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成霸權倒逼時代覺醒—反思歷史覆轍的關鍵時刻到了

2021-02-18 華語智庫

作者:葉志雄(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原新華社高級記者、常駐聯合國首任記者、非洲總分社首任社長、經濟參考報副總編輯、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二戰)勝利75周年,也是戰後維護世界和平國際權威機制聯合國成立75周年。當前嚴酷的世界形勢,使這個值得紀念和反思的日子,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 

(一)   重蹈歷史覆轍的風險

今年是新世紀20年代開局之年。新年伊始,一貫標榜民主自由人權衛士的美國,便給世人帶來諸多不詳之兆。

1月3日,美國通過衛星定位、無人機發射飛彈刺殺伊朗軍政要員蘇萊曼尼,地點則在被美誘使發出邀請的伊拉克。而對如此赤裸違背國際準則與道德底線的行徑,當時有外媒擔心是否會引爆美伊全面戰爭,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美歷經18個月貿易戰,1月15日終於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外媒認為中美緊張關係可能趨緩。然而,就在中國人民傳統春節(1月25日)當天,美國瀕海戰鬥艦蒙哥馬利號便直闖中國南海島礁附近海域「自由航行」,挑戰中國主權。28日,美國眾議院又通過「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幹涉中國內政。30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幸災樂禍說,中國新冠疫情有助在華美企回流本國!2月3日,《華爾街日報》更打出種族主義辱華標題:「中國是真正亞洲病夫」!2月中旬,國務卿蓬佩奧、防長埃斯帕、眾議長佩洛西,又在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輪番攻擊「中國威脅」。這一切,使倒退到建交41年來最低點的中美關係雪上加霜。

美俄關係早已惡化到艦機對峙、劍拔弩張。去年8月美國退出1987年美俄「中導條約」,迅即研發新型中程飛彈,引起俄方高度警惕。今年1月31日,美國《新聞周刊》透露,美國已將低當量W76-2核彈頭部署到田納西號核潛艇,「可能增加衝突演變為核戰爭的可能性」。2月22日,防長埃斯帕還到戰略司令部現場觀看對俄有限核打擊的模擬「微型演習」。26日,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在安理會上警告說「不受約束的核競賽幽靈」再次籠罩在世人頭上!

(二)   川普奉行什麼主義

川普於2016年11月美國大選勝出。就任3年多來備受國內外非議,但民意調查支持率至今保持高位。民主黨彈劾鬧劇今年2月5日以「無罪」落幕。不出意外,他還可能在今年11月大選中連任。這一切,並非偶然。

上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獨霸世界。如今,美國世界霸權地位開始相對衰落,但仍是世界「老大」。這是美國在當今世界戰略格局中客觀全面準確的歷史定位。否則,當前美國朝野的「戰略焦慮」從何而來?被極少數美國冷戰狂人、戰爭狂人奉為至寶的「修昔底德陷阱」論從何談起?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又作何解釋?

當然,美國高官政客出於政治考量是難以公開承認的。在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前國務卿克裡就否認「衰落論」。不過他是將「美國世界霸權地位開始相對衰落」的概念,異化為「美國是否已經衰落」而予以反駁的。至於某些自詡「清醒」的人士,以美國仍是世界「老大」的種種數據,譏諷對這一歷史趨勢的認知為狂妄無知,更不值一駁。

美國經濟總量的世界佔比,已從二戰後的一半下降到約四分之一。美國失去世界頭號製造業大國的地位,實體經濟已顯現空洞化。作為最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長期缺失。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使美國從發戰爭財蛻化為面臨財政無底洞。外貿逆差、財政赤字、公私債務不斷惡化。「次貸危機」終於引發08年金融危機。經濟全球化未照顧到弱勢群體,貧富懸殊加大。美國大量亞非拉移民的民族熔爐優勢,因種族主義變成民族衝突、暴力頻發的災難。民粹主義大行其道,建制派大失人心。毫無從政經驗但精明霸氣的巨商川普就在這歷史背景下應運出馬。他以煽動民粹主義為群眾基礎,以反對建制派、反對現行國際秩序為旗幟,以挽救美國為政治號召,終於「意外」登上總統寶座。

