受更像是坐在一輛行駛在高速路上的大巴車。
我不用開很大的音量就可以在飛機上聽歌,當歌聲超過一半音量,飛機帶來的噪音就可以基本屏蔽。在飛行中聽一首陳奕迅演唱的《衝上雲霄》主題曲,讓我整個飛行階段變的如此愜意。
而當我需要和機組交流的時候,我也只需要按下左耳下方的模式鍵,就可以啟用通透模式,Solo Pro會將人聲放大再通過耳機播放出來,人的說話聲會更加清楚,這下帶上耳機反而會感覺更加容易溝通了。
在聯繫好目的地塔臺之後,我們的飛機進入了進近下降階段,坐過飛機的人應該又都知道了,這個時候空乘人員會提醒你讓你摘掉耳機準備降落,這次雖然我坐的是專機,但是我也還是摘掉了小藍,收進了包中(其實主要是幫同學盯著點,免得他犯啥錯)。
摘到小藍的一瞬間,嗯,我從勞斯萊斯回到了拖拉機中,機上引擎巨大的轟鳴聲和風噪讓你一秒回到現實,安靜的音樂環境沒有了,舒適的專機體驗也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坐在我前面這個看起來有點緊張的同學,和他旁邊向來不苟言笑的教官,真慶幸這時候不是我在操縱飛機。
「地面靜風,可以落地」
下滑、收油門、接地、剎車,飛機緩緩的脫離跑道,我們一行三人到達了目的地機場。
因為小藍的陪伴我這次的飛行可以算是我最愉悅的一次,要是小藍也可以作為航空耳機該有多好。
柴米油鹽的日常
回到了地面,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一樣的有網癮少年的室友,和看不完的學習資料。
飛行結束後,我帶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宿舍,準備聽一些音樂放鬆一下自己,順便複習一下航路圖。剛坐下,我那網癮少年的室友就開始了他的表演,通過他敲擊鍵盤的力度和速度我推測他是祖安人。
作為祖安人的他自然不知道自己手下的機械鍵盤到底發出過多少次痛苦的哀嚎,戴著耳機專注遊戲的他,恐怕也不知道我們瞄向他的拖鞋舉起又放下了多少回(沒辦法,開黑的時候還得抱他大腿)。
不過有了Solo Pro之後,祖安人舍友就已經不再是影響我學習和休息的因素了,感覺到吵的話,只要戴上耳機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就可以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當然了,如果想要跟室友交流的話,只要打開通透模式,就可以更真實地聽到外面的聲音,交流也是絲毫不會有障礙。
總結
總體來說Solo Pro和iPhone給我的感覺一樣。它足夠方便易用,足夠均衡。
一鍵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切換,精緻的做工和蘋果的生態都是不錯的競爭力。強大的蘋果H1晶片,讓我把使用它的時間成本降到最低。
如果我是一個喜歡潮牌,喜歡簡單的生活方式的人,我肯定會喜歡Solo Pro。
顯而易見我也確實是這樣的人。
近 期 精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