川普奉行什麼主義?法國《世界報》今年2月17日社論稱之為「川普主義」,這未免籠統。國際輿論常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種族主義等等說法是其不同角度的內涵,霸凌主義則側重其外在特徵。至於認為孤立主義是「戰略收縮」,或認為其四面出擊是「戰略擴張」則實屬誤解。其實,從美國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歷史發展看,從美國在當今世界戰略格局的歷史定位看,概括地講,不妨稱之為「守成霸權主義」。這是守成霸權在瘋狂反撲歷史階段的集中表現。

川普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本質上就是:充分利用美國仍是世界「老大」的尚存優勢,全力阻擋守成大國美國世界霸權地位開始相對衰落的歷史趨勢,不擇手段維護和加強美國世界霸權地位。其種種倒行逆施的言行舉措,歸根到底是要「美國優先」,即極端霸凌的「國家利己主義」!

守成霸權主義必然是有兩重性:孤注一擲的瘋狂性與冒險性和色厲內荏的虛弱性與不確定性。這同川普的個性和行事做派有關,但根本上是守成霸權主義本質屬性的必然表現。世人對此都應有高度警惕與充分估計。

堂堂美國國務卿藉口「新聞自由」為2月3日《華爾街日報》辱華事件辯護,3月2日又將世界通訊社新華社等駐美新聞機構稱為「外國使團」,並以限制名額名義變相驅逐數十名中國駐美新聞人員。美國國務院還用地主之便,拒發籤證阻止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等國家代表出席聯合國總部會議,激起要求將聯合國總部遷出紐約的呼聲。其喪失理智的瘋狂程度可見一斑。總之,美國已成為威脅世界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成為世界重蹈歷史覆轍風險的策源地。

然而美國卻提襟見肘、顧此失彼。它出於「大國競爭」急需,不得不在今年2月29日與塔利班達成「和平協議」,企圖結束陷入泥潭的18年阿富汗戰爭,調回1.3萬美軍,可是3月3日雙方戰火又起。它得不償失、進退失據。對華貿易戰傷害有關美企及廣大消費者,騎虎難下。它戰術冒失、戰略短視。總統一上臺便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反令日本坐享其成。它霸凌全球,卻大大損害了國家形象、信譽及盟國對其信賴度。

 

(三)   倒逼時代覺醒

物極必反。美國守成霸權主義的瘋狂成為對各國政要及世界人民極好的反面教員,激發了時代覺醒。

在美國刺殺蘇萊曼尼事件中被利用了的伊拉克,立即通過議會決議「停止外軍存在」對美軍下逐客令。美國拒絕便是非法,美軍基地附近還不斷發生襲擊事件。1月28日,美國推出所謂中東和平「世紀協議」方案,立即被巴勒斯坦及阿盟強硬拒絕,連歐盟外交代表都指責其背離聯合國有關決議的國際共識。

美國對受新冠疫情襲擊的中國落井下石後,世界各國(包括日韓法德等美國主要盟國),都對華伸出援手,許多政要發表談話,來電來訪表示支持。14億中國人民更彰顯出團結愛國、舉國抗疫的感人局面。

川普對盟國照打關稅大棒。以「北約過時論」威逼盟國增加軍費負擔、頤指氣使幹涉盟國內政,招致強烈反彈。去年8月和1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指出「西方(實指美國)世界霸權終結」、「北約腦死亡」。川普宣布制裁參與德俄「北溪--2」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關企業後,今年1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訪俄,並同普京總統達成堅持工程項目的「廣泛共識」。美國學者福山對德媒稱,如川普得以連任,「美歐關係可能完全破裂」!德國前外長菲舍爾3月3日撰文,呼籲歐盟「採取必要措施並做好準備」「繼續保持歐盟的獨立並團結一致維護所有成員國的共同利益」!

長期號稱「特殊關係」的英美關係也出現戲劇性變化。公開鼓吹英國「脫歐」以削弱歐盟的川普,受到民意撕裂的英國民眾不斷抗議,使其訪英日程一再推遲。去年底英國「脫歐」終於塵埃落定。然而,「英美特殊關係」並未得到加強。今年1月11日,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坦率透露,他擔心美國靠不住而「夜不能寐」,看來英國需要減少對美軍事依賴!1月底,蓬佩奧親赴倫敦,警告英國5G建設不得納入中國華為被拒。據英國《衛報》2月22日透露,川普在電話中對英首相詹森大發雷霆,結果首相決定取消原定訪美日程。

作為二戰戰敗國、有美軍長期鎮守的日本,表面上是美國最聽話的盟國。但作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又經受被打趴的「廣場協議」之辱的日本,其當今首相安倍早就為改變「不正常國家」地位而作戰略布局。今年1月19日,在紀念日美安保條約60周年時,安倍在「強化日美同盟」的言辭下,明確提出:「兩國關係已提升到相互保護層面」!他更審時度勢為實現日中兩國領導人互訪改善日中關係做出切實努力,並與中國相向而行,促進中日韓合作以及《亞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進程。

近年來,卡內基等美國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以學究式的形式邏輯提出聯俄制華的「新三角關係」構想。今年2月5日,洞察蘇聯解體及「融入西方」深刻教訓的普京總統再次重申:「與中國的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是真正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去年12月外長拉夫羅夫更直接回懟美國:「我們不會為了讓美國人高興而破壞和中國的關係」。

今年2月24日川普首訪印度。老練的莫迪總理給足他虛榮的面子,獲得30億美金軍售實惠,但對他推銷的「印太戰略」仍保持距離。美國國務卿訪問非洲和中亞兜售「中國威脅論」,同樣無功而返。

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訪緬,雙方宣布「中緬命運共同體」,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與習主席通話,雙方重申引領兩國「四好關係」發展。2月11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宣布,已通知美方終止1998年「來訪部隊協議」,而此協議是美菲頻繁聯合訓練演習的法律依據。看來,中國-東協的相互理解與合作已大大加深,美國煽動南海反華惡浪越來越難了。

朝鮮當局看清美國只逼其「棄核」而拒絕任何安全保證,毅然決定恢復飛彈試驗同時大力發展經濟,僅為合理談判敞開大門。3月4日,朝韓領導人互致親筆信,民族和解趨勢在繼續推進。

 

(四)   是時代之爭、非霸權之爭

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的所謂「修昔底德陷阱」論,指出歷史上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的矛盾。但是照搬公元前431年的老黃曆來論證如今的中美關係,顯然是「時代穿越」的荒唐。說「中美必戰」更是只為吸人眼球不負責任的政治兒戲。當今世界已進入21世紀新時代。霸權主義、冷戰思維、零和博弈以及意識形態偏見,都是逆時代潮流而動,不得人心。和平穩定、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這就是時代覺醒!

目前美國朝野所謂「中國威脅共識」,說穿了就是擔心未能被美國西化、分化、醜化、弱化的中國崛起會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這是做賊心虛、賊喊捉賊的戰略誤判。去年7月3日,美國白宮前高官政要、專家學者在《華盛頓郵報》致總統公開信就指出:「中國不是敵人」!今年2月14日,美國前副國務卿(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也在《國家利益》雙月刊撰文指出:美中仍是「利益攸關」,「如果中美兩大國陷入相互敵對及零和博弈,那就將是中美及全世界遭受苦難的序曲」!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和為貴」。中國的現實是必將長期處於發展中國家地位。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不會「國強必霸」、更不會同美國爭霸。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為國際社會廣泛理解和接受。「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更有重大實際進展。中國夢不是霸權夢,但14億中國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不容剝奪,中國和平崛起不可阻擋,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必將實現。

2月7日,習主席應約同川普通電話,重申中美關係應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沿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3年多來,美國體制、機制日益成為兩黨相互掣肘的惡鬥場。川普在執政團隊表面上盡顯強勢,被他炒魷魚或被迫辭職的高官數量為歷屆總統之最。實際上,他卻越來越受極少數冷戰狂人、戰爭狂人的影響與牽制。在將中國定位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猛打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網絡戰、輿論戰、疆藏戰、臺灣牌、香港牌之餘,今年1月21日,他在第50屆達沃斯論壇上居然聲稱:「美中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這固然是違心之言,但客觀上也表明:搞好中美關係才是正道!

近期熱文: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和 深 度 分析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相關焦點

  • 中日甲午戰爭:勝敗的關鍵是海戰嗎
    我們應該承認,作為一場戰爭,當然會牽涉到權力爭奪、歷史地位、外交折衝等方方面面,但戰爭的勝敗才是決定外交立場、人物評價的核心與軸心,如果不去總結反思戰爭本身是如何打敗的,只局限於一些「性質」、「定位」等抽象的學術概念上,這樣的研究能說是全面、深入的麼?
  • 破除解讀中國制度的西方話語霸權
    盲目與國際接軌、一味接受所謂的國際規則進而倒逼國內改革的觀點,實際上都是深受「制度移植論」影響。第二,在制度類型論上,西方話語囿於外部反思的主觀思維看待中國制度,並進行簡單定性、類型歸納。所謂外部反思,就是一種「忽此忽彼地活動著的推理能力」,它不深入研究特定的、具體的社會現實等實體性內容,只知道一般原則、抽象理論,並且把一般原則運用到任何實體性內容、具體對象之中。
  • 海外網評:從「反恐」轉向「大國競爭」,美式霸權疲態盡顯
    以反恐為名謀私利,美國成「人道危機製造者」。美國本是「9·11」恐怖襲擊的受害者,但最終卻成了打著「反恐」旗號強推美式民主的「加害者」。美國夾帶私貨的「反恐」不僅未能達到打擊恐怖主義的目的,反而給世界製造了更多麻煩、給了恐怖主義活動空間。
  • 警告:小心重蹈一戰覆轍!
    此刻美伊局勢迅速升級的風險已陡然加大,雙方領導人需抑制情緒化與非理性動因,「警惕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覆轍
  • 美國成於霸權,也會死於霸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是超級大國,擁有霸權,讓美國獲得了很多的好處,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美國的霸權也給美國帶來無盡的麻煩,甚至有可能會讓美國發生嚴重的動亂,甚至解體。先別急著反對,下面我們重點給大家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先從文化領域說起:一個國家想要成為世界的中心,那麼就必須接受多元文化、鼓勵移民,只有那樣它才能成為世界的中心。
  • 中國構建國際話語權,關鍵在這!
    與霸權國家憑藉實力強迫他國服從和接受不同,中國通過發展成就、發展主張的國際認同獲得國際話語權。面對後發大國的和平崛起,霸權國家逐漸失去用虛偽面紗包裝霸凌主張的耐心,擾亂國際秩序、欺凌他國的手段和方式越顯粗暴和赤裸裸。霸權國家對他國的欺凌和控制催人反思。隨著眾多國家和民族的覺醒,世界舞臺上反對霸權主義的力量正在加速積累。認同彰顯感召,依託國際認同獲得國際話語權彌足珍貴。
  • 馬曉霖:伊斯蘭世界:攬鏡自照與理性反思
    伊斯蘭世界:攬鏡自照與理性反思2015-02-05攬鏡自照,知恥後勇。先知穆罕默德留給後人最大的寶貴財富之一是銳意開拓,他本人就是偉大的宗教改革家,他身後各大教法學派的形成和發展,也說明伊斯蘭世界曾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因時而變,不斷把握時代演進的規律和潮流。在這個風雲激蕩,物競天擇的新時代,人類期待著伊斯蘭世界的全面覺醒和整體復興。1月6日,在迎接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的紀念活動中,埃及總統塞西發出「宗教革命」呼聲,號召穆斯林領袖協助打擊極端主義。
  • 網絡時代的冷戰熱鬥
    這場以世界霸權為目標、以美蘇為主角、以核恐怖為特徵的「五十年戰爭」,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後半期的歷史進程,也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轉瞬間,冷戰已經結束二十多年,蘇聯也早已成為歷史名詞。但是,某些美國政治家和戰略家,並未走出冷戰,反而開始嘗試著讓歷史重演。2010年1月21日,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華盛頓新聞博物館以「網絡自由」為主題發表了長達43分鐘的演講。
  • 歷史成功學害死人!英國人的海上霸權從此起航?——英西大海戰(下))
    這一役包括了16艘後衛艦,由120多艘精銳的英國和荷蘭戰艦組成。400噸位的「無畏號」上裝有35門大炮,其中17門發射大口徑炮彈。當離開英國時,它為這17門重炮帶了576枚鐵炮彈,發射了353枚(61%)。500噸位的「彩虹號」上裝有26門大炮,其中至少25門能發射大口徑炮彈,它離開英國時帶了670枚鐵彈,發射了392枚(58%)。
  • 後冷戰時代美國對外政策失敗的根源
    美國高度關注其他國家的人權表現,一旦出現違反人權的行為就會激發美國的幹預激情,這其中也夾雜著美國的民族主義心理,美國認為本國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所以應該將整個世界塑造成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共同體;第二,維護世界和平。自由主義會推動各國人民對個人權利的堅定承諾,這反過來又會培育不同國家的人民之間的寬容,並激勵他們和平解決衝突。
  • 金一南:抗日戰爭喚起了中華民族的集體覺醒
    中華民族的命運再次跌入歷史的谷底。一次又一次的恥辱與災難,使我們這個民族最終覺醒。從1861年的洋務運動到1898年的戊戌維新,是中國士大夫階層的覺醒。從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的覺醒。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整體覺醒。而最後的這種覺醒最為深刻,也最為徹底。
  • 「黃金時代」到「鍍金時代」——深度反思全球管理的重大痼疾
    「鍍金時代」:崇尚專家,崇拜數字,文憑至上,帝王式統治,量化技術與科學管理走向極端化美國不再年輕。200年生機蓬勃的美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步入她的更年期和衰變期:制度疲勞。美國企業長達50年的黃金時代終結了,代之而起的是金融化、工具化、虛擬化、泡沫化的「鍍金時代」。
  • 十全鬥:回復「敘利亞戰場是美國全球軍事霸權走向衰落的拐點嗎?」這一議題的討論意見
    其三,筆者2020年1月25日撰寫的《聊聊西亞北非地區的百年戰爭史(五):後冷戰時代——西亞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演變為「阿拉伯之冬」》一文中,綜合網友們的討論意見,對美國全球軍事霸權走衰的原因作了進一步分析:「美國在西亞北非一路走來
  • 戰國至江戶時代,日軍戰術發展的因素!
    大名們時刻處於戒備與作戰的狀態中,在武田信玄的家法中就明確規定:「即使夫妻同在一處,也不要片刻忘記刀劍。」日本的俗語「男子出門,有敵三人」就是該時期的真實寫照。▼1543年,葡萄牙人乘船到種子島,為日本帶來了槍枝彈藥。種子島的領主時堯花費2000兩黃金購買了兩支火槍。日本人巖成生一所著《日本的歷史》對此有記載:「物長二三尺 ,內部空心,外表筆直,顯得很沉重。它的內部通常中空,底部需要密塞。旁有一孔 ,系通火的路。它的形狀無物可比。
  • 11《剖析美國大選爭議的第一篇智庫研究報告:重蹈古羅馬的覆轍是凸顯共和國體制的弊端》第三部分(中2)
    (央視記者 劉驍騫)11《剖析美國大選爭議的第一篇智庫研究報告:重蹈古羅馬的覆轍是凸顯共和國體制的弊端》第三部分(中2)國立光彩智庫首席專家徐近皓教授2020年美國大選舞弊行為與媒體成為黨派政治工具,侵害和剝奪了美國人民的選舉權,表面上是國會成為驢象兩黨競爭激烈的主戰場,其實公民社會的自組織能力才是關鍵,美國軍隊的權重日益突出。三權分立、第四權言論自由監督的民主憲政制度缺陷,釀成美國選舉造假的規模化犯罪,讓全世界貽笑大方,也必被川普總統領導美國人民進行清算,倒逼著美國的政治改革。
  • 美國:從網絡霸權到信息孤島!
    至今,我們才嘗到了信息殖民的苦果,明白了網絡主權的重要性,開始加大力度調整和布局建設。我們看到的各類「卡脖子」技術是明的,大家看不見的「掐脖子」是暗的,美國能夠藉由網絡霸權在全世界各地掀起各種地緣政治風暴,就是明暗結合的最好例證。